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應用管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和終端設備。
背景技術:
終端設備的應用分為系統應用和用戶應用,這兩者的顯著差別是前者是不可卸載的而后者是可卸載的,原因在于系統應用安裝于只讀屬性的系統分區,用戶沒有權限卸載。而用戶應用是安裝于具有讀寫權限的用戶數據分區,用戶可自行卸載。實際上,還存在一種介于系統應用和用戶應用之間的預裝應用,所謂預裝應用就是預置在系統版本中的應用或者系統升級時升級到終端中的應用(比如QQ、WPS),這些應用是由第三方直接把安裝包提供給手機廠商,手機廠商集成到系統版本或升級版本中。嚴格意義上講預裝應用屬于系統應用,但是其又不同于系統應用,因為用戶希望預裝應用是可卸載的,而第三方希望用戶將預裝應用卸載后,恢復出廠設置后還能夠還原回來。這樣問題就出現了,如果預裝應用放在系統分區下,則預裝應用無法被卸載;如果放在用戶數據分區下,用戶恢復出廠設置之后,預裝應用就徹底丟失了。
針對此類問題,行業通常的做法是在第一次開機過程中將預設在系統分區下的預裝應用安裝包拷貝到用戶數據分區下,在用戶數據分區下安裝,這樣在掃描到用戶數據分區的預裝應用時就會帶有用戶應用屬性,因此可以被用戶卸載。而且,由于安裝包同時位于系統分區,恢復出廠設置后,預裝應用仍可重新安裝。但這種做法的問題是,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拷貝過程占用開機時間,造成開機時間較長。另外,同一預裝應用安裝包既占用系統分區的資源又占用用戶數據分區的資源,造成空間資源的浪費。針對這一問題,目前做出了以下改進:在系統分區預置預裝應用安裝包并且在開機掃描時設置成不被掃描,將預裝應用安裝包鏈接到用戶數據分區,這樣開機掃描到用戶數據分區時,實際掃描的是預裝應用安裝包,但由于在用戶數據分區進行的掃描,使得預裝應用帶有用戶應用屬性,因此可被卸載。由于安裝包位于系統分區,恢復出廠設置后,預裝應用仍可重新安裝。這種方式建立鏈接過程短,鏈接速度快,相比于拷貝安裝包大大節省開機時間。并且,同一預裝應用安裝包只占用系統分區資源,不會造成空間資源浪費。
然而,上述方案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終端設備在每一次開機時都要重復建立鏈接,還是會延長開機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和終端設備,以解決每一次開機都需重復建立鏈接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預裝應用安裝包的鏈接文件,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系統分區的預裝應用目錄,所述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時不被掃描。
設置標識為預設值,所述標識為預設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
當終端設備升級時,若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所述標識為默認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
優選地,所述當終端設備升級時,若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包括:當終端設備升級時,執行升級包中的預設命令,所述預設命令是在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時設置的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的命令。
優選地,所述當終端設備升級時,若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所述標識為默認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之后還包括:當終端設備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判斷所述標識是否為默認值;若所述標識為默認值,則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所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所述預裝應用目錄。
優選地,若所述標識為預設值,則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
優選地,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至少為兩個,所述鏈接文件分別與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一一對應。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鏈接建立單元,用于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預裝應用安裝包的鏈接文件,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系統分區的預裝應用目錄,所述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時不被掃描。
標識設置單元,用于設置標識為預設值,所述標識為預設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
升級單元,用于當終端設備升級時,若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所述標識為默認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
優選地,所述升級單元還用于當終端設備升級時,執行升級包中的預設命令,所述預設命令是在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時設置的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的命令。
優選地,所述終端設備還包括標識判斷單元,用于當終端設備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判斷所述標識是否為默認值;所述鏈接建立單元還用于在所述標識為默認值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所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所述預裝應用目錄。
優選地,所述鏈接建立單元還用于在所述標識為預設值時,直接獲取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
優選地,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至少為兩個,所述鏈接文件分別與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一一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包括以下優點:
本發明中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鏈接文件,鏈接文件用于鏈接到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系統分區的預裝應用目錄,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時不被掃描。然后設置標識為預設值,標識為預設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這樣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不用重新建立鏈接文件,而是直接利用已經建立好的鏈接文件。當終端設備升級時,若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所述標識為默認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當升級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時,如果不將標識恢復為默認值,終端設備就不會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對應新增預裝應用的新的鏈接文件,新增預裝應用就不能正常安裝和使用,因此本發明能避免每一次開機都需重復建立鏈接的同時還能保證升級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時新增預裝應用能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1,示出了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流程圖,該方法具體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預裝應用安裝包的鏈接文件,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系統分區的預裝應用目錄,所述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時不被掃描。。
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是指安裝有Windows、IOS、Android 等系統的電子設備,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超級移動個人計算機(英文: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簡稱UMPC)、上網本、個人數字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簡稱PDA)等終端設備。
用戶數據分區也稱為data分區,包含用戶的數據,存放用戶的聯系人、短信、設置和應用程序等信息。data分區具有讀寫屬性,恢復出廠設置相當于擦除該分區,恢復到第一次啟動設備的狀態。系統分區也稱為system分區,包含操作系統的重要文件,具有只讀屬性,恢復出廠設置不會造成system分區的數據丟失。如果預裝應用安裝包存放在用戶數據分區,恢復出廠設置后安裝包就會丟失,不能滿足第三方預裝應用重新安裝的要求。本發明實施例在第一次開機時建立鏈接文件,若恢復出廠設置,即使原先建立的鏈接文件被刪除,恢復出廠設置后的第一次開機時仍會重新建立鏈接文件,而預裝應用安裝包存放于系統分區,不會隨著恢復出廠設置而丟失。并且,建立鏈接文件與拷貝安裝包相比,其速度要快得多,幾乎不影響系統的開機速度。
預先在system分區新建一個目錄(例如system/pre_app),這里稱為預裝應用目錄,預裝應用目錄用于存放第三方提供的預裝應用安裝包。在實際過程中,這一步是由手機廠商預先定制在系統軟件中。當然,預裝應用目錄也可以是system分區已存在的目錄。
對于系統應用,由于其保存在system分區下的應用程序目錄,掃描該目錄后會自動以系統級權限安裝系統應用,因此系統應用不可卸載。在本實施例中,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時不被掃描,使得預裝應用目錄有別于system分區的系統應用程序目錄,目的是將預裝應用與系統應用區分開。
本發明實施例的鏈接文件類似于計算機中的快捷方式,指的是鏈接到實際文件的標識,因此其大小非常小,幾乎不占用data分區的空間資源。在開機引導程序bootloader啟動的init.rc中建立生成鏈接文件的服務,其中init.rc是一個可配置的初始化文件,通常終端設備廠商可以自行配置init.rc,開機時按照init.rc中配置語句執行相應功能。本實施例中執行Linux鏈接命令link,link命令會首先判斷用于存放鏈接文件的目錄(如data/app)是否存在,如不存在會自動創建。然后把預裝應用安裝包鏈接到data/app下,該鏈接過程即是在data/app中建立鏈接文件,鏈接文件指向預裝應用安裝包的地址,掃描鏈接文件時實際掃描的是預裝應用安裝包。
實際中,預裝應用安裝包至少為兩個,優選鏈接文件分別與預裝應用安裝包一一對應,即一個鏈接文件對應一個預裝應用安裝包。Link命令遍歷所有預裝應用安裝包,對每一個預裝應用安裝包建立一個鏈接文件。
需要說明的是,鏈接文件可以具有與預裝應用安裝包相同的名稱,也可以是預設的名稱,如數字1、2等,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制。
以android系統的終端設備為例,終端設備在第一次開機后,會啟動Package Manager Service(包管理服務),Package Manager Service用于掃描應用程序目錄的安裝包并根據應用程序目錄所在的分區自動以用戶級權限安裝或系統級權限安裝應用程序,所謂用戶級權限是指用戶可進行包括卸載的可操作權限,所謂系統級權限是指用戶不具有卸載應用程序的權限。具體地,掃描時會根據安裝包所在分區為應用程序設置相應的屬性,如只讀屬性或可讀寫屬性。
對于system分區下的安裝包,掃描后會帶有只讀屬性,本發明實施例將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不被掃描,就是為了避免預裝應用目錄中的預裝應用設為只讀屬性。掃描鏈接文件時,由于是在data分區掃描的,因此會為鏈接文件對應的預裝應用設置可讀寫屬性。這樣,預裝應用就可被用戶自行卸載。
步驟102、設置標識為預設值,所述標識為預設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
為了只在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鏈接文件,避免每次開機都建立鏈接文件,本發明實施例在data分區設置標識,用于區分data分區是否已存在與預裝應用安裝包對應的鏈接文件,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第一次開機指的是終端設備使用前的第一次開機或恢復出廠設置后的第一次開機。在第一次開機時需要建立鏈接文件,然后將標識設置為預設值。標識設為預設值意味著data分區已存在與預裝應用安裝包對應的鏈接文件,終端設備在下一次開機時就不需要建立新的鏈接文件,而是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避免重復建立鏈接文件。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還可以在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前不設置標識,可以理解為,標識的默認值為:不存在標識,意味著此時data分區未建立鏈接文件;而在建立完鏈接文件后添加標識,可以理解為,標識的預設值為:存在標識,意味著data分區已建立完鏈接文件。其中標識存放在data分區,這樣恢復出廠設置后,標識被刪除。或者在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前設置標識,可以理解為,標識的默認值為:存在標識,意味著此時data分區未建立鏈接文件;而在建立完鏈接文件后刪除標識,可以理解為,標識的預設值為:不存在標識,意味著data分區已建立完鏈接文件。其中標識存放在data分區,這樣恢復出廠設置后,標識被重新添加。以上方案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步驟103,當終端設備升級時,若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所述標識為默認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
現有技術中在系統第一次開機已經建立了預裝應用的鏈接后,若后續每一次開機都再重復地建立鏈接,則勢必會延長開機時間。假使只是簡單地使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直接獲取已經建立的鏈接,雖然也可以解決重復建立鏈接的問題,但是終端設備在升級時,若升級版本中恰好存在新增預裝應用,而如果此時仍然是直接獲取第一次開機建立的鏈接,則新增預裝應用就不會被掃描到,從而也就無法被用戶使用。
本實施例巧妙地在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建立鏈接文件后將標識設為預設值,使得后續開機時通過判斷標識的值為預設值而直接獲取鏈接文件,不必再重復建立鏈接文件。同時又在升級版本中包括新增預裝應用時,將標識恢復為默認值,從而升級后的終端設備又可以重新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
需要說明的是,升級版本中也存在與原始版本相同的預裝應用目錄,其中預設有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升級后的終端設備在第一次開機時,由于標識為默認值,需要重新建立鏈接文件,此時包括建立鏈接到原有預裝應用安裝包的鏈接文件A和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鏈接文件B。實際過程中,當對原有預裝應用安裝包執行link命令時,會發現data/app中已存在相應的鏈接文件,此時link命令不再執行下去,以節省時間。當對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執行link命令時,會發現data/app中不存在相應的鏈接文件, link命令會繼續執行下去,創建與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對應的新的鏈接文件。
本發明實施例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鏈接文件,鏈接文件用于鏈接到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系統分區的預裝應用目錄,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時不被掃描。然后設置標識為預設值,標識為預設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這樣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不用重復建立鏈接文件,而是直接利用已經建立好的鏈接文件。當終端設備升級時,若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將標識恢復為默認值,標識為默認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當升級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時,如果不將標識恢復為默認值,終端設備就不會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對應新增預裝應用的新的鏈接文件,新增預裝應用就不能正常安裝和使用,因此本發明能避免每一次開機都需重復建立鏈接的同時還能保證升級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時新增預裝應用能正常使用。
實施例一:
參考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流程圖。
步驟201、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預裝應用安裝包的鏈接文件,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系統分區的預裝應用目錄,所述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時不被掃描。
其中,在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前不在data分區設置標識,可以理解為設置標識為默認值。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執行init.rc的語句如下:
Service preload-sh/system/bin/sh/system/etc/init.preload.sh
Class main
User root
Oneshot
以上用于定義在inti.rc中的服務,其作用是執行init.preload.sh腳本,腳本內容如下:
#ln preload apks
if [!-f 〞data/app/exist〞];then
echo 〞preloading application…〞
for FILE in ˋls /system/preloadˋ;do #ln–s/system/preload/$FILE/$FILE.apk/data/app/preload_$FILE.apk
ln –s/system/preload/$FILE/data/app/ preload_$FILE
done
sync
echo〞completed! 〞>/data/app/exist
chmod 777/data/app/exist
sync
fi
首先會判斷標識(即/data/app/exist這個節點)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不執行鏈接命令,如果不存在,則執行Linux命令link,把預裝應用安裝包鏈接到data/app下。
步驟202、在data分區添加標識。
本實施例中添加標識,可以理解為設置標識為預設值。
步驟203、掃描data分區的鏈接文件,根據鏈接文件實際掃描到預裝應用安裝包。
開機過程中,Package Manager Service會分別掃描system分區和data分區的應用程序目錄,根據應用程序所在分區為其設置相應屬性。
步驟204、以用戶級權限安裝預裝應用。
掃描完后,根據應用程序的相應屬性將其安裝到終端設備。
步驟205、終端設備非第一次開機時,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
開機時,仍會執行步驟201中的init.preload.sh腳本,由于在步驟202中已添加標識,因此當判斷出存在標識時,則不執行鏈接命令。
步驟206、終端設備恢復出廠設置。
其中,恢復出廠設置會刪除data分區的數據,也就是鏈接文件和標識都將被刪除。
步驟207、終端設備恢復出廠設置后第一次開機時,返回步驟201。
這樣,即使恢復出廠設置,預裝應用安裝包仍能重新安裝到終端設備。
實施例二:
參考圖3,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終端設備預裝應用的管理方法流程圖。
步驟301,分別制作原始版本的差分資源包和升級版本的差分資源包。
其中,原始版本的差分資源包是根據需求編寫源代碼,對源代碼進行編譯,生成原始版本的數據文件和升級所需所有文件,將數據文件轉換為img格式生成數據映像文件,并將升級所需的所有文件打包、壓縮生成原始版本的差分資源包,其中數據文件包括制作T卡升級包的所有文件,差分資源包中包括與數據文件用相同源代編譯得到的文件。升級版本的差分資源包是在源代碼的基礎上,根據升級的要求,對源代碼進行修改并編譯,得到升級版本的差分資源包。
步驟302,利用升級版本的差分資源包和原始版本的差分資源包生成差分包。
步驟303,判斷差分包中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是否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若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執行步驟304;否則不作任何處理。
具體地,本步驟包括如下子步驟:
303a、解析差分包中包含的升級版本b和原始版本a。
303b、遍歷兩個版本中system分區預裝應用目錄中的預裝應用安裝包,采用對比算法查找升級版本b相對原始版本a是否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
步驟304、在差分包的腳本中設置預設命令,預設命令用于將標識恢復為默認值。
以上步驟是制作升級包的過程。
步驟305、當終端設備升級時,執行升級包中的預設命令。
基于實施例一,執行完預設命令后,標識被刪除。
步驟306、終端設備升級完成后第一次開機時,判斷標識是否為默認值,若是默認值則執行步驟307,否則執行步驟308。
步驟307、根據標識為默認值在data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
本實施例中,如果升級版本中包括新增預裝應用,則終端設備在升級完成后便會刪除標識,開機時由于檢測不到標識,則會執行link命令。
后續過程可參考實施例一的步驟202-207。
步驟308、根據標識為預設值直接獲取第一次開機建立的鏈接文件。
后續過程可參考實施例一的步驟203-207。
本發明實施例在終端設備升級時,當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的情況下,在升級包中設置用于將標識恢復為默認值的預設命令,這樣終端設備在升級完成后第一次開機時,就會根據標識為默認值在data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當升級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時,如果不將標識恢復為默認值,終端設備就不會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對應新增預裝應用的新的鏈接文件,新增預裝應用就不能正常安裝和使用,因此本發明能避免每一次開機都需重復建立鏈接的同時還能保證升級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時新增預裝應用能正常使用。
對于前述的各方法實施例,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的動作組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發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因為依據本發明,某些步驟可以采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均屬于優選實施例,所涉及的動作和模塊并不一定是本發明所必須的。
實施例三:
參閱圖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設備結構框圖,包括。
鏈接建立單元401,用于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預裝應用安裝包的鏈接文件,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系統分區的預裝應用目錄,所述預裝應用目錄設置為開機時不被掃描。
標識設置單元402,用于設置標識為預設值,所述標識為預設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非第一次開機時,直接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
升級單元403,用于當終端設備升級時,若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則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所述標識為默認值用于使終端設備在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
在本實施例中,升級單元403還用于當終端設備升級時,執行升級包中的預設命令,所述預設命令是在升級版本相對原始版本存在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時設置的將所述標識恢復為默認值的命令。
終端設備還包括標識判斷單元404,用于當終端設備升級后第一次開機時,判斷所述標識是否為默認值。
所述鏈接建立單元401還用于在所述標識為默認值時,在用戶數據分區建立用于鏈接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的新的鏈接文件,所述新增預裝應用安裝包預設于所述預裝應用目錄。
所述鏈接建立單元401還用于在所述標識為預設值時,直接獲取獲取終端設備第一次開機時建立的鏈接文件。。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可以至少為兩個,所述鏈接文件分別與所述預裝應用安裝包一一對應。
對于裝置實施例而言,由于其與方法實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本發明可以在由計算機執行的計算機可執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塊。一般地,程序模塊包括執行特定任務或實現特定抽象數據類型的例程、程序、對象、組件、數據結構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計算環境中實踐本發明,在這些分布式計算環境中,由通過通信網絡而被連接的遠程處理設備來執行任務。在分布式計算環境中,程序模塊可以位于包括存儲設備在內的本地和遠程計算機存儲介質中。
最后,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