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應用消息事件控制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與流程

文檔序號:12664999閱讀:562來源:國知局
應用消息事件控制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軟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消息事件控制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一些移動終端出于安全考慮,設置了相應的安全模式,以保護用戶在網上交易、網上支付、銀行查詢等等場合的安全,例如,360手機的財產隔離系統,該系統一方面通過內置安全應用商店的方式來防止盜取木馬、仿冒應用的入侵,從源頭上保證應用的來源安全,同時,將金融理財等數據進行系統隔離,禁止惡意應用非法讀取,從根本上保障了用戶支付環境的安全。

目前安卓系統的安全模式是基于安卓多用戶模式創建的,一般地,用戶將普通應用安裝在系統普通模式下,將安全性較高的應用安裝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而由于多用戶模式下的不同用戶間的數據無法直接共享,造成當系統處于安全模式時普通模式下的應用接收到的消息無法在安全模式下展示,例如用戶A進入系統安全模式進行轉賬操作,而此時系統普通模式下的應用“微信”接收到用戶B發送過來的轉賬賬號時,此時在系統安全模式不會顯示接收到的“微信”消息,為用戶帶來不便,用戶體驗較差,無法提起用戶使用安全模式的興趣,導致安全模式的使用率降低,從而導致移動終端的系統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因此,使用系統安全模式為用戶帶來安全性的同時,如何提高系統安全模式的易用性、提高用戶體驗,進而提起用戶使用安全模式的興趣,更好地保證終端系統的安全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消息事件控制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所述應用消息事件控制方法的移動終端。

為實現該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消息事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時,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

若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通知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為通知事件,相應的,所述通知消息為系統通知欄消息,所述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通知事件驅動而在系統通知欄輸出相應的通知欄消息。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通過安卓系統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固有的監聽器監測預設應用的通知事件。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鬧鐘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為鬧鐘事件,相應的,所述通知消息為與鬧鐘相關的通知消息,所述鬧鐘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鬧鐘事件驅動輸出相應的鬧鐘消息。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通過注冊廣播監聽器監測預設應用的鬧鐘事件。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或第三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還包括指示燈顯示、鈴聲播放、震動反饋的一種或多種。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與在系統普通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一致。

結合第一方面,本發明的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當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時,所述通知消息對應的預設應用所配置的圖標與在系統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初始圖標不同。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還包括步驟:

響應作用于系統安全模式下的通知欄消息的控制指令,將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并打開所述消息事件相對應的預設應用。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九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將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具體還包括:

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十種可能的實現方式,通過調用安卓系統的ActivityManager類中的switchUser()方法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相應地,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消息事件控制裝置,該裝置具有實現上述第一方面中應用程序安裝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過硬件實現,也可以通過硬件執行相應的軟件實現,所述硬件或軟件包括一個或多個與上述功能相對應的模塊,具體包括:

監測模塊:用于在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時,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

傳遞模塊:用于若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結合第二方面,本發明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通知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為通知事件,相應的,所述通知消息為系統通知欄消息,所述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通知事件驅動而在系統通知欄輸出相應的通知欄消息。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通過安卓系統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固有的監聽器監測預設應用的通知事件。

結合第二方面,本發明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鬧鐘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為鬧鐘事件,相應的,所述通知消息為與鬧鐘相關的通知消息,所述鬧鐘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鬧鐘事件驅動輸出相應的鬧鐘消息。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通過注冊廣播監聽器監測預設應用的鬧鐘事件。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實現方式或第三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還包括指示燈顯示、鈴聲播放、震動反饋的一種或多種。

結合第二方面,本發明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與在系統普通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一致。

結合第二方面,本發明的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當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時,所述通知消息對應的預設應用所配置的圖標與在系統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初始圖標不同。

結合第二方面,本發明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還包括:

切換模塊:用于響應作用于系統安全模式下的通知欄消息的控制指令,將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并打開所述消息事件相對應的預設應用。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九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切換模塊還包括:

用戶切換單元:用于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種實現方式,本發明的第十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切換單元通過調用安卓系統的ActivityManager類中的switchUser()方法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第三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觸敏顯示器:用于顯示該方法實現過程中產生的中間信息及結果信息;

存儲器:用于存儲上述方法實現過程中產生的候選中間數據以及結果數據;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用于執行實現上述方法的步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備如下優點:

本發明通過監測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將系統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同步到系統安全模式下,讓用戶在系統安全模式下仍然能第一時間接收到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發出的消息事件對應的通知消息;

同時,所述預設應用為用戶常用的具有時間類提醒的應用和通訊類應用,對于該類應用的消息的及時通知,可以增強用戶體驗,提高用戶使用安全模式的興趣,提高安全模式的使用率,進而保障用戶終端的系統安全。

顯然,上述有關本發明優點的描述是概括性的,更多的優點描述將體現在后續的實施例揭示中,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本發明所揭示的內容合理地發現本發明的其他諸多優點。

本發明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這些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應用消息事件控制方法的一實施例流程示意圖;

圖2為Binder通信機制的C/S模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應用消息事件控制裝置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部分結構的一實施例示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示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圖中相同的標號全部指的是相同的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特意聲明,這里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一個”、“所述”和“該”也可包括復數形式。應該進一步理解的是,本發明的說明書中使用的措辭“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和/或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應該理解,當我們稱元件被“連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時,它可以直接連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間元件。此外,這里使用的“連接”或“耦接”可以包括無線連接或無線耦接。這里使用的措辭“和/或”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的全部或任一單元和全部組合。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被特定定義,否則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這里所使用的“終端”、“終端設備”既包括無線信號接收器的設備,其僅具備無發射能力的無線信號接收器的設備,又包括接收和發射硬件的設備,其具有能夠在雙向通信鏈路上,執行雙向通信的接收和發射硬件的設備。這種設備可以包括:蜂窩或其他通信設備,其具有單線路顯示器或多線路顯示器或沒有多線路顯示器的蜂窩或其他通信設備;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個人通信系統),其可以組合語音、數據處理、傳真和/或數據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頻接收器、尋呼機、互聯網/內聯網訪問、網絡瀏覽器、記事本、日歷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器;常規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計算機或其他設備,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頻接收器的常規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計算機或其他設備。這里所使用的“終端”、“移動終端”、“終端設備”可以是便攜式、可運輸、安裝在交通工具(航空、海運和/或陸地)中的,或者適合于和/或配置為在本地運行,和/或以分布形式,運行在地球和/或空間的任何其他位置運行。這里所使用的“終端”、“移動終端”、“終端設備”還可以是通信終端、上網終端、音樂/視頻播放終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動互聯網設備)和/或具有音樂/視頻播放功能的移動電話,也可以是智能電視、機頂盒等設備。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這里所使用的遠端網絡設備,其包括但不限于計算機、網絡主機、單個網絡服務器、多個網絡服務器集或多個服務器構成的云。在此,云由基于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計算機或網絡服務器構成,其中,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計算機集組成的一個超級虛擬計算機。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遠端網絡設備、終端設備與WNS服務器之間可通過任何通信方式實現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于3GPP、LTE、WIMAX的移動通信、基于TCP/IP、UDP協議的計算機網絡通信以及基于藍牙、紅外傳輸標準的近距無線傳輸方式。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明所述的用戶界面/操作界面泛指能夠用于向智能終端發送控制指令的顯示界面,例如,可以為Android系統的設置頁面中的一個選項(或按鍵,由所述應用程序添加其中,下同),也可以是從桌面呼出的通知欄或者交互頁面中的一個選項,還可以是所述應用程序的一個活動組件所構造的頁面中的一個選項。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發明所稱的“應用”、“應用程序”、“應用軟件”以及類似表述的概念,是業內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相同概念,是指由一系列計算機指令及相關數據資源有機構造的適于電子運行的計算機軟件。除非特別指定,這種命名本身不受編程語言種類、級別,也不受其賴以運行的操作系統或平臺所限制。理所當然地,此類概念也不受任何形式的終端所限制。

在以下的描述中,系統是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例如安卓系統、iOS移動操作系統等等。在以下的描述中,以安卓系統作為示例性說明。

步驟S100:在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時,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

所述消息事件包括通知事件和鬧鐘事件,安卓系統中,通知(Notification)是一種具有全局效果的事件,通知一般通過NotificationManager服務發送一個Notification對象來完成,NotificationManager是一個系統級服務,應用程序通過它向系統發送全局的通知,本實施例利用NotificationListenerService監測所述通知事件;鬧鐘事件由安卓系統中的AlarmManager實現,其對應有一個AlarmManagerServie服務程序來提供鬧鐘服務,一旦有鬧鐘事件發生,AlarmManagerServie服務程序就會遍歷鬧鐘列表找到相應的注冊鬧鐘并發出廣播,系統提供了兩個Action用于廣播鬧鐘事件,本實施例通過注冊一個廣播監聽器以監測所述鬧鐘事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監測消息事件的方法為示例性方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施例的實現邏輯利用其他方法監測消息事件,不能將其理解為對本方法的限制。

終端在監測到消息事件后,首先判斷發起該消息事件對應的應用是否為預設應用,具體的,通過獲取發起該消息事件對應的應用的包名,然后查詢該包名是否存在于預設的應用名單中,若存在則確定該消息事件為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

具體的,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本實施例中,所述終端系統基于安卓多用戶模式創建了一個新的用戶,在創建新用戶后,會在/data/system/users/userlist.xml文件中保存新用戶的id(uid),然后創建/data/system/users/uid目錄,并將用戶信息保存至其下的uid.xml文件中,同時每一個用戶均分配有獨立的存儲空間,用于存放各自的應用數據和用戶數據。安卓系統的默認用戶(即管理員用戶)uid為0,默認用戶對應于本實施例的第一用戶,新創建的第一個用戶(即普通用戶)uid為10,新創建的用戶對應于本實施例的第二用戶,安卓多用戶模式支持創建多個新用戶,若在創建10用戶后再創建一個新用戶,其uid為11,同樣為本實施例所述的第二用戶,并且本實施例中定義系統以第一用戶登錄時為系統普通模式,以第二用戶登錄時為系統安全模式,由于多用戶模式下的數據資源相互獨立且無法直接進行讀寫操作,本實施例中所述系統安全模式配置有用于為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應用的運行提供運行資源的安全空間,該安全空間在系統普通模式下是不可訪問的,同時該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安裝在安全模式下對應的第二用戶的存儲目錄下。

更具體的,所述預設應用包括系統普通模式下的鬧鐘、日歷表、日程表等具有時間提醒功能的應用,同時還包括如微信、郵箱等通訊類應用,更佳地,所述預設應用允許用戶自行添加和刪除,例如,用戶可以選擇添加已安裝的應用“順豐速運”為預設應用,選擇添加后系統獲取應用“順豐速運”的包名并將其添加到預設的應用名單中。

當確定所述消息事件為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后,接著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

步驟S200:若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由上述可知,系統為每一個用戶都分配有各自的uid,第一用戶的uid為0,若當前系統運行的用戶uid不為0,則可以判斷當前系統以第二用戶登錄,在本實施例中以創建的第一個新用戶為第二用戶進行說明,該第二用戶的uid為10,當確定所述消息事件為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后,獲取系統當前運行的用戶的uid,若uid為10則確定當前系統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然后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具體的,所述系統通信機制為安卓系統的Binder通信機制,Binder是安卓系統進程間通信(IPC)方式之一,安卓系統中的大多數Service都是通過Binder來通信的,同時Binder通信機制是通過C/S模型實現的,如圖2所示是Binder通信機制的C/S模型示意圖,其中,服務管理器、客戶端、服務端分別對應安卓系統中的Service Manager、Client及Server,Service Manager是系統中一個獨立的進程,它是整個Binder機制的守護進程,用來管理開發者創建的各種Server,并且向Client提供查詢Server遠程接口的功能;Server為眾多服務(Service)的擁有者,當Server向Client提供服務時,先去Service Manager注冊自己的服務,注冊成功后Service Manager將相應的Service加入到svcList中并告知Server服務注冊成功,Server可以向Service Manager注冊一個或多個服務;Client為服務的使用者,當它想使用服務時,得向Service Manager申請自己所需要的服務,Service Manager查找相應的Service后返回給客戶端Client,同樣的,Client可以申請一個或多個服務,當Client申請服務成功后,Client就可以使用服務了。其中,三者的通信方式均是Binder機制,Server向Service Manager注冊服務,使用Binder通信,Client向Service Manager申請服務,使用的也是Binder通信,Client和Server是存在于用戶空間,Client與Server通信的實現,是由Binder驅動在內核空間實現。

在本實施例中,當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且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時,將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通過Binder傳遞給安全模式下的服務進程,所述服務進程在接收到所述消息事件后,根據消息事件的指示信息進行響應,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相應的通知消息。

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通知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則為通知事件,相應地,通知事件所觸發的是通知欄消息,即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通知事件驅動而在系統通知欄輸出相應的通知欄消息,例如,在接收到應用“微信”的通知事件時,將“微信”的通知消息展現在系統通知欄中,用戶在系統安全模式下仍可以關注到“微信”的消息。

另外,通知消息的表現形式不止表現為在狀態欄中輸出,還包括以顯示呼吸燈、顯示閃光燈、鈴聲播放的一種/多種形式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較佳地,該通知消息在系統普通模式下以何種形式輸出,在系統安全模式下仍然以相同的形式輸出,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更佳地,所述在安全模式下輸出的通知欄消息對應的應用圖標與在普通模式下不同,具體的,可以為安全模式下通知欄消息中的應用圖標添加圖戳和/或文字以讓用戶知曉該通知消息為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通知消息。

另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鬧鐘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即為鬧鐘事件,鬧鐘管理服務進程接收到所述消息事件后發送Intent啟動相應的組件,當鬧鐘事件被觸發時,一般都伴隨著鈴聲、震動等反饋,另外還包括在用戶界面上輸出所述鬧鐘通知以讓用戶選擇關閉/延遲鬧鐘通知。

進一步的,當所述消息事件在通知欄中輸出后,當用戶點擊通知欄中的通知消息時,終端響應于所述控制指令,將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并且在普通模式下打開相應的預設應用。

具體的,在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時,還包括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調用安卓系統的ActivityManager類中的switchUser()方法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同時,用戶可以像在普通模式下操作通知消息一樣對安全模式下的通知消息進行操作,例如將通知欄的通知消息向右滑則清除該通知消息,當鬧鐘事件在用戶界面上輸出鬧鐘界面并播放鈴聲時,點擊用戶界面上提供的“關閉”選項則關閉鬧鐘鈴聲播放。

第二方面,如圖3所示是本發明應用消息事件控制裝置的一實施例示意圖,包括:

監測模塊100:用于在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時,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

所述消息事件包括通知事件和鬧鐘事件,安卓系統中,通知(Notification)是一種具有全局效果的事件,通知一般通過NotificationManager服務發送一個Notification對象來完成,NotificationManager是一個系統級服務,應用程序通過它向系統發送全局的通知,本實施例利用NotificationListenerService監測所述通知事件;鬧鐘事件由安卓系統中的AlarmManager實現,其對應有一個AlarmManagerServie服務程序來提供鬧鐘服務,一旦有鬧鐘事件發生,AlarmManagerServie服務程序就會遍歷鬧鐘列表找到相應的注冊鬧鐘并發出廣播,系統提供了兩個Action用于廣播鬧鐘事件,本實施例通過注冊一個廣播監聽器以監測所述鬧鐘事件。

監測模塊100在監測到消息事件后,首先判斷發起該消息事件對應的應用是否為預設應用,具體的,通過獲取發起該消息事件對應的應用的包名,然后查詢該包名是否存在于預設的應用名單中,若存在則確定該消息事件為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

具體的,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本實施例中,所述終端系統基于安卓多用戶模式創建了一個新的用戶,在創建新用戶后,會在/data/system/users/userlist.xml文件中保存新用戶的id(uid),然后創建/data/system/users/uid目錄,并將用戶信息保存至其下的uid.xml文件中,同時每一個用戶均分配有獨立的存儲空間,用于存放各自的應用數據和用戶數據。安卓系統的默認用戶(即管理員用戶)uid為0,默認用戶對應于本實施例的第一用戶,新創建的第一個用戶(即普通用戶)uid為10,新創建的用戶對應于本實施例的第二用戶,安卓多用戶模式支持創建多個新用戶,若在創建10用戶后再創建一個新用戶,其uid為11,同樣為本實施例所述的第二用戶,并且本實施例中定義系統以第一用戶登錄時為系統普通模式,以第二用戶登錄時為系統安全模式,由于多用戶模式下的數據資源相互獨立且無法直接進行讀寫操作,本實施例中所述系統安全模式配置有用于為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應用的運行提供運行資源的安全空間,該安全空間在系統普通模式下是不可訪問的,同時該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安裝在安全模式下對應的第二用戶的存儲目錄下。

更具體的,所述預設應用包括系統普通模式下的鬧鐘、日歷表、日程表等具有時間提醒功能的應用,同時還包括如微信、郵箱等通訊類應用,更佳地,所述預設應用允許用戶自行添加和刪除,例如,用戶可以選擇添加已安裝的應用“順豐速運”為預設應用,選擇添加后系統獲取應用“順豐速運”的包名并將其添加到預設的應用名單中。

當監測模塊100確定所述消息事件為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后,接著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

傳遞模塊200:用于若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由上述可知,系統為每一個用戶都分配有各自的uid,第一用戶的uid為0,若當前系統運行的用戶uid不為0,則可以判斷當前系統以第二用戶登錄,在本實施例中以創建的第一個新用戶為第二用戶進行說明,該第二用戶的uid為10,當確定所述消息事件為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后,獲取系統當前運行的用戶的uid,若uid為10則確定當前系統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然后傳遞模塊200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當測模塊100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且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時,傳遞模塊200將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通過Binder傳遞給安全模式下的服務進程,所述服務進程在接收到所述消息事件后,根據消息事件的指示信息進行響應,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相應的通知消息。

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通知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則為通知事件,相應地,通知事件所觸發的是通知欄消息,即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通知事件驅動而在系統通知欄輸出相應的通知欄消息,例如,在接收到應用“微信”的通知事件時,將“微信”的通知消息展現在系統通知欄中,用戶在系統安全模式下仍可以關注到“微信”的消息。

另外,通知消息的表現形式不止表現為在狀態欄中輸出,還包括以顯示呼吸燈、顯示閃光燈、鈴聲播放的一種/多種形式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較佳地,該通知消息在系統普通模式下以何種形式輸出,在系統安全模式下仍然以相同的形式輸出,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更佳地,所述在安全模式下輸出的通知欄消息對應的應用圖標與在普通模式下不同,具體的,可以為安全模式下通知欄消息中的應用圖標添加圖戳和/或文字以讓用戶知曉該通知消息為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通知消息。

另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鬧鐘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即為鬧鐘事件,鬧鐘管理服務進程接收到所述消息事件后發送Intent啟動相應的組件,當鬧鐘事件被觸發時,一般都伴隨著鈴聲、震動等反饋,另外還包括在用戶界面上輸出所述鬧鐘通知以讓用戶選擇關閉/延遲鬧鐘通知。

進一步的,當所述消息事件在通知欄中輸出后,當用戶點擊通知欄中的通知消息時,切換模塊響應于所述控制指令,將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并且在普通模式下打開相應的預設應用。

具體的,在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時,還包括用戶切換單元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在本實施例中,用戶切換單元通過調用安卓系統的ActivityManager類中的switchUser()方法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同時,用戶可以像在普通模式下操作通知消息一樣對安全模式下的通知消息進行操作,例如將通知欄的通知消息向右滑則清除該通知消息,當鬧鐘事件在用戶界面上輸出鬧鐘界面并播放鈴聲時,點擊用戶界面上提供的“關閉”選項則關閉鬧鐘鈴聲播放。

另外,第三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用于實現應用程序安裝方法,如圖4所示,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具體技術細節未揭示的,請參照本發明實施例方法部分。該終端可以為包括手機、平板電腦、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銷售終端)、車載電腦等任意終端設備,以移動終端為手機為例:

圖4示出的是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相關的手機的部分結構的框圖。參考圖4,手機包括:基帶處理模塊410、存儲器420、輸入單元430、顯示單元440、傳感器450、音頻電路460、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塊470、處理器480、以及電源490等部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圖4中示出的手機結構并不構成對手機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圖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基帶處理模塊410可用于合成即將發射的基帶信號,或對接收到的基帶信號進行解碼。具體地說,就是發射時把音頻信號編譯成用來發射的基帶碼;接收時,把收到的基帶碼解譯為音頻信號。同時,也負責地址信息(手機號、網站地址)、文字信息(短訊文字、網站文字)、圖片信息(彩信)的編譯。

存儲器420可用于存儲軟件程序以及模塊,處理器480通過運行存儲在存儲器420的軟件程序以及模塊,從而執行手機的各種功能應用以及數據處理。存儲器420可主要包括存儲程序區和存儲數據區,其中,存儲程序區可存儲操作系統、至少一個功能所需的應用程序(比如聲音播放功能、圖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儲數據區可存儲根據手機的使用所創建的數據(比如音頻數據、電話本等)等。此外,存儲器420可以包括高速隨機存取存儲器,還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例如至少一個磁盤存儲器件、閃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態存儲器件。

輸入單元430可用于接收輸入的數字或字符信息,以及產生與手機的用戶設置以及功能控制有關的鍵信號輸入。具體地,輸入單元430可包括觸控面板431以及其他輸入設備432。觸控面板431,也稱為觸摸屏,可收集用戶在其上或附近的觸摸操作(比如用戶使用手指、觸筆等任何適合的物體或附件在觸控面板431上或在觸控面板431附近的操作),并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驅動相應的連接裝置。可選的,觸控面板431可包括觸摸檢測裝置和觸摸控制器兩個部分。其中,觸摸檢測裝置檢測用戶的觸摸方位,并檢測觸摸操作帶來的信號,將信號傳送給觸摸控制器;觸摸控制器從觸摸檢測裝置上接收觸摸信息,并將它轉換成觸點坐標,再送給處理器480,并能接收處理器480發來的命令并加以執行。此外,可以采用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以及表面聲波等多種類型實現觸控面板431。除了觸控面板431,輸入單元430還可以包括其他輸入設備432。具體地,其他輸入設備4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鍵盤、功能鍵(比如音量控制按鍵、開關按鍵等)、軌跡球、鼠標、操作桿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顯示單元440可用于顯示由用戶輸入的信息或提供給用戶的信息以及手機的各種菜單。顯示單元440可包括顯示面板441,可選的,可以采用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來配置顯示面板441。進一步的,觸控面板431可覆蓋顯示面板441,當觸控面板431檢測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觸摸操作后,傳送給處理器480以確定觸摸事件的類型,隨后處理器480根據觸摸事件的類型在顯示面板441上提供相應的視覺輸出。雖然在圖4中,觸控面板431與顯示面板441是作為兩個獨立的部件來實現手機的輸入和輸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將觸控面板431與顯示面板441集成而實現手機的輸入和輸出功能。

手機還可包括至少一種傳感器450,比如光傳感器、運動傳感器以及其他傳感器。具體地,光傳感器可包括環境光傳感器及接近傳感器,其中,環境光傳感器可根據環境光線的明暗來調節顯示面板441的亮度,接近傳感器可在手機移動到耳邊時,關閉顯示面板441和/或背光。作為運動傳感器的一種,加速計傳感器可檢測各個方向上(一般為三軸)加速度的大小,靜止時可檢測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識別手機姿態的應用(比如橫豎屏切換、相關游戲、磁力計姿態校準)、振動識別相關功能(比如計步器、敲擊)等;至于手機還可配置的陀螺儀、氣壓計、濕度計、溫度計、紅外線傳感器等其他傳感器,在此不再贅述。

音頻電路460、揚聲器461,傳聲器462可提供用戶與手機之間的音頻接口。音頻電路460可將接收到的音頻數據轉換后的電信號,傳輸到揚聲器461,由揚聲器461轉換為聲音信號輸出;另一方面,傳聲器462將收集的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由音頻電路460接收后轉換為音頻數據,再將音頻數據輸出處理器480處理后,經RF電路410以發送給比如另一手機,或者將音頻數據輸出至存儲器420以便進一步處理。

WiFi屬于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手機通過WiFi模塊470可以幫助用戶收發電子郵件、瀏覽網頁和訪問流式媒體等,它為用戶提供了無線的寬帶互聯網訪問。雖然圖4示出了WiFi模塊4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屬于手機的必須構成,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在不改變發明的本質的范圍內而省略。

處理器480是手機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種接口和線路連接整個手機的各個部分,通過運行或執行存儲在存儲器420內的軟件程序和/或模塊,以及調用存儲在存儲器420內的數據,執行手機的各種功能和處理數據,從而對手機進行整體監控。可選的,處理器480可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單元;優選的,處理器480可集成應用處理器和調制解調處理器,其中,應用處理器主要處理操作系統、用戶界面和應用程序等,調制解調處理器主要處理無線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調制解調處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處理器480中。

手機還包括給各個部件供電的電源490(比如電池),優選的,電源可以通過電源管理系統與處理器480邏輯相連,從而通過電源管理系統實現管理充電、放電、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盡管未示出,手機還可以包括攝像頭、藍牙模塊等,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終端所包括的處理器480還具有以下功能:

在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時,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

若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實施例的各種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該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存儲介質可以包括:只讀存儲器(ROM,Read 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盤或光盤等。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上述提到的存儲介質可以是只讀存儲器,磁盤或光盤等。

概括地說,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A1、一種應用消息事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時,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

若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A2、根據A1所述的方法,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通知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為通知事件,相應的,所述通知消息為系統通知欄消息,所述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通知事件驅動而在系統通知欄輸出相應的通知欄消息。

A3、根據A2所述的方法,通過安卓系統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固有的監聽器監測預設應用的通知事件。

A4、根據A1所述的方法,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鬧鐘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為鬧鐘事件,相應的,所述通知消息為與鬧鐘相關的通知消息,所述鬧鐘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鬧鐘事件驅動輸出相應的鬧鐘消息。

A5、根據A4所述的方法,通過注冊廣播監聽器監測預設應用的鬧鐘事件。

A6、根據A2或A4所述的方法,所述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還包括指示燈顯示、鈴聲播放、震動反饋的一種或多種。

A7、根據A1所述的方法,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與在系統普通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一致。

A8、根據A1所述的方法,當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時,所述通知消息對應的預設應用所配置的圖標與在系統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初始圖標不同。

A9、根據A2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步驟:

響應作用于系統安全模式下的通知欄消息的控制指令,將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并打開所述消息事件相對應的預設應用。

A10、根據A9所述的方法,所述將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具體還包括:

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A11、根據A10所述的方法,通過調用安卓系統的ActivityManager類中的switchUser()方法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B12、一種應用消息事件控制裝置,包括:

監測模塊:用于在監測到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時,判斷當前系統是否處于以第二用戶登錄的安全模式,所述預設應用為運行于以第一用戶登錄的系統普通模式的應用程序;

傳遞模塊:用于若當前系統處于安全模式下,基于系統進程通信機制將所述消息事件傳遞給系統安全模式對應的服務進程,以通過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

B13、根據B12所述的裝置,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通知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為通知事件,相應的,所述通知消息為系統通知欄消息,所述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通知事件驅動而在系統通知欄輸出相應的通知欄消息。

B14、根據B13所述的裝置,通過安卓系統通知管理服務進程固有的監聽器監測預設應用的通知事件。

B15、根據B12所述的裝置,所述服務進程為安卓系統的鬧鐘管理服務進程,所述消息事件為鬧鐘事件,相應的,所述通知消息為與鬧鐘相關的通知消息,所述鬧鐘管理服務進程受所述鬧鐘事件驅動輸出相應的鬧鐘消息。

B16、根據B15所述的裝置,通過注冊廣播監聽器監測預設應用的鬧鐘事件。

B17、根據B13或B15所述的裝置,所述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還包括指示燈顯示、鈴聲播放、震動反饋的一種或多種。

B18、根據B12所述的裝置,所述服務進程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與在系統普通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一致。

B19、根據B12所述的裝置,當在系統安全模式下輸出響應所述消息事件后產生的通知消息時,所述通知消息對應的預設應用所配置的圖標與在系統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初始圖標不同。

B20、根據B12所述的裝置,還包括:

切換模塊:用于響應作用于系統安全模式下的通知欄消息的控制指令,將系統從安全模式切換到普通模式,并打開所述消息事件相對應的預設應用。

B21、根據B20所述的裝置,所述切換模塊還包括:

用戶切換單元:用于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B22、根據B21所述的裝置,所述切換單元通過調用安卓系統的ActivityManager類中的switchUser()方法將系統從第二用戶登錄狀態切換至第一用戶登錄狀態。

C23、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觸敏顯示器;

存儲器;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被配置為用于執行如A1~A11所述任意一項所述方法的步驟。

綜上所述,本發明通過監測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將系統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的消息事件同步到系統安全模式下,讓用戶在系統安全模式下仍然能第一時間接收到普通模式下的預設應用發出的消息事件對應的通知消息;同時,所述預設應用為用戶常用的具有時間類提醒的應用和通訊類應用,對于該類應用的消息的及時通知,可以增強用戶體驗,提高用戶使用安全模式的興趣,提高安全模式的使用率,進而保障用戶終端的系統安全。

雖然上面已經示出了本發明的一些示例性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或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示例性實施例做出改變,本發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