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硬件技術領域,具體為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
背景技術:
傳統的計算機硬盤架只能安裝一個硬盤,并且安裝后不能穩定的固定在計算機硬盤架內,受到波動的時候會發生位置的偏移。一個硬盤就使得計算機運行一段時間后發生儲存空間不足就得刪除計算機內部的數據,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也易于數據的丟失,為此我們設計了一款既能安裝多個硬盤的設置,而且也能將硬盤穩定的固定在計算機硬盤架內。整體的計算機硬盤架使用的是高硬度的鋁合金材質,在減輕整體的重量的同時又提高了硬盤架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以解決現有的技術缺陷和不能達到的技術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包括硬盤支架本體、側板和硬盤安裝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盤支架本體包括頂板、兩塊側板和固定底盤,頂板和兩塊側板呈倒U型連接且與固定底盤形成腔室,兩塊側板的內側設有固定板,固定板下部與其平行分布設有硬盤安裝座,硬盤安裝座內部設有硬盤卡槽,所述在硬盤支架本體底部設有固定底盤優選的,所述硬盤支架本體包括頂板、兩塊側板和一個固定底盤。
優選的,所述硬盤安裝座和固定板與側板是通過卡口與卡條配合可拆卸連接。
優選的,所述卡條與側板為一體注塑成型且平行排列分布在側板的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固定底盤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對固定孔。
優選的,所述硬盤卡槽內放入與其相對應的硬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與傳統的計算機硬盤架相比,改良后的計算機硬盤架更加的輕便,制作更簡易,防滑性更好。
2. 與傳統的計算機硬盤架相比,改良后的計算機硬盤架具有空間大,散熱性更優良。
3. 與傳統的計算機硬盤架相比,計算機硬盤架硬盤卡槽可放置不同規格的硬盤。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立體結構細節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硬盤安裝座與卡條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固定板與卡條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硬盤支架本體, 2-側板,3-固定底盤,4-固定孔,5-固定板,6-硬盤,7-硬盤安裝座,8-卡條,9-硬盤卡槽,10-卡口,11-頂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包括硬盤支架本體1、側板2和硬盤安裝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盤支架本體1包括頂板11、兩塊側板2和固定底盤3,頂板11和兩塊側板2呈倒U型連接且與固定底盤3形成腔室,兩塊側板2的內側設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下部與其平行分布設有硬盤安裝座7,硬盤安裝座7內部設有硬盤卡槽9,所述在硬盤支架本體1底部設有固定底盤3。
所述硬盤安裝座7和固定板5與側板2是通過卡口10與卡條8配合可拆卸連接,硬盤安裝座7和固定板5的卡槽尺寸微微的大于卡條尺寸,使卡槽和卡口緊密的連接。所述卡條8與側板2為一體注塑成型且平行排列分布在側板2的內壁上,每根卡條都是大小相同,距離相等的,為更好的固定硬盤提供方便。所述固定底盤3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對固定孔4下,為了防止機箱在搬運過程中硬盤支架本體1移位造成機器的故障,在側板2的兩側分別用2顆螺絲固定在機箱的底部,達到硬盤支架本體1穩定的效果。所述硬盤卡槽9內放入與其相對應的硬盤6,硬盤卡槽9為放置硬盤6提供支撐點,可放置不同規格的硬盤。
本實用新型方便硬盤安裝的計算機硬盤架在使用時直接將硬盤放入固定板5和硬盤安裝座7之間,并移動至硬盤卡槽9內,接下來通過移動移動卡板5將硬盤固定的更緊密,因為固定板5和硬盤安裝座7與卡條8是通過可拆卸連接的方式,并且連接也很緊密,不會輕易的滑動脫出。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