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太陽能板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關于組合式太陽能板設備,尤其是具有復數太陽能板的太陽能板設備。
【背景技術】
[0002]—般而言,為了達到較大的發電量,太陽能板中包含不只一個太陽能單元且一個可運作提供足夠電力的太陽能板設備包含復數片太陽能板。由于太陽的照射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照射方向且有時可能會被遮蔽,因此在單一太陽能板設備中并非每個太陽能單元都會平均受光。當受光不均勻達一段時間后,未受光或受光量較少的太陽能單元在電性上可能會變成逆偏而其它受光正常的太陽能單元在電性上為正偏,造成逆偏的太陽能單元過熱或甚至崩潰而影響整個太陽能板設備的操作效能。為了解決此問題,業界通常在太陽能板設備中使用多個旁路二極管。取決于太陽能單元的不同逆偏崩潰電壓,一般而言,數個太陽能單元或數十個太陽能單元會共享一個旁路二極管。然而,旁路二極管的費用不貲,因此業界需要一種可靠且成本較低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式太陽能板設備,其包含彼此電連接的復數太陽能板模塊,每一該太陽能板模塊至少包含一太陽能板,每一該太陽能板包含彼此電連接之復數太陽能單元,其中在此組合式太陽能板設備中只有一旁路二極管。
[0004]在本實用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復數太陽能單元以串聯方式電連接,每一該太陽能板模塊包含復數太陽能板且該復數太陽能板以并聯方式電連接,該復數太陽能板模塊以串聯或并聯方式電連接。
[0005]在本實用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復數太陽能板模塊包含第一太陽能板模塊與剩余之太陽能板模塊,該剩余之太陽能板模皆不包含任何旁路二極管。
[0006]在本實用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太陽能板模塊包含兩個接線盒,該旁路二極管位于該兩個接線盒中之一者中,該接線盒位于該第一太陽能板模塊的受光發電側或背光側。
[0007]在本實用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太陽能板模塊與該剩余之太陽能板模塊中的每一者皆包含三片太陽能板。
[0008]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更能明顯易懂,下文將以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需注意的是,所附圖式中的各組件僅是示意,并未按照各組件的實際比例進行繪示。
【附圖說明】
[0009]圖1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太陽能板。
[0010]圖2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太陽能板模塊的背面上視圖。[0011 ]圖3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另一實施例之太陽能板模塊的背面上視圖。
[0012]圖4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組合式太陽能板設備。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舉凡本中所述的組件、組件子部、結構、材料、配置等皆可不依說明的順序或所屬的實施例而任意搭配成新的實施例,這些實施例當屬本實用新型之范疇。
[001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及圖示眾多,為了避免混淆,類似的組件是以相同或相似的標號示之;為避免畫面過度復雜及混亂,重復的組件僅標示一處,他處則以此類推。
[0015]現參考圖1,圖1顯不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太陽能板100。太陽能板100具有一正面101如一受光發電側與一背面102如一背光側并包含復數以串聯方式彼此電連接的太陽能單元(soIar cell unit) 10a、1b及10,其中1a與1b代表位于太陽能板100兩端的單元而10代表位于其間的單元。太陽能板100較佳地呈矩形故具有長邊與短邊,在太陽能板100之正面101的兩側長邊處分別設有正面正極配線121b與正面負極配線111a,且正面正極配線121b與正面負極配線Illa分別反折至太陽能板100之背面102成為背面正極配線122b與背面負極配線112a。在本實用新型之大部分圖示中,背面正極配線122b與背面負極配線112a以虛線呈現,以與正面配線有所區別。正面正極配線121b作為太陽能板100的正極,正面負極配線Illa作為太陽能板100的負極。正面正極配線121b與正面負極配線Illa可如圖2所示自太陽能板100之同一短邊的兩端向后反折,或如圖1所示自太陽能板100之不同短邊的端點向后反折。配線例如可由銅箔(Copper foil)或銅帶(Copper ribbon)構成,亦可由其它金屬或合金線材構成。
[0016]雖然圖1中未顯示,但本實用新型中的每一片太陽能板如太陽能板100由下至上可具有由背玻璃、圖案化之下電極層、圖案化之光電轉換層、選擇性的圖案化緩沖層及圖案化之透明上電極層所構成的圖案化迭層結構。下電極層與透明上電極層用以傳輸由光電轉換層所產生的電流。光電轉換層用以吸收穿透過透明上電極層與選擇性之緩沖層的光并將其轉換為電流,光電轉換層可包含由銅(Cu)、銦(In)、鎵(Ga)與砸(Se)所構成的半導體材料,或可包含由Ib族元素如銅(Cu)或銀(Ag)、II Ib族元素如招(Al)、鎵(Ga)或銦(In)與VIb元素如硫(S)、砸(Se)或碲(Te)所構成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透明上電極層例如是氧化銦錫(ITO)及/或氧化鋅層(ZnO),下電極層例如是鉬(Mo)。
[0017]接著參考圖2,圖2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之太陽能板模塊10n的背面上視圖。太陽能板模塊10n包含只有一片太陽能板100、尺寸較太陽能板100稍大且位于太陽能板之背面102處的一背板130、尺寸等于或略小于背板130且位于太陽能板之正面101處的一蓋板140、位于太陽能板100之外緣并與背板130和蓋板銜合的邊框160。蓋板140通常為一玻璃板。背板130可以是一軟質的可撓性薄層或一非可撓性的硬板。邊框160可以是復數子結構所拼接而成的結構,藉由膠材或封裝材與蓋板、背板及/或太陽能板緊密接合。除此之外,太陽能板模塊10n尚包含自太陽能板100之正面反折至背面的背面正極配線122b與背面負極配線112a、正極連接線115η與負極連接線125η及第一接線盒15nl與第二接線盒15n2。第一接線盒15nl位于鄰近背面正極配線122b與背面負極配線112a的一側并與其相連接。第二接線盒15n2位于遠離配線的另一側并藉由正極連接線115n與負極連接線125η和第一接線盒15nl電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