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加工線纜的剝皮打端機。
背景技術:
電線在使用時需要采用剝皮打端機對其進行加工,現有的剝皮打端機,對剝皮端的剝皮長度的控制通常是采取更換切刀的方式,十分麻煩;同時由于切刀的距離不能調整,導致了不能適應各種線纜包皮厚度的切割。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加工線纜的剝皮打端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加工線纜的剝皮打端機,包括底座、頂板以及連接頂板和底座的立柱,該底座的一側形成進線端,另一側形成出線端,在所述的進線端和出線端之間的底座上一次設置有導向機構、切割機構和輸送機構,所述的切割機構和輸送機構均接入控制箱;所述的切割機構包括第一氣缸、切刀座、切刀、導軌和擺桿,所述的第一氣缸的缸體安裝在立柱上,該第一氣缸的伸縮桿沿水平方向設置,在伸縮桿兩側的底座上分別設置有一切刀,每一切刀通過切刀座滑動的安裝在底座上,在所述切刀座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導軌,所述的伸縮桿與切刀之間通過擺桿連接,該擺桿的一端轉動的安裝在伸縮桿上,另一端與切刀轉動連接,該擺桿沿水平方向設置。
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兩個導向筒,每一導向筒上設置有導向槽,兩個導向筒的導向槽相對設置,用于線纜通過的導向孔。
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夾頭、拉伸彈簧和第二氣缸,該第二氣缸安裝在底座上,第二氣缸的伸縮桿通過拉伸彈簧與所述的夾頭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第一氣缸的伸縮桿的伸縮,進而通過擺動帶動切刀往復移動,實現切刀位置的調整,適應各種型號的線纜;通過輸送機構實現線纜的輸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導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更為清楚。但這些實施例僅是范例性的,并不對本發明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下可以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加工線纜的剝皮打端機,包括底座2、頂板1以及連接頂板1和底座2的立柱5,該底座2的一側形成進線端,另一側形成出線端,在所述的進線端和出線端之間的底座2上一次設置有導向機構3、切割機構4和輸送機構,所述的切割機構4和輸送機構均接入控制箱;所述的切割機構包括第一氣缸41、切刀座44、切刀45、導軌46和擺桿43,所述的第一氣缸41的缸體安裝在立柱5上,該第一氣缸41的伸縮桿沿水平方向設置,在伸縮桿兩側的底座2上分別設置有一切刀45,每一切刀45通過切刀座44滑動的安裝在底座2上,在所述切刀座4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導軌46,所述的伸縮桿42與切刀45之間通過擺桿43連接,該擺桿43的一端轉動的安裝在伸縮桿42上,另一端與切刀45轉動連接,該擺桿43沿水平方向設置。
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兩個導向筒31,每一導向筒31上設置有導向槽32,兩個導向筒的導向槽32相對設置,用于線纜通過的導向孔。
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夾頭47、拉伸彈簧48和第二氣缸49,該第二氣缸安裝49在底座2上,第二氣缸的伸縮桿通過拉伸彈簧與48所述的夾頭連47接。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輸送機構的導向槽對線纜進行輸送,通過第一氣缸的伸縮桿的伸縮,進而通過擺動帶動切刀往復移動,切刀的移動方向與第一氣缸伸縮桿的移動方向垂直,進而實現切刀位置的調整,適應各種型號的線纜;通過輸送機構實現線纜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