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式踩錐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式踩錐機,包括機架、壓頭與踩刀,壓頭與踩刀相連接,其中,還包括油缸,油缸通過連接組件安裝在機架上油缸定位孔中,油缸的底部與壓頭相連接,油缸的行程與踩刀向機架底部運動的距離相同。本實用新型通過安裝頂梁上并且與壓頭相連接的油缸,以實現對壓頭與踩刀的行程進行控制,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
【專利說明】液壓式踩錐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踩錐機,尤其是一種液壓式踩錐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踩錐機在工作時,壓頭與踩刀向下移動的距離不便于進行控制,因此,造成了使用的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對壓頭與踩刀的行程進行控制的液壓式踩錐機。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式踩錐機,包括機架、壓頭與踩刀,所述壓頭與所述踩刀相連接,還包括油缸,所述油缸通過連接組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油缸定位孔中,所述油缸的底部與所述壓頭相連接,所述油缸的行程與所述踩刀向所述機架底部運動的距離相同。
[0005]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定位圈與多個支撐板,所述定位圈固定在所述機架的頂梁底部表面上,所述定位圈的內徑大于所述油缸的直徑;多個所述支撐板設置在所述油缸的外壁上,所述支撐板的頂部端面頂抵在所述油缸外壁的卡位上,所述支撐板的底部端面設置在所述機架的頂梁頂部表面上。
[0006]進一步地,在所述頂梁的頂部表面上還設有墊板,所述支撐板的底部端面頂抵在所述墊板的頂部表面上。
[0007]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板的形狀為直角梯形。
[0008]進一步地,在所述頂梁上設有用于所述油缸貫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與所述定位圈中的通孔a和所述墊板中的通孔b相對應。
[0009]進一步地,在所述機架的底部還設有平臺,所述平臺由長方形區域與輔助區域構成,所述輔助區域呈外凸狀設置在所述長方形區域的外沿。
[0010]進一步地,所述輔助區域為兩個半圓形區域,所述半圓形區域設置在所述長方形區域的中部。
[0011]進一步地,在所述頂梁上還安裝有油箱。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3]本實用新型通過安裝頂梁上并且與壓頭相連接的油缸,以實現對壓頭與踩刀的行程進行控制,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15]圖2為圖1中平臺的結構圖。
[0016]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0017]1-機架 2-頂梁3-油缸
[0018]4-壓頭 5-踩刀6-支撐板
[0019]7-墊板 8-定位圈9-油箱
[0020]10-平臺11-長方形區域12-半圓形區域a
[0021]13-半圓形區域b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式踩錐機,主要包括機架1、壓頭4、踩刀5、油缸3、油箱9與平臺10,其中,油缸3與油箱9均是安裝在機架I中的頂梁上,該油缸3通過連接組件安裝在頂梁上的油缸定位孔中,油缸3的底部與壓頭4相連接,壓頭4與踩刀5相連接,油缸的行程與踩刀向機架底部運動的距離相同,因此,便于對壓刀與踩刀的行程進行控制。
[0023]機架I底部的平臺10由長方形區域11與輔助區域構成,輔助區域呈外凸狀設置在長方形區域的外沿。其中,輔助區域為半圓形區域al2與半圓形區域bl3構成,半圓形區域al2與半圓形區域bl3呈相互對應的方式設置在長方形區域11的中部。由半圓形區域
a、半圓形區域b以及與兩個半圓形區域相連接的部分構成一個圓形區域,該圓形區域的直徑為2m。
[0024]通過在現有的長方形區域的中部增加兩個半圓形區域,從而擴大了工作區域,使工作人員能夠在更為安全的環境下工作。
[0025]連接組件包括定位圈8與多個支撐板6,定位圈8固定在頂梁2底部表面上,定位圈8的內徑大于油缸的直徑;多個支撐板6設置在油缸3的外壁上,支撐板6的頂部端面頂抵在油缸3外壁的卡位上,支撐板6的底部端面設置在機架的頂梁2頂部表面上。支撐板的形狀為直角梯形。
[0026]在頂梁2頂部表面上還設有墊板7,支撐板6的底部端面頂抵在墊板7的頂部表面上。
[0027]在頂梁上設有用于油缸貫穿的通孔,通孔的位置與定位圈8中的通孔a和墊板7中的通孔b相對應。
[0028]通過定位圈與支撐板實現油缸與機架的裝配,無需使用螺絲,具有安裝方便等優點。在裝配時,先將定位圈焊接在機架的頂梁底部表面上,采用外部設備在頂梁表面的中間位置上形成一個與定位圈的內徑相同大小的通孔,運用鋼絲繩將油缸移動至頂梁的頂部,并將油缸其底端設置在定位圈中,再通過多個支撐板將油缸卡在頂梁上。
[0029]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舉凡熟悉此項技藝的專業人士.在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之后,自然能依據實際的需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教導下加以變化。因此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同等變化與修飾,曾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式踩錐機,包括機架、壓頭與踩刀,所述壓頭與所述踩刀相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缸,所述油缸通過連接組件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油缸定位孔中,所述油缸的底部與所述壓頭相連接,所述油缸的行程與所述踩刀向所述機架底部運動的距離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式踩錐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定位圈與多個支撐板,所述定位圈固定在所述機架的頂梁底部表面上,所述定位圈的內徑大于所述油缸的直徑;多個所述支撐板設置在所述油缸的外壁上,所述支撐板的頂部端面頂抵在所述油缸外壁的卡位上,所述支撐板的底部端面設置在所述機架的頂梁頂部表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式踩錐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梁的頂部表面上還設有墊板,所述支撐板的底部端面頂抵在所述墊板的頂部表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式踩錐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的形狀為直角梯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式踩錐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梁上設有用于所述油缸貫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與所述定位圈中的通孔a和所述墊板中的通孔b相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式踩錐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架的底部還設有平臺,所述平臺由長方形區域與輔助區域構成,所述輔助區域呈外凸狀設置在所述長方形區域的外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壓式踩錐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區域為兩個半圓形區域,所述半圓形區域設置在所述長方形區域的中部。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壓式踩錐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梁上還安裝有油箱。
【文檔編號】B30B15/00GK203391331SQ201320239465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6日
【發明者】貴士利, 崔永喜 申請人:武漢市林美封頭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