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兩側的輸送鏈301以及連接輸送鏈301的若干根圓柱桿條302。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土豆直徑一般在30-80mm之間,所以兩根桿條302間隙取35mm,桿條直徑取10mm。拖拉機動力輸出軸轉動,通過減速器101帶動鏈輪傳動軸102轉動,從而鏈輪103跟隨鏈輪傳動軸102轉動,輸送篩傳動軸104在鏈輪103的帶動下轉動,輸送篩傳動軸104的轉動進而引起轉動輸送篩的轉動。轉動輸送篩不斷往后轉動,而薯塊與土壤、石塊由于重力作用會產生向前的動力,在重力與轉動輸送篩的雙重作用下,薯塊與土壤、石塊在轉動輸送篩上被分尚開來。
[0026]所述的懸掛機構包括兩根前豎桿401和兩根斜拉桿402,所述前豎桿401和斜拉桿402螺栓連接;四連桿的機構使得機器在各種力和力矩作用下的都能夠保持良好的平衡性。
[0027]所述的機架包括機架側壁501、斜拉桿固定支架502、減速器固定支架503、前豎桿固定支架504,所述斜拉桿固定支架502位于機架中后部,所述前豎桿固定支架504位于機架前部,所述減速器固定支架503位于所述前豎桿固定支架504后側;所述前豎桿401和斜拉桿402分別固定在所述前豎桿固定支架504和斜拉桿固定支架502上,所述減速器101固定在減速器固定支架503上,所述機架靠近輸送篩傳動軸104—側安裝有地輪505。
[0028]機器工作時,三角平面鏟易使塊莖分散在機器的兩邊,造成損失。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所述挖掘鏟201兩側設置切土圓盤203,所述切土圓盤203通過圓盤支架204固定在所述機架側壁501上;切土圓盤不僅能夠防止塊莖丟失,同時還可以切斷莖葉和雜草,防止鏟側堵塞;所述圓盤支架204包括與所述機架側壁501貼合的固定端2041以及安裝所述切土圓盤203的伸出端2042,所述伸出端2042向所述機架側壁501外側彎折,與所述固定端2041呈165°夾角,切土圓盤203安裝于伸出端2042上,從而切土圓盤203與機架側壁501呈165°夾角,使得切土圓盤203有了橫向切割的力道,提高切土效率。
[0029]所述機架側壁501設有圓盤支架卡槽506,所述固定端2041插入所述圓盤支架卡槽506,通過螺栓進行固定,切土圓盤203的安裝高度可以通過調節固定端2041插入圓盤支架卡槽506的深度來控制。
[0030]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及相關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馬鈴薯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傳動機構、挖掘機構、分離機構、懸掛機構和機架; 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減速器(101)、鏈輪傳動軸(102)、鏈輪(103)、輸送篩傳動軸(104)、輸送篩從動軸(105)、輸送篩后輪(106)以及輸送篩前輪(107),所述減速器(101)連接所述鏈輪傳動軸(102),所述鏈輪(103)安裝于所述鏈輪傳動軸(102)與所述輸送篩傳動軸(104)上,所述輸送篩后輪(106)、輸送篩前輪(107)分別安裝于所述輸送篩傳動軸(104)、輸送篩從動軸(105)上; 所述的挖掘機構包括挖掘鏟(201)及其安裝支架(202),所述挖掘鏟(201)固定在所述安裝支架(202)上,所述安裝支架(202)固定在所述機架上; 所述的分離機構包括轉動輸送篩,所述轉動輸送篩安裝于輸送篩傳動軸(104)和輸送篩從動軸(105 )上,包括兩側的輸送鏈(301)以及連接輸送鏈(301)的若干根圓柱桿條(302); 所述的懸掛機構包括兩根前豎桿(401)和兩根斜拉桿(402),所述前豎桿(401)和斜拉桿(402)螺栓連接; 所述的機架包括機架側壁(501)、斜拉桿固定支架(502)、減速器固定支架(503)、前豎桿固定支架(504),所述斜拉桿固定支架(502)位于機架中后部,所述前豎桿固定支架(504)位于機架前部,所述減速器固定支架(503)位于所述前豎桿固定支架(504)后側;所述前豎桿(401)和斜拉桿(402)分別固定在所述前豎桿固定支架(504)和斜拉桿固定支架(502)上,所述減速器(101)固定在減速器固定支架(503)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鏟(201)為三角平面鏟,鏟面平直,鏟頭呈前凸的三角形狀。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馬鈴薯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鏟(201)傾斜安裝,與水平面呈24°夾角。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馬鈴薯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鏟(201)的鏟頭呈前凸的等腰三角,三角形兩腰呈50°夾角。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桿條(302)直徑10mm,兩根桿條(302)之間的間隙為35mm。6.根據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馬鈴薯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鏟(201)兩側設置切土圓盤(203),所述切土圓盤(203)通過圓盤支架(204)固定在所述機架側壁(501)上。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鈴薯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盤支架(204)包括與所述機架側壁(501)貼合的固定端(2041)以及安裝所述切土圓盤(203)的伸出端(2042),所述伸出端(2042)向所述機架側壁(501)外側彎折,與所述固定端(2041)呈165°夾角。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馬鈴薯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側壁(501)設有圓盤支架卡槽(506),所述固定端(2041)插入所述圓盤支架卡槽(506),通過螺栓進行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馬鈴薯收獲機,涉及農用機械技術領域,包括傳動機構、挖掘機構、分離機構、懸掛機構和機架;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減速器、鏈輪傳動軸、鏈輪、輸送篩傳動軸、輸送篩從動軸、輸送篩后輪以及輸送篩前輪;所述的挖掘機構包括挖掘鏟及其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固定在機架上;所述的分離機構包括轉動輸送篩,所述轉動輸送篩安裝于輸送篩傳動軸和輸送篩從動軸上,包括兩側的輸送鏈以及連接輸送鏈的若干根圓柱桿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以配合18-25KW的小型拖拉機使用,優化設計的挖掘鏟使得挖掘效率大大提升;增設的切土圓盤不僅可以切斷相互纏繞的草垡,還避免了土豆散落在收獲機兩側,導致塊莖損失,提高了收獲效率。
【IPC分類】A01D17/00, A01D13/00
【公開號】CN205284152
【申請號】
【發明人】李淵, 郭宇鴻, 武建新
【申請人】李淵
【公開日】2016年6月8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