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和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334560閱讀:281來源:國知局
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和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節能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和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鍋爐爐尾部的煙道內,一般都設有翅片管式換熱器,用于吸收煙氣余熱。由于燃料燃燒而產生的雜質的沖刷,及由于燃料多為煤、石油、天然氣等含硫燃料,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且燃燒生成水份較大,當翅片管式換熱器運行一段時間后,在煙氣流向位置靠前的幾排翅片管束,不可避免的導致管壁磨損或泄漏,使得翅片管式換熱器失效,進而排煙溫度升高,造成能源浪費。
[0003]然而,現有技術中翅片管式換熱器中的每排換熱器都通過焊接的方式與換熱器上集水管和換熱器下集水管連接,當位置靠前的幾排翅片管束發生管壁磨損或泄露時,更換速率慢,維修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種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其包括:多根管束上連通管、多根管束下連通管、多排翅片管束、換熱器上集水管和換熱器下集水管;多根所述管束上連通管分為第一上連通組和第二上連通組,所述第一上連通組的每根管束上連通管與所述換熱器上集水管法蘭連接,所述第二上連通組的每根管束上連通管與所述換熱器上集水管焊接連接;多根所述管束下連通管分為第一下連通組和第二下連通組,所述第一下連通組的每根管束下連通管與所述換熱器下集水管法蘭連接,所述第二下連通組的每根管束下連通管與所述換熱器下集水管焊接連接;多排所述翅片管束以相互平行且留有間隔的方式依次布置,多排所述翅片管束沿布置方向分為第一翅片組和第二翅片組,所述第一翅片組的每排所述翅片管束的一端與所述第一上連通組連通,所述第一翅片組的每排所述翅片管束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下連通組連通,所述第二翅片組的每排所述翅片管束的一端與所述第二上連通組連通,所述第二翅片組的每排所述翅片管束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下連通組連通;所述換熱器上集水管的進口與輸入液態冷工質的管道連通,所述換熱器下集水管的出口與輸出所述液態冷工質的管道連通。
[0005]在如上所述的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中,優選,所述第一上連通組含有三根所述管束上連通管,所述第一下連通組含有三根所述管束下連通管,所述第一翅片組含有三排所述翅片管束,每排所述翅片管束與一根所述管束上連通管和一根所述管束下連通管連通。
[0006]在如上所述的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中,優選,所述液態冷工質為水。
[0007]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其包括:吸熱段、上升管、放熱段、下降管和流量調節器;所述吸熱段安裝于鍋爐尾部的煙道內,所述吸熱段內的液態冷工質吸收進入所述吸熱段內的煙氣的熱量后變為氣態熱工質;所述上升管連通所述吸熱段的工質側出口和所述放熱段的工質側入口,將所述吸熱段內的氣態熱工質輸送至所述放熱段;所述放熱段安裝于所述煙道外,所述放熱段內的氣態熱工質與進入所述放熱段內的冷源換熱后變為液態冷工質,所述放熱段內的冷源與所述放熱段內的氣態熱工質換熱后變為熱源,其中所述冷源包括空氣;所述下降管連通所述放熱段的工質側出口和所述吸熱段的工質側入口,將所述放熱段內的液態冷工質輸送至所述吸熱段;所述流量調節器安裝于所述下降管上,以調節所述下降管內液體冷工質進入所述吸熱段的進水量,從而控制所述吸熱段的受熱面壁面溫度在鍋爐燃料酸露點溫度之上;其中,所述吸熱段為上述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沿煙氣的流向多排所述翅片管束依次布置。
[0008]在如上所述的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中,優選,所述液態冷工質為水,所述氣態熱工質為蒸汽。
[0009]在如上所述的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中,優選,所述冷源為空氣。
[0010]在如上所述的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中,優選,所述流量調節器包括第一調節閥和壁面溫度測試儀;所述第一調節閥安裝于所述下降管上,所述壁面溫度測試儀用于測量所述吸熱段的受熱面壁面溫度。
[0011]在如上所述的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中,優選,所述流量調節器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一調節閥和所述壁面溫度測試儀連接,根據預設的燃氣酸露點溫度和所述壁面溫度測試儀測得的受熱面壁面溫度對所述第一調節閥進行控制。
[0012]在如上所述的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中,優選,所述鍋爐尾部的煙道為鍋爐爐尾部的煙道。
[00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14]方便快捷的解決了多排翅片管束中位置靠前的翅片管束因泄漏而導致的翅片管式換熱器失效的問題,有效降低換熱器的維護成本,及時快捷的更換,從而提高了鍋爐的運行效率,也使大量的中低溫熱能被有效回收,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起到了節能降耗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圖中符號說明如下:
[0019]I管束上連通管、2管束下連通管、3翅片管束、31第一翅片組、32第二翅片組、33翅片管、34法蘭連接、35焊接連接、4換熱器上集水管、5換熱器下集水管、6吸熱段、7上升管、8放熱段、9下降管、100調節閥、101壁面溫度測試儀、102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21]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其包括:多根管束上連通管1、多根管束下連通管2、多排翅片管束3、換熱器上集水管4和換熱器下集水管
5。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設置在鍋爐尾部的煙道內。
[0022]其中,多根管束上連通管I分為第一上連通組和第二上連通組,第一上連通組的每根管束上連通管I與換熱器上集水管4法蘭連接34,第二上連通組的每根管束上連通管I與換熱器上集水管4焊接連接35。
[0023]多根管束下連通管2分為第一下連通組和第二下連通組,第一下連通組的每根管束下連通管2與換熱器下集水管5法蘭連接34,第二下連通組的每根管束下連通管2與換熱器下集水管5焊接連接35。
[0024]多排翅片管束3以相互平行且留有間隔的方式依次布置,多排翅片管束3沿布置方向分為第一翅片組31和第二翅片組32,每組至少包括一排翅片管束,第一翅片組31的每排翅片管束的一端與第一上連通組連通,第一翅片組31的每排翅片管束的另一端與第一下連通組連通,第二翅片組32的每排翅片管束的一端與第二上連通組連通,第二翅片組32的每排翅片管束的另一端與第二下連通組連通。每排翅片管束3含有多根翅片管33,多根翅片管33以相互平行且相互之間留有間隔的方式依次布置,多根翅片管33的一端作為每排翅片管束的一端,多根翅片管33的另一端作為每排翅片管束的另一端。
[0025]換熱器上集水管4的進口與輸入液態冷工質的管道連通,換熱器下集水管5的出口與輸出液態冷工質的管道連通。液態冷工質為水。
[0026]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在應用時,第一翅片組31位置靠前,極易先于第二翅片組32發生管壁的磨損或泄露,從而導致組合翅片管式換熱器換熱失效,排煙溫度升高,造成能源浪費,因此通過將與第一翅片組31連通的第一上連通組和第一下連通組對應地與換熱器上集水管4和換熱器下集水管5法蘭連接,將與第二翅片組32連通的第二上連通組與換熱器上集水管4焊接連接,將與第二翅片組32連通的第二下連通組與換熱器下集水管4焊接連接,使得由第一翅片組31、第一上連通組和第一下連通組組成的換熱單元與換熱器上集水管4和換熱器下集水管5的連接方式為可拆卸連接方式,相對于由多排翅片管束、多根管束上連通管和多根管束下連通管通過焊接形成的一個整體換熱單元,在管壁發生磨損或泄漏時,更換快捷方便,節約維護費用,且避免了能源浪費。
[0027]在應用時,前三排翅片管束中的管壁極易發生磨損或泄露,因此第一上連通組含有三根管束上連通管I,第一下連通組含有三根管束下連通管2,第一翅片組31含有三排翅片管束3,每排翅片管束3與一根管束上連通管I和一根管束下連通管2連通。
[0028]參見圖3,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模塊式智能相變換熱裝置,其包括:吸熱段6、上升管7、放熱段8、下降管9和流量調節器。
[0029]其中,吸熱段6(或稱為相變換熱器下段)安裝于鍋爐尾部的煙道內,用于吸收流經吸熱段6的煙氣的熱量來加熱其內的液態冷工質,液態冷工質吸熱后變為氣態熱工質。煙氣從吸熱段6的煙氣側入口進入,在吸熱段6內放熱后,由煙氣側出口排出;液態冷工質由吸熱段6的工質側入口進入,在吸熱段6內吸熱后,由吸熱段6的工質側出口排出,即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