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開關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電子元器件,具體涉及一種開關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駕駛艙顯示終端處的殼體面板上設有供按鈕開關的觸頭顯露的孔口,孔口處設有外露的用來按壓按鈕開關的按鍵,使用時,通過按壓按鍵觸動按鈕開關即可實現開關動作,但是按鍵的邊緣與孔口的孔壁之間的縫隙也為水分進入顯示終端的內部提供了空隙,水分的進入會導致顯示終端的內置線路失效甚至損壞,因此,駕駛艙顯示終端上的開關結構是否具備防水功能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防水功能的開關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開關結構,其殼體面板上設有供按鈕開關的觸頭顯露的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處設有彈性觸膜罩,彈性觸膜罩的邊緣與孔口的孔壁或孔口端面之間構成密封配合。由于采用上述方案,通過按壓彈性觸膜罩觸動按鈕開關即可實現按鈕開關的開關工作,同時,彈性觸膜罩的邊緣與孔口的孔壁或孔口端面之間構成密封配合,有效阻止水分進入殼體面板的內部腔體,實現防水功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結構圖;圖2是彈性觸膜罩和壓帽的結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開關結構,其殼體面板10上設有供按鈕開關20的觸頭21顯露的孔口 11,所述孔口 11處設有彈性觸膜罩30,彈性觸膜罩30的邊緣與孔口 11的孔壁或孔口端面之間構成密封配合,這樣孔口 11的孔壁與殼體內部腔體之間相通的縫隙被完全密封,有效地阻止水分進入,實現開關結構的防水功能。具體裝配使用時,通過按壓彈性觸膜罩30觸動按鈕開關20即可實現按鈕開關20的開關工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駕駛艙顯示終端的位置安裝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工作安全性高。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彈性觸膜罩30為帶有翻邊31的帽狀結構,彈性觸膜罩30的罩腔吻合地罩設在按鈕開關20的觸頭21部位,這樣按壓彈性觸膜罩30可以保證開關動作的靈敏度。彈性觸膜罩30的帽頂位于孔口 11處,其帽頂與孔口 11的外端面平齊或者略高于孔口 11 的外端面均可,彈性觸膜罩30的翻邊31與孔口 11的里端邊緣構成密封配合,這樣彈性觸膜罩30與孔口 11的孔壁、孔口 11的里端邊緣都有密封配合,防水效果更好。優選的,所述彈性觸膜罩30由硅橡膠制成,選用硅橡膠不僅符合彈性要求,容易模壓成型,而且密封性能好。進一步的,所述殼體面板10的內部腔體中設有護管40,護管40的管徑大于孔口11的孔徑,所述彈性觸膜罩30的翻邊31位于孔口 11的里端邊緣與護管40的管端41之間并構成壓緊密封配合,如圖1所示,翻邊31的一側板面與殼體的板面貼合,另一側板面抵靠在護管40的管端41的邊緣處實現密封配合,有效地阻止水分進入殼體面板10的內部腔體,且護管40的管端41抵壓在翻邊31的邊緣處,這樣可以確保翻邊31變形時提供足夠的位移量,以便按鈕開關20的開關行程得以實現。進一步的,所述彈性觸膜罩30的外部套設有壓帽50,壓帽50與殼體面板10上的孔口 11構成動配合,這樣通過按壓壓帽50可實現按鈕開關的開關動作。所述壓帽50可以是現有技術中用來按壓按鈕開關20的按鍵結構,優選是如圖1、2所示的帶有翻沿51的帽狀結構,壓帽50的翻沿51位于彈性觸膜罩30的翻邊31和孔口 11里端的沉孔臺階111處,且翻沿31的邊緣與沉孔臺階111為弧形過渡配合,如此可以進一步加強開關的防水效果,增設的壓帽50與孔口 11的孔壁之間的配合可以存在一定的間隙,這樣可減小按壓更容易實現按鈕開關20的行程動作,同時,所述壓帽50的材質硬度需適中,如硅橡膠,按壓時手感舒適且具備整體性,確保了按壓壓帽50時壓帽50會平穩位移,實現可靠地按壓動作。更進一步的,所述彈性觸膜罩30的翻邊31靠近壓帽50的一側板面上設有環狀的第一和第二凸起311、312,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起311、312沿翻邊31的周向連續布置,結合如圖1、2所示,第一凸起311與壓帽50的翻沿51相壓靠,這樣按壓壓帽50時,其翻沿51對彈性觸膜罩30的翻邊31的壓力主要集中在第一凸起311上,如此可以減小按壓壓帽50的力度,提高開關結構的靈敏度,為用戶提供方便。第二凸起312位于翻邊31的邊緣處,還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凸起311、312之間加設第三凸起313,設置第二和第三凸起312、313使得翻邊31靠近壓帽50的板面呈凹凸狀,再設置與其結構相吻合的殼體,可以進一步提高密封效果,阻止水分進入殼體面 板10的內部腔體。
權利要求1.一種開關結構,其殼體面板(10)上設有供按鈕開關(20)的觸頭(21)顯露的孔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 11)處設有彈性觸膜罩(30 ),彈性觸膜罩(30 )的邊緣與孔口(II)的孔壁或孔口端面之間構成密封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觸膜罩(30)為帶有翻邊(31)的帽狀,其罩腔吻合地罩設在按鈕開關(20)的觸頭(21)部位,翻邊(31)與孔口(11)的里端邊緣構成密封配合,彈性觸膜罩(30)的帽頂位于孔口(11)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面板(10)的內部腔體中設有護管(40),護管(40)的管徑大于孔口(11)的孔徑,所述彈性觸膜罩(30)的翻邊(31)位于孔口(11)的里端邊緣與護管(40)的管端(41)之間并構成壓緊密封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管(40)的管端(41)抵壓在翻邊(31)的邊緣處。
5.根據權利要2或3所述的開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觸膜罩(30)的外部套設有壓帽(50),所述壓帽(50)與殼體面板(10)上的孔口(11)構成動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開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帽(50)為帶有翻沿(51)的帽狀,壓帽(50)的翻沿(51)位于彈性觸膜罩(30)的翻邊(31)和孔口(11)里端的沉孔臺階(III)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開關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觸膜罩(30)的翻邊(31)靠近壓帽(50)的一側板面上設有環狀的第一、第二凸起(311、312),所述第一、第二凸起(311、312)沿翻邊(31)的周向連續布置,第一凸起(311)與壓帽(50)的翻沿相壓靠,第二凸起位于翻邊(31)的邊緣處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開關結構,其殼體面板上設有供按鈕開關的觸頭顯露的孔口,所述孔口處設有彈性觸膜罩,彈性觸膜罩的邊緣與孔口的孔壁或孔口端面之間構成密封配合。使用時,通過按壓彈性觸膜罩觸動按鈕開關即可實現按鈕開關的開關工作,且彈性觸膜罩的邊緣與孔口的孔壁或孔口端面之間構成密封配合,有效阻止水分進入殼體面板的內部腔體,實現防水功能。
文檔編號H01H9/04GK203118809SQ2013200809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1日
發明者張紅, 李飛熊, 王文兵, 李磊 申請人:合肥同智機電控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