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IC卡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克隆IC卡識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電子信息的快速發展,IC卡被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人們通常使用的公交卡、銀行卡、電話卡和門禁卡等。雖然IC卡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盜取人們的IC卡信息來牟取暴利,甚至利用偽造的IC卡進行犯罪活動,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所以IC卡的安全性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現在市場上常用的安全措施是對IC卡進行加密,但是這種加密方式容易被不法分子破解,進而偽造假的數據,給用戶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IC卡主要是由16個扇區組成,每個扇區有4個塊,通過對每個塊的操作來實現IC卡的數據讀寫,普通IC卡0扇區0塊的數據是廠家制定的固有數據,限制進行寫操作。其中,復制卡和克隆卡是常用的盜刷卡方式。復制卡是指對0扇區0塊以外的數據進行復制,并轉移到一個新的卡里,可實現與原卡相同的功能。克隆卡是指將原卡數據(包括0扇區0塊)寫入到一種特種卡,從而將原卡中的所有信息器、全部復制,為不法分子盜刷用戶IC卡提供了可能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克隆IC卡識別裝置,可有效提高IC卡的安全性及保密性,從而保障個人信息及財產安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克隆IC卡識別裝置,包括IC卡讀寫器1,IC卡讀寫器1連接微處理器4,微處理器4接收IC卡讀寫器1讀入的包含卡號在內的IC卡信息,向IC卡讀寫器1輸出寫指令信號向IC卡的0扇區0塊執行寫入數據操作,微處理器4連接顯示模塊6顯示寫入數據操作的結果。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測試UID卡2,測試UID卡2分為16個扇區,每個扇區4塊,總共64塊,其中0扇區0塊設置為可進行數據寫入操作,測試UID卡2與IC卡讀寫器1通過磁場能量無線通信。
使用之前,將測試UID卡2放入IC卡讀寫器1的讀寫區域,微處理器4對測試UID卡2進行正常的讀寫數據工作,如果讀寫功能正常,說明裝置具有讀寫功能,以保證后續的工作順利進行,以防由于裝置對IC卡讀寫功能不正常而引起的誤操作(例如裝置寫入功能失效而引起微處理器誤判斷克隆卡為正常卡)。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實現供電的電源模塊3。
所述微處理器4包含數據庫,數據庫中存儲有包含卡號在內的IC卡信息。
所述微處理器4連接有報警裝置5,在判斷為克隆卡時,發出報警。報警裝置5包括蜂鳴器與GSM模塊,在判斷為克隆卡時,微處理器4向報警裝置5發出信號,控制蜂鳴器發出警示音,同時控制GSM模塊向IC卡所對應的用戶手機和/或固定報警手機發送泄漏提示信息。
所述IC卡讀寫器1通過磁場能量與測試UID卡2進行無線通信。
所述微處理器4在判斷為克隆卡時,向數據庫寫入克隆卡信息,包括卡號、時間、地點、讀卡次數,在數據庫里進行標記。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在原理與操作上簡單明了,可以準確判斷IC卡信息是否泄漏,快速判斷克隆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IC卡的安全性與保密性,有效地保障了個人信息與財產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硬件系統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測試UID卡扇區分塊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克隆IC卡識別裝置,包括IC卡讀寫器1、測試UID卡2、電源模塊3、微處理器4、報警裝置5、顯示模塊6等,微處理器4分別與讀卡器1、電源模塊3、報警裝置5、顯示模塊6相連,IC卡讀寫器1通過磁場能量與測試UID卡2進行無線通信。測試UID卡2分為16個扇區,每個扇區4塊,總共64塊;其中0扇區0塊可以進行數據寫入操作。
微處理器4建立數據庫,用于存放用戶手機號碼和其IC卡號及卡內所有信息,先用測試UID卡2測試裝置是否正常,以保證裝置的正常工作,過程如下:
將測試UID卡2放入IC卡讀寫器1的讀寫區域,微處理器4對測試UID卡2進行正常的讀寫數據工作,如果讀寫功能正常,說明裝置具有讀寫功能,以保證后續的工作順利進行,以防由于裝置對IC卡讀寫功能不正常而引起的誤操作(例如裝置寫入功能失效而引起微處理器誤判斷克隆卡為正常卡)。
若測試正常,則可繼續工作。
IC卡讀寫器1識別到IC卡后,微處理器4驅動讀卡器1對IC卡0扇區0塊進行寫入操作,若能對其進行寫入,則判斷該卡為克隆卡,并在數據庫中對該卡卡號標記異常信息。
微處理器4驅動報警裝置5或者主動啟動報警裝置5,通過短信方式給用戶的手機和公安機關發送IC卡泄漏提示信息,并禁止該卡進行操作,顯示模塊6顯示系統異常,從而降低犯罪嫌疑人的防備心理,便于公安機關查處。
進一步地,若不能進行寫操作,微處理器4通過IC卡讀寫器1獲取該IC卡的卡號并判斷與數據庫內存儲的卡號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則判斷該卡為復制卡,并在數據庫中對該卡卡號標記異常信息;若一致,則繼續判斷此卡是否存在異常信息標記,若不存在,則此卡為原卡,可以進行正常操作,若存在,則根據異常信息標記判斷為克隆卡或者復制卡。
此時,又實現了復制卡的判斷。
在判斷為克隆卡或者復制卡時,報警裝置5中蜂鳴器鳴叫,顯示模塊6提示系統異常,GSM模塊自動向用戶及公安機關發送IC卡泄漏提示信息,并禁止該卡進行操作。一旦發現該卡為復制卡或克隆卡都會向數據庫寫入復制卡、克隆卡信息,包括卡號、時間、地點、讀卡次數,在數據庫里進行標記,提示用戶此卡曾經被復制或克隆過,從而降低用戶的使用風險。
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的測試UID卡2的扇區分塊圖,與IC卡類似,測試UID卡2總共16個扇區,每個扇區分為4塊,總共64塊。圖中2-1為0扇區0塊,其存儲的為廠家固有數據,正常情況下無法更改。
最后需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相關的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到:其可以對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是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替換,但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其技術方法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和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