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頭戴式耳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7788741閱讀:352來源:國知局
一種頭戴式耳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耳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頭戴式耳機,至少包括頭帶和設置于頭帶兩端的耳機殼,所述耳機殼滑動連接于所述頭帶,頭帶的內側表面上設置有可增加頭帶和人體頭部之間接觸面積的彈性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現有技術的平坦或較為平坦的頭帶的內側表面上設置有可增加頭帶和人體頭部之間接觸面積的彈性結構,該結構可以很容易的依照配戴需要設計適當的彈性和柔軟度,提供比傳統軟墊大得多的接觸面積,該彈性結構伸入頭發接觸頭皮,因此與頭發和頭皮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大幅度增加,所以僅需要頭帶提供輕微的壓力,即可產生相同大小的足夠摩擦力將頭帶穩定地附著在人頭部,從而減輕人佩戴時的壓力,緩解長時間佩戴帶來的明顯不適。
【專利說明】一種頭戴式耳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耳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改善佩戴舒適度的頭戴式耳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移動終端的興起和流行,與之相配套的無線耳機和有各種輔助功能的耳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使用場所已不再限于室內音響或電腦。但是,傳統的幾種耳機頭墊和耳墊形式,均有其相應的缺點給使用者帶來不適。
[0003]例如,普通的頭戴式大耳機,由于在設計時需要考慮適用于各種頭型尺寸,彎曲的頭帶都設計成帶有伸縮滑臂或耳殼可以在頭帶上滑動的形式,在佩戴后,頭帶向兩側張開,這樣頭頂部位的頭帶形狀變得比較平直,與頭頂接觸面積變得很小,對人頭部產生很大壓強(人體的感受由壓強決定而非絕對壓力)。常用的解決方法是頭帶下方加入一個皮革或軟膠包覆海綿的頭墊,頭墊的柔軟和彈性變形,可以增加接觸面積,令壓力分散在更大面積讓人感覺舒適些。這種設計的缺點是頭帶與頭部接觸面積仍然集中在頭頂中部,接觸面積的增加很有限,當想要進一步提高舒適度時,必須加大加厚加寬海綿軟墊,令耳機外觀設計十分臃腫丑陋,對于制造商來說是非常不愿采用的方式。同時,海綿頭墊佩戴后十分悶熱、容易出汗,兩種不適相加,使用者的體驗是不理想的,通常是勉強接受、忍受、或忽視這種不適。
[0004]為此,市場上出現了一種較為舒適的頭墊,其是在一個很大的固定的頭帶框架下面,增加一條片狀的伸縮帶,佩戴時,伸縮帶變形伸縮,其同時具有頭墊的作用和自動調整耳機尺寸以適應頭部的作用。但這種耳機由于有一個很大的固定框架(為了適應最大頭部尺寸的人,這個框架是比較大的),佩戴時就顯得很夸張,并且框架的位置較高,從而重心也較高,戴上后人頭部活動時,耳機容易產生晃動、偏離、甚至掉落,由于耳機越來越成為潮流用品,因此其越發強調外觀裝飾的作用,所以目前這種外觀夸張并容易晃動的耳機設計僅用在一些專業場合的高端耳機上了。
[0005]此外,還有一些非主流的頭墊,也都無法在美觀、功能、舒適三方面都同時達到理想的效果。
[0006]另一方面,耳墊通常會包圍耳朵周圍,或者壓在耳朵上,目前的耳墊均為不透氣的軟膠或皮革為表面,并內襯海綿,變形后增加接觸面積充分接觸人皮膚,改善佩戴舒適感。這種耳墊的缺點是不透氣,容易悶熱汗濕,并且形成封閉狀態,對聲音產生渲染和失真,對聲學設計也提出較高的要求,增加產品的開發成本。
[0007]另外,對于包耳式的大耳墊來說,目前多使用皮革包裹海綿的方式,海綿的使用分為普通海綿和記憶海綿兩種(記憶海綿是具有慢回彈力學性能的泡沫海綿,又稱惰性海綿,慢回彈海綿,宇航棉、TEMPUR泰普爾海綿、低反彈海綿、粘彈海綿等等都是同一類東西),在使用記憶海綿時,如果使用彈力較大的品種,仍然會使人感到不夠柔軟的壓迫感,如果使用很柔軟的品種,由于太過柔軟和慢回彈的特性,該海綿會被逐漸壓縮到很薄,失去原有的厚度。耳墊變得很薄時,耳機喇叭面罩的硬殼就會直接壓迫到耳骨上,短時間內就會讓人感覺到疼痛。
[0008]因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夠改善佩戴舒適度的頭戴式耳機。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改善佩戴舒適度的頭戴式耳機。
[00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頭戴式耳機,至少包括頭帶和設置于所述頭帶兩端的耳機殼,所述耳機殼滑動連接于所述頭帶(例如,耳機殼直接在頭帶上滑動或通過滑臂與頭帶連接),所述頭帶的內側表面上設置有可增加所述頭帶和人體頭部之間接觸面積的彈性結構。其中,頭帶的內側表面是指頭帶在使用時接觸人體頭部的一側。
[0011]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現有技術的平坦或較為平坦的頭帶的內側表面上設置有可增加頭帶和人體頭部之間接觸面積的彈性結構,該結構可以很容易的依照配戴需要設計適當的彈性和柔軟度,提供比傳統軟墊大得多的接觸面積,該彈性結構伸入頭發接觸頭皮,因此與頭發和頭皮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大幅度增加,所以僅需要頭帶提供輕微的壓力,即可產生相同大小的足夠摩擦力將頭帶穩定地附著在人頭部,從而減輕人佩戴時的壓力,緩解長時間佩戴帶來的明顯不適。此外,其還具有透氣涼爽,輕微按摩感和不改變發型等優勢。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彈性結構的形狀設置為梳齒狀或凸點狀,并且所述彈性結構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5mm。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彈性結構設置為多個,并且相鄰的所述彈性結構之間的距離為0.1mm以上。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彈性結構的形狀設置為梳齒狀、細圓柱狀、圓錐狀、片狀或彎曲的條狀(包括規則或不規則的環狀或半環狀),所述彈性結構與人體接觸的一端可以設有圓頭,當然也可以不設置圓頭,并且所述彈性結構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5mmο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彈性結構設置為多個,并且多個所述彈性結構排列在所述頭帶的內側表面上。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彈性結構設置為鏤空的彈性緩沖帶。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彈性結構設置為I至20個,并且所述彈性結構的的兩端和中間均通過卡鉤、卡扣或膠粘結構固設在所述頭帶的內側表面上。同時在所述彈性結構的中間段,可以有更多連接件設置于頭帶或滑臂內側表面上。連接件的結構可利用常規的孔狀或鉤狀結構來安裝緩沖帶,連接件可以設置在頭帶上或兩側滑臂(在有滑臂的情況下)上,在滑臂或頭帶上可以有多個連接件讓用戶選擇,用戶可選擇將緩沖帶固定在合適的連接件,達到調節緩沖帶的緊張度和形狀的目的,用戶選擇了合適的彈性緩沖帶長度,讓佩戴時合乎頭形和提供彈性。耳機在自然狀態時,彈性緩沖帶呈略微張緊狀態并跟隨頭帶整體保持穩固的位置和形狀,設置合適的彈性緩沖帶形狀可以大大增加與頭部的接觸位置,不僅僅是頭頂心與頭墊接觸,頭頂兩側角位也能與頭墊接觸,并且也與海綿墊有相同的彈性,但不象海綿墊那樣悶熱和變形,同時鏤空的結構特點在改善使用體驗的同時不會破壞產品的美觀。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彈性結構的表面還設置有凸點狀或梳齒狀的彈性結構。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耳機殼包括殼體和軟墊,所述殼體的表面設置有出音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喇叭,所述軟墊包括軟海綿層、硬海綿層和皮革層,所述軟海綿層設置在所述硬海綿層和所述皮革層之間,并且所述硬海綿層設置在所述殼體的表面。在對內與皮膚的接觸面使用軟海綿層,配合表面的天然或人造皮革,給用戶帶來極端的柔軟舒適感,在對外靠耳殼的一側,使用硬度較大的硬海綿層,以保持耳墊有足夠的厚度。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軟海綿層和所述硬海綿層粘接連接或互相嵌合。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頭戴式耳機的一種改進,所述耳機殼包括殼體和軟墊,所述殼體的表面設置有出音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喇叭,所述軟墊設置為從殼體向外硬度逐漸變小的海綿層。在海綿成形過程中可以通過控制海綿兩側溫度和改變其它發泡條件產生不同密度和硬度彈力的海綿。
[0022]采用以上所述彈性結構,讓皮膚和頭墊耳墊之間產生適當的縫隙,增強空氣對流,改善悶熱汗濕感,增加耳機與人體之間的附著力,減少耳機對人體的壓迫感和夾持力,本實用新型中由于聲音傳播的路徑沒有完全封閉起來,而是留有縫隙,相對應的喇叭的頻響曲線設計與常規耳塞喇叭不同,設計方式更接近于音箱喇叭,也就是說更加容易實現音箱的自然聽感,這一點是過去封閉式耳墊的耳機很難達到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立體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正視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立體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正視圖。
[0027]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的立體圖。
[0028]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的正視圖。
[0029]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4的立體圖。
[0030]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4的正視圖。
[0031]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5的立體圖。
[0032]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5的正視圖。
[0033]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6的立體圖。
[0034]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6的正視圖。
[0035]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7的立體圖。
[0036]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7的正視圖。
[0037]圖1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8的立體圖。[0038]圖1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8的正視圖。
[0039]圖1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9的立體圖。
[0040]圖18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9的正視圖。
[0041]圖19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0的立體圖(耳機殼部分被剖開)。
[0042]圖20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0中耳機殼的立體圖(耳機殼部分被剖開)。
[0043]圖2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1中耳機殼的立體圖(耳機殼部分被剖開)。
[0044]其中,1-頭帶,2-耳機殼,21-殼體,22-軟墊,221-軟海綿層,222-硬海綿層,223-皮革層,3-彈性結構,4-連接件,5-出音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結合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不限于此。
[0046]實施例1
[0047]如圖1和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頭戴式耳機,包括頭帶I和設置于頭帶I兩端的耳機殼2,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設置有可增加頭帶I和人體頭部之間接觸面積的彈性結構3。其中,頭帶I的內側表面是指頭帶I在使用時接觸人體頭部的一側。
[0048]其中,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梳齒狀,并且梳齒狀的彈性結構3的高度為3.0mm,而且,彈性結構3設置為多個,并且相鄰的彈性結構3之間的距離為3.0mm。此處的距離是指梳齒狀的彈性結構3的中心距。梳齒狀的彈性結構3分三排設置。
[0049]本實施例中的彈性結構3可用常規的軟膠成型工藝或植毛工藝等設置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
[0050]實施例2
[0051]如圖3和4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半環狀,并且半環狀的彈性結構3的高度為10_。其中,半環狀的弧形一面靠近人體頭部一側,半環狀的彈性結構3依次連接。
[0052]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53]實施例3
[0054]如圖5和6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彎曲的條狀,并且彎曲的條狀的彈性結構3的高度為10mm。相鄰的彎曲的條狀的彈性結構3之間的距離為1.0謹(此處的距離為中心距)。
[0055]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56]實施例4
[0057]如圖7和8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條帶狀的彈性緩沖帶,條帶狀的彈性結構3設置為一個,其兩端均通過連接件4固設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其中的連接件4為卡鉤。
[0058]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59]實施例5
[0060]如圖9和10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條帶狀的彈性緩沖帶,條帶狀的彈性結構3設置為兩個,兩個彈性結構3的一端通過連接件4固定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另一端分別通過連接件4固設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其中的連接件4為卡扣。
[0061]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62]實施例6
[0063]如圖11和12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半環狀,并且半環狀的彈性結構3的高度為10mm。而且,彈性結構3設置為多個,并且相鄰的彈性結構3之間的距離為2.0mm。此處的距離是指彈性結構3的中心距。
[0064]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65]實施例7
[0066]如圖13和14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條帶狀的彈性緩沖帶,條帶狀的彈性結構3設置為三個,三個彈性結構3依次連接,連接處通過連接件4固定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位于兩端的彈性結構3的靠近耳殼的一端通過連接件4固定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其中的連接件4為膠粘結構。
[0067]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68]實施例8
[0069]如圖15和16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條帶狀的彈性緩沖帶,條帶狀的彈性結構3設置為三個,每個條帶狀的彈性結構3的表面設置有凸點,凸點的高度為2.0mm,相鄰的凸點之間的距離為1.0mm,凸點設置為三排;三個彈性結構3依次連接,連接處通過連接件4固定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位于兩端的彈性結構3的靠近耳殼的一端通過連接件4固定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其中的連接件4為膠粘結構。
[0070]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71]實施例9
[0072]如圖17和18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彈性結構3的形狀設置為條帶狀的彈性緩沖帶,條帶狀的的彈性緩沖帶設置為三個,三個的彈性緩沖帶依次連接,連接處通過連接件4固定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位于兩端的的彈性緩沖帶的靠近耳殼的一端通過連接件4固定在頭帶I的內側表面上。每個條帶狀的的彈性緩沖帶的中心部設置有孔,其中的連接件4為卡鉤。
[0073]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74]當然,頭帶I上也可以設置滑臂,彈性緩沖帶的兩端也可以固定在滑臂上。
[0075]實施例10
[0076]如圖19和20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耳機殼2包括殼體21和軟墊22,殼體21的表面設置有出音孔5,殼體21內設置有喇叭,軟墊22包括軟海綿層221、硬海綿層222和皮革層223,軟海綿層221設置在硬海綿層222和皮革223層之間,并且硬海綿層222設置在殼體21的表面,并且軟海綿層221和硬海綿層222粘接連接,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
[0077]實施例11
[0078]如圖21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耳機殼2包括殼體21和軟墊22,殼體21的表面設置有出音孔5,殼體21內設置有喇叭,軟墊22設置為從殼體21向外硬度逐漸變小的海綿層。其余同實施例1,這里不再贅述。[0079]當然,凸點和條狀的彈性結構也可以設置在軟墊22上。
[0080]此外,彈性結構3的形狀還可以是片狀、凸點狀或其他任何形狀,不一而足,只要能達到增大頭帶I與人體的頭部之間的接觸面積,進而增大摩擦力就可以。
[0081]此外,彈性結構3的數量、排列方式和排列密度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而不限于以上實施例。
[0082]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 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頭戴式耳機,至少包括頭帶和設置于所述頭帶兩端的耳機殼,所述耳機殼滑動連接于所述頭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帶的內側表面上設置有可增加所述頭帶和人體頭部之間接觸面積的彈性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結構的形狀設置為梳齒狀或凸點狀,并且所述彈性結構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5_。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結構設置為多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結構的形狀設置為梳齒狀、細圓柱狀、圓錐狀、片狀或彎曲的條狀,并且所述彈性結構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5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結構設置為多個,并且多個所述彈性結構排列在所述頭帶的內側表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結構設置為鏤空的彈性緩沖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結構設置為I至20個,并且所述彈性結構的兩端和中間均通過卡鉤、卡扣或膠粘結構固設在所述頭帶或滑臂的內側表面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機殼包括殼體和軟墊,所述殼體的表面設置有出音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喇叭,所述軟墊包括軟海綿層、硬海綿層和皮革層,所述軟海綿層設置在所述硬海綿層和所述皮革層之間,并且所述硬海綿層設置在所述殼體的表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海綿層和所述硬海綿層粘接連接或互相嵌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戴式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機殼包括殼體和軟墊,所述殼體的表面設置有出音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喇叭,所述軟墊設置為從殼體向外硬度逐漸變小的海綿層。
【文檔編號】H04R1/10GK203596890SQ201320777313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張霽源 申請人:張霽源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