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纜用油膏填充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包括填油箱、儲油箱、添油氣缸、刮油模、第一加熱器、電纜進口閥、第二加熱器以及添油閥,所述儲油箱設置于所述填油箱頂部并通過管道與所述填油箱連通,所述添油閥設置于所述填油箱與所述儲油箱設之間的管道上,所述添油氣缸設置于所述儲油箱頂部并與所述儲油箱連通,所述電纜進口閥以及所述刮油模共軸向地設置于所述填油箱的兩端,所述第一加熱器設置于所述填油箱中,所述第二加熱器設置于所述儲油箱中。本實用新型具有提高電纜的油膏填充效率的有益效果。
【專利說明】
—種電纜用油膏填充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加工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纜用油膏填充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油膏填充裝置主要油膏與線纜一整體結構和氣缸式裝置填充等模式,但由于油膏的流動性差,油膏在電纜上的填充效果仍然較差。在低溫環境下使用時,油膏由于溫度過低從而流動性進一步降低,降低了對電纜的油膏填充效率以及均勻度。
[0003]現有技術存在缺陷,亟需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電纜用油膏填充機。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手段是:提供一種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包括填油箱、儲油箱、添油氣缸、刮油模、第一加熱器、電纜進口閥、第二加熱器以及添油閥,所述儲油箱設置于所述填油箱頂部并通過管道與所述填油箱連通,所述添油閥設置于所述填油箱與所述儲油箱設之間的管道上,所述添油氣缸設置于所述儲油箱頂部并與所述儲油箱連通,所述電纜進口閥以及所述刮油模共軸向地設置于所述填油箱的兩端,所述第一加熱器設置于所述填油箱中,所述第二加熱器設置于所述儲油箱中。
[0006]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填油箱底部的油膏回收箱,所述油膏回收箱通過管道與所述刮油模連通。
[0007]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中,還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以及第一溫度控制器,所述第一溫度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以及所述第一加熱器電連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填油箱內。
[0008]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中,還包括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第二溫度控制器,所述第二溫度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加熱器電連接,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儲油箱內。
[0009]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中,還包括閥門控制器和液壓傳感器,所述添油閥為電子閥門,所述添油閥以及所述液壓傳感器分別與所述閥門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液壓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填油箱內的底部。
[0010]所述刮油模包括一中空立方體,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其中一個側面與所述填油箱連通,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另一個側面設有與電纜進口閥共軸的刮油通孔;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底面設有油膏出口,所述油膏出口通過管道與所述油膏回收箱連通;所述刮油通孔邊緣設有多個垂直于中空立方體底面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延伸至所述油膏出口的邊緣;所述引流槽的截面為倒三角形。
[0011]實施本實用新型中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由于該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分別在填油箱以及儲油箱中設置第一加熱器以及第二加熱器,不僅可以對油膏進行加熱以提高油膏的流動性,并且,通過在儲油箱中的第二加熱器的預熱,儲油箱中的油膏進入填油箱后可快速達到填沖油膏所需的最佳溫度標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中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刮油模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刮油模的內部結構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引流槽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9]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中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包括填油箱10、儲油箱20、添油氣缸30、油膏回收箱40、刮油模50、第一加熱器60、電纜進口閥70、第二加熱器80、添油閥90。
[0020]具體地,該電纜進口閥70以及刮油模50分別共軸向地設置于該填油箱10的兩端。電纜100從電纜進口閥70處進入該填油箱10中,經過填油后,進入刮油模50,該刮油模50將電纜100外側壁上多余的油膏刮掉,使得該電纜100外表面的油膏呈圓柱狀。該油膏回收箱40固定連接于該填油箱10的底部,并通過管道與刮油模50連通,以回收從電纜100上刮下的多余的油膏。
[0021]上述電纜進口閥可以采用現有的閘門型閥實現。電纜進口閥可以阻擋油膏的泄漏,有助于提高填油箱的內壓。
[0022]該第一加熱器60設置于該填油箱10中,用于加熱填油箱中10中的油膏以使得其中的油膏保持在一個最佳的溫度,以防止油膏溫度降低而失去流動性。優選地,該第一加熱器60可以采用非接觸式加熱,例如,可采用兩塊現有技術中的紅外加熱板,采用紅外加熱板具有加熱效率高、加熱均勻的有益效果。
[0023]優選地,該電纜用油膏填充機還包括第一溫度控制器以及第一溫度傳感器,該第一溫度控制器分別與第一加熱器60以及第一溫度傳感器電連接。當該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值低于一閾值時,該第一溫度控制器控制該第一加熱器60打開進行加熱,當第一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油膏的溫度達到另一閾值時,控制第一加熱器60關閉,防止該油膏過熱。上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溫度控制器可選用任一種市售產品實現,例如,由中國專利2011205376732在2011年12月21日公開的溫度傳感器及溫度控制器。要強調的是,本發明的第一加熱器也可以以手動方式控制,例如當該加熱器采用電源加熱時,可以在電源上設置一開關,以人工控制加熱電路的閉合和斷開。
[0024]該儲油箱20設置于該填油箱10頂部并通過管道與該填油箱10連通,并且該添油閥90設置于儲油箱20以及填油箱10之間的管道上。該第二加熱器80設置于該儲油箱20中,用于給儲油箱20中的將要添加到填油箱10中的進行預熱。該第二儲油箱20還設置有添油口 21,以向其中添加油膏。
[0025]該第二加熱器80為現有技術的陶瓷加熱器,具有價格便宜、加熱速度快,無污染,而且安裝方便的有益效果。
[0026]優選地,該電纜用油膏填充機還包括第二溫度控制器以及第二溫度傳感器。該第二溫度控制器分別與該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第二加熱器80電連接。該第二溫度控制器用于將該儲油箱20中的油膏保持在一個最低而又不影響油膏流動性的溫度。上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控制器可選用任一種市售產品實現,例如,由中國專利2011205376732在2011年12月21日公開的溫度傳感器及溫度控制器。要強調的是,本發明的第二加熱器也可以以手動方式控制,例如當該加熱器采用電源加熱時,可以在電源上設置一開關,以人工控制加熱電路的閉合和斷開。
[0027]該添油氣缸30設置于儲油箱20的頂部,用于對該儲油箱20施加空氣壓力,加快儲油箱20中的油膏進入該填油箱10的速度。
[0028]優選地,該電纜用油膏填充機還包括設置于填油箱10底部的液壓傳感器(未示出)以及閥門控制器。并且,該添油閥90為電子閥門,該添油閥90以及液壓傳感器分別閥門控制器電連接。當該填油箱10中的油膏量減少使得液壓傳感器檢測到的壓力減小到一閾值時,該閥門控制器控制該添油閥90打開,使得儲油箱20給填油箱10添加油膏。因此,具有自動保證填油箱10中的油膏量,以防止給電纜100填油膏不均勻的有益效果。
[0029]上述電子閥門可采用現有的電磁閥實現。上述液壓傳感器、閥門控制器可以選用任一種的液壓傳感器與控制器實現。要強調的是,添油閥也可以是手動閥,如現有的蝶形閥、球形閥等,由人工控制其開閉。
[0030]如圖2和圖3、圖4所示,所述刮油模50包括一中空立方體501,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左側面與所述填油箱10連通,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右側面設有與電纜進口閥共軸的刮油通孔502 ;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底面設有油膏出口 503,所述油膏出口通過管道與所述油膏回收箱連通;所述刮油通孔502邊緣設有多個垂直于中空立方體底面的引流槽504,所述引流槽延伸至所述油膏出口的邊緣;如圖4所述引流槽的截面為倒三角形。刮油通孔的孔徑可以根據電纜的粗細、油膏的厚度進行設置。由于油膏流動性較低,容易在中空立方體內積聚而無法流入油膏回收箱40中。因此實施例特別在刮油通孔和油膏出口間設置引流槽,可將刮油通孔刮下的油膏引流至油膏出口。
[0031]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油箱(10)、儲油箱(20)、添油氣缸(30)、刮油模(50)、第一加熱器(60)、電纜進口閥(70)、第二加熱器(80)以及添油閥(90),所述儲油箱(20)設置于所述填油箱(10)頂部并通過管道與所述填油箱(10)連通,所述添油閥(90)設置于所述填油箱(10)與所述儲油箱(20)設之間的管道上,所述添油氣缸(30)設置于所述儲油箱(20)頂部并與所述儲油箱(20)連通,所述電纜進口閥(70)以及所述刮油模(50)共軸向地設置于所述填油箱(10)的兩端,所述第一加熱器(60)設置于所述填油箱(10)中,所述第二加熱器(80)設置于所述儲油箱(20)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填油箱(10)底部的油膏回收箱(40),所述油膏回收箱(40)通過管道與所述刮油模(50)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溫度傳感器以及第一溫度控制器,所述第一溫度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以及所述第一加熱器(60)電連接,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填油箱(10)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第二溫度控制器,所述第二溫度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加熱器(80)電連接,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儲油箱(20)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閥門控制器和液壓傳感器,所述添油閥(90)為電子閥門,所述添油閥(90)以及所述液壓傳感器分別與所述閥門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液壓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填油箱(10)內的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電纜用油膏填充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模包括一中空立方體,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其中一個側面與所述填油箱連通,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另一個側面設有與電纜進口閥共軸的刮油通孔;所述中空立方體的底面設有油膏出口,所述油膏出口通過管道與所述油膏回收箱連通;所述刮油通孔邊緣設有多個垂直于中空立方體底面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延伸至所述油膏出口的邊緣;所述引流槽的截面為倒三角形。
【文檔編號】H01B13/32GK204229937SQ201420566844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明者】蘇彩勤 申請人:惠州市金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