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實現由于環境更改而改進的單小區調節的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在蜂窩通信網絡中傳送的方法和設備,并且具體地說,涉及在此類網絡中的通信控制。
背景技術:
:在典型的蜂窩通信系統中,有許多應適應實際情況和相互適應以便使系統盡可能高效地工作的系統參數。例如,可調節(adapt)某些物理層參數,如幀結構、導頻分布和多天線傳送才莫式(波束形成、MIMO、空時編碼和其它)。在將來的系統中,它也可能根據部署方案在基站中的不同無線電接口之間選擇。例如,在微小區或微微小區中,可使用WLAN,在大的宏小區中,可使用WCDMA或GSM/EDGE。在調節系統參數時,運營商將嘗試使這些參數匹配某些小區中可發生的情況。存在不同類型的計劃工具,通過這些工具選擇諸如無線電傳播才莫型等某些參數以匹配預期環境,例如,在,i定最差情況方案方面或在此環境的典型條件方面。小區中的實際通信可與部署系統時所做的初始假設大不相同。此外,如果小區已設計用于特殊環境,并且該環境發生更改,例如,新建筑物、道路或其它物體出現在周圍環境中,則可更改參數以反映新情況。小區中的通信將不會有很好的工作效果,或者通信將是不必要地復雜。隨著時間的進展,用戶行為的變化也能夠使經歷的信道條件進一步偏離最初4叚設,例如,在忙時。無線通信系統中無線電波的多徑傳播產生了一種駐波才莫式,其中,在所有波的矢量和為零或接近零時會遇到極小值。移動通過此駐波才莫式的移動單元將遇到快速的信號變化、衰落,這對保持和優化信息的傳送和接收提出了挑戰。多徑衰落能夠在時域和頻域中均經歷到。多徑衰落能夠是時間選擇性或頻率選擇性的。時間選擇性多徑衰落接收天線通過駐波才莫式的移動將導致在時間方面的信號變化。通過互易,如果傳送的方向轉向,即,移動接收器成為移動發射器,并且固定發射器成為固定接收器,將觀測到相同的變化。此外,即使發射器和接收器均是固定的,兩者周圍環境的移動和更改可導致駐波模式更改,并因此導致接收的信號的時間變化。所有類型的移動產生了所謂的時間選擇性多徑衰落或時間選擇性。頻率選擇性多徑衰落每個無線電波的相位是以波長表示的路徑長度的函數。如果頻率偏移,則每個無線電波的相位也可偏移,并且駐波才莫式^L更改。因此,在給定的瞬間,接收的信號將具有在頻帶上的衰落變化,這稱為頻率選擇性多徑衰落或頻率選擇性。另外,多個天線可用于無線電波的傳送和/或^t妄收。諸如相對位置、輻射才莫式、互耦和極化等天線設置的屬性將導致在不同天線無線電波的不同加權和相移。因此,與一個發射天線相關聯的駐波才莫式可部分或完全獨立于與另一個發射天線相關聯的駐波才莫式。通過互易,這同樣適用于不同的接收天線。因此,不同的天線可遇到不同的信號強度,這將稱為天線選擇性。無線通信信道的時間和頻率選擇性對保持高效通信提出了挑戰。各種方法已設計為利用選擇性并改進系統性能;此類方法的示例是編碼、分集、調度和自動重發請求(ARQ)或混合ARQ。編碼和分集添加了冗余以避免衰落波谷引起的信息丟失,而調度利用信道知識從而在時間和頻率上分布信息以避免其中在差的信號強度或高千擾方面信道條件差的時間或頻率。的限制。在時間或頻率有關的信道變化與傳送的數據塊程度相比很慢時,方法無法提供對信道變化或C/I變化的順應力。另一方面,在信道變化極快時,需要大量的開銷信息以便接收器能夠估計信道,使得用于信息傳輸的空間更少。頻率選擇性也引入了符號間干擾(ISI),這可導致需要信道均衡化。這將要求使用更復雜和高成本的接收器。用于在無線系統中形成另外的選擇性的熟知方法是在發射器或接收器或兩者使用不止一個天線。這形成了可或多或少非相關的多個信道,允許在天線域上使用冗余或調度。此解決方案的缺陷是增加了復雜度和成本,并且經常需要更多的開銷信令。使用蜂窩通信網絡的多天線傳送將時間或頻率選擇性添加到無線信道本身已為人所熟知。例如,在TDMA系統中,延遲分集可在小區中統一應用。這種情況下,兩個或更多個天線用于傳送相同信號的延遲的復制。在所有接收天線,延遲的復制將被疊加并導致與使用單天線情況相比增大的時間擴散。這樣,實現了增大的頻率選擇性。如果頻率選擇性增大太多,則將產生增大的符號間干擾和系統退化。兩個或更多個天線也可通過不同的時間變化幅度和/或相位傳送相同信號以實現時間選擇性。此技術與信道相關或質量相關調度組合,稱為機會波束形成。以此方式引入的另外的時間選擇性在慢速變化的信道中是有益的,但在信道已經快速變化時能造成問題。時間和頻率選擇性的組合也已描述,其中,在不同的頻帶分段中引入不同的時間變化。在信道未提供充分的時間和頻率選擇性時,使用人工形成的時間和頻率選擇性能導致系統容量和吞吐量有大的改進。另一方面,如果用于某個用戶的信道已經提供充分的選擇性,則在時間或頻域中從人工形成更多的選擇性不存在另外的增益。如果選擇性超出用于系統以最佳方式操作的所需,這甚至可能有害。這種情況下,時間和頻率變化可如此之快,以致它們由于例如符號間干擾或信道估計誤差而導致退化。在假定某個系統配置的條件下,存在一個選擇性區域,與此區域外相比,在該區域內系統性能得以改進。現有技術解決方案只允許移動而不允許擴展此區域。此外,在多用戶系統中,每個用戶經歷各自的信道條件。對于一些用戶,性能將受益于人工選擇性,而其它用戶可能受到其損害。選擇適當的人工選擇性量成了一個困難的設計選擇,在經歷的信道條件與預期不同時,這種選擇可造成不需要的后果。相關的設計選擇是選擇某個系統性能應要達到的最大的時間擴散和移動速度。人工引起的時間和頻率變化必須考慮在內,這有效地降低了信道變化的最大可能速率。但現有解決方案有關的另一問題是瞬間和平均信道特征將在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之間不同,這是因為人工選擇性只在鏈路之一中引起。因此,依賴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之間特征類似性的方法將遭受到性能退化。例如,在時分雙工(TDD)復用系統中,信道通常^f叚設為在兩個方向上相同。如果人工選擇性在鏈路之一中引入,則情況將不是如此。另一個示例能夠是傳送單元可從兩個可能的編碼/交織方案中選擇,一個最適用于信道的快速時間變化,另一個最適用于慢速信道變化。通信系統可設計為在傳送的信息如何在時間和頻率上擴展方面是靈活的,能夠適應信道的相干時間和頻率以及適應不同用戶的不同要求。人工引起固定量的選擇性可限制此靈活性的益處,例如,在一個用戶要求大部分可用頻帶時。太多的頻率選擇能夠導致此用戶^皮調度在許多小的非連續頻率分段上,而使用較少的頻率選擇,用戶已能夠被調度在一個連續的分段上。后一情況將需要更少的信令開銷。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改進蜂窩通信系統在多種信道條件下提供高效通信的能力。
發明內容此目的根據本發明,通過一種在包括至少一個小區的無線通信網絡中使用的通信方法而得以實現,其中,基站設置為通過無線接口與至少兩個用戶終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為用于與所述至少兩個用戶終端通信的小區中至少兩個信道的每個信道監視表示信道在時間上和/或頻率上可變性的至少一個屬性;-由網絡的控制節點使用監視的結果控制小區中的通信。目的也通過一種用于在無線電信網絡中傳送的控制單元而實現,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為用于與所述至少兩個用戶終端通信的小區中至少兩個信道的每個信道獲得有關表示信道在時間上和/或頻率上可變性的至少一個屬性的信息的部件;-控制部件,用于使用監視的結果控制小區中的通信。根據本發明,系統環境可測量,并且系統參數可根據測量結果設定。這樣,系統參數值能夠^皮優化。因此,系統運營商能夠依據例如基站所處位置調節系統參數值。基站的位置因而能夠以比通過現有技術可能的更高自由度進行選擇。備選,系統參數可根據所需條件進行設定。例如,覆蓋可優先考慮高數據速率以使分集重要(或反之亦然)。此類測量可由運營商在系統部署之前或系統在操作中時執行。備選,系統本身可包括用于進行這些測量并也可能用于依據測量結果調整系統參數的功能。系統參數的調節或選擇,或者接入技術的選擇將取決于多個參數。根據本發明,這些參數被測量,并且系統調節依據實際參數值,即,小區中的當前情況進行。這樣,系統資源的使用能夠優化。取決于環境的所有參數可用于調節,包括保護時間,如循環前綴或兩個時隙之間的距離、測量報告的頻度、接入方法、編碼方法、交織深度及其它。也可能依據小區中典型的時間擴散或多普勒頻移選擇接入方法。因此,根據本發明,參數可依據任何給定時間的當前環境設定,而不是如在現有技術中一樣,嘗試調節接入方法以便它將在所有可能環境中令人滿意地工作。調節可由運營商基于來自控制節點的報告進行。備選,調節可由控制節點中存在的軟件自動進行。在優選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屬性由至少兩個用戶終端監視,并且結果從每個用戶終端傳遞到控制節點。備選或除此之外,至少一個屬性可由網絡中的節點監視。在優選實施例中,通信的控制優選包括依據監視結果為小區選擇操作才莫式。在此實施例中,小區中的信道屬性和/或系統參數可更改,以便根據某一標準優化每個無線電鏈路。操作才莫式可定義為將產生系統某些屬性的參數集。通過更改一個或多個參數而更改操作模式將更改系統的屬性。例如,系統能夠根據例如在系統中典型移動終端的速度而在低多普勒模式或高多普勒模式中。操作模式例如可包括-大或小的小區-高或低多普勒-高或低頻率選擇性對于每種操作才莫式,不同的參數將具有最佳值。優選是指定定義系統參數的特定值的多個離散狀態及可能用于不同系統參數的值的組合,以便實現可管理的多個系統狀態。這樣,運營商可選擇適合小區中當前條件的預定系統狀態而不必單獨調整每個系統參數。根據本發明,實現了更靈活的系統。此外,系統可向不同方案優化而不會增大太多的開銷。可以是基站或用戶終端的傳送單元可以幾種不同的方式獲得有關信道條件的知識。接收的信道可被測量,并且獲得的信息可用于控制反方向上的傳送。因此,移動終端將進行有關從基站接收的下行鏈路信道的測量,并使用此信息調節上行鏈路信道,且反之亦然。備選或除此之外,單元可向發送器報告有關接收的信道的質量信息,而發送器可使用該信息調節系統參數。調整通信特征的單元(基站或用戶終端)將優選告知接收器(分別為用戶終端或基站)所做的調整。如果在網絡中的其它控制機制是基于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信道具有相同的屬性的假設,則這特別重要。如果一個鏈路被更改,則此假設將是錯誤的,并且其它控制機制將不正常工作。有關所做調整的信息可擴展到也涉及計劃的更改。例如,信息可包括調整將立即或在一定數量的幀后開始。每次激活、停用或更改調整時,應發送新信息。在優選實施例中,可依據相應終端經歷的條件,單獨在系統中為每個用戶終端引起時間和/或頻率選擇性。優選是有關人工引起的選擇性的信息/人基站傳遞到用戶終端。優化的標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保護時間,如OFDM系統中的循環前綴長度-均衡器長度(在GSM系統中)畫搜索器窗口/瑞利復雜度(rakecomplexity)(在CDMA系統中)-時間和頻率方面的導頻密度-用戶數量和調度要求-時隙長度-各個用戶條件,或備選,平均或最差情況條件因此,例如,對于未在移動的用戶終端,能夠添加時間變化而無需為任何其它用戶終端更改條件。正如將在下面所示一樣,人工引入的時間和頻率選擇性的組合能夠表示為其中y(/:o是接收的信號,xw)是傳送的信號,/^《々是隨時間和頻率變化的信道,以及『《~是隨時間和頻率變化的加權函數本發明的基本想法是發射器應通過選擇適當的天線加權函數來優化有效信道中的選擇性的量。這需要無線電信道的一些屬性的知識。此知識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獲得1.通過來自接收器、描述信道的時間和頻率選擇性的信息反饋;或者2.通過來自在雙工鏈路上傳送的信息、描述信道時間和頻率的選擇性的參數估計。優化步驟包括為預先選定的加權函數選擇天線加權函數K6^」或比例因數。在給定情況下,天線加權函數的選擇可取決于以下的一些或所有參數誦循環前綴長度(在OFDM系統中)-均衡器長度(在GSM系統中)-搜索器窗口/瑞利復雜度(在CDMA系統中)-傳送的導頻信息的時間和頻率密度-要傳送到的接收器數量-用于分集和冗余或用于調度的方法-時間和頻率方面的基本結構(符號長度、時隙長度、最小資源塊大小)如果使用多普勒分集或延遲分集,則引入的時間和頻率變化將對于固定信道在時間上是周期性的,并且對于頻率平坦信道在頻率上是周期性的。此周期性能夠以幾種方式使用1.如果周期已知,則能夠改進信道估計。從當前狀態可推斷將來瞬間或在其它頻率的信道條件。信道質量反饋的量也可減少。2.導頻可得到更有效地分配。優選是接收器得到有關引入的人工選擇性的量的告知。這可通過專用信令方法實現,如-通過有限比特序列(碼字)表示可能的人工選擇性方案的有限集-開/關信令(一比特)。這甚至對于非-自適應(non-adaptive)人13工選擇性也是適當的。這是以上所述的特殊情況-傳遞描述人工信道的參數,即,『《々。它也能夠間接實現,例如,通itA工分集的時隙或頻隙應用。這將意味著對于一些預定的時隙或頻率,將不存在人工選擇性。接收器可通過比較不同時隙或頻率的信道條件,使用此來了解人工選擇性的量。信令可以是共用或專用的,這取決于人工形成的選擇性是否共用于所有接收單元,或單獨適應每個接收器。人工引起的周期時間和/或頻率變化可結合知道周期長度的調度器一起使用,以便可推斷將來瞬間或其它頻率的信道條件。人工引起的選擇性可與例如傳送分集、波束形成或MIMO組合。換而言之,M個導頻可從N個天線(N〉M)傳送,并且剩余的N-M個天線可通過傳送在N個天線的一些或所有天線上傳送的信息的加權的復制而用于人工形成選擇性。在下述內容中,將通過示例并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其中圖1示出其中可應用本發明原理的移動電信網絡。圖2是本發明第一方面的流程圖。圖3是本發明第二方面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其中可應用本發明原理的蜂窩電信網絡1。基站3與控制單元5相關聯,或者包括控制單元5。基站3通過無線接口與小區中的一個或多個用戶終端7通信。通信受小區的布局和大小、終端7是否在移動和移動速度、可在小區中存在的任何反射物體及可能的其它因素影響。技術人員熟知影響蜂窩網絡中通信的因素。基站與用戶終端之間的通信是雙向的。因此,基站3和用戶終端7均包括發射器、接收器和用于控制通信的控制部件。控制單元包括用于扭i行控制功能的控制部件8。此外,控制單元5和用戶終端7均優選分別包括用于監視表示信道質量的一個或多個參數的監視部件9、11。這些參數報告到控制部件8,以便它們可用于控制小區中的通信并優選存儲在數據庫13中。備選,當然網絡中的監視部件9可實現為與控制單元5通信的單獨單元。根據本發明的第一主要實施例,獲得的信道質量參數用于選擇要在整個小區中使用的系統參數。這在下面參照圖2論述步驟S1:測量小區中的信道條件。這可由基站3、監視部件9和/或網絡中的其它節點完成。它也可由用戶終端7的監視部件11完成,這種情況下,該部件將測量結果才艮告到網絡中的控制節點5。步驟S2:根據測量選擇操作模式或接入技術。這由控制節點5完成。備選,它可由運營商基于控制節點5生成的報告手動完成。步驟S3:告知小區的用戶終端有關為小區選擇的系統參數,例如,選定的導頻密度。此信息優選包括在同步信道或諸如此類中,這是因為允許信道從其它信道獲取信息可需要它。在步驟Sl中執行的測量也可在部署系統之前通過其它測量設備執行。備選,用戶終端7的監視部件11可充當控制單元并為上行鏈路選擇某些操作才莫式參數。這種情況下,在步驟S3中,用戶終端可將用戶終端7選定的系統參數告知基站中的控制節點5。如上所述,步驟S1的測量結果可存儲在系統的數據庫13中。系統可周期性地從數據庫獲取要使用的統計資料以用于調節系統參數。例如,系統可查找一段時間內一些參數的最小和最大值,并隨后相應地調節系統參數。這也可與位置參數組合使用。這種情況下,在系統部署前,運營商測量區域中的相關參數,并且這些參數存儲與位置參數一起存儲在數據庫中。在系統部署時,數據庫可用于使用位置參數數據在每個小區中單獨設定參數。此外,如果在系統操作時更新包括定位參數的參數,則此數據庫可用于在鏈路建立時為每個用戶設定參數。這樣,在新用戶進入系統時,估計其位置并且使用此值查找將用于此特殊終端的參數設定。可存儲描述時間和/或頻率選擇性的參數,如延遲擴展和角度擴展。在步驟S2中,系統參數可相互獨立設定。備選,可定義系統參數值集定義的離散狀態,這種情況下,參數的設定涉及根據小區的當前條件選擇適合的集合。步驟S3是可選的,但優選執行以允許用戶終端以最佳方式通信。例如,為在具有大為不同延遲擴展的方案中支持有效操作,OFDM系統可具有調諧到不同方案的不同循環前綴。為選擇操作的優選才莫式,基站可能測量時間擴散,并隨后選擇適當的循環前綴長度。此外,根據本發明,網絡運營商可根據傳播環境,相應地調諧網絡參數。根據第一主要實施例,可設定系統參數以便優化通信而不會使系統變得不必要地復雜。例如,如果不存在有關時間的變化,則時間相關調度將無意義。類似地,如果不存在頻率相關性或頻率相關性很小,則頻率選擇性將只使系統變得更復雜而對質量無益。如果小區基本上是穩定的,則與小區中存在快速變化相比,導頻信號可更少發送,并且幀可更長。例如,室內小區將比室外小區變化更少。諸如導頻密度(pilotdensity)等一些參數對于同一小區內的不同用戶終端可具有不同值。其它參數將在整個小區始終具有相同的值。根據本發明的第二主要實施例,獲得的信道質量參數用于單獨使時間和/或頻率選擇性適應每個用戶終端。人工形成時間或頻率選擇性的技術已經為人所熟知,但將在下文概述以便描述新本發明優點。通過在不同天線上傳送相同時間和頻率變化信號"〗W的復制,每個天線上的復制乘以時變復加權w"^,引起了時間選擇性。從天線n傳送的信號將經歷時間變化和頻率變化信道并且最后所有傳送的信號將疊加在接收天線上,根據以下等式產生接收的信號)=x(/,f).i>(,)//c/,f)(i)通常,時變加權M^"經選擇,以使得|>(,〗2=功)(2)其中,/Y"是通常將在一個天線上傳送的功率。即使//《々在一段時間內是靜態或準靜態的,只要不同的//《々充分不相關,時變加權便將在接收的信號!^》引入時間變化。在每個天線以某個載波頻率偏移A/w傳送時,人工時間選擇性的筒單形式"多普勒分集"是rO力-x(/力.l^(/力v增(3)頻率選擇性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引入,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延遲分集。此處,接收的信號可表示為傳送的信號與有效信道脈沖響應的巻積朱0=如)*|>("0(4)其中,A^是從天線"傳送的信號復制的延遲。在頻域中n^)^(/力'lx(/v).e維(5)昨l即使仏(^頻率平坦,只要A&對于不同"不同,有效信道便將是頻率選擇性的。引入頻率選擇性的第二種方法是將傳送的信號直接乘以用于每個傳送天線的頻變加權K(^:K/力-x(^).fx(/v)義(/)(6)此方法特別適用于在頻域中使用信號處理的系統(如在例如OFDM系統中),但通過將傳送的信號與『0的脈沖響應表示的巻積,也能夠在時域中實現。人工引起的時間和頻率選擇性組合可描述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formula>(io)甚至對于穩定和頻率平坦的信道,在『"^^選擇正確的情況下,也能夠獲得時間和頻率選擇性。對于這些不同的方法,我們能夠確定有效信道,這在表i中為各種方法進行了概述。注意,多普勒分集、延遲分集和多普勒延遲分集是人工選擇性更常見形式的特殊情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表l.用于不同種類選;降性的有效信道基本想法是發射器應通過選擇適當的天線加權函數『《~來優化在有效信道中選擇性的量。這需要無線電信道/4《々的一些屬性的知識,該知識能夠以兩種不同方式獲得,、S、丄rkA丄A-,ir奴1"、4"、,一、姿,A。<-ltff杰、A4:交VtJ>A厶臺d1.通:iX恭自4史^l文命、3^邇1&逸日勺HM,"J^口3^干迅^PJ生trv'^'b從饋。2.通過來自在雙工鏈路上傳送的信息、描述信道時間和頻率的選擇性的參數估計。優化步驟相當于選擇天線加權函數『《々或用于預先選定的加權函數(如在延遲分集和多普勒分集情況下的A/"和A^或幅度系數)的比例因數。決定在給定情況下哪些天線加權函數最佳的標準可取決于以下的一些或所有參數循環前綴長度(OFDM)、均衡器長度(GSM)、搜索器窗口和瑞利復雜度(WCDMA)傳送的導頻信息的時間密度和頻率密度要傳送到的接收器數量用于分集和冗余或用于調度的方法時間和頻率方面的基本結構(符號長度、時隙長度、資源塊大小)發射器同時需要傳送信息到不止一個接收器時,我們能夠考慮兩種可能方案1.通過為所有鏈路使用相同天線加權函數來引起選擇性。2.天線加權函數單獨適用于每個鏈路。第二方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但如果要告知所有接收器其各自的天線加權函數,則可能產生更多信令。多普勒分集和延遲分集方案的一個關注方面是引入的時間和頻率變化對于穩定信道將在時間上是周期性的,并且對于頻率平坦信道在頻率上是周期性的(周期變化也可通過K《CJ的其它選擇而引入)。周期性能夠以幾種方式利用1.如果周期已知,則能夠改進信道估計。從當前狀態可推斷將來瞬間或在其它頻率的信道條件。信道質量反饋的量也可減少。2.假定信道條件將在時間和頻率上自行重復,則可更有效地19分配導頻。與非周期情況相比,需要的導頻開銷更少。人工選擇性可在接收器不知道有關其的任何信息的情況下使用,這是因為在無人工引入的選擇性的情況下,信道變化與時間或頻率更多選擇的信道的那些變化難以區分。但是,一些情況下,告知接收器有關引起的人工選擇性量可是有益的。這可通過專用信令方法或更間接的方式實現。一些示例如下1.開/關信令(一比特)。這甚至對于非-自適應人工選擇性也是適當的。2.通過有限比特序列(碼字)表示可能的人工選擇性方案的有限集。情況l是此示例的特殊情況。3.傳遞描述人工信道的參數,即,『《~。間接方法能夠是人工分集的時隙或頻隙應用,即,對于一些預定的時隙或頻率,不存在人工選擇性。接收器隨后可通過比較不同時隙或頻率的信道條件,了解人工選擇性的量。根據人工形成的選擇性對所有接收單元是共用的還是對每個接收器是特定的,信令也要是共用的或專用的。引AA工選擇性的基本發明想法可以有利的方式與多天線傳送組合。這特別適用于傳送分集、波束形成和MIMO的想法。"選擇性天線"定義為具有不止一個天線元件并且人工變化(自適應或固定)應用到每個天線元件的天線。諸如傳送分集、波束形成和MIMO等常規技術隨后可應用到"選擇性天線"集。一個示例是通過兩對天線傳送分集,其中,每個對對接收器表現為單個天線(相同的導頻從對中的兩個天線傳送,但施加了人工選擇性)。總之,根據本發明的第二主要實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1:獲得系統行為和信道條件的知識。此類知識可由控制節點從雙工鏈路估計,或者經來自接收器的反饋報告。步驟S12:使用在步驟Sll中獲得的知識優化時間和/或頻率選擇性。步驟S13:將有關人工生成的時間和/或頻率選擇性的信息傳遞到接收器。進行信道估計或者在確定用于傳送的適當方法時,接收器能夠使用此信息。在步驟S12中,優化的標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述國保護時間,如循環前綴長度(在OFDM系統中)-均衡器長度(在GSM系統中)-搜索器窗口/瑞利復雜度(在CDMA系統中)-導頻在時間和頻率上的密度-用戶數量和調度要求-時隙長度-各個用戶條件,或備選,平均或最差情況條件。如上結合圖2所述,時間和頻率選擇性的優化可在網絡中的控制單元5中執行,或者對于某些參數,在用戶終端7中的控制單元中執行,該控制單元可以是具有一些增加功能的監視單元11或單獨的單元。在后一情況下,在步驟S13中,用戶終端7將人工生成的時間和/或頻率選擇性告知網絡中的控制單元5。雖然上述本發明的兩個方面可單獨使用以改進小區內的通信,但它們也可組合。例如,通過應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系統可先測量小區中所有用戶終端的信號傳送條件。隨后可確定小區中任何用戶終端的最高多普勒頻移,并且可將系統參數設為優化用于此多普勒頻移的通信。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用于所有其它用戶終端的多普勒頻移可增大以在有新系統參數的條件下為每個用戶終端優化通信。正如在
技術領域:
中所熟知的一樣,通過使用以稍微不同頻率傳送的兩個天線,可引入多普勒頻移。通常,在許多無線通信系統中,信道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具有對應的屬性。這種情況下,從上行鏈路獲得的數據能夠用于調節下行鏈路,且反之亦然。根據本發明的第二主要實施例,情況可能不是如此,這是因為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屬性可相互獨立更改。因此,有關信道調節的數據必須從控制單元傳遞到在該信道上通信的移動終端。一些情況下,例如,在執行切換時,移動終端一次與不止一個基站通信可能是必需或合乎需要的。這種情況下,應為與兩個(或所有)基站進行的通信執行信道調節。權利要求1.一種在包括至少一個小區的無線通信網絡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其中,基站設置為通過無線接口與至少一個用戶終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為用于與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通信的所述小區中至少一個信道監視表示信道在時間和/或頻率上可變性的至少一個屬性;-通過所述網絡中或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中的控制節點,使用所述監視的所述結果控制所述小區中的所述通信。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屬性由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監視,并且所述結果從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傳遞到所述控制節點。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屬性由所述網絡中的節點監4SL。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監視的屬性從所述網絡節點傳遞到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5.如前面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控制包括在所述基站與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之間的所述通信中,人工引起時間選擇性和/或頻率選擇性。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有關所述人工引起的選擇性的信息從所述基站傳遞到所述用戶終端和/或從所述用戶終端傳遞到所述基站。7.如前面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控制包括根據所述監視結果為所述小區選擇操作才莫式。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選擇的操作模式從所述基站傳遞到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9.如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通信方法,包括結合調度器使用所述人工引起的周期的時間和/或頻率變化以推斷將來瞬間或其它頻率的所述信道條件。10.如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通信方法,包括將所述人工引起的時間變化和/或頻率變化與傳送分集、波束形成或MIMO組合。11.如前面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的所述位置用于控制所述小區中的所述通信。12.如前面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基站設置為與使用所述小區中至少兩個信道的至少兩個用戶終端通信。13.如前面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小區中所述通信的所述控制包括通過所述至少一個信道將有關所述通信的所述調節的命令傳遞到一個或多個基站或用戶終端。14.一種用于在包括至少一個小區的無線電信網絡中傳送的控制單元(5,11),其中,基站設置為通過無線接口與至少一個用戶終端通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為用于與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7)通信的所述小區中至少一個信道獲得有關表示所述信道在時間和/或頻率上可變性的至少一個屬性的信息的部件(9,11);-控制部件(8,11),所述控制部件用于使用所述監視的所述結果控制所述小區中的所述通信。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單元,還包括設置為監視所述至少一個屬性并將所述信息轉發到所述控制部件的監視部件(9,11)。16.如權利要求14-15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控制部件(5,1l)設置為人工引起所述至少一個信道的時間選擇性和/或頻率選擇性。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單元,還包括用于通過所述至少一個信道將有關所述人工引起的時間選擇性和/或頻率選擇性的信息傳遞到另一控制單元的部件。18.如權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控制單元,還設置為結合調度器、使用所述人工引起的周期的時間變化和/或頻率變化以推斷將來瞬間或其它頻率的所述信道條件。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單元,還設置為將所述人工引起的周期的時間變化和/或頻率變化與傳送分集、波束形成或MIMO組合。20.如權利要求14-19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還包括用于存儲有關所述至少一個屬性的所述信息的數據庫(13)。21.如權利要求14-20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設置為控制所述基站,并從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接收所述信息。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設置為依據所述監視的所述結果,為所述小區選擇操作才莫式。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設置為將有關所述操作模式的信息傳遞到通過所述至少一個信道通信的所述用戶終端。24.在附屬權利要求20時如權利要求21-23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數據庫(13)設置為存儲在系統部署前獲得的信息。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控制單元設置為基于在系統才喿作期間的測量更新所述信息。26.如權利要求21-25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設置為單獨為所述至少一個用戶終端控制所述小區中的所述通信。27.如權利要求21-25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設置為以統一方式為與所述基站通信的每個用戶終端控制所述小區中的所述通信。28.如權利要求21-27所述的控制單元,其中用于獲得有關表示所述信道在時間上可變性和/或頻率上可變性的至少一個屬性的信息的所述部件(9,11)設置成為用于與至少兩個用戶終端(7)通信的所述小區中至少兩個信道獲得此類信息。29.如權利要求14-20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設置為控制用戶終端CO,所述控制單元(ll)設置為調節要由所述用戶終端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參數。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設置為告知所述基站有關要由所述基站在下行鏈路通信中使用的參數。31.如權利要求14-30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還包括用于通過所述至少一個信道,將有關所述通信的所述調節的命令傳遞到一個或多個基站或用戶終端的部件。32.—種包括至少一個小區的無線通信網絡,其中基站(3)設置為通過無線接口與至少一個用戶終端(7)通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權利要求21-28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5,11)。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無線通信網絡,其中所述基站設置為與至少兩個用戶終端(7)通信。34.—種在無線通信網絡中用于通過無線接口與基站通信的用戶終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權利要求29-30任一項所述的控制單元。全文摘要提議了一種在無線通信網絡中使用的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為用于與所述至少兩個用戶終端通信的小區中至少兩個信道的每個信道監視表示信道在時間和/或頻率上的可變性的至少一個屬性;通過網絡中或用戶終端之一中的控制節點,使用監視結果控制小區中的通信。通信控制可包括人工引起時間選擇性和/或頻率選擇性或為小區選擇操作模式。文檔編號H04B17/00GK101479971SQ200680055220公開日2009年7月8日申請日期2006年5月9日優先權日2006年5月9日發明者B·戈蘭森,H·阿斯普倫德,M·里巴克申請人:艾利森電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