專利名稱: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在交通領域,例如小汽車、大巴,貨車,礦用自卸車等等,礦用自卸車是指在露天場合為完成巖石土方運輸與礦石運輸等任務而使用的一種專業化車輛,主要用于露天礦山、港口碼頭、水利水電工地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大型施工現場。由于礦用自卸車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震動性比較大,對電子控制系統是一個考驗,如果接線多而復雜就會造成維修繁瑣、故障率高等問題。由于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車輛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車輛控制器節點越來越多,傳統的接線已不能滿足需要,采用高可靠性、高速率、低成本的控制器局域網(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總線通訊方式是未來礦用自卸車的發展方向,打破了傳統的采用線束采集信號的方法。同時,網絡通訊系統的通用化、標準化及CAN通訊的應用為簡化線束、減少車載電氣元器件提供了保證。控制器局域網,是國際上應用最為廣泛的現場總線之一。最初,CAN被設計為汽車環境中的微控制器通訊,在車載各電子控制單元(EOJ, Electronic Control Unit)之間交換信息,形成汽車網絡控制系統。CAN是一種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訊總線,有高的位速率、高抗電磁干擾性、而且能夠檢測出產生的任何錯誤,正是由于CAN的高實時性,CAN已經在汽車工業、航空工業、工業控制、安全防護等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在現在的電子系統中,CAN應用的程度只占此電子系統一小部分,因此使得系統性能差,線束復雜,電氣元器件較多。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案,能解決系統性能差,線束復雜,電氣元器件較多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能夠實現實時操控和監測,使系統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并且在性能提高的同時簡化線束、減少電氣元器件,真正達到智能化控制。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其中,該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總線開關、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和變速箱電子控制單元(ECU),整個所述車用電子控制電路采用基于CAN的高層協議(CANopen)和J1939總線協議作為通訊協議,其中,所述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總線開關、發動機ECU和變速箱ECU均分別各自并聯連接J1939總線,所述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同時還分別并聯連接CANopen總線。較佳地,所述總線組合儀表為一種數字式總線組合儀表。較佳地,所述CANopen和J1939總線分別連接2個120 Q (歐姆)的終端電阻。較佳地,所述控制器包括輸入端口,輸出端口和至少2個通訊端口 ;所述輸入端口支持數字量和模擬量輸入;所述輸出端口支持脈沖寬度調制(PWM)和數字量輸出;所述至少2個通訊端口,分別支持CANopen和J1939通訊。上述描述的車用電子控制電路,能夠實現實時操控和監測,使系統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并且在性能提高的同時簡化線束、減少電氣元器件,真正達到智能化控制。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總線開關控制板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總線開關控制板立體示意圖,所示總線開關控制板包括:駐車制動開關1,裝載卸載制動開關2,后橋緩行開關3,液力緩行開關4,干濕滑路面選擇開關5,前工作燈開關6,后工作燈開關7,霧燈開關8。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連接結構示意圖。所述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可以為一種礦用自卸車的電子網絡控制系統,該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總線開關、發動機ECU和變速箱ECU,其中,所述總線組合儀表為一種數字式總線組合儀表。整個車用電子控制電路采用的通訊協議是基于CAN的高層協議(CANopen)和J1939總線協議。所述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總線開關、發動機ECU和變速箱ECU均分別各自并聯連接J1939總線。同時,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還分別并聯連接CANopen 總線。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總線開關發出的總線信息指令并在內部進行相應的邏輯運算來完成,總線開關指令主要包括駐車制動、裝載卸載制動、后橋緩行、液力緩行、干濕滑路面選擇、前工作燈、后工作燈及霧燈等車輛主要控制指令。所述數字式總線儀表接收來自控制器、發動機及變速箱發出的總線信息來顯示相應的數據信息,包括:發動機的轉速、水溫、總運行時間、故障信息等,方便駕駛員及工作人員及時地對發動機進行維修保養。例如,所述數字式總線儀表顯示變速箱的檔位、緩速器信號、油壓等信息;車輛行駛速度及駐車制動、裝載卸載制動、后橋緩行、液力緩行、干濕滑路面選擇、前工作燈、后工作燈及霧燈等信號指示符號片。所有信息均通過所述數字式總線儀表可以顯示,省掉很多實際硬件指示燈,系統的性能做到了質的飛躍。所述車用電子控制電路的工作溫度為-40°C到+85°C。所述車用電子控制電路的供電電壓為+24VDC (伏直流電),在發動機起動后,發電機開始發電并對蓄電池充電,此時電壓為+28VDC(伏直流電)。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車用電子控制電路的終端連接有2個120 Ω (歐姆)的終端電阻,S卩CANopen和J1939總線分別連接2個120 Ω (歐姆)的終端電阻,可以保證CAN_H和CAN_L之間的電阻為60 Ω。所述控制器包括輸入端口,輸出端口和至少2個通訊端口 ;所述輸入端口支持數字量和模擬量輸入;所述輸出端口支持脈沖寬度調制(PWM)和數字量輸出;所述至少2個通訊端口,分別支持CANopen和J1939通訊。控制器標準為:工作電壓:+10VDC (伏直流電)到+32VDC (伏直流電);工作溫度_40°C到+85°C ;防護等級為IP67。所述數字式總線組合儀表的標準為:標稱電壓:+24VDC,最高電壓可達到+32VDC ;帶過壓和反接保護的寬電壓輸入設計,完全符合車載電子設備設計要求;電源功耗:休眠電流小于5mA,確保車輛停置時蓄電池電能不會過量消耗;自帶實時時鐘功能,可以用于數據記錄與統計;7寸及7寸以上彩色顯示屏,可自主開發界面顯示內容;2路CAN總線接口,支持CANopen和J1939通訊協議;具備聲光報警功能,及時準確指示故障所在;工作溫度-40°C至Ij +850C ;防護等級為IP67。所述總線開關標準為:定義的自身通 訊地址不要與發動機和變速箱通訊地址有沖突;工作溫度_40°C到+85°C ;防護等級為IP67。按照圖1和圖2進行車載自動稱重系統的安裝,要確保接線的正確性,安裝完畢后要進行初步的故障排查。所述控制器的程序,能確保控制器能夠接收到各單元的總線信息。對一種礦用自卸車進行裝載調試,連上電腦可在線監測及調試,調試完成后,可進行正常工作,經過長時間的實際應用,得出該系統安全穩定,易于維護。通過以上過程可見,本實用新型利用CAN總線設計的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相比國內外成熟控制系統,接線簡單、維護方便、安全穩定,而且成本較低,便于國內礦用車廠家生產加工。最后說明書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該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總線開關、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和變速箱電子控制單元(ECU),整個所述車用電子控制電路采用基于控制器局域網(CAN)的高層協議(CANopen)和J1939總線協議作為通訊協議,其中,所述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總線開關、發動機ECU和變速箱ECU均分別各自并聯連接J1939總線,所述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同時還分別并聯連接CANopen總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總線組合儀表為一種數字式總線組合儀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局域網的高層協議和J1939總線分別連接2個120歐姆的終端電阻。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輸入端口,輸出端口和至少2個通訊端口 ;所述輸入端口支持數字量和模擬量輸入;所述輸出端口支持脈沖寬度調制(PWM)和數字量輸出;所述至少2個通訊端口,分別支持控制器局域網的高層協議和J1939通訊。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其中,該車用電子控制電路包括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總線開關、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和變速箱電子控制單元(ECU),整個所述車用電子控制電路采用基于CAN的高層協議(CANopen)和J1939總線協議作為通訊協議,其中,所述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總線開關、發動機ECU和變速箱ECU均分別各自并聯連接J1939總線,所述控制器、總線組合儀表同時還分別并聯連接CANopen總線。該車用電子控制電路能夠實現實時操控和監測,使系統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并且在性能提高的同時簡化線束、減少電氣元器件,真正達到智能化控制。
文檔編號G05B19/04GK203149309SQ20122074692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朱志浩, 高直, 朱洪波, 霍威, 楊軍 申請人:秦皇島天業通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