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外殼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045175閱讀:78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外殼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殼連接結構,特別是對現有外殼連接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當外殼有幾部分構成時,各個部分之間通常通過連接結構連接。比如,熱水器的外殼通常情況下,由面殼和底殼及頂板和底板構成,面殼和底殼之間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連接,一種是面殼和底殼直接對接連接,另一種是面殼包圍底殼連接。直接對接連接時通常在面殼上形成卡扣,由卡扣將面殼的邊卡合在底殼的邊上。圖1為現有技術中熱水器外殼的連接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從圖1 和圖2中可以看出,面殼1和底殼2的連接方式為面殼1和底殼2直接對接的連接方式,面殼1的左右兩側邊如圖2所示,通過彎折加工形成面殼折彎邊4,在面殼折彎邊4上形成若干個舌片,將所述舌片向底殼2折彎90度后形成卡扣3。面殼1和底殼2連接時,卡扣3位于底殼折彎邊5的內側,由卡扣3與底殼折彎邊5的配合來實現對面殼1和底殼2在寬度方向上位置的限制。在連接好面殼1和底殼2后,再其高度方向上的兩側通過螺釘安裝好頂板和底板后,面殼1和底殼2及頂板和底板之間的相對位置都得到固定。從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以及圖1和圖2中可以看出,由于卡扣3是通過彎折舌片形成的,為形成舌片需要在面殼折彎邊4處切除較多的面殼材料,使得材料利用率較低,從而生產成本提高,在卡扣3的成型過程中還需要增加一道折彎舌片的折彎工序,使得生產工藝復雜,由于卡扣3是由舌片折彎形成,故卡扣的強度不高,容易損壞。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過改進的外殼連接結構,以實現簡化生產工藝,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產品強度,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技術方案1 一種外殼連接結構,包括面殼和底殼,所述面殼的側邊端部向內側彎折180度后其一部分再反向彎折一定角度形成向內側突出的面殼折彎邊,在所述面殼折彎邊上形成有向底殼突出的橋位,所述面殼和底殼連接時,所述底殼的側邊進入所述面殼側邊與所述橋位之間的安裝間隙中,由所述底殼的側邊與所述安裝間隙間的配合來連接所述面殼和底殼的側邊。技術方案2 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所述底殼的側邊端部向內側彎折一定角度后形成向內突出的底殼折彎邊,所述面殼和底殼連接時,所述底殼折彎邊進入所述面殼的側邊與所述橋位之間的安裝間隙中,由所述底殼折彎邊與所述安裝間隙間的配合來連接所述面殼和底殼的側邊。由技術方案1和2可知,面殼的側邊上與底殼連接處形成有向殼體內彎折的面殼折彎邊,所述面殼折彎邊上形成有向底殼突出的橋位,面殼與底殼的側邊之間,通過面殼側邊與橋位之間的安裝間隙與底殼側邊或底殼折彎邊之間的配合來實行連接,不僅可限制面殼和底殼在寬度方向上的相互移動,與現有技術相比還大大節約了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并且省略了形成卡扣的彎折工序,簡化了生產工藝,從而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技術方案3 根據技術方案2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所述底殼折彎邊與所述安裝間隙間的配合間隙為0. Imm至0. 3mm。由技術方案3中可知,由于底殼折彎邊與安裝間隙間的配合間隙為0. Imm至 0. 3mm,除安裝方便外還保證了兩者之間不會有大的間隙出現。技術方案4 根據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所述橋位由兩側邊與底邊構成呈等腰梯形狀,所述兩側邊、底邊與所述面殼折彎邊保持相連的狀態。由技術方案4可知,由于橋位為等腰梯形狀并且兩側邊、底邊與面殼折彎邊相連, 保證了橋位有較高的強度,不易損壞技術方案5 根據技術方案4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所述底殼折彎邊上形成有供面殼上所述橋位嵌入的閉合孔。技術方案6 根據技術方案4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所述底殼折彎邊上形成有供面殼上所述橋位嵌入的缺口。由技術方案5和技術方案6可知,由于底殼折彎邊上對應于面殼上所述橋位結構設置有閉合孔或者缺口,在底殼和面殼連接時,面殼上的橋位結構可嵌入底殼上的閉合孔或者缺口內并與之緊密結合,不僅限制了底殼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的移動,也限制了底殼在前后寬度方向上的移動,使得面殼和底殼的連接更緊密,不會在前后方向上移動。技術方案7 根據技術方案5或6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還包括頂板和底板,所述頂板和底板通過焊接與所述底殼連接,所述面殼上形成有翻邊,在所述翻邊與所述頂板和底板的對應位置上形成有連接孔,利用自攻螺釘或螺栓和螺母將所述面殼與所述頂板、底板連接起來。由技術方案7可知,由于頂板和底板通過焊接的方式與底殼連接,面殼與頂板和底板通過自攻螺釘或螺栓和螺母連接,可使得面殼與底殼在高度方向上的連接強度更高, 從而進一步減小了所述面殼或所述底殼在寬度方向上的可移動性。技術方案8 根據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所述橋位通過切沖工藝在所述面殼折彎邊上加工形成。由技術方案8可知,由于橋位通過切沖工藝在面殼折彎邊加工形成,可在形成面殼折彎邊時,一起加工出橋位,降低了加工成本。技術方案9 根據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所述外殼連接結構為熱水器中面殼與底殼之間的連接結構。由技術方案9可知,由于熱水器的面殼與底殼之間的連接結構采用了技術方案1 或2的連接結構,熱水器具有與技術方案1或2同樣的效果。


圖1為現有技術中熱水器外殼的連接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圖3為熱水器的外殼的外觀圖;圖4為熱水器外殼中面殼的結構圖;圖5為圖4中B處的放大圖6為熱水器外殼中底殼結構圖;圖7為熱水器外殼中底殼連接底殼頂板和底殼底板的結構圖;圖8為熱水器外殼連接結構底殼裝配邊為折彎邊的安裝結構圖;圖9為圖8中C處的放大圖;圖10為另一種熱水器外殼的連接結結構圖;圖11為圖10中D處放大圖;圖12為另一種熱水器外殼的連接結構圖;圖13為圖12中E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熱水器為例結合圖來具體論述本發明提供的外殼連接結構。圖3為熱水器的外殼的外觀圖,從圖3中可以看出,所述熱水器的外殼由面殼1和底殼2和底板8以及未圖示的頂板7構成。圖4為熱水器外殼中面殼的結構圖,圖5為圖 4中B處的放大圖,從圖4和圖5中可以看出,面殼1的左右兩側邊上形成有向內突出的面殼折彎邊4,面殼折彎邊4由面殼1的左右兩側邊向殼體內彎折180度后在一定的高度處其一部分再反向彎折90度后形成,在面殼折彎邊4上形成有橋位6,在圖中僅代表性的示出一個,可根據需要形成若干個。橋位6通過沖壓工藝在形成面殼折彎邊4時一起形成。橋位6從面殼折彎邊4向下凸出呈等腰梯形,其兩側邊、底邊與面殼折彎邊4相連,橋位6與面殼1的側邊之間形成有與底殼2的側邊配合的安裝空隙。由于橋位6與在面殼折彎邊4 上直接沖壓形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橋位6與面殼折彎邊4之間的連接部分具有一定的寬度,提高了橋位6的強度。本發明對橋位6的尺寸及數量均沒有特別限制,橋位6的尺寸及數量可以根據不同面殼1和底殼2的造型調整。圖6為熱水器外殼中的底殼結構圖,從圖6中可以看出,底殼2的左右兩側邊向上彎折90度后再向內側彎折90度后形成底殼折彎邊5。底殼折彎邊5的高度與面殼1上的面殼折彎邊4相當,寬度略小于橋位6與面殼1的側邊內側之間的安裝空隙,底殼折彎邊5 與安裝間隙之間的配合間隙設定在0. Imm至0. 3mm之間優選0. 2mm。如上所述面殼1和底殼2連接時,不僅可實現面殼1和底殼2在寬度方向上的位置的限制和約束,還大大節約了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并且與現有技術比減少一道卡扣3的折彎工序,簡化了生產工藝,從而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圖7為熱水器外殼中底殼連接底殼頂板和底殼底板的結構圖,從圖7中可以看出, 頂板7和底板8直接固定在所述底殼2上,在頂板7和底板8上分別設置有四個用于與面殼1固定用的螺孔71,81,所述底殼2與頂板7和底板8之間通過點焊的方式連接。在面殼1安裝到底殼2上時,橋位6位于底殼折彎邊5的內側,之后,如圖3所示在面殼1的四個通孔11中插入自攻螺釘將其擰緊在頂板7和底板8上的螺孔71,螺孔81中,面殼1就安裝在底殼2上,此時,底殼1與面殼2之間不僅在左右兩個側面上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也受限制與約束,使得面殼1與底殼2完整地連接在一起,達到較高的連接強度。圖8為一種熱水器外殼的連接結構圖,圖9為圖8中C處的放大圖,從圖8和圖9 中可以看出,在面殼1安裝到底殼2上時,底殼折彎邊5的上表面與所述面殼折彎邊4的下表面緊密貼合,所述底殼折彎邊5的側邊在所述橋位結構6的外側,且與所述橋位結構6緊密接觸。即可實現將底殼2在寬度方向上牢固。圖10為另一種熱水器外殼連接結構圖,圖11為圖10中D處放大圖,從圖10和圖 11可以看出,與第1實施例中的連接結構相比,區別在于底殼2上,即,底殼2上的底殼折彎邊fe比第1實施例中的底殼折彎邊5要寬,并且其上表面與所述面殼折彎邊4的下表面緊密貼合,在底殼折彎邊5上與橋位6的對應位置處形成供橋位6插入的通孔9。在面殼1安裝到底殼2上時,橋位6進入通孔9中,將橋位6固定。相比于第1實施例,除具有第1實施例節省材料和減少加工工序外,面殼1與底殼2之間的連接將更加牢固。圖12為另一種熱水器外殼連接結構結構圖,圖13為圖12中E處的放大圖,從圖 12和圖13可以看出,與上述實施例相比,區別在于底殼2上,即,底殼裝配邊為折彎邊且折彎邊上有缺口 10,并且其上表面與所述面殼折彎邊4的下表面緊密貼合,在底殼折彎邊恥上與橋位6的對應位置處形成供橋位6插入的缺口。在面殼1安裝到底殼2上時,橋位6 進入缺口 10中,將橋位6固定。相比于第1與第2實施例,除具有第1和第2實施例節省材料和減少加工工序外,面殼1與底殼2之間的連接將更加牢固。如上所述的熱水器外殼的連接結構,不僅限制了底殼2在左右寬度方向上的移動,也限制了底殼2在前后寬度方向上的移動,使得面殼1和底殼2的連接更緊密,不會在前后方向上滑動。且與現有技術相比簡化了生產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同時產品強度也有提高。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發明提供的外殼連接結構除了可用于熱水器外,還可用于油煙機等產品上的鈑金件之間或者鈑金件與塑料件之間配合的地方。 且以上所述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如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裝配處的連接結構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換位,如將面殼的側邊設置為不彎折、彎折、彎折的側邊上設置缺口或者通孔,在所述底殼折彎邊上設置橋位結構,也可以實現面殼與底殼之間在寬度方向上位置的限定與約束。
權利要求
1.一種外殼連接結構,包括面殼和底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殼的側邊端部向內側彎折 180度后其一部分再反向彎折一定角度形成向內側突出的面殼折彎邊,在所述面殼折彎邊上形成有向底殼突出的橋位,所述面殼和底殼連接時,所述底殼的側邊進入所述面殼側邊與所述橋位之間的安裝間隙中,由所述底殼的側邊與所述安裝間隙間的配合來連接所述面殼和底殼的側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的側邊端部向內側彎折一定角度后形成向內突出的底殼折彎邊,所述面殼和底殼連接時,所述底殼折彎邊進入所述面殼的側邊與所述橋位之間的安裝間隙中,由所述底殼折彎邊與所述安裝間隙間的配合來連接所述面殼和底殼的側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折彎邊與所述安裝間隙間的配合間隙為0. Imm至0. 3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橋位由兩側邊與底邊構成呈等腰梯形狀,所述兩側邊、底邊與所述面殼折彎邊保持相連的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折彎邊上形成有供面殼上所述橋位嵌入的閉合孔。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折彎邊上形成有供面殼上所述橋位嵌入的缺口。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頂板和底板,所述頂板和底板通過焊接與所述底殼連接,所述面殼上形成有翻邊,在所述翻邊與所述頂板和底板的對應位置上形成有連接孔,利用自攻螺釘或螺栓和螺母將所述面殼與所述頂板、底板連接起來。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橋位通過切沖工藝在所述面殼折彎邊上加工形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殼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連接結構為熱水器中面殼與底殼之間的連接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外殼連接結構,包括面殼和底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殼的側邊端部向內側彎折180度后其一部分再反向彎折一定角度形成向內側突出的面殼折彎邊,在所述面殼折彎邊上形成有向底殼突出的橋位,所述面殼和底殼連接時,所述底殼的側邊進入所述面殼側邊與所述橋位之間的安裝間隙中,由所述底殼的側邊與所述安裝間隙間的配合來連接所述面殼和底殼的側邊。本發明提供的外殼連接結構不僅簡化生產工藝,還可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產品強度,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G12B9/02GK102163466SQ201110075208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8日
發明者朱春花, 陳建鵬 申請人:海爾集團公司, 青島海爾模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