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

文檔序號:7817501閱讀:736來源:國知局
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屬于測試【技術領域】。本發明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針對特定的剩余響應產生機理,提出了一種基于數字化跟蹤調諧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通過簡單的硬件電路結合軟件算法,即可實現對特定剩余響應點的精確抑制。本發明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設計合理,增加了輔助信號通道,但是不增加變頻通道損耗,也不影響整機測量靈敏度,穩定可靠。采用數字化調節控制技術,可根據測試需要對當前剩余響應點進行實時校準,降低了剩余響應指標,提高了剩余響應點附近的測量范圍和精確度。
【專利說明】 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屬于測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對于通用的超外差信號接收機,剩余響應是其最基本的一個性能指標,它表征了該接收機在沒有外部信號輸入的情況下接收機本身假響應幅值的大小,限制了在剩余響應頻率點上的最小測試電平和測量準確度。一般為保證整機剩余響應指標的實現,需要對變頻通路進行優化布局、器件選型、通道隔離、波段濾波等各種通道處理設計。隨著該指標的不斷提升,一味的依靠傳統的硬件模擬電路保證指標的實現,不僅電路實現復雜,體積龐大,成本高昂,而且穩定性和可靠性都不易保證。
[0003]在通用的多級超外差接收機實現方案中,兩路本振信號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帶內高階交調信號即為整機的一種剩余響應點,由于本振信號功率較大,變頻器本身端口間隔離度有限,由此產生的剩余響應是接收機最難以解決的頑疾,已成為整機剩余響應指標提高的瓶頸因素。現有的解決方案完全依靠混頻器本身的端口隔離度、通路中的帶通濾波或低通濾波器的帶外抑制能力以及變頻通道本身空間隔離屏蔽設計性能。要想降低剩余相應指標,主要靠減小濾波器過度帶、提高濾波器帶外抑制,一般是增加濾波器階數或采用多個濾波器串聯方式來實現,這無疑會增加體積和成本,而且會影響通路損耗,降低整機測量靈敏度。新增加的濾波器電路對雜波信號抑制有限,且需要考慮跟原電路的匹配等因素,加上本身隨溫度、濕度等外界環境影響容易發生漂移導致濾波抑制效果大打折扣,穩定性和可靠性較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設計合理,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降低了剩余響應指標,提高了剩余響應點附近的測量范圍和精確度。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6]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
[0007]具有以下硬件電路:預選器、本地振蕩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混頻器、幅相控制器和中頻通道;
[0008]所述本地振蕩器產生本振信號,經第一耦合器輸出至混頻器,所述預選器選擇射頻輸入信號至混頻器,混頻器將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和預選器選擇的射頻輸入信號進行變頻,得到中頻信號和本振泄露信號及其他小信號;
[0009]所述幅相控制器對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進行調幅調相,得到調諧信號;
[0010]調諧信號經第二耦合器輸出至中頻通道,抵消掉中頻通道中的本振泄露信號,得到中頻信號及其他小信號;
[0011]利用以上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2]步驟1:本地振蕩器產生本振信號至第一耦合器;
[0013]步驟2:第一耦合器輸出本振信號至混頻器;
[0014]步驟3:預選器選擇射頻輸入信號至混頻器;
[0015]步驟4:混頻器將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和預選器選擇的射頻輸入信號進行變頻,得到中頻信號和本振泄露信號及其他小信號至第二耦合器;
[0016]步驟5:第一耦合器輸出本振信號至幅相控制器;
[0017]步驟6:幅相控制器對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進行調幅調相,得到調諧信號至第二耦合器;
[0018]步驟7:在第二耦合器中,本振泄露信號和調諧信號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本振泄露信號和調諧信號完全抵消,得到中頻信號及其他小信號至中頻通道。
[0019]優選地,所述幅相控制器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用于幅相調節。
[0020]優選地,所述中頻通道包括放大器和帶通濾波器。
[00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設計合理,增加了輔助信號通道,但是不增加變頻通道損耗,不影響整機測量靈敏度,穩定可靠。采用數字化調節控制技術,可根據測試需要對當前剩余響應點進行實時校準,降低了剩余響應指標,提高了剩余響應點附近的測量范圍和精確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發明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的原理圖。
[0023]圖2為本發明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的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1和附圖2對本發明進行舉例說明。
[0025]如圖1所述,本發明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的原理圖,
[0026]具有以下硬件電路:預選器、本地振蕩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混頻器、幅相控制器和中頻通道;
[0027]所述本地振蕩器產生本振信號,經第一耦合器輸出至混頻器,所述預選器選擇射頻輸入信號至混頻器,混頻器將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和預選器選擇的射頻輸入信號進行變頻,得到中頻信號和本振泄露信號及其他小信號;
[0028]所述幅相控制器對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進行調幅調相,得到調諧信號;
[0029]調諧信號經第二耦合器輸出至中頻通道,抵消掉中頻通道中的本振泄露信號,得到中頻信號及其他小信號;
[0030]利用以上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如圖2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0031]步驟1:本地振蕩器產生本振信號至第一耦合器;
[0032]步驟2:第一耦合器輸出本振信號至混頻器;
[0033]步驟3:預選器選擇射頻輸入信號至混頻器;
[0034]步驟4:混頻器將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和預選器選擇的射頻輸入信號進行變頻,得到中頻信號和本振泄露信號及其他小信號至第二耦合器;
[0035]步驟5:第一耦合器輸出本振信號至幅相控制器;
[0036]步驟6:幅相控制器對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進行調幅調相,得到調諧信號至第二耦合器;
[0037]步驟7:在第二耦合器中,本振泄露信號和調諧信號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本振泄露信號和調諧信號完全抵消,得到中頻信號及其他小信號至中頻通道。
[0038]優選地,所述幅相控制器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用于幅相調節。
[0039]優選地,所述中頻通道包括放大器和帶通濾波器。
[0040]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硬件電路:預選器、本地振蕩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混頻器、幅相控制器和中頻通道; 所述本地振蕩器產生本振信號,經第一耦合器輸出至混頻器,所述預選器選擇射頻輸入信號至混頻器,混頻器將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和預選器選擇的射頻輸入信號進行變頻,得到中頻信號和本振泄露信號及其他小信號; 所述幅相控制器對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進行調幅調相,得到調諧信號; 調諧信號經第二耦合器輸出至中頻通道,抵消掉中頻通道中的本振泄露信號,得到中頻信號及其他小信號; 利用以上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本地振蕩器產生本振信號至第一耦合器; 步驟2:第一耦合器輸出本振信號至混頻器; 步驟3:預選器選擇射頻輸入信號至混頻器; 步驟4:混頻器將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和預選器選擇的射頻輸入信號進行變頻,得到中頻信號和本振泄露信號及其他小信號至第二耦合器; 步驟5:第一耦合器輸出本振信號至幅相控制器; 步驟6:幅相控制器對第一耦合器輸出的本振信號進行調幅調相,得到調諧信號至第二率禹合器; 步驟7:在第二耦合器中,本振泄露信號和調諧信號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本振泄露信號和調諧信號完全抵消,得到中頻信號及其他小信號至中頻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控制器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用于幅相調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硬件電路的主動式剩余響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頻通道包括放大器和帶通濾波器。
【文檔編號】H04B1/26GK104300996SQ201410570703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牛大勝, 黃朋, 楊青, 裴廣超, 孫發力 申請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