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斜滑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斜滑塊機構,屬于模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普通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固定在上墊板下側,下模中部設有下模頂塊,使用時,將未成型的工件放置在下模頂塊上,隨著壓力機帶動上模往下運動時,零件開始成型,直至模具完全閉合,零件成型結束。隨著壓力機繼續運動,上模開始開啟,有些具有特殊結構的零件容易包覆在模上無法取出,因此,需要一種能夠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機構,使得零件容易取出。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機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斜滑塊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上模外側的滑塊固定塊以及設于滑塊固定塊外側的斜滑塊上模,斜滑塊上模的外壁結構與工件的內壁結構相匹配,斜滑塊上模與滑塊固定塊之間的接觸面為斜面,斜滑塊上模的上端連接復位機構。優選地,所述的滑塊固定塊固定連接設于上模上側的上墊板。優選地,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彈簧和頂銷,彈簧上端固定,下端連接頂銷,頂銷連接斜滑塊上模的上端。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便于成型后出料,同時在加工制造上非常簡單,做到了低成本,高質量,性價比高。
圖1為模具開模狀態示意圖;圖2為模具合模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種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斜滑塊機構,由滑塊固定塊1、斜滑塊上模2和復位機構3組成,如圖1所示,為開模狀態示意圖,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4和下模6,下模6中部設有下模頂塊7,上模4固定在上墊板5下側,滑塊固定塊1設置在上模4外側,固定連接設于上模4上側的上墊板5,斜滑塊上模2設于滑塊固定塊1外側,斜滑塊上模2的外壁結構與工件8的內壁結構相匹配,斜滑塊上模2與滑塊固定塊1之間的接觸面為斜面,斜滑塊上模2的上端連接復位機構3。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彈簧和頂銷,彈簧上端固定,下端連接頂銷,頂銷連接斜滑塊上模2的上端。 使用時,將未成型的工件8放置在下模頂塊上,隨著壓力機帶動上模4往下運動時,首先是斜滑塊上模2接觸工件,隨著上模的繼續往下運動,首先是斜滑塊上模2沿著滑塊固定塊1開始退后,同時左右的斜滑塊上模2也開始分開,直至斜滑塊上模2壓實碰到上墊板5后,處于最分開的狀態,這時上模4處于剛性狀態,隨著壓力機繼續往下運動,下模頂塊開始往下運動,零件開始成型,直至模具完全閉合,零件成型結束。如圖2所示,為模具合模狀態示意圖,隨著壓力機繼續運動,上模4開始開啟,機床上回,斜滑塊上模2沿著滑道退出,讓開工件,零件完全處于在下模6上,很方便取出。本實用新型完全達到了加工簡單、精度較好控制,成本較低、成型較穩定4大特點,具有很好的實際應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斜滑塊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上模(4)外側的滑塊固定塊(1)以及設于滑塊固定塊(1)外側的斜滑塊上模(2),斜滑塊上模(2)的外壁結構與工件(8)的內壁結構相匹配,斜滑塊上模(2)與滑塊固定塊(1)之間的接觸面為斜面,斜滑塊上模(2)的上端連接復位機構(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斜滑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塊固定塊(1)固定連接設于上模(4)上側的上墊板(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斜滑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位機構包括彈簧和頂銷,彈簧上端固定,下端連接頂銷,頂銷連接斜滑塊上模(2)的上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解決成型后出料問題的斜滑塊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上模外側的滑塊固定塊以及設于滑塊固定塊外側的斜滑塊上模,斜滑塊上模的外壁結構與工件的內壁結構相匹配,斜滑塊上模與滑塊固定塊之間的接觸面為斜面,斜滑塊上模的上端連接復位機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便于成型后出料,同時在加工制造上非常簡單,做到了低成本,高質量,性價比高。
文檔編號B30B15/02GK202053553SQ20112008283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5日
發明者王曉鋒, 錢勇 申請人:上海沿浦金屬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