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及設備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39812閱讀:917來源:國知局
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及設備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智能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以方便人們的工作、生活等。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屬于智能設備的一種,其可以對配備或攜帶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用戶進行實時定位,以追蹤用戶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一個示例是智能手環。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智能手環可以記錄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運動、睡眠、飲食、時間等實時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用戶的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等同步,起到通過這些實時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智能手環可以用于監測兒童的地理位置,將兒童的地理位置數據上傳到家長的移動終端,以由家長查看,從而避免兒童走失。

對于諸如智能手環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來說,通常以固定時間間隔對自身進行定位,進而對配備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用戶進行定位。然而,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可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有太大變化的,比如配備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用戶在家里、幼兒園或學校時,其可能長時間不動或移動量很小。因此,如果在用戶不移動或移動距離很小的時候仍然每隔固定時間間隔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定位是無意義并且增大功耗的。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發明以便提供一種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和相應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其應用于一地 理位置監測設備。該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判斷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是否滿足預設條件。至少根據判斷結果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并根據決定結果執行相應操作。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地理位置監測設備。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包括獲取裝置、判斷裝置和定位裝置。獲取裝置用于獲取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判斷裝置用于判斷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定位裝置用于至少根據判斷結果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并根據決定結果執行相應操作。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及設備,至少根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位置相關信息的變化來決定是否確定其地理位置。這可以避免頻繁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不必要的定位,從而可以降低功耗,增強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電池續航能力,有利于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小型化和便攜化。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再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的流程圖;以及

圖5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其應用于一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本文的描述中,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是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或本領域已知或未知的任何其它適于對用戶進行定位的設備。可以理解的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通常隨著配備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用戶的運動而運動,因此用戶與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是同步運動的,用戶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100的流程圖。地理位置監測方法100包括下述步驟。

在步驟S110,獲取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將與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處的位置相關的信息視為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位置相關信息。位置相關信息可用于標識或確定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位置相關信息可以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無線保真(Wi-Fi)接入信息。位置相關信息還可以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信息。位置相關信息還可以是與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相關的基站的信息。基站的信息可以由移動運營商提供。

在步驟S120,判斷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是否滿足預設條件。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以預定時間間隔確定定位時刻,每隔一個預定時間間隔存在一個定位時刻。可以在每個定位時刻判斷一次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該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相比是否發生變化以及變化程度如何,也就是說,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連續判斷其地理位置的變化。上述相關性是指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關系,例如兩者相同、兩者不同或兩者的差別有多大等。隨后,如下文所述,至少根據該判斷結果決 定是否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定位。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定位時刻是指判斷是否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定位,即判斷是否確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的時刻,而并不一定是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定位的時刻。

在步驟S130,至少根據判斷結果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并根據決定結果執行相應操作。可選地,可以僅根據上述判斷結果決定是否在當前定位時刻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定位,也即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例如,預設條件可以是位置相關信息在兩個定位時刻之間的變化表明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該時間段內的地理位置的變化大于400米。因此,如果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在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相比發生的變化表明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這兩個定位時刻之間移動了超過500米,則判斷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已經滿足預設條件,可以決定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并執行相應的定位操作。此外,除上述判斷結果之外,還可以綜合考慮其他因素來決定是否進行定位,下文將對這種情況進行詳細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至少根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位置相關信息的變化來決定是否確定其地理位置。這可以避免頻繁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不必要的定位,從而可以降低功耗,增強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電池續航能力,有利于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小型化和便攜化。

可選地,上述預設條件可以是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不同。只要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不同,就認為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進而可以對其進行定位。這種判斷方式簡單快捷,效率較高。

可選地,在步驟S130中,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的操作可以包括以下步驟。如果該相關性滿足預設條件,則決定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如果該相關性不滿足預設條件,則決定不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僅考慮當前定位時刻與前一定位時刻之間的位置相關信息的變化情況,而不考慮其他因素。在這種情況下,預設 條件可以設置為每當在兩個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表明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在兩個定位時刻之間的變化較大時,就進行定位,否則就不執行任何操作。這樣的定位方式效率較高并且易于實現。

可選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至少包括在當前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至少包括在前一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第二基站的標識碼。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通過移動通信模塊,諸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模塊,接入基站。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具有移動通信模塊時,其可以檢測周圍不同基站的信息,如基站的標識碼(ID)、基站的信號強度等。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從所檢測到的基站中選擇信號強度最強的基站來接入。基站的覆蓋范圍通常在半徑幾十米至幾十千米的范圍內,例如小型基站的覆蓋范圍可能在半徑300~600米的,中型基站的覆蓋范圍可能在半徑5~6千米的范圍內,大型基站的覆蓋范圍可能在半徑幾十千米的范圍內。當用戶攜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不同基站中移動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基站的標識碼會改變,從而表明其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需要注意的是,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基站的標識碼不變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并不一定沒有發生移動,其可能隨著用戶一直在同一基站的覆蓋范圍內移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沒有離開該基站的覆蓋范圍,而該基站的覆蓋范圍可能不大,因此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視為沒有發生移動。所以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同一基站的覆蓋范圍內時可以不對進行頻繁定位。

可選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包括上述第一基站的信號強度,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包括上述第二基站的信號強度。如上所述,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基站的標識碼不變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并不一定沒有發生移動,其可能隨著用戶一直在同一基站的覆蓋范圍內移動。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進一步考慮基站的信號強度是否發生變化。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隨著用戶移動時,其接入的基站的信號強度會隨著地理位置監測設備與基站的距離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雖然基站的標識碼沒有改變,但是信號強度變化的話可以判斷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如果基站的信號強度的變化較大,則可以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 定位,否則可以不執行任何操作。綜合考慮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基站的標識碼和信號強度的方法可以提高定位的精度。

可選地,預設條件可以是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和第二基站的標識碼不同。可將在前一定位時刻之前的第三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基站稱為第三基站。可以理解,該第三定位時刻是指在前一定位時刻之前且緊鄰前一定位時刻的定位時刻。在步驟S130中,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的操作可以包括以下步驟。當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滿足預設條件時,如果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和第三基站的標識碼相同并且第一基站的信號強度與第三基站的信號強度之差小于強度閾值,則決定不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否則,決定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

兩個相鄰基站的覆蓋范圍有可能重疊,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位于兩個相鄰基站之間的重疊覆蓋范圍內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基站可能是不穩定的。雖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能在某時段內沒有移動或移動較小,但是其接入的基站可能會一直在兩個相鄰基站之間來回切換,導致其接入的基站的標識碼也一直來回變化。可以將這種情況稱為基站的“抖動”。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基站的標識碼在變化,但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同一基站的信號強度可能不變或變化較小。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的操作除了考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相關性,也可以考慮是否存在基站的“抖動”。此時,可以進一步判斷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的標識碼是否相同以及第一基站與第三基站的信號強度之差是否小于強度閾值。如果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的標識碼相同并且第一基站與第三基站的信號強度之差小于強度閾值,則說明存在基站“抖動”的情況。也就是說,此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位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間的重疊覆蓋范圍內,其并沒有移動或移動距離很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不對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新的定位。可選地,在基站“抖動”的情況下,在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時,可以對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進行定位,將第一基站、第二基站或第一基站與第二基站之間的地理位置視為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防抖”的作用,從而可以進一步避免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不必要的定位, 并進一步降低功耗。

可選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在當前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檢測到的第一組基站的標識碼,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在前一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檢測到的第二組基站的標識碼。如上文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檢測到周圍的多個基站的信息,并從中選擇信號強度最強的來接入。因此,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還可以根據所檢測的這些基站的信息來判斷其地理位置的變化情況。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組基站的標識碼與第二組基站的標識碼不同,則可以認為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已發生變化,并且可以對其地理位置進行定位。反之,如果第一組基站的標識碼與第二組基站的標識碼相同,則可以認為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未發生變化,并且可以不執行定位操作。

可選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包括上述第一組基站的信號強度,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包括上述第二組基站的信號強度。與上文關于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接入的基站的信號強度的描述類似,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隨著用戶移動時,即使其檢測到的多個基站的標識碼不變,該多個基站的信號強度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可以綜合考慮該多個基站的標識碼和信號強度的信息來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定位,從而提高定位精度。

在一個示例中,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Wi-Fi接入信息,并且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前一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Wi-Fi接入信息。在另一個示例中,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GPS信息,并且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包括前一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GPS信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通過Wi-Fi模塊接入互聯網,從而與遠程服務器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用戶或其關聯用戶的移動終端通信。移動終端可以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等終端設備。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開啟Wi-Fi功能,以準備通過Wi-Fi熱點(即Wi-Fi接入點,簡稱AP)接入互聯網時,其會搜索并收集周圍的AP信號,并生成包括AP標識符及AP信號強弱信息的Wi-Fi接入信息。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移動時,其獲得 的Wi-Fi接入信息也會發生變化。因此,Wi-Fi接入信息可以用于標識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同樣地,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具有GPS功能模塊時,也可以將GPS信息作為位置相關信息,GPS信息也可以用于標識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

可選地,在步驟S130中,執行相應操作可以進一步包括:根據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在步驟S110中,已經獲取了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因此,可以直接采用所獲取的位置相關信息來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定位。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和效率。

當位置相關信息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檢測到的基站的信息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利用基站的信息定位。例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測量周圍不同基站的下行導頻信號,得到不同基站下行導頻信號的到達時刻(Time of Arrival,TOA)或到達時間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根據該測量結果并結合基站的坐標,例如采用三角公式估計算法,能夠計算出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通過基站信息來確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功耗小、效率高、易于實現。

當位置相關信息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Wi-Fi接入信息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利用Wi-Fi接入信息定位。例如,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開啟Wi-Fi功能,以準備通過Wi-Fi熱點(即Wi-Fi接入點,簡稱AP)接入互聯網時,其會搜索并收集周圍的AP信號,并生成包括AP標識符及AP信號強弱信息的Wi-Fi接入信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根據AP標識符獲得各AP的地理位置,并結合各AP信號的強弱來確定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通過Wi-Fi接入信息來確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定位精度較高、功耗較小。

此外,當位置相關信息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GPS信息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利用該GPS信息定位。GPS是全方位、全天候、全時段、高精度的衛星導航系統,其能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維位置、速度和精確定時等導航信息。通過GPS信息來確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的方法能夠快速獲得更準確的定位結果。

可選地,在步驟S130中,執行相應操作可以進一步包括:獲取當前定位 時刻的位置標識信息;以及根據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標識信息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位置標識信息是與位置相關信息不同的可以標識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位置的信息。例如,當位置相關信息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檢測到的基站的信息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利用Wi-Fi接入信息和/或GPS信息定位。當位置相關信息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Wi-Fi接入信息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利用其檢測到的基站的信息和/或其GPS信息定位。同樣地,當位置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GPS信息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利用其檢測到的基站的信息和/或其Wi-Fi接入信息定位。這樣,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采用各種信息進行定位,可以實現降低功耗或提高精度等目的。

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200的流程圖。地理位置監測方法200的步驟S210、S220和S230分別與地理位置監測方法100的步驟S110、S120和S130相對應,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圖1可以理解圖2中的上述步驟,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根據本實施例,在步驟S230之后,地理位置監測方法200可以進一步包括:步驟S240,記錄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和/或步驟S250,將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傳輸到遠程服務器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關聯的移動終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關聯的移動終端可以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用戶的移動終端,也可以是關聯用戶的移動終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在本地實時記錄其地理位置,方便隨后對其地理位置進行查看。將該地理位置傳輸到遠程服務器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關聯的移動終端方便由遠程服務器或關聯用戶了解該地理位置,以便隨時監測用戶的行動。例如,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用戶可以是兒童,關聯用戶可以是家長。將兒童的地理位置實時傳輸到家長的移動終端,諸如智能手機,可以方便家長掌控兒童的動態,防止兒童走失。

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300的流程圖。地理位置監測方法300的步驟S310、S320和S330分別與地理位置監測方法100的步驟S110、S120和S130相對應,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圖1可以理解圖3中的上述步驟,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根據本實施例,在步驟S330之后,地理位置監測方法300可以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步驟S340,記錄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在步驟S350,根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多個地理 位置生成跟蹤路線。在步驟S360,將跟蹤路線傳輸到遠程服務器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關聯的移動終端。由于在本地實時記錄了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地理位置,因此可以隨時選取所記錄的地理位置的至少一部分來生成地理位置的跟蹤路線,也就是用戶的行動路線。跟蹤路線可以結合實際地圖生成。跟蹤路線可以有助于遠程服務器或關聯用戶了解配備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用戶在某時段的行蹤。

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400的流程圖。地理位置監測方法400的步驟S430、S440和S450分別與地理位置監測方法100的步驟S110、S120和S130相對應,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圖1可以理解圖4中的上述步驟,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根據本實施例,在步驟S430之前,地理位置監測方法400可以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步驟S410,根據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確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前一定位時刻的先前行動模式。在步驟S420,如果先前行動模式屬于歷史行動模式之一,則從與歷史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的集合中選擇與先前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以作為前一定位時刻與當前定位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來確定當前定位時刻。其中,歷史行動模式根據前一定位時刻之前的歷史定位時刻的歷史位置相關信息確定。

可以理解,用戶有可能每天都在固定時段內停留在固定地點,例如用戶可能在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位于學校,在晚上七點到第二天七點留在家中,在剩余的時間可能是在路上。因此,在用戶停留在家中或學校的時候,可能沒有必要頻繁地對其進行定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可以將用戶在歷史定位時刻,例如幾天內的所有定位時刻,獲得的歷史位置相關信息記錄下來。之后,可以對這些記錄的歷史位置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總結出用戶每天的行動規律,也就是歷史行動模式。例如,用戶在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位于學校的行動模式可以稱為第一歷史行動模式,用戶在晚上七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留在家中的行動模式可以稱為第二歷史行動模式,用戶在其余時間行走在路上的行動模式可以稱為第三行動模式。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學校獲得的位置相關信息、在家里獲得的位置相關信息以及在路上獲得的位置相關信息是各不相同的。針對每種行動模式,可以事先設定預設時間間隔,形成預設時間間隔的集合。 例如,針對第一和第二行動模式,可以設定較大的預設時間間隔,例如分別為20分鐘和30分鐘。而針對第三行動模式,可以設定較小的預設時間間隔,例如為5分鐘。在前一定位時刻,判斷該定位時刻的先前行動模式。例如,前一定位時刻是上午十點,則可以判斷出用戶此時位于學校。這樣,先前行動模式與第一歷史行動模式相同,屬于歷史行動模式之一。之后,可以從預設時間間隔的集合中選擇與第一歷史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然后,根據前一定位時刻和該預設時間間隔,例如上例的20分鐘,即可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為十點二十分。該20分鐘的預設時間間隔較大,因此可以每隔較長的時間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兩個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檢測,判斷其位置變化情況。這樣,可以結合用戶的行動規律來確定定位時刻,避免無意義的對位置相關信息的檢測和判斷操作,可以進一步降低功耗。這是一種自學習或者說是訓練的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參考圖5,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示意性框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包括獲取裝置510、判斷裝置520和定位裝置530。

獲取裝置510用于獲取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獲取裝置510可以實時獲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位置相關信息。獲取裝置510可以包括Wi-Fi模塊、GPS功能模塊和移動通信模塊中的至少一個。位置相關信息可以相應地包括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Wi-Fi接入信息、GPS信息或與該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相關的基站的信息中的至少一個。

判斷裝置520用于判斷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是否滿足預設條件。判斷裝置520可以是能夠進行數據處理的裝置,其例如可以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處理器的一部分。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可以包括主處理器和協處理器。對于位置相關信息的分析可以在主處理器中實現,以提高數據處理的準確度。判斷裝置520也可以以單獨的數據處理模塊來實現。

定位裝置530用于至少根據判斷結果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并根據決定結果執行相應操作。定位裝置530可以是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處理器的一部分或是單獨的電路模塊。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至少根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位置相關信息的變化來決定是否確定其地理位置。這可以避免頻繁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行不必要的定位,從而可以降低功耗,增強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電池續航能力,有利于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小型化和便攜化。

可選地,預設條件可以是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不同。這樣的預設條件使得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在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不同時,認為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這種判斷方式簡單快捷,效率較高。

可選地,定位裝置530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如果上述相關性滿足預設條件,則決定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以及如果上述相關性不滿足預設條件,則決定不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如上所述,定位裝置530可以僅考慮當前定位時刻與前一定位時刻之間的位置相關信息的變化情況,而不考慮其他因素。這樣的定位方式效率較高并且易于實現。

可選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至少包括在當前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接入的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至少包括在前一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接入的第二基站的標識碼。如上文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可以通過移動通信模塊,諸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模塊,接入基站。這樣的基站的信息可以起到標識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位置的作用,因此可以將其作為位置相關信息。

可選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一基站的信號強度,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基站的信號強度。

可選地,預設條件可以是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和第二基站的標識碼不同。在前一定位時刻之前的第三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接入的基站可以稱為第三基站。定位裝置530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決定是否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當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滿足預設條件時,如果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和第三基站的標識碼相同并且第一基站的信號強度與第三基站的信號強度之差小于強度閾值,則決定不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否則,決定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 理位置。根據上文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通過比較和分析當前定位時刻、前一定位時刻及第三定位時刻的基站的信息并根據分析結果決定是否定位的方式可以實現有效“防抖”的效果。

可選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在當前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檢測到的第一組基站的標識碼,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在前一定位時刻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檢測到的第二組基站的標識碼。可以理解,第一組基站和第二組基站中均包括多個基站。

可選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一組基站的信號強度,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組基站的信號強度。如上文所述,當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隨著用戶移動時,即使其檢測到的多個基站的標識碼不變,該多個基站的信號強度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可以綜合考慮多個基站的標識碼和信號強度的信息來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進行定位,從而提高定位精度。

在一個示例中,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Wi-Fi接入信息,并且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前一定位時刻的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Wi-Fi接入信息。在另一個示例中,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GPS信息,并且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包括前一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GPS信息。

在一個示例中,定位裝置530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執行相應操作:根據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在另一個示例中,定位裝置530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執行相應操作:獲取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標識信息;以及根據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標識信息確定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定位裝置530可以直接采用獲取裝置510所獲取的位置相關信息來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進行定位。定位裝置530也可以通過與位置相關信息不同的位置標識信息來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進行定位。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功率和效率需求選擇合適的定位方式,本發明不對此進行限制。

可選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可以進一步包括記錄裝置和/或第一傳輸裝置(未示出)。記錄裝置用于記錄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第一傳輸裝 置用于將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傳輸到遠程服務器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關聯的移動終端。記錄裝置可以是任何合適的存儲器裝置,其實現為各種類型的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閃存、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半導體存儲器或任何類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半導體存儲器。第一傳輸裝置用于將地理位置傳輸到遠程服務器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關聯的移動終端。第一傳輸裝置可以是無線傳輸接口,諸如Wi-Fi接口等。

可選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可以進一步包括記錄裝置、路線生成裝置和第二傳輸裝置(未示出)。記錄裝置用于記錄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路線生成裝置用于根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多個地理位置生成跟蹤路線。第二傳輸裝置將跟蹤路線傳輸到遠程服務器或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關聯的移動終端。第二傳輸裝置可以與上述第一傳輸裝置是同一裝置或是不同的裝置。記錄裝置實現對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地理位置的實時本地記錄。隨后,路線生成裝置可以隨時選取所記錄的地理位置的至少一部分來生成地理位置的跟蹤路線,也就是用戶的行動路線。隨后,第二傳輸裝置可以將跟蹤路線傳輸到遠程服務器或關聯用戶,以便幫助遠程服務器或關聯用戶了解配備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用戶在某時段的行蹤。

可選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可以進一步包括:行動模式確定裝置和時間間隔確定裝置(未示出)。行動模式確定裝置用于根據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確定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前一定位時刻的先前行動模式。時間間隔確定裝置用于如果先前行動模式屬于歷史行動模式之一,則從與歷史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的集合中選擇與先前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以作為前一定位時刻與所述當前定位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來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其中,歷史行動模式根據前一定位時刻之前的歷史定位時刻的歷史位置相關信息確定。根據上文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通過行動模式來確定定位時刻可以避免無意義的對位置相關信息的檢測和判斷操作,以進一步降低功耗。

在以上關于地理位置監測方法的描述中,已經詳細描述了各步驟的實現方法和功能作用等。本領域技術人員結合以上關于圖1-4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的描述,可以理解地理位置監測設備500的具體結構和運行方式等,為了簡 潔,本文不對此進行贅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顯示不與任何特定計算機、虛擬系統或者其它設備固有相關。各種通用系統也可以與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據上面的描述,構造這類系統所要求的結構是顯而易見的。此外,本發明也不針對任何特定編程語言。應當明白,可以利用各種編程語言實現在此描述的本發明的內容,并且上面對特定語言所做的描述是為了披露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

在此處所提供的說明書中,說明了大量具體細節。然而,能夠理解,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在一些實例中,并未詳細示出公知的方法、結構和技術,以便不模糊對本說明書的理解。

類似地,應當理解,為了精簡本公開并幫助理解各個發明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在上面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本發明的各個特征有時被一起分組到單個實施例、圖、或者對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應將該公開的方法解釋成反映如下意圖:即所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要求比在每個權利要求中所明確記載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確切地說,如下面的權利要求書所反映的那樣,發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開的單個實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體實施方式的權利要求書由此明確地并入該具體實施方式,其中每個權利要求本身都作為本發明的單獨實施例。

本領域那些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對實施例中的設備中的模塊進行自適應性地改變并且把它們設置在與該實施例不同的一個或多個設備中。可以把實施例中的模塊或單元或組件組合成一個模塊或單元或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們分成多個子模塊或子單元或子組件。除了這樣的特征和/或過程或者單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組合對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開的任何方法或者設備的所有過程或單元進行組合。除非另外明確陳述,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每個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來代替。

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盡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實施例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實施例的特征的組合意味著處于本發明的范圍之內并且形成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權利要求書中,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組合方式來使用。

本發明的各個部件實施例可以以硬件實現,或者以在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上運行的軟件模塊實現,或者以它們的組合實現。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實踐中使用微處理器或者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來實現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發明還可以實現為用于執行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設備或者裝置程序(例如,計算機程序和計算機程序產品)。這樣的實現本發明的程序可以存儲在計算機可讀介質上,或者可以具有一個或者多個信號的形式。這樣的信號可以從因特網網站上下載得到,或者在載體信號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并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在權利要求中,不應將位于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符號構造成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單詞“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權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驟。位于元件之前的單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存在多個這樣的元件。本發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適當編程的計算機來實現。在列舉了若干裝置的單元權利要求中,這些裝置中的若干個可以是通過同一個硬件項來具體體現。單詞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順序。可將這些單詞解釋為名稱。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A1、一種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應用于一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述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包括:

獲取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

判斷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是否滿足預設條件;以及

至少根據判斷結果決定是否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并根據決定結果執行相應操作。

A2、如A1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決定是否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包括:

如果所述相關性滿足所述預設條件,則決定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以及

如果所述相關性不滿足所述預設條件,則決定不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

A3、如A1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當前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第一基站的標識碼,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前一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第二基站的標識碼。

A4、如A3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信號強度,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信號強度。

A5、如A4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預設條件是所述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和所述第二基站的標識碼不同,

所述決定是否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包括:

當所述相關性滿足所述預設條件時,

如果所述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和第三基站的標識碼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基站的信號強度與所述第三基站的信號強度之差小于強度閾值,則決定不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基站是在所述前一定位時刻之前的第三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基站;

否則,決定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

A6、如A1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包括所述當前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檢測到的第一組基站的標識碼,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包括所述前一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檢測到的第二組基站的標識碼。

A7、如A6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組基站的信號強度,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組基站的信號強度。

A8、如A1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包括所述當前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無線保真接入信息,并且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包括所述前一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 設備的無線保真接入信息;或者

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包括所述當前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全球定位系統信息,并且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包括所述前一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全球定位系統信息。

A9、如A1至A8任一項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預設條件是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不同。

A10、如A1至A9任一項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地理位置監測方法進一步包括:

記錄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和/或

將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傳輸到遠程服務器或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關聯的移動終端。

A11、如A1至A9任一項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地理位置監測方法進一步包括:

記錄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

根據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的多個地理位置生成跟蹤路線;以及

將所述跟蹤路線傳輸到所述遠程服務器或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關聯的移動終端。

A12、如A1至A11任一項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在所述獲取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前,所述地理位置監測方法進一步包括:

根據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確定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先前行動模式;以及

如果所述先前行動模式屬于歷史行動模式之一,則從與所述歷史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的集合中選擇與所述先前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以作為所述前一定位時刻與所述當前定位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來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

其中,所述歷史行動模式根據所述前一定位時刻之前的歷史定位時刻的歷史位置相關信息確定。

A13、如A1至A12任一項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執行相應操作進一步包括:

根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

A14、如A1至A12任一項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方法,所述執行相應操作進一步包括:

獲取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標識信息;以及

根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B15、一種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包括:

獲取裝置,用于獲取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

判斷裝置,用于判斷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與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之間的相關性是否滿足預設條件;以及

定位裝置,用于至少根據判斷結果決定是否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并根據決定結果執行相應操作。

B16、如B15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當前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第一基站的標識碼,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前一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第二基站的標識碼。

B17、如B16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信號強度,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信號強度。

B18、如B17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述預設條件是所述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和所述第二基站的標識碼不同,

所述定位裝置通過以下方式決定是否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

當所述相關性滿足所述預設條件時,

如果所述第一基站的標識碼和第三基站的標識碼相同并且所述 第一基站的信號強度與所述第三基站的信號強度之差小于強度閾值,則決定不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基站是在所述前一定位時刻之前的第三定位時刻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接入的基站;

否則,決定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的地理位置。

B19、如B15至B18任一項所述的地理位置監測設備,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進一步包括:

行動模式確定裝置,用于根據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位置相關信息確定所述地理位置監測設備在所述前一定位時刻的先前行動模式;以及

時間間隔確定裝置,用于如果所述先前行動模式屬于歷史行動模式之一,則從與所述歷史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的集合中選擇與所述先前行動模式相對應的預設時間間隔,以作為所述前一定位時刻與所述當前定位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來確定所述當前定位時刻;

其中,所述歷史行動模式根據所述前一定位時刻之前的歷史定位時刻的歷史位置相關信息確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