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車雨刮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汽車雨刮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交通運輸的發達和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如何進一步提升汽車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已經成為人們越來越重視的問題,具體到汽車雨刮器來說,其可由電機驅動雨刮桿進行往復擺動,進而由雨刮桿帶動雨刮片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刮刷,從而可在雨雪天氣下及時清除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雨雪和塵土,但與此同時所存在的問題是,傳統汽車雨刮器的刮刷范圍往往固定且有限,對于刮刷范圍以外的區域便無法進行刮刷作業,這樣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駕駛員的視線范圍,從而大大影響了駕車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靈活調整并擴大刮刷范圍,從而大大提升了駕駛員視野和駕駛安全的新型汽車雨刮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汽車雨刮器,設于汽車的擋風玻璃的外側,包括雨刮片、雨刮桿和用于驅動所述雨刮桿進行往復擺動的第一電機,所述雨刮桿包括了套桿、直線齒條桿和第一橫桿,所述套桿為中空結構,且所述套桿的底端連接至所述第一電機,所述直線齒條桿套設于所述套桿內,在所述套桿內的上部分別設有與所述直線齒條桿相嚙合的齒輪以及驅動所述齒輪轉動的第二電機;在所述直線齒條桿的底端還設有滑塊,在所述套桿內的兩側還分別設有用于嵌設所述滑塊的滑槽,同時在位于所述第二電機下方的所述套桿內的上部還設有上限位塊,在所述套桿內的底部還設有下限位塊;所述直線齒條桿的頂端與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連接,同時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還與所述雨刮片的頂端連接。
[0005]上述新型汽車雨刮器,其中的所述雨刮片的長度等于所述套桿的長度。
[0006]上述新型汽車雨刮器,其中的所述第一橫桿與所述直線齒條桿之間為鉸接,且所述雨刮片與所述第一橫桿之間也為鉸接。
[0007]上述新型汽車雨刮器,其中所述第二電機為微型電機。
[0008]上述新型汽車雨刮器,其中所述第一橫桿也為中空結構,并且在所述第一橫桿內的左端還設有用于測量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擋風玻璃下邊緣之間距離的測距傳感器。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上述包含了套桿、直線齒條桿和第一橫桿的雨刮桿結構,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夠靈活地調整雨刮器的結構,并有效地擴大了刮刷范圍,從而大大提升了駕駛員視野和駕駛安全。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圖1是新型汽車雨刮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雨刮片1,第一電機2,套桿3,直線齒條桿4,第一橫桿5,齒輪6,第二電機7,滑塊8,上限位塊9,下限位塊10,測距傳感器11。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汽車雨刮器,設于汽車的擋風玻璃的外側,包括雨刮片1、雨刮桿和用于驅動雨刮桿進行往復擺動的第一電機2,雨刮桿包括了套桿3、直線齒條桿4和第一橫桿5,套桿3為中空結構,且套桿3的底端連接至第一電機2,直線齒條桿4套設于套桿3內,在套桿3內的上部分別設有與直線齒條桿4相嗤合的齒輪6以及驅動齒輪6轉動的第二電機7,在直線齒條桿4的底端還設有滑塊8,在套桿3內的兩側還分別設有用于嵌設滑塊8的滑槽(圖中未示出),同時在位于第二電機7下方的套桿3內的上部還設有上限位塊9,在套桿3內的底部還設有下限位塊10,直線齒條桿4的頂端與第一橫桿5的右端連接,同時第一橫桿5的左端還與雨刮片I的頂端連接。
[0014]具體地,對于上述新型汽車雨刮器,其中第二電機7為微型電機。
[0015]通過采用上述結構,當雨刮器執行刮刷操作時,由第一電機2驅動套桿3及直線齒條桿4進行往復擺動,進而由直線齒條桿4帶動雨刮片I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往復刮刷,從而可在雨雪天氣下及時清除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雨雪和塵土等;當欲調節雨刮片I的刮刷范圍或區域時,便可通過第二電機7驅動齒輪6轉動,繼而由齒輪6帶動直線齒條桿4沿套桿3的長度方向運動,或者向套桿3的外側方向延伸,從而向上擴展刮刷范圍,或者向套桿3的內側方向延伸,向下擴展刮刷范圍。同時,通過設置滑塊8和滑槽結構,能夠更有效地保證直線齒條桿4在套桿3內的平滑直線運動,而通過上限位塊9和下限位塊10,則可約束直線齒條桿4及滑塊8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間運動。這樣,通過靈活調節直線齒條桿4與套桿3之間的相對位置,雨刮片I便可對之前未能觸及到的區域或范圍進行刮刷,從而最終大大擴展了刮刷范圍,由此大大提升了駕駛員的視野區域,并保證駕駛安全。
[0016]作為優選,對于上述新型汽車雨刮器,其中的雨刮片I的長度等于套桿3的長度。這樣,當直線齒條桿4下降至最低位置時,能夠保證雨刮片I的底端能夠伸至擋風玻璃的下邊緣位置,從而進一步有利于消除刮刷死角,保證刮刷效果。
[0017]作為進一步的優選,上述新型汽車雨刮器,其中的第一橫桿5與直線齒條桿4之間為鉸接,且雨刮片I與第一橫桿5之間也為鉸接,這樣,通過在將以上兩個連接位置處均設置為鉸接,不僅可以靈活調節雨刮片I相對于直線齒條桿的位置,還可以靈活調節雨刮片I與擋風玻璃之間的間隙距離,從而實現了靈活調整雨刮片I對擋風玻璃的壓緊力,此外,通過鉸接結構,還實現了可靈活調節雨刮片I與擋風玻璃之間的角度,以保證雨刮片I能夠始終以最大接觸面積緊貼在擋風玻璃上(即使對于不同的車型),從而進一步保證了有效的刮刷區域和良好的刮刷效果。
[0018]作為再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汽車雨刮器,其中第一橫桿5也為中空結構,并且在第一橫桿5內的左端還設有用于測量第一橫桿5的左端與擋風玻璃下邊緣之間距離的測距傳感器11。這樣,便可實時感知雨刮片I在擋風玻璃上所處的位置范圍,進一步方便了對直線齒條桿及第一橫桿的靈活調節。
[0019]綜上所述,通過采用上述結構,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夠靈活地調整雨刮器的結構,并有效地擴大了刮刷范圍,從而大大提升了駕駛員視野和駕駛安全。
[0020]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汽車雨刮器,設于汽車的擋風玻璃的外側,包括雨刮片、雨刮桿和用于驅動所述雨刮桿進行往復擺動的第一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桿包括了套桿、直線齒條桿和第一橫桿,所述套桿為中空結構,且所述套桿的底端連接至所述第一電機,所述直線齒條桿套設于所述套桿內,在所述套桿內的上部分別設有與所述直線齒條桿相嚙合的齒輪以及驅動所述齒輪轉動的第二電機;在所述直線齒條桿的底端還設有滑塊,在所述套桿內的兩側還分別設有用于嵌設所述滑塊的滑槽,同時在位于所述第二電機下方的所述套桿內的上部還設有上限位塊,在所述套桿內的底部還設有下限位塊;所述直線齒條桿的頂端與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連接,同時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還與所述雨刮片的頂端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車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片的長度等于所述套桿的長度。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車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橫桿與所述直線齒條桿之間為鉸接,且所述雨刮片與所述第一橫桿之間也為鉸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車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機為微型電機。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車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橫桿也為中空結構,并且在所述第一橫桿內的左端還設有用于測量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擋風玻璃下邊緣之間距離的測距傳感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汽車雨刮器,包括雨刮片、雨刮桿和第一電機,雨刮桿包括套桿、直線齒條桿和第一橫桿,套桿為中空結構,且套桿的底端連接至第一電機,直線齒條桿套設于套桿內,在套桿內的上部分別設有齒輪以及驅動齒輪的第二電機,在直線齒條桿的底端還設有滑塊,在套桿內的兩側還分別設有用于嵌設滑塊的滑槽,同時在位于第二電機下方的套桿內的上部還設有上限位塊,在套桿內的底部還設有下限位塊,直線齒條桿的頂端與第一橫桿的右端連接,同時第一橫桿的左端與雨刮片的頂端連接,通過采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夠靈活調整并擴大刮刷范圍,從而大大提升了駕駛員視野和駕駛安全。
【IPC分類】B60S1/08, B60S1/16
【公開號】CN205186091
【申請號】CN201520849028
【發明人】倪正中
【申請人】臺州市中瑞電子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