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伏逆變器,具體涉及一種帶載下可自動切斷直流側的光伏逆變器。
背景技術:
光伏逆變器是一種應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的逆變器,是光伏系統的核心部件,其最大作用在于可將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能夠直接并入電網、負載的交流電。
目前,光伏逆變器在運行、安裝及維護過程中可能需要帶載切斷直流側,切斷過程中會存在直流拉弧的風險,對周邊的人身或設備造成傷害。現有的解決直流拉弧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在直流側添加直流開關,該直流開關串聯在主電路中,在切斷直流側時,操作人員需直接用手關閉直流開關,才可將光伏組件與主電路分離。此方法雖然可以很好的防止直流拉弧現象的出現,但是當新人或非專業人員操作時,經常會忽略關閉直流開關這一環節,極大的增加了光伏系統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載下可自動切斷直流側的光伏逆變器,以解決帶載切斷直流側存在的直流拉弧風險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載下可自動切斷直流側的光伏逆變器,包括控制電路和主電路,其中: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感應開關和由所述感應開關控制通斷的通電延時繼電器,所述感應開關安裝在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的正極附近;
所述主電路包括串聯在其直流側的通電延時直流開關,且所述通電延時直流開關與通電延時繼電器相連接,并由通電延時繼電器控制通斷。
作為優選,所述感應開關與通電延時繼電器并聯設置,且所述感應開關導通時,所述通電延時繼電器失電,通電延時直流開關斷開。
作為優選,所述感應開關包括感應元件和三極管,感應元件與三極管的基極相連,所述通電延時繼電器并聯于三極管的集電極和發射極,所述感應元件安裝在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的正極附近。
作為優選,所述感應開關為光電式感應開關,其感應元件為光電感應元件。
作為優選,所述感應開關為觸摸式感應開關,其感應元件為金屬片。
作為優選,所述感應開關的感應元件安裝在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正極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感應開關的感應元件安裝在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正極兩側。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控制電路中設置位于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正極附近的感應開關,能夠控制通電延時繼電器的通斷電,進而控制主電路中通電延時直流開關的通斷,實現了控制電路中的弱電來控制主電路中的強電,使得在帶載情況下操作人員無需用手切斷直流開關,光伏組件便可自動與主電路斷開,避免了帶載切斷直流側時直流拉弧現象的產生,在提高光伏系統使用安全系數的同時,保證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光伏逆變器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光伏逆變器的原理圖。
圖中:
1、MC4接頭;2、感應開關;3、電源VCC;4、通電延時繼電器;5、通電延時直流開關;6、直流電源DC;7、交流電源AC;21、感應元件;22、三極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在帶載的條件下可自動切斷直流側的光伏逆變器。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光伏逆變器包括控制電路和由控制電路控制通斷的主電路,其中:
圖2左側為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包括感應開關2、電源VCC3以及通電延時繼電器4,其中感應開關2和通電延時繼電器4并聯設置,電源VCC3與由感應開關2和通電延時繼電器4構成的并聯電路串聯設置。通過上述設置,感應開關2可以控制通電延時繼電器4的通斷電,具體的,當感應開關2導通時,上述通電延時繼電器4處于失電狀態;當感應開關2斷開時,上述通電延時繼電器4處于通電狀態。
具體的,上述感應開關2包括感應元件21和三極管22,感應元件21與三極管22的基極相連,其安裝在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1(圖1所示)的正極附近,具體的是安裝在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1正極的下方或者兩側;本實施例中,MC4接頭1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的一種專用接頭,是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板)與光伏逆變器連接的專用連接器。
三極管22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并聯于上述通電延時繼電器4,通電延時繼電器4的延時時間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設置。具體的,當三級管22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導通時,通電延時繼電器4處于失電狀態,當三級管22的集電極和發射極未導通時,通電延時繼電器4處于通電狀態。
圖2右側為主電路,該主電路包括串聯連接的直流電源DC6、交流電源AC7和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且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串聯在主電路直流側,即靠近直流電源DC6的一側;上述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連接于控制電路中的通電延時繼電器4,且該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的通斷由延時繼電器4控制。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感應開關2選用光電式感應開關,其感應元件21為光電感應元件;優選的,光電感應元件安裝在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1正極下方或兩側。當人手接近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1時,光電感應元件隨即感應到有光束被遮擋,從而三極管22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導通,導致通電延時繼電器4失電,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進而斷開,
原理上,切斷光伏系統只需將組件端的MC4接頭與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1斷開即可完成操作。
本實施例中,在光伏逆變器帶載情況下,當操作人員將手移動到光電感應元件附近時,光電感應元件立即感應到有光束被遮擋,三極管22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導通,迫使通電延時繼電器4失電,進而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斷開,此時操作人員便可用手安全地將組件從逆變器端分離,完成切斷工作。
同理,當需將組件并網運行時,只需將組件端與逆變器端連接上即可。當操作人員用手將組件端MC4接頭插入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1時,控制電路瞬間得電,此時光電感應元件感應到有光束被遮擋,三極管22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導通,進而通電延時繼電器4失電,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相繼斷開,此時圖2中主電路還是斷開狀態,人員操作安全。當操作人員將手移開時,光電感應元件失去感應信號,通電延時繼電器4得電并開始計時,計時結束后,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閉合,主電路導通,即完成了并網安裝操作。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的感應開關2選用為觸摸式感應開關,其中感應元件21為金屬片,優選的,該金屬片安裝在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1正極下方或兩側,其余結構與實施例一均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在光伏逆變器帶載情況下,因人體為導體,當操作人員用手接觸金屬片時,會發生電荷的轉移,形成電流,導致觸摸式感應開關的三極管22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導通,通電延時繼電器4失電,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斷開,此時操作人員便可用手安全地將組件從逆變器端分離,完成切斷工作。
同理,當操作人員用手將組件端MC4接頭插入光伏逆變器直流側輸入端的MC4接頭1時,控制電路瞬間得電,此時金屬片瞬間感應到人體信號,使得三極管22的集電極和發射極導通,進而通電延時繼電器4失電,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在通電延時繼電器4失電的情況下,瞬間斷開,此時圖2中的主電路還是斷開狀態,人員操作安全。當操作人員將手移開時,金屬片失去感應信號,通電延時繼電器4得電并開始計時,計時結束后,通電延時直流開關5閉合,主電路導通,即完成了并網安裝操作。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