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用型的配電柜。
背景技術:
配電柜作為一種電網配電設備,在電力輸送系統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配電柜中設置有各種電路板及電子器件,電路板與電子器件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量,由于配電柜的密封結構而導致熱量無法快速散出,使得配電柜內的溫度逐漸升高,最終導致電路板以及電子器件的燒毀,不僅造成設備的損壞,而且對整個電力輸送系統產生影響。
現有技術中,為避免上述情形的出現,通常在配電柜的后部或者頂部安裝有換氣扇,通過換氣扇將外界空氣引入配電柜內,以降低配電柜內的溫度。該技術方案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配電柜內的溫度,然而效果并不明顯,而且,通過換氣扇直接將外界空氣引入配電柜內的同時,也將外界空氣中的雜質一同引入配電柜內,而且風扇振動較大,導致配電箱內的電氣元件,使用壽命短。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技術人員將空調制冷技術移植至配電柜內,以實現其降溫,利用壓縮機制冷技術實現配電柜內箱體溫度的降低,但是這種冷卻方式容易將空氣壓縮所造成了冷凝水引入到配電箱內,導致配電柜內濕度較高,影響配電柜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有效確保配電柜內濕度和溫度穩定的耐用型的配電柜,以解決現有配電柜內溫度和濕度較高難以保證其內電器元件使用壽命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之一種耐用型的配電柜,其包括配電柜本體,所述的配電柜本體包括一電柜、可開啟式封裝在該電柜上的門體,所述的門體與所述的電柜形成一容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門體包括一門框、包裹在該門框兩側以形成一容納室的前側板和后側板,所述的后側板呈蜂窩狀,且所述的容納室內設有一制冷裝置,所述的制冷裝置包括一順序連接的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及一引風機,所述蒸發器輸出端通過所述的前側板與所述的容置室相連通,所述的引風機與所述的蒸發器相連通,所述冷凝器輸出端與所述的蒸發器相連接,且所述的蒸發器與所述的冷凝器之間還設有一霧化器。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所述的霧化器為超聲波振動器。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所述的冷凝器底部還設有一與其連通的振動槽,所述的霧化器裝設在所述的振動槽內。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所述的容置室內還設有一溫度感應器,所述的溫度感應器輸出端連接有一微控制器,所述的引風機、制冷裝置分別受控于所述的微控制器。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所述的引風機與所述的蒸發器之間還設有一空氣凈化器。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所述的后側板靠近所述的引風機一側設有一可拆卸式過濾網。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所述的電柜上設有一熱風出口,所述的熱風出口設置在所述的電柜底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所述的前側板上設有一冷氣進口,所述的冷氣進口設置在所述的前側板頂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耐用型的配電柜,通過將門體設計呈雙層狀并將制冷裝置設計在門體內,以縮減該配電柜本體積,保證配電柜使用空間,并利用正大氣、壓縮機和冷凝器對電柜內溫度進行降溫,以保證配電柜內溫度,防止配電柜溫度過高引起其內電器元件失靈;同時,在蒸發器與冷凝器之間設置一霧化器,利用霧化器將在冷凝器中冷凝產生的冷凝水進行霧化轉化成懸浮顆粒,懸浮顆粒被重新提供到循環的冷卻氣體中以確保配電箱內濕度的相對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耐用型的配電柜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門體的剖視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耐用型的配電柜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茲例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并結合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耐用型的配電柜,其包括配電柜本體,配電柜本體包括一電柜10、可開啟式封裝在該電柜10上的門體11,門體11與電柜10形成一容置室用于裝設電器元件,其中,門體11包括一門框、包裹在該門框兩側以形成一容納室110的前側板111和后側板112,后側板112上設有呈蜂窩狀的通氣孔113,且容納室110內設有一制冷裝置20,制冷裝置20包括一順序連接的蒸發器21、壓縮機24、冷凝器25及一引風機23,蒸發器21輸出端通過前側板111與容置室相連通,引風機23與所述的蒸發器21相連通,所述冷凝器25輸出端與所述的蒸發器21相連接且蒸發器21與冷凝器25之間還設有一霧化器26,優選的,本實用新型的霧化器26為超聲波振動器。
使用時,引風機23將外界空氣引入制冷裝置20內通過熱量交換形成冷空氣,進入柜體中,以達到降低容置室中溫度的目的,并配合在蒸發器21與冷凝器25之間設置一霧化器26,利用霧化器26將冷凝器25中所產生的冷凝水進行霧化成小于0.001毫米的懸浮顆粒,隨傳送氣體進入制冷裝置20的循環中,以確保容置室內的濕度。
作為本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冷凝器25底部還設有一與其連通的振動槽,霧化器26裝設在振動槽內,利用振動槽收集冷凝器25中所產生的冷凝水,并配合超聲波振動器實現其霧化。
為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請繼續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容置室內還設有一溫度感應器28,溫度感應器28輸出端連接有一微控制器27,引風機23、制冷裝置20分別受控于微控制器27。使用時,利用溫度感應器28獲取配電柜本體內的溫度,并將獲取的信息發送至微控制器27,通過微控制器27控制引風機23和制冷裝置20運作,以實現其自動控制配電柜本體內的溫度和濕度,使其更加智能化。
進一步,為了避免空氣中灰塵雜質引入配電柜本體內,本實用新型的引風機23與蒸發器21之間還設有一空氣凈化器2,并在該后側板112靠近引風機23一側設有一可拆卸式過濾網114,以過濾空氣中雜質,并達到定時清洗更換確保其過濾效果的目的。優選的,本實用新型的,電柜10上設有一熱風出口,熱風出口設置在電柜10底部,且該前側板111上設有一冷氣進口115,冷氣進口115設置在前側板111頂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耐用型的配電柜,通過將門體11設計呈雙層狀并將制冷裝置20設計在門體11內,以縮減該配電柜本體積,保證配電柜10使用空間,并利用正大氣、壓縮機24和冷凝器25對電柜10內溫度進行降溫,以保證配電柜10內溫度,防止配電柜10溫度過高引起其內電器元件失靈;同時,在蒸發器21與冷凝器25之間設置一霧化器26,利用霧化器26將在冷凝器25中冷凝產生的冷凝水進行霧化轉化成懸浮顆粒,懸浮顆粒被重新提供到循環的冷卻氣體中以確保配電箱內濕度的相對穩定。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