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PCB太陽翻板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55913閱讀:387來源:國知局
PCB太陽翻板架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PCB的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CB板的太陽翻板架。



背景技術:

在印刷電路板(PCB板)制作過程中,需要對PCB進行貼干膜處理,貼膜后由當前生產線輸送到另一條生產線上,而在此輸送過程中,采用傳送帶式的收板裝置進行輸送,這種收板裝置不僅占地面積較大,能耗消耗大,影響操作間的整體空間布局,而且暫存的PCB板數量有限,此外,貼干膜后的PCB的出板溫度通常能達到50℃,PCB板需要冷卻一段時間后才能輸送到下一個加工段進行加工,而將PCB板直接存放于傳送帶上輸送不利于其散熱冷卻,可能影響其后續的加工質量,存在品質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PCB太陽翻板架。

一種PCB太陽翻板架,PCB太陽翻板架包括轉軸及若干支撐件,所述轉軸的外圓周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兩相鄰凹槽間形成一凸起,所述支撐件裝設于該凸起上,所述凹槽及支撐件的延伸方向均與轉軸延伸方向一致;兩相鄰支撐件與該兩相鄰支撐件間的凹槽形成一用于放置PCB板的放置空間,PCB板插設于該放置空間內,PCB板的底端抵頂于凹槽底部,PCB板的頂端斜靠于其中一支撐件上。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呈上寬下窄的結構設置,凹槽的橫截面呈V形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兩相對設置的內側面,所述兩內側面與對應的相鄰支撐件形成一夾角。

進一步地,所述夾角的角度范圍為110度至160度。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橫截面呈U形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圍為3mm-9mm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件由若干支撐件成,所述若干支撐桿沿轉軸延伸方向排列延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PCB太陽翻板架通過在轉軸上設置凹槽,使PCB板呈架空放置,可使PCB板膜面不與支撐件直接接觸,避免了支撐件不平整而導致的干膜壓傷;所述轉軸帶動PCB板旋轉并翻轉,從而使PCB板的上膜面及下膜面充分與空氣接觸降溫,PCB板的冷卻效果好,收板溫度低,有利于改善甩干膜缺陷,實用性強,適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PCB太陽翻板架的前視圖。

圖2為圖1所示PCB太陽翻板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PCB太陽翻板架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PCB太陽翻板架,用于轉移并翻轉PCB板。所述PCB太陽翻板架包括轉軸10及若干支撐件20,所述轉軸10的外圓周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凹槽40,所述兩相鄰凹槽40間形成一凸起,所述支撐件20裝設于該凸起上,所述凹槽40及支撐件20的延伸方向均與轉軸10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凹槽與該凹槽兩側的兩支撐件20形成一用于放置PCB板的放置空間,PCB板插設于該放置空間內,PCB板的底端抵頂于凹槽底部,PCB板的頂端斜靠于其中一支撐件20上,所述支撐件20及凹槽40將所述PCB板架空。

所述凹槽40沿轉軸10延伸方向延伸設置,凹槽40的橫截面呈上寬下窄的V形或梯形設置,所述凹槽40包括兩內側面,所述內側面的與相鄰支撐件20形成一夾角,所述夾角的最佳角度范圍為110度至160度。所述支撐件20由若干支撐桿21并排間隔設置,所述若干支撐桿21的排列延伸方向與轉軸10的延伸 方向一致。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支撐件20也可以為透氣性好的板狀或其它適合結構設計。

所述太陽翻板架包括一翻板段,所述翻板段為轉軸10的水平直徑以上部分,翻板段分為前插板段A及后轉向段B,以所述轉軸10正上方豎直方向的支撐件20為分界線22,分界線22左側為前插板段A,分界線22右側為后轉向段B。所述PCB板30包括一上膜面31及下膜面32,所述上膜面31及下膜面32上均貼設有干膜。

工作時,將PCB板30插于前插板段A的放置空間內,PCB板底端抵頂于凹槽40的底部,PCB板30的下膜面32的頂端斜靠于左側的支撐件20上,當PCB板30轉至后轉向段B時,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PCB板30的上端部向凹槽40右側的支撐件20傾斜,所述上膜面31的頂端斜靠于支撐件20上,此時,下膜面32位于上膜面31上方,上膜面21與下膜面23的依次翻轉,可充分讓PCB板30兩側面接觸空氣,提高冷卻速度,同時可避免支撐件20上不平整部分壓傷PCB板30上的干膜。

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PCB太陽翻板架,所述PCB太陽翻板架也包括轉軸及若干支撐件,所述轉軸的外圓周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凹槽,本實施例的PCB太陽翻板架與第一實施例的太陽翻板架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于,第一實施例中的凹槽的橫截面呈“V”形設置,而本實施例中的凹槽呈“U”形設置,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凹槽的深度范圍為3mm至9mm。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PCB太陽翻板架通過在轉軸上設置凹槽,使PCB板呈架空放置,可使PCB板30膜面不與支撐件20直接接觸,避免了支撐件不平整而導致的干膜壓傷;所述轉軸帶動PCB板旋轉并翻轉,可使PCB板的上膜面及下膜面充分與空氣接觸降溫,使PCB板的冷卻效果好,收板溫度低,有利于改善甩干膜缺陷,實用性強,適于推廣應用。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 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