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包括彈簧安裝機和測定機。所述彈簧安裝機上設有定位把手組件的裝夾機構;所述測定機包括治具和測力機構。所述測力機構模擬人手扳動把手組件的U形把手以解鎖,進而獲知操作者扳動U形把手所需力的大小。
【專利說明】
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套檢測安裝在汽車座椅底部,用于拉動座椅在滑軌上滑動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
【背景技術】
:
[0002]如圖1所示,一種安裝在汽車座椅底部,用于拉動座椅在滑軌上滑動的把手組件
10。所述把手組件10包括由多個零件通過第一對鉚釘111和第二對鉚釘112鉚接而成的把手基座12、由U形把手13與左解鎖桿141和右解鎖桿142組成的解鎖活動組件;所述左解鎖桿通過第三對鉚釘113與U形把手的左臂鉚接,右解鎖桿通過第四對鉚釘114與U形把手的右臂鉚接;所述把手基座12設有左側壁123和右側壁124,左側壁123和右側壁124均開設弧形滑槽120,第三對鉚釘113和第四對鉚釘114滑動配合在弧形滑槽內。其中,所述把手基座12的左右兩側設有定位孔121;所述左解鎖桿141和右解鎖桿142均開設條形豁口 140。
[0003]如圖1,操作者扳動U形把手13,左右對稱設置的第三對鉚釘113和第四對鉚釘114在把手基座12的弧形滑槽120內滑動,所述左解鎖桿141和右解鎖桿142翹動,翹動的左解鎖桿141和右解鎖桿142解鎖相應的鎖扣裝置,安裝在座椅底部的把手組件10即可隨著座椅在滑軌上前后滑動。在操作者釋放U形把手13后,所述解鎖活動組件在復位彈簧15的作用下復位,相應的鎖扣裝置也隨之復位而上鎖,座椅被重新鎖定。
[0004]如圖1,所述把手基座12和解鎖活動組件通過鉚接的方式連接成把手組件10,在把手組件10鉚接完成后,工作人員需通過手工的方式將所述復位彈簧15安裝在把手組件上,以連接U形把手13和把手基座12。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如何檢測操作者扳動U形把手所需力的大小,以及整個把手組件的穩定性。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包括測定機、依附在測定機旁側的彈簧安裝機;
[0008]所述彈簧安裝機包括設有第二機架板的第二機架、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的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設置在第一豎向支撐板塊頂部的第二左定位銷和設置在第二豎向支撐板塊頂部的第二右定位銷、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左側的第三旋轉壓緊氣缸和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二豎向支撐板塊右側的第四旋轉壓緊氣缸、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之間的中部支撐塊、安裝在第二機架板邊緣處的彈簧盒;
[0009]所述測定機包括設有機架板的機架、安裝在機架板上的治具、測力機構、鎖緊機構、檢測裝置;所述治具安裝在機架板的頂面上,用于定位把手組件;
[0010]所述測力機構安裝在機架板的底面上,測力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板底面上的第一水平縱向滑軌、滑動安裝在第一水平縱向滑軌上的測力基板、缸體固定在機架板底面上而活塞桿與測力基板連接的第二電缸、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一鉸接座、鉸接在第一鉸接座上的第一電缸安裝板、固定在第一電缸安裝板頂面上的第一電缸、安裝在第一電缸活塞上的測力組件、固定在第一電缸安裝板底面上的第二鉸接座、樞接在第二鉸接座上的第二帶輪、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二水平縱向滑軌、滑動安裝在第二水平縱向滑軌上的調節滑板、固定在調節滑板上的第三鉸接座、樞接在第三鉸接座上的第三帶輪、固定在調節滑板上的第一豎板、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二豎板、連接第一豎板和第二豎板的調節螺桿;
[0011]上述測力機構中,所述第一電機安裝板圍繞其與第一鉸接座的鉸接處旋轉的中心線平行于第二帶輪的旋轉中心線和第三帶輪的旋轉中心線,所述第二帶輪的旋轉中心線與調節螺桿的中心線空間垂直,調節螺桿的中心線水平設置,調節螺桿的一端樞接在第一豎板上,調節螺桿的中部螺接在第二豎板上,調節螺桿上螺接有緊靠第二豎板的緊固螺母;
[0012]上述測力機構中,所述第二帶輪和第三帶輪通過彈性皮帶連接,第二帶輪位于第一豎板和第三帶輪之間;
[0013]上述測力機構中,所述測力組件包括與第一電缸活塞連接的連接組件、固定在連接組件頂端面上的第一滑桿、套設在第一滑桿上的測力塊、安裝在測力塊和連接組件頂端面之間的壓力傳感器;
[0014]所述機架板開設第一豁口,所述測力組件傾斜向上突出機架板,測力組件位于治具的中間位置;
[0015]所述鎖緊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左側旁的第一支座、固定在第一支座上第五氣缸、固定在第五氣缸活塞桿上的左夾頭、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右側旁的第二支座、固定在第二支座上第六氣缸、固定在第六氣缸活塞桿上的右夾頭;所述左夾頭和右夾頭相向設置;
[0016]所述檢測裝置包括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前方的氣缸支架、固定在氣缸支架上的第七氣缸、固定在第七氣缸活塞桿上的感應器支架板、安裝在感應器支架板上的四個第二距離傳感器;所述第七氣缸驅動感應器支架板在治具的上方升降。
[0017]按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8]第一,將圖1中所示的把手組件定位在彈簧安裝機的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上,具體地,把手基座左右兩側的定位孔相應地與第二左定位銷和第二右定位銷配合;所述中部支撐塊支撐在把手組件的底部;之后,第三旋轉壓緊氣缸和第四旋轉壓緊氣缸將把手組件由下而下壓緊在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及中部支撐塊上。
[0019]第二,工作人員從彈簧盒中取出復位彈簧,并將其安裝在把手組件上。
[0020]第三,工作人員從彈簧安裝機中取出把手組件,并將其翻轉,再定位在測定機的治具上。
[0021]第四,第二電缸驅動測力基板在第一水平縱向滑軌上移動以調整第一電缸的水平縱向位置;工作人員動作調節螺桿,調節螺桿通過第一豎板驅動調節滑板在第二水平縱向滑軌上移動,第三帶輪相應地移動,第三帶輪通過彈性皮帶帶動第二帶輪移動,第二帶輪驅動第一電缸安裝板圍繞其與第一鉸接座的鉸接處旋轉一定的角度,相應地,第一電缸圍繞第一電缸安裝板與第一鉸接座的鉸接處旋轉一定的角度;至此,第一電缸及其上的測力組件的位置調整完畢,在第一電缸的驅動下,測力組件可斜向上運行頂住U形把手。
[0022]第五,由于操作者扳動U形把手時,U形把手所行的路徑為不規則的弧形,因此,頂著U形把手運行的測力組件所行的路徑亦為不規則的弧形,由于第一電缸安裝板鉸接在第一鉸接座上且連接第二帶輪和第三帶輪的皮帶為彈性皮帶,因此,測力組件及第一電缸可隨著U形把手的運行軌道而調整其自身的運行軌跡,在測力組件模擬人手扳動U形把手的過程中,第一電缸安裝板圍繞其與第一鉸接座的鉸接處在一定幅度內轉動,同時,連接第二帶化和第三帶輪的彈性皮帶在一定的幅度內伸縮。若彈性皮帶的伸縮幅度超過其所可承受的范圍,則工作人員需動作第二電缸調整第一電缸安裝板的水平縱向位置,或者,動作調節螺桿調整第三帶輪的水平縱向位置。
[0023]第六,在測力組件模擬人手扳動U形把手的過程中,套設在第一滑桿上的測力塊被迫動作而擠壓安裝在測力塊和連接組件頂端面之間的壓力傳感器,工作人員可通過壓力傳感器獲取測力塊所受力的大小,進而,可獲知操作者扳動U形把手所需力的大小。
[0024]第七,檢測裝置中的第七氣缸驅動感應器支架板上的四個第二距離傳感器下降至把手組件的上方合適的位置,四個第二距離傳感器以一對一的方式上下對應第一對鉚釘和第二對鉚釘中的四個鉚釘,以檢測第一對鉚釘和第二對鉚釘的合格情況。
[0025]第八,在測力機構復位后,鎖緊機構中的左夾頭和右夾頭在第五氣缸和第六氣缸的驅動下相向平移,左夾頭插入左解鎖桿的條形豁口中,右夾頭插入右解鎖桿的條形豁口中,如此,左解鎖桿和右解鎖桿被固定;之后,測力組件在第一電缸的驅動下再次頂在U形把手上,欲扳動U形把手;若測力組件對U形把手施加的力未大到設定值而U形把手被扳動,則整個把手組件的穩定性較差,把手組件不合格;若測力組件對U形把手施加的力達到設定值而U形把手仍紋絲不動,則整個把手組件的穩定性好,然,把手組件是否合格,還需同時看第一對鉚釘和第二對鉚釘的穩定性,經檢測裝置檢測,若第一對鉚釘和第二鉚釘亦紋絲不動,則可確定把手組件是合格的。
[0026]作為本實用新型對治具的一種說明,所述治具包括固定在機架板上的第三水平縱向滑軌、滑動安裝在第三水平縱向滑軌上的治具基板、缸體固定在機架板上而活塞桿與治具基板連接的第二氣缸、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與把手基座上定位孔配合的左定位銷和右定位銷、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用于定位把手基座左側壁的第一 U形定位塊和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用于定位把手基座右側壁的第二 U形定位塊、設置在第一 U形定位塊側壁上且用于定位左解鎖桿的左定位塊和設置在第二 U形定位塊側壁上且用于定位右解鎖桿的右定位塊、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位于第一 U形定位塊左側的第一旋轉壓緊氣缸和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位于第二 U形定位塊右側的第二旋轉壓緊氣缸;所述測力組件位于左定位塊和右定位塊之間。
[0027]按上述說明,工作人員使把手基座左右兩側的定位孔相應地與左定位銷和右定位銷配合,使把手基座的左右側壁相應地卡合在第一 U形定位塊和第二 U形定位塊中,使左解鎖桿和右解鎖桿相應地定位在左定位塊和右定位塊中,左解鎖桿和右解鎖桿可在相應的左定位塊和右定位塊中活動;之后,第一旋轉壓緊氣缸和第二旋轉壓緊氣缸將把手組件夾緊在治具上;之后,第二氣缸驅動治具水平縱向移動至測力機構的上方,準備測力。其中,所述治具基板呈U字形狀,以便測力機構的測力組件從機架板的下方向上突出至治具的中部位置。
[0028]作為本實用新型對測力機構的一種說明,所述第一豎板的頂部開設第二豁口,第二豁口的水平截面呈凸字形,所述調節螺桿與第一豎板樞接的一端設有環形凸緣,調節螺桿上螺接有第二緊固螺母,第二緊固螺母接近環形凸緣;所述調節螺桿設有環形凸緣的一端由上而下卡入第二豁口內,第二緊固螺母緊貼在第一豎板的側壁上。通過上述方式將調節螺桿樞接在第一豎板上,方便安裝和更換。
[0029]作為本實用新型對測力機構的一種說明,所述連接組件設有距離傳感器,所述第一電缸的缸體上設有與距離傳感器配套使用的距離傳感器配件。工作人員可通過距離傳感器以知曉測力組件的位移量,進而獲知操作者扳動U形把手所需的位移量。
[003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治具的上方設有激光刻印設備,所述激光刻印設備包括固定在機架上且底部開口的腔體、固定在腔體頂部的第三氣缸、位于腔體內且頂部與第三氣缸活塞桿連接的升降板、安裝在升降板上的激光刻印機、缸體固定在升降板底部的第四氣缸、固定在腔體內頂壁上的軸套;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與軸套配合的軸,所述軸水平設置。按上述改進,第三氣缸驅動激光刻印機下降至把手組件的上方,以便激光刻印機對其進行刻印;刻印結束之后,激光刻印機隨著升降板上升至空腔的頂部,第四氣缸驅動其上的軸水平插入軸套內,以鎖住升降板及其上的激光刻印機。
【附圖說明】
:
[003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32]圖1為一種安裝在汽車座椅底部,用于拉動座椅在滑軌上滑動的把手組件10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3為圖2中治具30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4為圖2中測力機構40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5為圖4中A處放大圖;
[0037]圖6為圖4中從右側觀察測力機構40所得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38]圖7為圖2中激光刻印設備50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8為圖2中鎖緊機構60和檢測裝置70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0040]圖9為圖2中彈簧安裝機02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中符號說明:
[0042 ] 1、把手組件;111、第一對鉚釘;112、第二對鉚釘;113、第三對鉚釘;114、第四對鉚釘;12、把手基座;121、定位孔;123、左側壁;124、右側壁;120、弧形滑槽;13、U形把手;141、左解鎖桿;142、右解鎖桿;140、條形豁口; 15、復位彈簧;
[0043]01、測定機;
[0044]20、機架板;
[0045]30、治具;31、第三水平縱向滑軌;32、治具基板;33、第二氣缸;341、左定位銷;342、右定位銷;351、第一 U形定位塊;352、第二 U形定位塊;361、左定位塊;362、右定位塊;371、第一旋轉壓緊氣缸;372、第二旋轉壓緊氣缸;
[0046]40、測力機構;41、第一水平縱向滑軌;411、測力基板;42、第一鉸接座;421、第一電缸安裝板;43、第一電缸;44、測力組件;441、第一滑桿;442、測力塊;443、壓力傳感器;45、第二鉸接座;451、第二帶輪;452、第二水平縱向滑軌;453、調節滑板;454、第三鉸接座;455、第三帶輪;46、第一豎板;461、第二豎板;462、第二豁口; 47、調節螺桿;471、緊固螺母;472、環形凸緣;473、第二緊固螺母;48、距離傳感器;
[0047]50、激光刻印設備;51、腔體;52、第三氣缸;53、升降板;54、激光刻印機;55、第四氣缸;56、軸套;
[0048]60、鎖緊機構;61、第五氣缸;62、左夾頭;63、第六氣缸;64、右夾頭;
[0049]70、檢測裝置;71、第七氣缸;72、第二距離傳感器;
[0050]02、彈簧安裝機;
[0051 ] 021、第二機架板;022、第一豎向支撐板塊;023、第二豎向支撐板塊;024、第三旋轉壓緊氣缸;025、第四旋轉壓緊氣缸;026、中部支撐塊;027、彈簧盒。
【具體實施方式】
:
[0052]如圖2,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包括測定機01、依附在測定機旁側的彈簧安裝機02。
[0053]如圖9,所述彈簧安裝機02包括設有第二機架板021的第二機架、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的第一豎向支撐板塊022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023、設置在第一豎向支撐板塊頂部的第二左定位銷和設置在第二豎向支撐板塊頂部的第二右定位銷、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左側的第三旋轉壓緊氣缸024和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二豎向支撐板塊右側的第四旋轉壓緊氣缸025、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之間的中部支撐塊026、安裝在第二機架板邊緣處的彈簧盒027。
[0054]如圖2,所述測定機包括設有機架板20的機架、安裝在機架板上的治具30、測力機構40、鎖緊機構60、檢測裝置70。
[0055]所述治具安裝在機架板的頂面上,用于定位把手組件。如圖3,所述治具30包括固定在機架板20上的第三水平縱向滑軌31、滑動安裝在第三水平縱向滑軌上的治具基板32、缸體固定在機架板上而活塞桿與治具基板連接的第二氣缸33、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與把手基座上定位孔配合的左定位銷341和右定位銷342、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用于定位把手基座左側壁的第一 U形定位塊351和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用于定位把手基座右側壁的第二 U形定位塊352、設置在第一 U形定位塊側壁上且用于定位左解鎖桿的左定位塊361和設置在第二 U形定位塊側壁上且用于定位右解鎖桿的右定位塊362、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位于第一 U形定位塊左側的第一旋轉壓緊氣缸371和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位于第二 U形定位塊右側的第二旋轉壓緊氣缸372;所述測力組件44位于左定位塊和右定位塊之間。
[0056]結合圖4至圖6,所述測力機構40安裝在機架板的底面上,測力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板底面上的第一水平縱向滑軌41、滑動安裝在第一水平縱向滑軌上的測力基板411、缸體固定在機架板底面上而活塞桿與測力基板連接的第二電缸、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一鉸接座42、鉸接在第一鉸接座上的第一電缸安裝板421、固定在第一電缸安裝板頂面上的第一電缸43、安裝在第一電缸活塞上的測力組件44、固定在第一電缸安裝板底面上的第二鉸接座45、樞接在第二鉸接座上的第二帶輪451、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二水平縱向滑軌452、滑動安裝在第二水平縱向滑軌上的調節滑板453、固定在調節滑板上的第三鉸接座454、樞接在第三鉸接座上的第三帶輪455、固定在調節滑板上的第一豎板46、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二豎板461、連接第一豎板和第二豎板的調節螺桿47。
[0057]上述測力機構40中,所述第一電機安裝板圍繞其與第一鉸接座的鉸接處旋轉的中心線平行于第二帶輪的旋轉中心線和第三帶輪的旋轉中心線,所述第二帶輪的旋轉中心線與調節螺桿的中心線空間垂直,調節螺桿的中心線水平設置,調節螺桿的一端樞接在第一豎板上,調節螺桿的中部螺接在第二豎板上,調節螺桿上螺接有緊靠第二豎板的緊固螺母471。
[0058]上述測力機構40中,所述第一豎板46的頂部開設第二豁口462,第二豁口的水平截面呈凸字形,所述調節螺桿47與第一豎板46樞接的一端設有環形凸緣472,調節螺桿上螺接有第二緊固螺母473,第二緊固螺母接近環形凸緣;所述調節螺桿設有環形凸緣的一端由上而下卡入第二豁口內,第二緊固螺母緊貼在第一豎板的側壁上。
[0059]上述測力機構40中,所述第二帶輪和第三帶輪通過彈性皮帶連接,第二帶輪位于第一豎板和第三帶輪之間。
[0060]上述測力機構40中,所述測力組件包括與第一電缸活塞連接的連接組件、固定在連接組件頂端面上的第一滑桿441、套設在第一滑桿上的測力塊442、安裝在測力塊和連接組件頂端面之間的壓力傳感器443。
[0061]上述測力機構40中,所述連接組件設有距離傳感器48,所述第一電缸的缸體上設有與距離傳感器配套使用的距離傳感器配件。
[0062]所述機架板開設第一豁口,所述測力組件傾斜向上突出機架板,測力組件位于治具的中間位置。
[0063]如圖7,所述治具30的上方設有激光刻印設備50,所述激光刻印設備包括固定在機架上且底部開口的腔體51、固定在腔體頂部的第三氣缸52、位于腔體內且頂部與第三氣缸活塞桿連接的升降板53、安裝在升降板上的激光刻印機54、缸體固定在升降板底部的第四氣缸55、固定在腔體內頂壁上的軸套56;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與軸套配合的軸,所述軸水平設置。
[0064]結合圖2、圖8,所述鎖緊機構60包括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左側旁的第一支座、固定在第一支座上第五氣缸61、固定在第五氣缸活塞桿上的左夾頭62、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右側旁的第二支座、固定在第二支座上第六氣缸63、固定在第六氣缸活塞桿上的右夾頭64;所述左夾頭和右夾頭相向設置。
[0065]所述檢測裝置70包括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前方的氣缸支架、固定在氣缸支架上的第七氣缸71、固定在第七氣缸活塞桿上的感應器支架板、安裝在感應器支架板上的四個第二距離傳感器72;所述第七氣缸驅動感應器支架板在治具的上方升降。
[0066]實際操作中,本實用新型所述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的工作流程如下:
[0067]第一,將圖1中所示的把手組件10定位在彈簧安裝機02的第一豎向支撐板塊022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023上,具體地,把手基座12左右兩側的定位孔121相應地與第二左定位銷和第二右定位銷配合;所述中部支撐塊026支撐在把手組件10的底部;之后,第三旋轉壓緊氣缸024和第四旋轉壓緊氣缸025將把手組件10由下而下壓緊在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及中部支撐塊上。
[0068]第二,工作人員從彈簧盒027中取出復位彈簧15,并將其安裝在把手組件10上。
[0069]第三,工作人員從彈簧安裝機02中取出把手組件10,并將其翻轉,再定位在測定機02的治具30上。
[0070]第四,第二電缸驅動測力基板411在第一水平縱向滑軌41上移動以調整第一電缸43的水平縱向位置;工作人員動作調節螺桿47,調節螺桿通過第一豎板46驅動調節滑板453在第二水平縱向滑軌452上移動,第三帶輪455相應地移動,第三帶輪通過彈性皮帶帶動第二帶輪451移動,第二帶輪驅動第一電缸安裝板421圍繞其與第一鉸接座42的鉸接處旋轉一定的角度,相應地,第一電缸43圍繞第一電缸安裝板與第一鉸接座的鉸接處旋轉一定的角度;至此,第一電缸43及其上的測力組件44的位置調整完畢,在第一電缸的驅動下,測力組件可斜向上運行頂住U形把手13。
[0071]第五,由于操作者扳動U形把手13時,U形把手所行的路徑為不規則的弧形,因此,頂著U形把手運行的測力組件44所行的路徑亦為不規則的弧形,由于第一電缸安裝板421鉸接在第一鉸接座42上且連接第二帶輪451和第三帶輪455的皮帶為彈性皮帶,因此,測力組件44及第一電缸43可隨著U形把手13的運行軌道而調整其自身的運行軌跡,在測力組件44模擬人手扳動U形把手的過程中,第一電缸安裝板421圍繞其與第一鉸接座的鉸接處在一定幅度內轉動,同時,連接第二帶化和第三帶輪的彈性皮帶在一定的幅度內伸縮。若彈性皮帶的伸縮幅度超過其所可承受的范圍,則工作人員需動作第二電缸調整第一電缸安裝板的水平縱向位置,或者,動作調節螺桿47調整第三帶輪455的水平縱向位置。
[0072]第六,在測力組件44模擬人手扳動U形把手13的過程中,套設在第一滑桿441上的測力塊442被迫動作而擠壓安裝在測力塊和連接組件頂端面之間的壓力傳感器443,工作人員可通過壓力傳感器獲取測力塊所受力的大小,進而,可獲知操作者扳動U形把手所需力的大小。
[0073]第七,檢測裝置70中的第七氣缸71驅動感應器支架板上的四個第二距離傳感器72下降至把手組件10的上方合適的位置,四個第二距離傳感器以一對一的方式上下對應第一對鉚釘111和第二對鉚釘112中的四個鉚釘,以檢測第一對鉚釘和第二對鉚釘的合格情況。
[0074]第八,在測力機構40復位后,鎖緊機構60中的左夾頭62和右夾頭64在第五氣缸61和第六氣缸63的驅動下相向平移,左夾頭插入左解鎖桿141的條形豁口 140中,右夾頭插入右解鎖桿142的條形豁口中,如此,左解鎖桿和右解鎖桿被固定;之后,測力組件44在第一電缸43的驅動下再次頂在U形把手13上,欲扳動U形把手;若測力組件44對U形把手施加的力未大到設定值而U形把手被扳動,則整個把手組件10的穩定性較差,把手組件不合格;若測力組件44對U形把手13施加的力達到設定值而U形把手仍紋絲不動,則整個把手組件的穩定性好,然,把手組件是否合格,還需同時看第一對鉚釘111和第二對鉚釘112的穩定性,經檢測裝置70檢測,若第一對鉚釘111和第二鉚釘112亦紋絲不動,則可確定把手組件10是合格的。
[0075]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主權項】
1.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包括測定機(01)、依附在測定機旁側的彈簧安裝機(02); 所述彈簧安裝機(02)包括設有第二機架板(021)的第二機架、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的第一豎向支撐板塊(022)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023)、設置在第一豎向支撐板塊頂部的第二左定位銷和設置在第二豎向支撐板塊頂部的第二右定位銷、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左側的第三旋轉壓緊氣缸(024)和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二豎向支撐板塊右側的第四旋轉壓緊氣缸(025)、固定在第二機架板上且位于第一豎向支撐板塊和第二豎向支撐板塊之間的中部支撐塊(026)、安裝在第二機架板邊緣處的彈簧盒(027); 所述測定機包括設有機架板(20)的機架、安裝在機架板上的治具(30)、測力機構(40)、鎖緊機構(60)、檢測裝置(70);所述治具安裝在機架板的頂面上,用于定位把手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測力機構(40)安裝在機架板的底面上,測力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板底面上的第一水平縱向滑軌(41)、滑動安裝在第一水平縱向滑軌上的測力基板(411)、缸體固定在機架板底面上而活塞桿與測力基板連接的第二電缸、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一鉸接座(42)、鉸接在第一鉸接座上的第一電缸安裝板(421)、固定在第一電缸安裝板頂面上的第一電缸(43)、安裝在第一電缸活塞上的測力組件(44)、固定在第一電缸安裝板底面上的第二鉸接座(45)、樞接在第二鉸接座上的第二帶輪(451)、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二水平縱向滑軌(452)、滑動安裝在第二水平縱向滑軌上的調節滑板(453)、固定在調節滑板上的第三鉸接座(454)、樞接在第三鉸接座上的第三帶輪(455)、固定在調節滑板上的第一豎板(46)、固定在測力基板上的第二豎板(461 )、連接第一豎板和第二豎板的調節螺桿(47); 上述測力機構(40)中,所述第一電機安裝板圍繞其與第一鉸接座的鉸接處旋轉的中心線平行于第二帶輪的旋轉中心線和第三帶輪的旋轉中心線,所述第二帶輪的旋轉中心線與調節螺桿的中心線空間垂直,調節螺桿的中心線水平設置,調節螺桿的一端樞接在第一豎板上,調節螺桿的中部螺接在第二豎板上,調節螺桿上螺接有緊靠第二豎板的緊固螺母(471); 上述測力機構(40)中,所述第二帶輪和第三帶輪通過彈性皮帶連接,第二帶輪位于第一豎板和第三帶輪之間; 上述測力機構(40)中,所述測力組件包括與第一電缸活塞連接的連接組件、固定在連接組件頂端面上的第一滑桿(441)、套設在第一滑桿上的測力塊(442)、安裝在測力塊和連接組件頂端面之間的壓力傳感器(443); 所述機架板開設第一豁口,所述測力組件傾斜向上突出機架板,測力組件位于治具的中間位置; 所述鎖緊機構(60)包括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左側旁的第一支座、固定在第一支座上第五氣缸(61)、固定在第五氣缸活塞桿上的左夾頭(62)、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右側旁的第二支座、固定在第二支座上第六氣缸(63)、固定在第六氣缸活塞桿上的右夾頭(64);所述左夾頭和右夾頭相向設置; 所述檢測裝置(70)包括固定在機架板上且位于治具前方的氣缸支架、固定在氣缸支架上的第七氣缸(71)、固定在第七氣缸活塞桿上的感應器支架板、安裝在感應器支架板上的四個第二距離傳感器(72);所述第七氣缸驅動感應器支架板在治具的上方升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30)包括固定在機架板(20)上的第三水平縱向滑軌(31)、滑動安裝在第三水平縱向滑軌上的治具基板(32)、缸體固定在機架板上而活塞桿與治具基板連接的第二氣缸(33)、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與把手基座上定位孔配合的左定位銷(341)和右定位銷(342)、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用于定位把手基座左側壁的第一 U形定位塊(351)和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用于定位把手基座右側壁的第二 U形定位塊(352)、設置在第一 U形定位塊側壁上且用于定位左解鎖桿的左定位塊(361)和設置在第二 U形定位塊側壁上且用于定位右解鎖桿的右定位塊(362)、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位于第一 U形定位塊左側的第一旋轉壓緊氣缸(371)和設置在治具基板上且位于第二 U形定位塊右側的第二旋轉壓緊氣缸(372);所述測力組件(44)位于左定位塊和右定位塊之間。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其特征在于:測力機構(40)中,所述第一豎板(46)的頂部開設第二豁口(462),第二豁口的水平截面呈凸字形,所述調節螺桿(47)與第一豎板(46)樞接的一端設有環形凸緣(472),調節螺桿上螺接有第二緊固螺母(473),第二緊固螺母接近環形凸緣;所述調節螺桿設有環形凸緣的一端由上而下卡入第二豁口內,第二緊固螺母緊貼在第一豎板的側壁上。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其特征在于:測力機構(40)中,所述連接組件設有距離傳感器(48),所述第一電缸的缸體上設有與距離傳感器配套使用的距離傳感器配件。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解鎖汽車座椅的把手組件的測定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30)的上方設有激光刻印設備(50),所述激光刻印設備包括固定在機架上且底部開口的腔體(51)、固定在腔體頂部的第三氣缸(52)、位于腔體內且頂部與第三氣缸活塞桿連接的升降板(53)、安裝在升降板上的激光刻印機(54)、缸體固定在升降板底部的第四氣缸(55)、固定在腔體內頂壁上的軸套(56);所述第四氣缸的活塞桿上設有與軸套配合的軸,所述軸水平設置。
【文檔編號】G01M17/007GK205483534SQ201620162946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日
【發明人】陸輝, 駱蓉, 趙寶林
【申請人】雄華機械(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