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子產品FFC線生產工藝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FFC線彎折方法以及FFC線彎折機構。
背景技術:
在電子產品整機組裝時,電子產品各部件間的FFC線接口位置很難做到直接對應,很多情況下需要對FFC線折彎一定角度,以達到順利連接兩端接口的目的;
例如電子產品制造領域已廣泛的應的LVDS信號傳輸模式及LVDSFFC線,其可以大幅節省系統芯片組的電纜和連接器成本,同時減少連接器所占面積所需的物理空間,而一般該LVDSFFC線均需至少一次彎折或對折。
針對這種需要折彎的FFC線,彎折后電性效果以及表面質量要求比較重要,否則易導致電子產品電路不良或存在漏電等安全隱患。為保證彎折質量,LVDSFFC線的折彎操作多采用人工折彎方式,如公開號為CN204361466U的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折彎定型治具,據FFC線彎折的尺寸及角度需要,在基板表面對應設置凹陷的通道及分支通道,使作業員無需借助其他測量工具,無需記憶彎折點及彎折角度,僅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將FFC線彎折至所需形狀。
該種人工彎折方式,生產效率較低、工藝成本高,且即使由治具輔助,批量穩定性較差,而現有技術中,無適配的設備彎折工藝方法以及彎折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一種FFC線彎折方法以及FFC線彎折機構,以解決現有FFC線進行設備彎折導致的導線折斷、表面刮傷的問題。
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FFC線彎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提供一彎折基座,該彎折基座設有一支承面以及一與該支撐面相鄰的避位面;將FFC線固定于該彎折基座的支承面上,并使該FFC線部分凸伸出該彎折基座避位面的一側;
S2,提供一彎折沖頭,該彎折沖頭上設有一彎折部,該彎折部與該支承面配合以形成一彎折組件;移動該彎折沖頭,使該彎折部由FFC線所背離支承面的一側以朝向該支承面下方延伸的曲線軌跡移動,以抵觸并彎折該FFC線;
S3,將彎折沖頭復位。
進一步的,該曲線軌跡為弧線軌跡,且該弧線軌跡的末端,該彎折部以平行該支承面方向移動;該避位面對應該彎折部移動軌跡的區域向該彎折基座內凹陷以形成一凹弧面。
進一步的,該弧線軌跡為圓弧軌跡,該凹弧面為圓弧面。
進一步的,該彎折部為一輥軸,以實現FFC線的無摩擦彎折。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FFC線彎折機構,用于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的FFC線彎折方法,包括一機架,該機架上安裝有一彎折組件,該彎折組件包括彎折基座、驅動器以及彎折沖頭,該彎折沖頭在該驅動器驅動下移動,以與該彎折基座配合完成FFC線的彎折;
該機架上還安裝有一導向組件,包括至少一導向板,該導向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導向槽,該導向槽至少包括一曲線狀的曲線區域;
該彎折沖頭設有一彎折部以及一與該導向槽適配的插接部,插接部活動安裝于該導向槽內;該彎折沖頭在該驅動器驅動下沿該導向槽移動,以使該彎折部沿一曲線軌跡移動;
該彎折基座被固定設置于該彎折部初始位置的下方,該彎折基座靠近該彎折部初始位置的一端設有一支承面,以用于支承FFC線;該支撐面對應該彎折部的曲線軌跡設置,以使該彎折部由FFC線所背離支承面的一側,以朝向該支承面下方延伸的曲線軌跡移動。
進一步的,該導向組件包括兩導向板,每一該導向板均設有兩相同軌跡的導向槽;該彎折沖頭設于該兩導向板之間,且該彎折沖頭對應每一該導向槽均設有一插接部。
進一步的,該彎折部為一輥軸。
進一步的,每一該插接部均包括一安裝軸以及一套設于該安裝軸上的滾輪,以減小該插接部與導向槽之間的滑動摩擦。
進一步的,每一該導向槽背離該彎折基座的一端為朝向該彎折基座直線延伸的直線區域,且靠近該彎折基座的一端為朝向該彎折基座曲線延伸的曲線區域。
進一步的,該導向槽的曲線區域為一圓弧狀的曲線區域。
現有技術中,為實現FFC線的彎折或對折,一般工藝是先使用豎直運動的第一沖頭抵觸并擠壓FFC線,而后在用水平或傾斜運動的第二沖頭再次抵觸并擠壓FFC線;即在慣常的技術思路中,不論是小角度的彎折還是大角度的對折,折彎工藝均是由直線運動軌跡的沖頭完成,該種工藝存在擠壓以及局部拉伸FFC線的作用力,極易導致FFC線內導線斷裂以及FFC線表面刮傷。
本發明所提供的FFC線彎折方法以及彎折設備,突破了沖頭直線運動彎折的技術思路,移動該彎折沖頭,使該彎折部由FFC線所背離支承面的一側以朝向該支承面下方延伸的曲線軌跡移動,以抵觸并彎折該FFC線,實現了以最小壓力降FFC線彎折到位,而后以擠壓方式將FFC線彎折定位,從原理上避免了局部拉力、表面摩擦的產生,解決了現有FFC線進行設備彎折導致的導線折斷、表面刮傷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移除一個導向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1側視圖;
圖4示出了圖2側視圖;
圖5示出了彎折沖頭結構示意圖;
圖6示出了圖4A處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發明提供有附圖。這些附圖為本發明揭露內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說明實施例,并可配合說明書的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發明的優點。圖中的組件并未按比例繪制,而類似的組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組件。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該實施例提供一種FFC線彎折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FFC線固定的步驟:
提供一彎折基座,該彎折基座設有一支承面以及一與該支撐面相鄰的避位面,在該實施例中,支承面為水平設置的端面,避位面為由該支承面邊緣豎直向延伸的側面,該避位面靠近該支承面的一端朝向該彎折基座內凹,以形成一凹弧面,其中,優選的,該凹弧面為一圓弧面;
將FFC線固定于該彎折基座的支承面上,并使該FFC線部分凸伸出該彎折基座避位面的一側;
S2,進行FFC線彎折的步驟:
提供一彎折沖頭,該彎折沖頭上設有一彎折部,在該實施例中,該彎折部為一輥軸,該彎折部與該支承面配合以形成一彎折組件;
在初始位置,該彎折部設于該支承面上方,移動該彎折沖頭,使該彎折部由FFC線所背離支承面的一側以朝向該支承面下方延伸的曲線軌跡移動,以抵觸并彎折該FFC線,直至該作為彎折部的輥軸適配抵觸于該凹弧面內;
優選的,該彎折部運動的曲線軌跡為弧線軌跡,更進一步優選的,該弧線軌跡為圓弧軌跡;且該弧線軌跡的末端,該彎折部以平行該支承面的方向移動以抵觸于該避位面,并實現對FFC線的彎折;該避位面對應該彎折部移動軌跡的區域向該彎折基座內凹陷以形成一凹弧面。
S3,將彎折沖頭按照原路徑復位。
實施例二
該實施例提供了一種FFC線彎折機構,用于實現實施例一的FFC線彎折方法,由圖1、圖2可見,該實施例包括一機架、一折彎組件以及一導向組件。
該機架包括一安裝基板10,該安裝基板10設于一旋轉組件上以實現了該機架的整體轉動,進而可實現相對FFC線(圖中未示出)送料方向的傾斜,對FFC線進行定角度彎折。
該折彎組件以及導向組件設于該機架的安裝基板10所背離旋轉組件的一側,具體的:
該導向組件包括同形狀尺寸的導向板3,該兩導向板3相互平行設置;每一該導向板3上均設有兩個導向槽31,在該實施例中,所有的導向槽31均具有相同的形狀軌跡,且在同一導向板3上的兩導向槽31是沿豎直方向上下布置。
該彎折組件包括彎折基座2、驅動器4以及彎折沖頭1,在該實施例中,彎折基座2相對該機架固定設置,且彎折基座2設于該兩導向板3背離安裝基板10的一側;該驅動器4為一直線氣缸,并通過固定于該兩導向板3上以實現了相對機架固定安裝,該彎折沖頭1安裝于作為驅動器4的直線氣缸活塞桿上,以在該驅動器4驅動下朝向彎折基座2移動,以與該彎折基座2配合完成FFC線的彎折。
再結合圖1、圖4和圖5,該彎折沖頭1活動設于該兩導向板3之間,具體的:該彎折沖頭1所靠近該彎折基座2的一端設有一彎折部12,該彎折沖頭1的兩側面分別對應每一該導向板3上的兩導向槽31設有一與該導向槽31適配的插接部11,而后,每一該插接部11均活動安裝于對應的該導向槽31內;該彎折沖頭1在該驅動器4驅動下能沿該導向槽31移動,以使該彎折部12沿一與該導向槽31的軌跡相同的曲線軌跡移動。
再結合圖3所示,在逐漸靠近該彎折基座2的方向上,導向槽31包括有一軌跡沿直線延伸的直線區域311以及一軌跡沿曲線延伸的曲線區域312,即每一該導向槽31背離該彎折基座2的一端為朝向該彎折基座2直線延伸的直線區域311,且靠近該彎折基座2的一端為朝向該彎折基座2曲線延伸的曲線區域312,優選的,該導向槽31的曲線區域為一圓弧狀的曲線區域312;進而,該插接部11在該導向槽31內移動,可使該彎折部12先以一直線軌跡移動,而后以一弧狀的曲線軌跡移動,在該實施例中,在橫向方向上,該曲線區域312是朝向該彎折基座2所在位置延伸的。
再結合圖6,該彎折基座2被固定設置于導向板3的下方一側,即該彎折部12初始位置時,沿彎折部12運動方向,該彎折基座2設于彎折部12的下方;該彎折基座2靠近該彎折部12初始位置的一端設有一支承面21,在該實施例中,該支承面21是水平設置的,FFC線經送料裝置輸送至該支承面21上并固定,該支承面21起到以用于支承FFC線的效果。
該支撐面21的位置是使該支承面21對應該彎折部12的曲線軌跡的位置,以使該彎折部12以曲線軌跡通過該支承面21并彎折FFC線,并由FFC線所背離支承面21的一側,以朝向該支承面21的下方延伸的曲線軌跡移動。
該支承面21還連接有一相鄰的避位面22,該避位面22對應該彎折部12移動軌跡的區域向該彎折基座2內凹陷以形成一凹弧面221,以實現對該彎折部12的避位。
更具體的,該彎折部12為一輥軸;每一該插接部11均包括一安裝軸以及一套設于該安裝軸上的滾輪,該滾輪在導向槽31之內滾動移動,以減小該插接部11與導向槽31之間的滑動摩擦;且該凹弧面221為一與該滾軸外形輪廓相適配的圓弧面,使滾軸壓緊FFC線,實現對FFC線彎折后的定位。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發明,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發明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