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不同劇種互載音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戲曲劇種的互載音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文藝寶庫中,戲曲藝術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其種類而言,主要 劇種有京劇、越劇、歌劇、滬劇、昆劇,同時還包括了大量的地方劇種,如川 劇、呂劇、黃梅戲、幫子戲、評劇、豫劇,粵劇等不下百十種。
戲曲劇種之間的根本差異主要在于音樂唱腔設計不同,它取決于地域文化和 語言形式的深厚底蘊。但戲曲的舞美設計和演員造型又擁有非常強烈的共性, 它們的表現模式更是融會貫通。因而,各個戲曲劇種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
當前,劇團選戲,往往把本劇種的原創劇目作為優先項目,因為演出成本 制約了劇目投入。因此, 一個劇種、 一個劇團,對外來劇目移植性演出往往表 現出極大的無奈,上述因素制約了一個好劇目的傳播與普及。 一個各方面都十 分優異的劇目產生后,各劇種之間相互的移植成為不可能。
隨著影視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技術在視音頻領域的廣泛應用,使戲曲傳
播不再將舞臺演出作為主要手段,其主要途徑依賴DVD、 CD片的商業渠道銷售, 這種知識產權的載體已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同時又創造了大量的經濟財 富。但是, 一個劇種,在DVD或CD中只能展現一個劇種的唱腔形式,觀眾無法 選擇各自喜歡的劇種唱腔,使一戲多配唱的目標無法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不同劇種互載音處理方法,可以
有效解決目前各劇種之間相互移植的費用高企和在DVD或CD中只能展現一個劇 種的唱腔形式,觀眾無法選擇各自喜歡的劇種唱腔,無法實現一戲多配唱的問 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不同劇種互載音
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a、 根據不同劇種的唱腔特征分別譜寫與原創劇目劇情基調一致的主題音 樂、背景音樂及唱段;
b、 各劇種配唱與原創劇目劇情畫面對接,并同時進行錄制音頻文件;
c、 將不同劇種的音頻文件分別歸入相應類別壓制成光盤。 進一歩的,所述類別分為京劇、越劇、歌劇、滬劇和昆劇。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在DVD、 CD —個劇目制作中加入各劇種
的同期聲配音制作,在觀看、欣賞一部戲曲片的精彩演出時,觀眾可依次選擇 各自喜歡的各個劇種的優美唱腔,使一戲多配唱的目標得以實現,不但節約了 各劇種之間的移植費用,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原創劇目的作用,還將極大的提高 DVD、 CD片的銷量,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不同劇種互載音處理方法,由各劇種的音樂主創人員根據原創劇目進 行二次創作,根據不同劇種的唱腔特征分別譜寫與原創劇目劇情基調一致的主 題音樂、背景音樂及唱段,各劇種配唱與原創劇目劇情畫面對接,演員熟悉本 劇種的音樂腳本,演唱和念白與原創劇目劇情中口型保持大致一致,并同時進
行錄制音頻文件,將不同劇種的音頻文件分別歸入相應類別壓制成光盤,類別 分為京劇、越劇、歌劇、滬劇和昆劇,還可以包括大量的地方劇種,如川劇、 呂劇、黃梅戲、幫子戲、評劇、豫劇,粵劇等。如原創劇目采用京劇唱腔,需 要轉換成其它劇種唱腔時,只需在DVD、 CD中選擇相應的類別,即可轉換成所 需劇種的唱腔,使一戲多配唱的目標得以實現,節約了各劇種之間的移植費用, 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原創劇目的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不同劇種互載音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根據不同劇種的唱腔特征分別譜寫與原創劇目劇情基調一致的主題音樂、背景音樂及唱段;b、各劇種配唱與原創劇目劇情畫面對接,并同時進行錄制音頻文件;c、將不同劇種的音頻文件分別歸入相應類別壓制成光盤。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劇種互載音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類別 分為京劇、越劇、歌劇、滬劇和昆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不同劇種互載音處理方法,根據不同劇種的唱腔特征分別譜寫與原創劇目劇情基調一致的主題音樂、背景音樂及唱段;各劇種配唱與原創劇目劇情畫面對接,并同時進行錄制音頻文件;將不同劇種的音頻文件分別歸入相應類別壓制成光盤,類別分為京劇、越劇、歌劇、滬劇和昆劇。本發明采用在DVD、CD一個劇目制作中加入各劇種的同期聲配音制作,在觀看、欣賞一部戲曲片的精彩演出時,觀眾可依次選擇各自喜歡的各個劇種的優美唱腔,使一戲多配唱的目標得以實現,不但節約了劇種之間的移植費用,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原創劇目的作用,還將極大的提高DVD、CD片的銷量,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G11B27/10GK101345072SQ200810059459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4日
發明者王金虎 申請人: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