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其提供一種省力、以及只可做單一方向移動的傳動裝置。
一般在廠房內搬運重物時,大多將物體堆放在棧板上,而后以如圖7所示的油壓車將棧板托離地面,再以人力推、拉,借以挪移物體,而其結構及運作方式是在油壓車70前方延伸設一對叉臂71,兩叉臂71同時固設在一連結塊72上,另外在油壓車70后端設一組由搖臂74及油壓缸75所組成的控制裝置73,并在控制裝置73下方設一組輪子76,搖擺搖臂74便可使油壓缸75頂持連結塊72上升,進而使叉臂71帶動棧板及其上方的物體同時上升,待棧板底部已離開地面一段距離以后,便以人力推或拉搖臂74,進而將載著物體的油壓車70移至適當位置。
上述便是傳統的油壓車大致裝置及運作情形,其雖然已普遍使用在各工廠或貨柜場等地,但仍存在著許多缺點,諸如1·當將載有重物的棧板托離地面,而欲推動油壓車的瞬間,其輪子與地面所形成的靜摩擦力極大,而工作人員必需施以抵抗該最大靜摩擦力的力量才可使油壓車前進或后退,頗為費力。
2·由于傳統油壓車必需以人力推抵油壓車頗為費力,故有時必需以二人合力推、拉,如此一來便形成人力的浪費,但若為了避免二人同時施力而一次只移動少部份物體時,又未能完全發揮油壓車的托運功能。
3·當推動載有重物的油壓車上坡時,其斜面分力將促使油壓車往下滑,加重了工作人員的負擔。
因此,由于傳統油壓車是以人工力量施以推、拉的力,而產生費力、易在斜坡下滑而增加工作人員的負擔等缺點,實有加以改良的必要,而一般使用者雖多感不便,但仍未能加以設計改善,使得其所造成的不便仍然延續下去。本發明人便是在有感于傳統油壓車所造成的缺點,于是著手創作,以期獲得一省力、可控制前、后移動的油壓車傳動裝置,經多次試驗終得效果卓越的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其是利用機械力使油壓車上升時,同時可做前進運動,且可控制輪子做正常的雙向轉動或單一方向轉動,以防止其在斜坡下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在油壓車的前方具有雙叉臂以頂持在棧板下方,而后方具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下方設有一組借輪軸穿置的輪子,其中,控制裝置具有一搖臂以搖擺升高叉臂,且搖臂中段具有一凸伸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在兩輪子之間的輪軸上固設二棘齒方向相反的棘輪,在二棘輪外框設有一傳動臂,并在傳動臂上樞設二卡制塊,以分別與二棘輪扣合,傳動臂的另一端樞設一連接桿,該連接桿向上延伸穿過固定座,而二卡制塊均利用一調整索及彈簧的配合,調整其是否與棘輪扣合。
一種方案中,在穿置有連接桿的固定座上設二貫穿的控制槽,控制槽內分別樞設一方向調整桿,方向控制桿上固結一調整索,該調整索另一端便向下延伸固接在卡制塊的一端。
另一種方案中,控制槽一側設有凹入的分段凹槽,另外在靠近分段凹槽的固定座內側固設一定位塊,定位塊一側凸設有定位梢及拉引彈簧,以分別樞設、鉤設于方向調整桿,且定位梢是位于調整索及拉引彈簧之間。
又一種方案中,調整索是設在卡制塊具卡齒的該端。
又一種方案中,穿過固定座的連接桿末端設有螺紋,以便與一調整螺帽螺設。
又一種方案中,連接桿與傳動臂之間樞設有萬向接頭。
本實用新型利用二棘輪10、101、二卡制塊21、22、方向調整桿60及調整索61···等結構的配合,可一改傳統油壓車的缺點而具備下列幾項優點1·由于在搖擺搖臂50使叉臂頂持重物上升的過程中,可同時使油壓車前進,不需待完全上升后再推拉,故可有效節省時間。
2·由于油壓車是利用較省力的機械力前進,而不致造成工作者的負擔。
3·由于油壓車可選擇單方向前進或后退,故在斜坡時也可阻止油壓車往下滑動。
4·本實用新型也可選擇調整使上述傳動結構不發揮作用,而僅做一般油壓車的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特征及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傳動臂及棘輪、卡制塊的外觀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方向控制桿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方向控制桿平面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組合剖面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動作圖。
圖7為傳統油壓車外觀圖。
請參閱圖1、2、3所示,與前述傳統裝置大致相同,即在前方設有叉臂,而后方設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的下方則設有一組輪子,在兩輪子間的輪軸11上固設一組棘輪10、101,兩棘輪10、101的棘齒方向相反,且兩棘輪10、101外框設有一傳動臂20,并在傳動臂20上樞設二卡制塊21、22,傳動臂20的另一端樞設一萬向接頭30,而萬向接頭30另一端再接設一連接桿40,該連接桿40向上延伸穿過一固定座51,而該固定座51的上方便是控制油壓車雙叉臂上升的搖臂50,另外在固定座51二側設分別設有貫穿的二段式控制槽511,二控制槽511內各樞設有一方向調整桿60,而二方向調整桿60末端分別固結一調整索61,該調整索61向下延伸繞過萬向接頭30、穿過傳動臂20頂部201的穿孔202,而后固接在卡制塊21、22具卡齒211、221的該端,借以控制改變棘輪10、101的轉動方向。
而前述借以改變棘輪10、101轉動方向的二卡制塊21、22,是以同一樞軸樞設在傳動臂20內,樞軸上套設有二彈簧23,彈簧23兩端分別設在卡制塊21、傳動臂20上,利用彈簧23蓄積的扭力可壓制卡制塊21、22常保持與棘輪10、101的扣合狀態,而利用調整索61及彈簧23的配合拉掣更可調整卡制塊21、22是否與棘輪10、101扣合(其調整方式容后再述),進而調整油壓車的行進方向。
而控制調整索61拉掣狀態的方向調整桿60的結構請同時配合圖3、4所示,在固定座51二側邊分別設一貫穿的控制槽511,控制槽511一側設有二個呈凹弧狀的分段凹槽512,并在控制槽51內穿置一方向調整桿60,而設在固定座51內的方向調整桿60末端固接調整索61,另外在靠近分段凹槽512的固定座51內側固設一定位塊52,定位塊52一側凸設有定位梢521及拉引彈簧522,以分別樞設、鉤設于方向調整桿60,且定位梢521是位于調整索61及拉引彈簧522之間,利用拉引彈簧522的拉掣,可使方向調整桿60常保持緊靠在分段凹槽512內,以免跳脫而改變方向調整桿60的方向。
請同時配合圖4、5所示,當方向調整桿60往上拉起,使設調整索61的該端朝下時,調整索61不拉掣卡制塊21,而使卡制塊21利用彈簧23的壓制,與棘輪10保持扣合狀態,而另一條調整索61則反向拉掣卡制塊22,使其不與另一棘輪101扣合,使得棘輪10只能往后退,而無法前進;反之,當拉掣調整索61使卡制塊21與棘輪10脫離,而放掉另一調整索61使卡制塊22與棘輪101扣合(如圖6所示)時,因棘齒的方向設置相反而可使棘輪101往前轉動,進而使油壓車只能往前移動;當將二條調整索61同時往上拉掣,使兩卡制塊21、22都脫離棘輪10、101時,油壓車便可前、后移動,而與傳統的油壓車無區別。
請再看圖6所示,當前述的使卡制塊21與棘輪10脫離(圖中未示),而卡制塊22與棘輪101扣合,使棘輪101只能往前轉動的情況下,將搖臂50往下壓制,便可使油壓缸53頂持結合塊54及叉臂上升,且卡制塊22因連接桿40、萬向接頭30及傳動臂20的連動而移動扣合在棘輪10較下方一側,而當搖臂50回復原來位置時,便可使卡制塊22扣住棘輪101旋轉,使整部油壓車前進,故在搖臂50的往復搖擺中,不僅使棧板上升,同時也使油壓車前進,待叉臂升至最高位置時,仍可繼續搖擺搖臂50(其為傳統結構及功能,故不贅述),借以使油壓車繼續前進,而由于其是以較省力的機械力帶動移位,故可減少工作人員的負擔。又,為調整棘輪10轉動角度的大小及油壓車的位移量,故將穿過固定座51的連接桿40末端設計為外螺紋,以與調整螺帽41螺配,當旋進調整螺帽41時,就是使連接桿40凸出較多,相對的可控制卡制塊21擺動的連接桿40距離縮短,也就是卡制塊21可擺動的幅度變小,即其帶動棘輪10轉動的角度也較小,而搖擺搖臂50一次使油壓車前進的距離也縮短;反之,當反向旋出調整螺帽41時,便可延長油壓車的前進距離。
請再參閱圖5所示,當油壓車因卡制塊21扣住棘輪10而只能后退不能前進時,以此方式在斜坡上拉制,使設有叉臂的該端朝向斜坡下方,而工作人員在上方拉制,由于棘輪10不能往叉臂該端旋轉,故可防止油壓車因斜面分力而下滑。
權利要求1·一種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油壓車的前方具有雙叉臂以頂持在棧板下方,而后方具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下方設有一組借輪軸穿置的輪子,其中,控制裝置具有一搖臂以搖擺升高叉臂,且搖臂中段具有一凸伸的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在兩輪子之間的輪軸上固設二棘齒方向相反的棘輪,在二棘輪外框設有一傳動臂,并在傳動臂上樞設二卡制塊,以分別與二棘輪扣合,傳動臂的另一端樞設一連接桿,該連接桿向上延伸穿過固定座,而二卡制塊均利用一調整索及彈簧的配合,調整其是否與棘輪扣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穿置有連接桿的固定座上設二貫穿的控制槽,控制槽內分別樞設一方向調整桿,方向控制桿上固結一調整索,該調整索另一端向下延伸固接在卡制塊的一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槽一側設有凹入的分段凹槽,另外在靠近分段凹槽的固定座內側固設一定位塊,定位塊一側凸設有定位梢及拉引彈簧,以分別樞設、鉤設于方向調整桿,且定位梢是位于調整索及拉引彈簧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調整索是設在卡制塊具卡齒的該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穿過固定座的連接桿末端設有螺紋以與一調整螺帽螺配。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桿與傳動臂之間樞設有萬向接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油壓車前后移動的傳動裝置,主要提供一種在操縱油壓車負載的雙叉臂上升時,也可同時控制油壓車單向前進或后退的傳動裝置,是在輪軸上設二棘輪,分別被二卡制塊所掣動,而卡制塊是樞設在一傳動臂上,傳動臂與控制雙叉臂上升的搖臂相連,利用調整卡制塊與棘輪的卡制狀態,當來回搖擺搖臂,使叉臂上升時,便可使卡制塊帶動棘輪轉動,進而使輪子轉動位移,而達到省時省力的功效。
文檔編號B66F9/22GK2217008SQ9422223
公開日1996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1994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1994年9月21日
發明者陳柏洲 申請人:陳柏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