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屏蔽型剛撓結合板及其制造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16802閱讀:590來源:國知局
一種屏蔽型剛撓結合板及其制造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一種剛撓結合板,特別是涉及一種屏蔽型剛撓結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在剛性芯板與撓性芯板壓合步驟之前,將剛性芯板進行開窗處理,撓性芯板與開窗位置對應的區域便為彎折區域,提供與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相適應的電磁波屏蔽膜;然后將覆蓋膜與電磁波屏蔽膜一起壓合到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再將剛性芯板與撓性芯板壓合成為剛撓結合板。壓合過程中,需要將電磁波屏蔽膜與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進行對位處理,使電磁波屏蔽膜對準剛性芯板的開窗區域,保證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具有較好的屏蔽效果。然而,電磁波屏蔽膜在與撓性芯板、剛性芯板對位壓合處理過程中,電磁波屏蔽膜容易出現對位偏差,使得壓合處理后,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的邊緣部分容易外露,且電磁波屏蔽膜的內嵌在剛性芯板與撓性芯板之間的部分也由于剛性芯板開窗邊緣的擠壓而極易于被壓破損而脫離,如此撓性芯板的電磁波屏蔽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屏蔽型剛撓結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它具有較好的電磁波屏蔽效果。

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屏蔽型剛撓結合板,包括:撓性芯板、第一覆蓋膜及第二覆蓋膜,所述第一覆蓋膜貼設在所述撓性芯板的其中一側、且位于所述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所述第二覆蓋膜貼設在所述撓性芯板的另一側、且位于所述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第一剛性芯板、第二剛性芯板,所述第一剛性芯板、所述第二剛性芯板均設有與所述彎折區域相應的窗口,所述第一剛性芯板與所述撓性芯板的其中一側相連,所述第二剛性芯板與所述撓性芯板的另一側相連;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貼合在所述第一覆蓋膜上,且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端部與所述第一剛性芯板的窗口側壁相連,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貼合在所述第二覆蓋膜上,且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端部與所述第二剛性芯板的窗口側壁相連。

一種所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準備撓性芯板、第一覆蓋膜、第二覆蓋膜、第一剛性芯板、第二剛性芯板、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第一半固化片及第二半固化片;

根據所述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的位置在所述撓性芯板的兩側分別貼設所述第一覆蓋膜與所述第二覆蓋膜;

根據所述彎折區域的位置對所述第一剛性芯板與所述第二剛性芯板進行開半窗處理形成盲槽結構,以及對所述第一半固化片及所述第二半固化片進行開窗處理;

將撓性芯板、所述第一半固化片、所述第二半固化片、第一剛性芯板及第二剛性芯板進行對位層壓處理得到剛撓結合板;

對所述剛撓結合板進行鉆孔、外層線路及阻焊制作;

在所述剛撓結合板的盲槽結構的位置對所述剛撓結合板進行開窗處理;

在所述第一覆蓋膜上覆蓋貼設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并使得第一電磁波屏蔽膜與第一剛性芯板開窗窗口的側壁相連,在所述第二覆蓋膜上覆蓋貼設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并使得第二電磁波屏蔽膜與第二剛性芯板開窗窗口的側壁相連。

上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及制造方法,由于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分別貼合在第一覆蓋膜、第二覆蓋膜上,且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端部均與窗口側壁相連,這樣能夠保證撓性芯板的彎折區域均覆蓋有電磁波屏蔽膜,使得撓性芯板具有較好的屏蔽效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端部延伸貼合至所述第一剛性芯板背向所述撓性芯板的表層,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端部延伸貼合至所述第二剛性芯板背向所述撓性芯板的表層。如此,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均能夠較為穩固地設置在撓性芯板上,不易于脫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通過熱壓固化粘接于所述第一覆蓋膜上,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通過熱壓固化粘接于所述第二覆蓋膜上。如此,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均能夠較為穩固地設置在撓性芯板上,不易于脫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覆蓋膜上設有第一緩沖塊,所述第一緩沖塊設置在所述第一剛性芯板的窗口的側壁處,所述第一緩沖塊設有斜面,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與所述第一緩沖塊的斜面相連;所述第二覆蓋膜上設有第二緩沖塊,所述第二緩沖塊設置在所述第二剛性芯板的窗口的側壁處,所述第二緩沖塊設有斜面,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與所述第二緩沖塊的斜面相連。如此,通過第一緩沖塊、第二緩沖塊填充在窗口側壁與覆蓋膜連接的90度拐角處,這樣能夠避免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在90度拐角位置彎折應力過大而脫離,并能夠提高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壓合在覆蓋膜上的密實性,即能夠較為穩固地粘接在撓性芯板上,不易于脫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還包括第一金屬屏蔽膜與第二金屬屏蔽膜,所述第一金屬屏蔽膜與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相應設置,所述第一金屬屏蔽膜貼合在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上;所述第二金屬屏蔽膜與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相應設置,所述第二金屬屏蔽膜貼合在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上。如此,第一金屬屏蔽膜、第二金屬屏蔽膜抗劃傷、抗彎折、密封效果較好,且能夠對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起到較好的補充屏蔽以及保護外觀不被破壞的作用,金屬屏蔽膜與電磁波屏蔽膜結合在一起,起到雙重保護與屏蔽作用,對天線信號的抗干擾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另外,金屬屏蔽膜厚度可選擇為50um至100um,厚度薄,不會降低撓性芯板的柔韌性。具體地,金屬屏蔽膜可以選擇鋁箔麥拉、銅箔麥拉或者銀箔麥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剛性芯板、所述第二剛性芯板分別通過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與所述撓性芯板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撓性芯板包括第一撓性芯板與第二撓性芯板,所述第一覆蓋膜貼設在所述第一撓性芯板背向所述第二撓性芯板的一側,所述第一撓性芯板面向所述第二撓性芯板的一側貼設有第三覆蓋膜,所述第二覆蓋膜貼設在所述第二撓性芯板背向所述第一撓性芯板的一側,所述第二撓性芯板面向所述第一撓性芯板的一側貼設有第四覆蓋膜,所述第三覆蓋膜上貼設有第三電磁波屏蔽膜,所述第四覆蓋膜上貼設有第四電磁波屏蔽膜,所述第三電磁波屏蔽膜與所述第四電磁波屏蔽膜之間具有間隔,所述第一撓性芯板與所述第二撓性芯板通過第三半固化片相連。如此,撓性芯板可以包括第一撓性芯板與第二撓性芯板。通過第三電磁波屏蔽膜、第四電磁波屏蔽膜將第一撓性芯板與第二撓性芯板之間的電磁波信號進行隔離,避免所傳輸的信號相互干擾,從而能夠實現更多信息的輸送。在其它實施例中,撓性芯板可以由三塊、四塊或者更多塊的撓性芯板相互疊加組合而成,具體結構類似于第一撓性芯板與第二撓性芯板,不進行贅述。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覆蓋膜上覆蓋貼設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所述第一覆蓋膜上覆蓋貼設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的步驟之后還包括步驟:

在第一電磁波屏蔽膜上貼設第一金屬屏蔽膜,在第二電磁波屏蔽膜上貼設第二金屬屏蔽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覆蓋膜上覆蓋貼設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所述第一覆蓋膜上覆蓋貼設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的步驟之前還包括步驟:

在所述第一覆蓋膜靠近所述第一剛性芯板窗口的側壁處涂覆上緩沖膠層,經過加熱固化形成具有第一斜面的第一緩沖塊;

在所述第二覆蓋膜靠近所述第二剛性芯板窗口的側壁處涂覆上緩沖膠層,經過加熱固化形成具有第二斜面的第二緩沖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撓性芯板上貼設第一覆蓋膜、第二覆蓋膜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剛性芯板、第二剛性芯板開半窗及第一半固化片、第二半固化片開窗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剛性芯板、第二剛性芯板及撓性芯板層壓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剛撓結合板開窗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剛撓結合板設置第一緩沖塊、第二緩沖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剛撓結合板兩側分別貼設第一電磁波屏蔽膜、第二電磁波屏蔽膜的結構示意圖。

10、撓性芯板,101、彎折區域,11、第一撓性芯板,12、第二撓性芯板,21、第一覆蓋膜,22、第二覆蓋膜,23、第三覆蓋膜,24、第四覆蓋膜,31、第一剛性芯板,32、第二剛性芯板,41、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2、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3、第三電磁波屏蔽膜,44、第四電磁波屏蔽膜,50、窗口,61、第一緩沖塊,62、第二緩沖塊,71、第一金屬屏蔽膜,72、第二金屬屏蔽膜,81、第一半固化片,82、第二半固化片,83、第三半固化片,90、間隔,100、盲槽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中間元件。相反,當元件為稱作“直接”與另一元件連接時,不存在中間元件。

如圖1所示,一種屏蔽型剛撓結合板,包括撓性芯板10、第一覆蓋膜21、第二覆蓋膜22、第一剛性芯板31、第二剛性芯板32、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及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

所述第一覆蓋膜21貼設在所述撓性芯板10的其中一側、且位于所述撓性芯板10的彎折區域101。所述第二覆蓋膜22貼設在所述撓性芯板10的另一側、且位于所述撓性芯板10的彎折區域101。所述第一剛性芯板31、所述第二剛性芯板32均設有與所述彎折區域101相應的窗口50。所述第一剛性芯板31與所述撓性芯板10的其中一側相連。所述第二剛性芯板32與所述撓性芯板10的另一側相連;

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貼合在所述第一覆蓋膜21上,且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端部與所述第一剛性芯板31的窗口50側壁相連。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貼合在所述第二覆蓋膜22上,且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端部與所述第二剛性芯板32的窗口50側壁相連。

上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由于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分別貼合在第一覆蓋膜21、第二覆蓋膜22上,且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端部均與窗口50側壁相連,這樣能夠保證撓性芯板10的彎折區域101均覆蓋有電磁波屏蔽膜,使得撓性芯板10具有較好的屏蔽效果。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2,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端部延伸貼合至所述第一剛性芯板31背向所述撓性芯板10的表層。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端部延伸貼合至所述第二剛性芯板32背向所述撓性芯板10的表層。如此,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均能夠較為穩固地粘接在撓性芯板10上,不易于脫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通過熱壓固化粘接于所述第一覆蓋膜21上。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通過熱壓固化粘接于所述第二覆蓋膜22上。如此,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均能夠較為穩固地粘接在撓性芯板10上,不易于脫離。

此外,所述第一覆蓋膜21上設有第一緩沖塊61。所述第一緩沖塊61設置在所述第一剛性芯板31的窗口50的側壁處,所述第一緩沖塊61設有斜面。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與所述第一緩沖塊61的斜面相連。所述第二覆蓋膜22上設有第二緩沖塊62。所述第二緩沖塊62設置在所述第二剛性芯板32的窗口50的側壁處,所述第二緩沖塊62設有斜面。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與所述第二緩沖塊62的斜面相連。如此,通過第一緩沖塊61、第二緩沖塊62填充在窗口50側壁與覆蓋膜連接的拐角處,這樣能夠避免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在90度拐角位置彎折應力過大而脫離,并能夠提高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壓合在覆蓋膜上的密實性,即能夠較為穩固地設置在撓性芯板10上,不易于脫離。

另外,所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還包括第一金屬屏蔽膜71與第二金屬屏蔽膜72。所述第一金屬屏蔽膜71與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相應設置,所述第一金屬屏蔽膜71貼合在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上。所述第二金屬屏蔽膜72與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相應設置,所述第二金屬屏蔽膜72貼合在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上。如此,第一金屬屏蔽膜71、第二金屬屏蔽膜72抗劃傷、抗彎折、密封效果較好,且能夠對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金屬屏蔽膜與電磁波屏蔽膜結合在一起,起到雙重保護與屏蔽作用,對天線信號的抗干擾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另外,金屬屏蔽膜厚度可選擇為50um至100um,厚度薄,不會降低撓性芯板10的柔韌性。具體地,金屬屏蔽膜可以選擇鋁箔麥拉、銅箔麥拉或者銀箔麥拉。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剛性芯板31、所述第二剛性芯板32分別通過第一半固化片81、第二半固化片82與所述撓性芯板10相連。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請參閱圖3,所述撓性芯板10包括第一撓性芯板11與第二撓性芯板12。第一覆蓋膜21貼設在所述第一撓性芯板11背向所述第二撓性芯板12的一側。第三覆蓋膜23貼設在所述第一撓性芯板11面向所述第二撓性芯板12的一側。第二覆蓋膜22貼設在所述第二撓性芯板12背向所述第一撓性芯板11的一側。第四覆蓋膜24貼設在所述第二撓性芯板12面向所述第一撓性芯板11的一側。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3貼設在所述第三覆蓋膜23上,第四電磁波屏蔽膜44貼設在所述第四覆蓋膜24上。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3與所述第四電磁波屏蔽膜44之間具有間隔90。所述第一撓性芯板11與所述第二撓性芯板12通過第三半固化片83相連。如此,撓性芯板10可以包括第一撓性芯板11與第二撓性芯板12。通過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3、第四電磁波屏蔽膜44將第一撓性芯板11與第二撓性芯板12之間的電磁波信號進行隔離,避免所傳輸的信號相互干擾,從而能夠實現更多信息的輸送。在其它實施例中,撓性芯板10可以由三塊、四塊或者更多塊的撓性芯板10相互疊加組合而成,具體結構類似于第一撓性芯板11與第二撓性芯板12,不進行贅述。

請參閱圖4至圖9,一種所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01、準備撓性芯板10、第一覆蓋膜21、第二覆蓋膜22、第一剛性芯板31、第二剛性芯板32、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第一半固化片81及第二半固化片82;

步驟s102、請參閱圖4,根據所述撓性芯板10的彎折區域101的位置在所述撓性芯板10的兩側分別貼設所述第一覆蓋膜21與所述第二覆蓋膜22;

步驟s103、請參閱圖5,根據所述彎折區域101的位置對所述第一剛性芯板31與所述第二剛性芯板32進行開半窗處理形成盲槽結構100,以及對所述第一半固化片81及所述第二半固化片82進行開窗處理;

其中,步驟s102與步驟s103的順序可以相互替換。

步驟s104、請參閱圖6,將撓性芯板10、所述第一半固化片81、所述第二半固化片82、第一剛性芯板31及第二剛性芯板32進行對位層壓處理得到剛撓結合板;

步驟s105、對所述剛撓結合板進行鉆孔、外層線路及阻焊制作;

步驟s106、請參閱圖7,在所述剛撓結合板的盲槽結構100的位置對所述剛撓結合板進行開窗處理;

步驟s108、請參閱圖9,在所述第一覆蓋膜21上覆蓋貼設所述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并使得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與第一剛性芯板31開窗窗口50的側壁相連,在所述第二覆蓋膜22上覆蓋貼設所述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并使得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與第二剛性芯板32開窗窗口50的側壁相連。

上述的屏蔽型剛撓結合板的制造方法,由于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分別貼合在第一覆蓋膜21、第二覆蓋膜22上,且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端部均與窗口50側壁相連,這樣能夠保證撓性芯板10的彎折區域101均覆蓋有電磁波屏蔽膜,使得撓性芯板10具有較好的屏蔽效果。

進一步地,在步驟s108之后還包括步驟s109:

請再參閱圖1,在第一電磁波屏蔽膜41上貼設第一金屬屏蔽膜71,在第二電磁波屏蔽膜42上貼設第二金屬屏蔽膜72。

進一步地,在步驟s108之前還包括步驟s107:

請參閱圖8,在所述第一覆蓋膜21靠近所述第一剛性芯板31窗口50的側壁處涂覆上緩沖膠層,經過加熱固化形成具有第一斜面的第一緩沖塊61;

在所述第二覆蓋膜22靠近所述第二剛性芯板32窗口50的側壁處涂覆上緩沖膠層,經過加熱固化形成具有第二斜面的第二緩沖塊62。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