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閃光燈裝置及拍攝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照相機等電子用戶終端設備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同時,隨著數字影像處理技術以及電荷耦合器件(CCD)的進步,數碼照相技術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現有的用戶終端設備都已將照相功能列為基本配備。在具有照相功能的用戶終端上,除了設置有照相所必須的鏡頭外,還需要設置具有補光作用的閃光燈。但是,由于機體上設置空間的限制,閃光燈的光源使用的是體積較小、功耗較低、響應迅速的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目前大多數用戶終端內部的閃光燈驅動芯片采用的是單顆雙路模式。所謂單顆雙路模式是指,一顆閃光燈驅動芯片(驅動IC)同時控制兩路驅動線路,其中,每一路驅動線路上連接有一顆LED燈,這樣,一顆閃光燈驅動芯片就能同時驅動兩顆LED燈。但是,采用這種方式在進行照相補光的過程中,閃光燈的照度較低,在環境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拍出的照片較暗、效果較差。且現有的兩顆LED燈都設置于攝像頭的一側,由于在攝像頭的側邊閃光,光線分布不均勻,容易出現閃光陰影,嚴重時甚至產生遮角等缺陷。因此,如何提高閃光燈的照度,并使得閃光燈發出的光線分布均勻,從而改善圖像拍攝效果,提高用戶體驗,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閃光燈裝置及拍攝裝置,用以提高閃光燈的照度,從而改善圖像拍攝效果,提高用戶體驗。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閃光燈裝置,包括一閃光燈驅動芯片,所述閃光燈驅動芯片連接兩路閃光燈電路,且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多顆發光二極管;所述閃光燈驅動芯片控制所述兩路閃光燈電路上的所有發光二極管同時發光。
優選的,所述發光二極管圍繞于一攝像頭的周圍呈環形排列。
優選的,所述多顆發光二極管為兩顆發光二極管。
優選的,所述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的多顆發光二極管對稱分布于所述攝像頭的周圍。
優選的,所述閃光燈裝置還包括環形燈罩,所述環形燈罩環繞所述攝像頭設置,所述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從環形燈罩射出。
優選的,所述環形燈罩采用光散射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兩路閃光電路上均并聯多顆發光二極管。
優選的,并聯于同一路閃光燈電路上的多顆發光二極管是完全相同的發光二極管。
優選的,并聯于同一路閃光燈電路上的多顆發光二極管封裝于同一個閃光燈中或并聯于同一路閃光燈電路上的多顆發光二極管分別獨立封裝。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拍攝裝置,所述拍攝裝置包括上述的任一種閃光燈裝置。
本發明提供的閃光燈裝置及拍攝裝置,通過在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多顆發光二極管,閃光燈驅動芯片控制所有的發光二極管同時發光,增大了閃光燈裝置的發光照度,改善了圖像拍攝效果,即使在環境光線較暗的情況下,也能拍攝出亮度合適的圖像,極大程度的提高了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中發光二極管的布局圖;
附圖4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中通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與照度之間的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閃光燈裝置及拍攝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閃光燈裝置,附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中發光二極管的布局圖。如圖1-3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閃光燈裝置包括閃光燈驅動芯片31、第一閃光燈電路32、第二閃光燈電路33以及連接于閃光燈電路上的多顆發光二極管。所述閃光燈驅動芯片31可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閃光燈驅動芯片,例如U2304,本具體實施方式對此不作限定。所述閃光燈驅動芯片31用于驅動兩路閃光燈電路:第一閃光燈電路32與第二閃光燈電路33。如圖1、2所示,所述第一閃光燈電路32與第二閃光燈電路呈并聯關系,所述閃光燈驅動芯片31根據接收到的控制信號,同時輸出兩路驅動電流,所述兩路驅動電流分別用于驅動第一閃光燈電路32和第二閃光燈電路33。
為了提高所述閃光燈裝置的照度,使得在環境光線比較昏暗的情況下也能拍攝出亮度較佳的圖像,本具體實施方式在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有多顆發光二極管,所述閃光燈驅動芯片31控制所述閃光燈裝置的兩路閃光燈電路上的所有發光二極管同時發光。附圖4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中通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與照度之間的關系圖,通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I與照度E之間并不成簡單的直線關系,而是隨著通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I逐漸增大,通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I與發光二極管的照度E之間呈曲率逐漸減小的上升型曲線關系。如圖4中所示,在B點時,通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為1A,此時,該發光二極管的照度為80Lux;在A點時,通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為0.5A,此時,該發光二極管的照度為50Lux。即當通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下降至原電流的一半時,該發光二極管的照度并未減小至原來的一半,而是大于原來的一半。由此,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閃光燈裝置通過在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多顆發光二極管來增大照度。本具體實施方式以在第一閃光燈電路32和第二閃光燈電路33上分別并聯兩個發光二極管為例進行說明。如圖1、2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閃光燈電路32上并聯有第一發光二極管321、第二發光二極管322,所述第二閃光燈電路33上并聯有第三發光二極管331、第四發光二極管332。為了驗證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閃光燈裝置的效果,設計了一對照試驗,所述對照試驗分成兩組:第一組采用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閃光燈裝置,且兩路閃光燈電路上分別并聯兩顆發光二極管;第二組采用現有技術中的閃光燈裝置,且兩路閃光燈電路上分別只連接有一顆發光二極管。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在實驗過程中,第一組閃光燈裝置和第二組閃光燈裝置中的所有發光二極管都是各項參數均相同的發光二極管。試驗開始后,第一組和第二組的閃光燈驅動芯片均向兩路閃光燈電路中分別輸出1A的電流,并對兩組閃光燈裝置發出的總的照度進行測量。結果得出:第一組閃光裝置的總的照度為162Lux,第二組閃光燈裝置的總的照度為119Lux。可見,本具體實施方式的閃光燈裝置的照度比現有技術提高了36%。這是因為:在第一組閃光燈裝置中,通過四個發光二極管的電流均為0.5A;第二組閃光燈裝置中,通過兩個發光二極管的電流均為1A;通過第一組每個發光二極管的電流雖然是第二組每個發光二極管電流的一半,根據圖4的曲線可知,第一組每個發光二極管的照度值要大于第二組每個發光二極管照度值的一半,由于第一組閃光燈裝置中發光二極管的數量是第二組閃光燈裝置中發光二極管數量的兩倍,因而使得第一組閃光燈裝置的總照度大于第二組閃光燈裝置的總照度。其中,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閃光燈裝置中每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的多顆發光二極管可以封裝于同一個閃光燈或每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的多顆發光二極管都是獨立封裝。
本具體實施方式可以僅在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多顆發光二極管,也可以在兩路閃光燈電路上均并聯多顆發光二極管,為了增大照度,優選的,所述閃光燈裝置的兩路閃光燈電路上均并聯有多顆發光二極管。
所述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的多顆發光二極管的具體數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為了降低成本,且使得所述閃光燈裝置具有較合適的亮度,優選的,所述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兩顆發光二極管。若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的發光二極管數量過多,不僅造成閃光燈裝置的成本上升,而且照度過大可能造成拍攝的圖像亮度過大,影響拍攝質量。
由于并聯在同一路閃光燈電路上的多顆發光二極管的壓降是一致的,優選的,并聯于同一路閃光燈電路上的多顆發光二極管是完全相同的發光二極管。如果并聯在同一閃光燈電路上的多顆發光二極管不相同,則有可能在使用過程中導致某一顆發光二極管的燒毀。
為了使得所述閃光燈裝置發出的光線均勻,優選的,所述發光二極管圍繞于一攝像頭的周圍呈環形排列。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發光二極管321、第二發光二極管322、第三發光二極管331、第四發光二極管332圍繞以攝像頭34呈環形排列。這樣,閃光燈裝置發出的光線就可均勻的投射至被攝物體上,提高了拍攝圖像的質量。不僅如此,為了防止兩路閃光燈電路上的發光二極管存在差異而產生閃光陰影,優選的,所述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的多顆發光二極管對稱分布于所述攝像頭的周圍。例如,如圖3所示,并聯于第一閃光燈電路32上的第一發光二極管321和第二發光二極管322對稱分布于攝像頭34的上、下兩端,并聯于第二閃光燈電路33上的第三發光二極管331和第四發光二極管332對稱分布于攝像頭34的左、右兩端。由于并聯于同一路閃光燈電路上的發光二極管是相同的發光二極管,因而并聯于同一閃光燈電路上的多顆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的照度均相同,通過該些發光二極管的對稱分布即可進一步確保閃光燈裝置發出的光線均勻分布。
另外,為了進一步改善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閃光燈裝置發出的光線的均勻性,且保護閃光燈免收外界環境的影響,優選的,所述閃光燈裝置還包括環形燈罩35,所述環形燈罩35環繞所述攝像頭34設置,所述第一閃光燈電路32和第二閃光燈電路33上連接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均從環形燈罩35射出。更優選的,所述環形燈罩35可以采用光散射材料制作而成,有利于散射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
不僅如此,本具體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拍攝裝置,所述拍攝裝置包括上述任一種閃光燈裝置。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拍攝裝置可以是但是不限于手機、相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
本發明提供的閃光燈裝置及拍攝裝置,通過在至少一路閃光燈電路上并聯多顆發光二極管,閃光燈驅動芯片控制所有的發光二極管同時發光,增大了閃光燈裝置及拍攝裝置的發光照度,改善了圖像拍攝效果,即使在環境光線較暗的情況下,也能拍攝出亮度合適的圖像,極大程度的提高了用戶體驗。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