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具有可旋轉的影像擷取組件的顯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611503閱讀:31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具有可旋轉的影像擷取組件的顯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可旋轉的影像擷取組件的顯示器。
背景技術
隨著可攜式信息產品、3G寬頻與信息家電產業的蓬勃發展,搭配動態影音擷取與實時視訊等新興多媒體應用,預期未來將有令人矚目的市場潛力。
請參照圖1A,其是依照傳統具有鏡頭組件的筆記本電腦于展開時的立體圖。傳統筆記本電腦10至少包括本體11、上蓋12、顯示面板13以及鏡頭組件20。上蓋12樞接于本體11,顯示面板13設置于上蓋12。鏡頭組件20包括一殼體21以及一鏡頭(CMOS camera)22,鏡頭組件20是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上蓋12,并位于顯示面板13的上方。當使用時,鏡頭22是以旋轉方式調整角度,以擷取與使用者所視需的影像畫面;當收納時,鏡頭22旋轉至與顯示面板13共平面,以保護鏡頭20,如圖1A所示。將鏡頭組件內建于筆記本電腦中,可充份發揮筆記本電腦輕巧、便利、可移動性的功能,例如是使用者可隨時隨地召開視訊會議,讓聲音與影像同步的溝通完全不受空間的限制。
然而,傳統筆記本電腦的鏡頭組件是設置于上蓋的邊緣,極易碰撞而造成損壞。請參照圖1B,其是依照圖1A中的筆記本電腦于闔上時的前視圖。再者,使用者于開闔上蓋12時極易碰觸到鏡頭組件20,而造成鏡頭組件20不必要的翻轉。當使用者手持上蓋12的一端以打開上蓋12的同時,即便使用者不想使用鏡頭組件,鏡頭組件20也極易被觸碰而翻轉向外。同理,不論是打開或關閉上蓋12時,使用者皆會碰觸到鏡頭組件20而造成不必要的作動,常此以往,鏡頭組件20不僅容易造成松脫損壞,更會縮短其機械構件的使用年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器,其影像擷取組件具有保護外殼的設計,可避免不必要的翻轉動作與碰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器,其影像擷取組件是采用二段式旋轉的設計,使得影像擷取組件可固定于幾組特定角度與位置上,以便利使用者使用與收納影像擷取組件。
根據本發明一方面的一種顯示器,包括第一殼體、顯示面板以及影像擷取組件。第一殼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顯示面板設置于第一表面。影像擷取組件包括第二殼體與影像擷取單元。第二殼體固接于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具有一開口,開口貫穿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影像擷取單元,其二端分別樞接于開口的口壁,借此,影像擷取單元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第二殼體。
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的一種顯示器,包括第一殼體、顯示面板以及影像擷取組件。第一殼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顯示面板設置于第一表面。影像擷取組件貫穿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其包括第二殼體與影像擷取單元。影像擷取單元是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顯示面板,并是選擇性地定位于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其中,當影像擷取單元旋轉至第一位置時,影像擷取單元的一前表面是與第一表面共平面,當影像擷取單元旋轉至一第二位置時,影像擷取單元的前表面是與顯示面板共平面。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點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依照傳統的具有鏡頭組件的筆記本電腦于展開時的立體圖。
圖1B是依照圖1A中的筆記本電腦于闔上時的前視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具有顯示器的筆記本電腦的一種立體圖。
圖3A是依照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組件的俯視圖。
圖3B是依照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組件的俯視圖。
圖3C是依照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組件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5A是依照圖4中影像擷取組件的分段旋轉組件的立體圖。
圖5B是依照圖5A中影像擷取組件的分段旋轉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6A是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單元于第一位置時的立體圖。
圖6B是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單元由第一位置旋轉至第二位置時的立體圖。
圖6C是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單元于第二位置時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主要構想是提出一種具有可旋轉的影像擷取組件的顯示器,其具有保護外殼的設計,可避免于開闔時對影像擷取單元產生不必要的移動與破壞。其中,本發明的影像擷取組件包括第二殼體與影像擷取單元。第二殼體是固接于顯示器的第一殼體,且第二殼體具有一開口。影像擷取單元的二端是分別樞接于開口的口壁,借此,影像擷取單元是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顯示器中。
本發明的主要構想是提出一種可旋轉的影像擷取組件,其二段式定位的設計,使得影像擷取組件是可固定于幾組特定角度與位置上,以便利使用者使用與收納影像擷取組件。其中,本發明的影像擷取組件是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顯示器,并是選擇性地定位于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其中,當影像擷取組件旋轉至第一位置時,影像擷取組件的前表面是與第一表面共平面,當影像擷取組件旋轉至一第二位置時,影像擷取組件的前表面是與顯示面板共平面。
以下是舉一筆記本電腦為例作詳細說明,然而本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發明精神下的一種實施方式,并不會對本發明的欲保護范圍進行限縮。
請參照圖2,其是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具有顯示器的筆記本電腦的一種立體圖。本實施例的顯示器,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是設置于一筆記本電腦中。本實施例的顯示器100包括第一殼體110、顯示面板(未顯示)以及影像擷取組件120。第一殼體110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未顯示)與一第二表面112,顯示面板設置于第一表面。影像擷取組件120包括第二殼體122與影像擷取單元130,第二殼體122固接于第一殼體110。較佳的是,第二殼體凸出于第一殼體的邊緣,并高于第一表面。如此一來,當使用者開闔第一殼體時,不會觸碰到影像擷取單元,避免不必要的旋轉,可延長機械組件的使用壽命。
請同時參照圖3A~3B,圖3A是依照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組件的俯視圖,圖3B是依照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組件的俯視圖,圖3C是依照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組件的俯視圖。在影像擷取組件120中,第二殼體122具有一開口123,開口123貫穿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未顯示)。影像擷取單元130的二端是分別樞接于開口123的口壁。
請參照圖4,其是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單元的立體分解圖。第二殼體122具有一上蓋122a與一下蓋122b,共同具有開口123。上蓋與122a下蓋122b形成一容置空間。第二殼體122包括一底架124以及一固定座126。
影像擷取單元130包括第三殼體132、鏡頭134、樞軸136、凸輪組件140。第三殼體132具有第一側132a以及第二側132b。鏡頭134設置于第三殼體132。樞軸136凸設于第三殼體132的一第一側132a,并以可轉動的方式卡接于底架124,借此,第三殼體132與鏡頭134是以樞軸136及其延伸線為一轉動軸X相對第二殼體122轉動。借由將影像擷取單元旋轉至不同位置,以擷取不同角度的畫面。
如圖4所示,分段旋轉組件140是以可轉動的方式設置于第三殼體的第二側132b,例如是分段旋轉組件40以可沿著轉動軸X轉動的方式設置于中空軸體137中,且中空軸體137固設于第三殼體的第二側132b。
圖5A是依照圖4中影像擷取單元的分段旋轉組件的立體圖,圖5B是依照圖5A中影像擷取單元的分段旋轉組件的立體分解圖。請同時參照圖5A~5B,在分段旋轉組件140中,套筒141固接于第三殼體的第二側132b,套筒141與樞軸136是分別位于第三殼體132的二側,用以作為轉動軸。卡接件142的一端142a卡接于固定座(圖4中的126),卡接件的另一端142b套接于套筒141中。凸輪143固接于套筒141內,并相對卡接件142,凸輪143是與卡接件142互補,用以選擇性地卡合于卡接件142。彈性體,例如是一彈簧144或一彈片,其套設于凸輪143,并位于套筒141內。
請同時參照圖5B及6A,圖6A是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單元于第一位置時的立體圖。當第三殼體132轉動,套筒141帶動凸輪143沿轉動軸X旋轉至第一位置時,凸輪143嵌合于卡接件142,借此,鏡頭134是與第一表面共平面。請同時參照圖5B及6B,圖6B是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單元由第一位置旋轉至第二位置時的立體圖。當第三殼體132帶動凸輪143轉動而離開第一位置時,卡接件142與凸輪143相抵,且凸輪143壓縮彈簧144,此時,彈簧144提供一回復力,借此凸輪143朝向一第二位置旋轉。請同時參照圖5B及6C,圖6C是本實施例的顯示器的影像擷取單元于第二位置時的立體圖。當第三殼體132帶動凸輪143沿轉動軸X旋轉至第二位置時,凸輪143嵌合于卡接件142,借此,鏡頭134是與第二表面112共平面。如此一來,影像擷取單元可定位于最常使用的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這種二段式定位的設計,使得影像擷取組件可固定于幾組特定角度與位置上,以便利使用者使用與收納影像擷取組件。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揭示的顯示器及其影像擷取組件,其具有保護外殼的設計,可避免于開闔時對影像擷取單元產生不必要的移動與破壞。此外,其二段式定位的設計,使得影像擷取組件可固定于幾組特定角度與位置上,以便利使用者使用與收納影像擷取組件。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技術的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等效的變化或替換,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視后附的本申請權利要求范圍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器,包括一第一殼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一顯示面板,設置于該第一表面;以及一影像擷取組件,包括一第二殼體,固接于該第一殼體,該第二殼體具有一開口,該開口貫穿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以及一影像擷取單元,其二端分別樞接于該開口的口壁,借此,該影像擷取單元是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該顯示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包括一底架,該影像擷取單元包括一第三殼體;一鏡頭,設置于該第三殼體;以及一樞軸,凸設于該第三殼體的一第一側,并以可轉動的方式卡接于該底架,借此,該第三殼體與該鏡頭是以該樞軸及其延伸線為一轉動軸相對該第二殼體轉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還包括一固定座,該影像擷取單元還包括一套筒,固接于該第三殼體的一第二側,該套筒與該樞軸是分別位于該第三殼體的二側,用以作為該轉動軸;一卡接件,其一端卡接于該固定座,另一端套接于該套筒中;一凸輪,固接于該套筒內并相對該卡接件,該凸輪是與該卡接件互補,用以選擇性地卡合于該卡接件;以及一彈性體,套設于該凸輪并位于該套筒內;其中,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沿該轉動軸旋轉至一第一位置時,該凸輪嵌合于該卡接件,借此,該鏡頭與該第一表面共平面;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轉動而離開該第一位置時,該卡接件與該凸輪相抵,且該凸輪壓縮該彈性體,此時,該彈性體提供一回復力,借此該凸輪朝向一第二位置旋轉;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沿該轉動軸旋轉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凸輪嵌合于該卡接件,借此,該鏡頭與該第二表面共平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彈性體是一彈簧或一彈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包括一上蓋與一下蓋,并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固定座、該底架、該樞軸與該凸輪。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凸出于該第一殼體的邊緣,并高于該第一表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顯示面板是一筆記本電腦的顯示面板。
8.一種顯示器,包括一第一殼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一顯示面板,設置于該第一表面;以及一影像擷取組件,貫穿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包括一影像擷取單元,是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該顯示器,并是選擇性地定位于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其中,當該影像擷取單元旋轉至該第一位置時,該影像擷取單元的一前表面是與該第一表面共平面,當該影像擷取單元旋轉至一第二位置時,該影像擷取單元的該前表面是與該顯示面板共平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影像擷取組件包括一第二殼體,固接于該第一殼體,該第二殼體具有一開口,該開口貫穿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位于該開口中,且該影像擷取單元的二端分別樞接于該開口的口壁,借此,該影像擷取單元是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該第二殼體。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包括一底架以及一固定座,該影像擷取單元包括一第三殼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與一第二側;一鏡頭,設置于該第三殼體,并位于該影像擷取組件的前表面;一樞軸,凸設于該第三殼體的該第一側,并以可轉動的方式卡接于該底架,借此,該第三殼體與該鏡頭是以該樞軸為一轉動軸相對該第二殼體轉動;一套筒,固接于該第三殼體的該第二側,該套筒與該樞軸是分別位于該第三殼體的二側,用以作為該轉動軸;一卡接件,其一端卡接于該固定座,另一端套接于該套筒中;一凸輪,固接于該套筒內并相對該卡接件,該凸輪是與該卡接件互補,用以選擇性地卡合于該卡接件;以及一彈性體,套設于該凸輪并位于該套筒內;其中,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沿該轉動軸旋轉至一第一位置時,該凸輪嵌合于該卡接件,借此,該鏡頭與該第一表面共平面;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轉動而離開該第一位置時,該卡接件與該凸輪相抵,且該凸輪壓縮該彈性體,此時,該彈性體提供一回復力,借此該凸輪朝向一第二位置旋轉;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沿該轉動軸旋轉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凸輪嵌合于該卡接件,借此,該鏡頭與該第二表面共平面。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彈性體是一彈簧或一彈片。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包括一上蓋與一下蓋并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固定座、該底架、該樞軸與該凸輪。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凸出于該第一殼體的邊緣,并高于該第一表面。
14.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器,其特征在于該顯示面板是一筆記本電腦的顯示面板。
15.一種影像擷取組件,用以設置于一顯示器中,該顯示器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一第一殼體,該第一殼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該顯示面板設置于該第一表面,該影像擷取組件包括一第二殼體,具有一開口,該開口貫穿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以及一影像擷取單元,包括一第三殼體;一鏡頭,設置于該第三殼體;及一樞軸,凸設于該第三殼體的一第一側,并以可轉動的方式卡接于該第二殼體,借此,該第三殼體與該鏡頭是以該樞軸為一轉動軸相對該第二殼體轉動。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擷取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還包括一底架,其相對于該第三殼體的該第一側并套接于該樞軸。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擷取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還包括一固定座,該影像擷取單元還包括一套筒,固接于該第三殼體的一第二側,該套筒與該樞軸是分別位于該第三殼體的二側,用以作為該轉動軸;一卡接件,其一端卡接于該固定座,另一端套接于該套筒中;一凸輪,固接于該套筒內,并相對該卡接件,該凸輪是與該卡接件互補,用以選擇性地卡合于該卡接件;以及一彈性體,其套設于該凸輪并位于該套筒內;其中,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沿該轉動軸旋轉至一第一位置時,該凸輪嵌合于該卡接件,借此,該鏡頭是與該第一表面共平面;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轉動而離開該第一位置時,該卡接件與該凸輪相抵,且該凸輪壓縮該彈性體,此時,該彈性體提供一回復力,借此該凸輪朝向一第二位置旋轉;當該第三殼體轉動,且該套筒帶動該凸輪沿該轉動軸旋轉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凸輪嵌合于該卡接件,借此,該鏡頭與該第二表面共平面。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影像擷取組件,其特征在于該彈性體是一彈簧或一彈片。
19.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擷取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包括一上蓋與一下蓋,并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固定座、該底架、該樞軸與該凸輪。
20.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擷取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殼體凸出于該第一殼體的邊緣,并高于該第一表面。
21.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擷取組件,其特征在于該顯示面板是一筆記本電腦的顯示面板。
全文摘要
一種顯示器包括第一殼體、顯示面板以及影像擷取組件。第一殼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顯示面板設置于第一表面。影像擷取組件包括第二殼體與影像擷取單元。第二殼體固接于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具有一開口,開口貫穿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影像擷取單元,其二端分別樞接于開口的口壁,借此,影像擷取組件是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顯示器。
文檔編號H04N5/225GK1808329SQ20051000474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1日
發明者王順隆, 李益全 申請人: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