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路板載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178982閱讀:34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路板載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路板載具,尤其涉及一種包含至少兩個壓扣組件的電路板載具。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裝置的精密化,電路板的厚度越來越薄,現有的生產線欲對電路板進行加工制程時(例如利用表面黏著技術(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進行組裝),必須先將電路板放置于載具上,并用膠帶將該電路板貼附固定于該載具,以利進行后續的生產作業,但此種以膠帶貼附的方式相當麻煩且無法精準的對位,又如果針對厚度各不相同的電路板而言,以膠帶貼附的方式將無法穩固地將電路板固定于該載具,進而影響電路板的生產良率。因此,如何創作出一種電路板載具,改善現有電路板無法穩固固定于載具的問題,將是本實用新型所欲積極揭露之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路板載具,以期達到穩固扣持電路板的功效,并可適用于不同厚度的電路板。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路板載具,其包含載板及至少兩個壓扣組件。其中,該載板包含至少兩個第一限位部、至少兩個定位部與電路板承載槽,且各第一限位部鄰近于電路板承載槽與各定位部;以及該至少兩個壓扣組件活動設置于該載板,各壓扣組件包含滑動件、T型定位柱及彈性件,該滑動件包含貫孔、第一止擋部與第二限位部,該貫孔對應于該定位部,該第一止擋部位于該貫孔內,且該第二限位部位于該滑動件的一個側面并對應于該第一限位部,以供該滑動件相對于該載板滑動,該T型定位柱包含相互連接的第二止擋部與固定部,該固定部貫穿該貫孔并固定于該定位部,及該彈性件設置于該貫孔內并抵頂于該第一止擋部與該第二止擋部之間。于一實施例中,各該定位部為定位孔,該定位孔與該貫孔連通。于一實施例中,各該第一限位部為滑槽,各該第二限位部為對應于該滑槽的滑塊。于一實施例中,各該第一限位部為復數個滑槽,各該第二限位部為對應于滑槽的復數個滑塊。于一實施例中,各該T型定位柱為螺栓。于一實施例中,各該滑槽的長軸方向斜向對應于該電路板承載槽。于一實施例中,各該滑槽的長軸方向正向對應于該電路板承載槽。藉此,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板載具,結合載板與壓扣組件,并利用該壓扣組件的彈性件的設置,使該壓扣組件的滑動件易于滑動并達到將電路板穩固扣持于該載板上的功效,此外該壓扣組件的彈性件的壓縮空間,亦可使得該電路板載具適用于各種不同厚度的電路板。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承載電路板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承載電路板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的滑動件脫離電路板的側面透視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的滑動件扣持于電路板的側面透視不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扣持電路板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扣持電路板的局部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扣持電路板的局部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0 電路板載具120 載板122 第一限位部124 定位部126 電路板承載槽140 壓扣組件142 滑動件1422 貫孔1424 第一止擋部1426 第二限位部1428 端部144 彈性件146 T型定位柱1462 第二止擋部1464 固定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充分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現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說明如下:請參照圖1至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承載電路板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承載電路板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電路板載具100包含載板120及至少兩個壓扣組件140,該電路板載具100用于承載并扣持電路板200。該載板120包含至少兩個第一限位部122、至少兩個定位部124與電路板承載槽126,且各該第一限位部122鄰近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與各該定位部124。壓扣組件140活動設置于該載板120,各該壓扣組件140包含滑動件142、T型定位柱146及彈性件144。該滑動件142包含貫孔1422、第一止擋部1424與第二限位部1426,該貫孔1422對應于該定位部124,該第一止擋部1424位于該貫孔1422內,且該第二限位部1426位于該滑動件142的一個側面并對應于該第一限位部122,以供該滑動件142相對于該載板120滑動;該T型定位柱146包含相互連接的第二止擋部1462與固定部1464,該固定部1464貫穿該貫孔1422并固定于該定位部124 ;及該彈性件144設置于該貫孔1422內并抵頂于該第一止擋部1424與該第二止擋部1462之間。本實施例中,于該載板120上設置兩個相對的壓扣組件140,以在該電路板200設置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后,推動壓扣組件140使滑動件142相向滑動,直至各該滑動件142的端部1428壓扣于該電路板200的表面,進而將該電路板200固定扣持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內。其中,壓扣組件140的數量、設置位置不限于本實施例與圖式所示,亦可為三個、四個壓扣組件140鄰近設置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的各周緣,可視實際需求變更。于本實施例中,各該定位部124為定位孔,該定位孔與該貫孔1422連通,并利用螺栓作為該T型定位柱146而貫穿該貫孔1422并鎖固于該定位孔,以使該T型定位柱146穩固地結合于該載板120。于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限位部122為復數個滑槽,各該第二限位部1426為對應于滑槽的復數個滑塊,各該滑塊的尺寸小于各該滑槽的尺寸,且各該滑塊位于各該滑槽內,以使各該滑塊可于各該滑槽內滑動,并可利用不同滑槽方向的設計,來限制各該滑動件142的滑動方向,以符合各種電路板200制程需求。于本實施例中,各該滑槽的長軸方向正向對應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亦即各該滑槽的長軸方向垂直于其所鄰近的電路板承載槽126的端緣。其中,各該第一限位部122與各該第二限位部1426的形式并不限于本實施例與圖式所示,亦可為各該第一限位部122為復數個滑塊,各該第二限位部1426為對應于滑塊的復數個滑槽,或者各該第一限位部122為滑塊與滑槽,且各該第二限位部1426為對應的滑槽與滑塊。請參照圖4至圖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的滑動件脫離電路板的側面透視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的滑動件扣持于電路板的側面透視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扣持電路板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以其中的壓扣組件140來說明各該壓扣組件140的使用方式。如圖4所示,該滑動件142的貫孔1422為長型孔,而使該滑動件142可利用該第一限位部122與該第二限位部1426的配合而相對該T型定位柱146移動,亦即該T型定位柱146不動僅該滑動件142可移動,以使該滑動件142的端部1428脫離或壓扣于該電路板200。當將該滑動件142順著該第一限位部122朝該電路板承載槽126的方向滑動,使該滑動件142的端部1428壓扣于該電路板200的端緣,形成如圖5所示的狀態,此時由于該T型定位柱146的第二止擋部1462的位置為固定,使得抵頂于該第一止擋部1424與該第二止擋部1462之間的彈性件144利用其本身的伸張力抵推該第一止擋部1424,使得該滑動件142朝該載板120迫緊,進而該滑動件142的端部1428迫緊于該電路板200的表面,而將該電路板200穩固地扣持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內,形成如圖6所示的狀態。若需將該電路板200自該電路板承載槽126移開,則將滑動件142順著該第一限位部122朝遠離該電路板承載槽126的方向滑動,使各該滑動件142的端部1428脫離該電路板200的端緣,即可將該電路板200自該電路板承載槽126內取出。此外,由于在該第一止擋部1424與該第二止擋部1462之間的彈性件144具有壓縮空間,因此當電路板200厚度較厚時,可自該載板120略微提起各該滑動件142而壓縮各該彈性件144,再將滑動件142朝該電路板承載槽126的方向移動,即可藉由各該彈性件144本身的伸張力將該電路板200穩固地扣持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內。請參照圖7,其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扣持電路板的局部示意圖。如圖所示,于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限位部122為滑槽,而各該第二限位部1426為對應于該滑槽的滑塊,亦可使該滑動件142順著該第一限位部122相對于該載板120滑動,達到扣持該電路板200的目的。請參照圖8,其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板載具扣持電路板的局部示意圖。如圖所示,于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限位部122的滑槽的長軸方向斜向對應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且活動設置于該滑槽的壓扣組件140斜向對應于該電路板承載槽126,亦可使該滑動件142相對于該載板120滑動,達到扣持該電路板200的目的。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板載具,結合載板與壓扣組件,并利用該壓扣組件的彈性件的設置,使該壓扣組件的滑動件易于滑動并達到將電路板穩固扣持于該載板上的功效,此外該壓扣組件的彈性件的壓縮空間,亦可使得該電路板載具適用于各種不同厚度的電路板。本實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于描繪本實用新型,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所有與該實施例等效的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電路板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載具包含: 載板,其包含至少兩個第一限位部、至少兩個定位部與電路板承載槽,且各所述第一限位部鄰近于所述電路板承載槽與各所述定位部;以及 至少兩個壓扣組件,其活動設置于所述載板,各所述壓扣組件包含: 滑動件,其包含貫孔、第一止擋部與第二限位部,該貫孔對應于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一止擋部位于所述貫孔內,且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滑動件的一個側面并對應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以供所述滑動件相對于所述載板滑動; T型定位柱,包含相互連接的第二止擋部與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貫穿所述貫孔并固定于所述定位部;及 彈性件,其設置于所述貫孔內并抵頂于所述第一止擋部與所述第二止擋部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板載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部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與所述貫孔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路板載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限位部為滑槽,各所述第二限位部為對應于所述滑槽的滑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路板載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限位部為復數個滑槽,各所述第二限位部為對應于所述滑槽的復數個滑塊。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電路板載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T型定位柱為螺栓。
6.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電路板載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槽的長軸方向斜向對應于所述電路板承載槽。
7.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電路板載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槽的長軸方向正向對應于所述電路板承載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路板載具,其包含載板及至少兩個壓扣組件。其中,該載板包含至少兩個第一限位部、至少兩個定位部與電路板承載槽,壓扣組件活動設置于該載板,且各該壓扣組件包含滑動件、T型定位柱及彈性件。藉此,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板載具,結合載板與壓扣組件,并利用該壓扣組件的彈性件的設置,使該壓扣組件的滑動件易于滑動并達到將電路板穩固扣持于該載板上的功效,此外該壓扣組件的彈性件的壓縮空間,亦可使得該電路板載具適用于各種不同厚度的電路板。
文檔編號H05K3/30GK203015298SQ201220682390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明者賴冠穎 申請人:誠鴻興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