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電池組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面雙玻光伏組件。
背景技術:
N型電池具有體壽命高,光照無衰減等優點,目前是高效電池的又一重要研究方向。N型雙面電池亦是業內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雙面雙玻組件業內知名企業也爭相開發,開發更高功率的雙面雙玻組件是本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常規60片單面單晶電池組件最高功率約285W左右,已達到相應的技術瓶頸。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了一種雙面雙玻光伏組件,提高了雙波光伏組件單元的功率。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面雙玻光伏組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設置的前板、第一封裝層、太陽能電池片層、第二封裝層以及背板,所述太陽能電池片層包括N型雙面電池、設置在所述N型雙面電池的上表面的第一焊帶、設置在所述N型雙面電池的下表面的第二焊帶,所述第一焊帶的上表面覆蓋設置有反光帶,所述第二焊帶的下表面也覆蓋設置有反光帶。
優選地,所述反光帶為粘結設置在所述第一焊帶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焊帶的下表面的反光膠帶。
優選地,所述第一焊帶和/或所述第二焊帶的厚度>0.27mm。
優選地,所述太陽能電池片層還包括寬度為0.8~1.0mm及厚度為0.4~5mm的匯流帶。
優選地,所述前板和/或所述背板由透光率94%以上的超白壓花高透鋼化玻璃制成。
更優選地,所述超白壓花高透鋼化玻璃的厚度為1.8~3.2mm。
優選地,所述雙面雙玻光伏組件還包括接線盒,所述接線盒設置在所述背板的邊緣位置處。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采用N型雙面電池,N型雙面電池具備無光致衰減,電池背面接受散射太陽光等優點,組件功率較常規單面P型電池組件高約4%左右;結合反光膠帶,提高焊帶的反光率,增加電池吸光率;實現組件正面、背面高功率輸出。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玻光伏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接線盒的設置位置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
1、前板;2、第一封裝層;3、N型雙面電池;30a、第一焊帶;30b、第二焊帶;31、反光帶;4、第二封裝層;5、背板;6、接線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對方位的定義是根據本領域人員的慣常觀察視角和為了敘述方便而定義的,不限定具體的方向,如,上對應于附圖1中紙面的上側,下對應于附圖1中紙面的下側。
參照附圖1所示,一種雙面雙玻光伏組件,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設置的前板1、第一封裝層2、太陽能電池片層、第二封裝層4以及背板5。太陽能電池片層包括N型雙面電池3、設置在所述N型雙面電池3的上表面的第一焊帶30a、設置在所述N型雙面電池3的下表面的第二焊帶30b,所述第一焊帶30a的上表面覆蓋設置有反光帶31,所述第二焊帶30b的下表面也覆蓋設置有反光帶31。采用N型雙面電池3,N型雙面電池3具備無光致衰減,電池背面接受散射太陽光等優點,組件功率較常規單面P型電池組件高約4%左右。
反光帶31為粘結設置在所述第一焊帶30a的上表面或所述第二焊帶30b的下表面的反光膠帶,優選高反光膠帶,提高焊帶30a和30b的反光率,增加電池吸光率。且第一焊帶30a和第二焊帶30b均采用厚度>0.27mm的厚焊帶,采用寬匯流帶,即寬度為0.8~1.0mm及厚度為0.4~5mm的匯流帶。組件功率可相應提升0.7%左右。
前板1和背板5由透光率94%以上的超白壓花高透鋼化玻璃制成。所述超白壓花高透鋼化玻璃的厚度為1.8~3.2mm。組件功率可相應提高0.5%左右。
參照附圖2所示,雙面雙玻光伏組件還包括接線盒6,接線盒6設置在背板5的邊緣位置處,靠近金屬邊框設置。采用邊緣安裝方式的接線盒6,實現組件背面無遮擋,不影響背面電池發電。
以上各方面,實現雙面雙玻電池功率輸出提高5.2%左右。本實用新型完全可以在傳統晶硅組件生產線實現,無需在產線增加任何工序及人力。
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層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N型雙面電池3,且各N型雙面電池3的上表面和第一封裝層2相對設置,各N型雙面電池3的下表面和第二封裝層4相對設置。即,第一封裝層2和第二封裝層4任意相對應的部位之間的N型雙面電池3的個數不大于1,多個N型雙面電池3持平設置,而非沿上下方向層疊。
第一封裝層2和第二封裝層4均為EVA層。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是一種優選的實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