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飼料擠塊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62078閱讀:4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飼料擠塊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秸稈等草類飼料加工設備,屬飼料加工設備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所稱問題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飼料擠塊機,它包括機架1、環形模2、擠壓輥3、喂料機構和驅動機構,其中,環形模位于機架上成型腔室4中,環形模上間隔設有壓模孔,擠壓輥位于環形模的內環中,擠壓輥的輥面緊鄰壓模孔,環形模和擠壓輥通過中心軸14安裝在機架上,驅動機構與環形模或擠壓輥傳動連接,其改進在于,所述環形模由前盤7、后盤8及扇形塊組成,扇形塊在前、后盤之間間隔排列、并與前、后盤固定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環形模,前后盤和相鄰扇形塊之間的空間形成壓模孔5。
上述飼料擠塊機,所述扇形塊的排列層數為1-2層,排列層數為2層時,2層之間設有環形隔板10,前后盤、環形隔板和四個相鄰的扇形塊組成2個壓模孔,使壓模孔數量增加一倍,以提高生產率。
為降低擠壓摩擦力,上述飼料擠塊機,每層扇形塊分為長、短兩組,長、短扇形塊9a、9b相間排列,相鄰扇形塊的鄰邊相互平行。
為方便纖維原料進、出壓模孔,上述飼料擠塊機,所述扇形塊的前、后端呈收縮狀,收縮角α為5-10°。
上述飼料擠塊機,所述喂料機構包括進料斗19、撥片21、摩擦輪22及轉軸23,進料斗固定于成型腔室4的前端,其出料口20對應環形模,撥片數量為2個,間隔固定在轉軸上,兩撥片的方向相反,摩擦輪固定在轉軸一端,其輪面與所述環形模的前盤摩擦接觸,轉軸安裝在進料斗的出料口上。
上述飼料擠塊機,所述擠壓輥3的數量為3個,三個擠壓輥均布在環形模內環中,各擠壓輥的輥軸11安裝在前、后支承板12、13上,與前、后支承板形成整體結構擠壓輥裝置。
為便于調整擠壓間隙,上述飼料擠塊機,所述擠壓輥的輥軸11為偏心軸、并配置調節裝置,調節裝置包括定位板15,調節螺釘16及螺母17,定位板的一端與偏心軸連接,另一端位于2個調節螺釘限定的位置中,調節螺釘的螺母則通過螺母座18固定在前支承板12上。
上述飼料擠塊機,所述環形模的后盤8通過滾動軸承與中心軸14旋轉連接,所述擠壓輥裝置的后支承板13通過定位鍵24與中心軸固定連接,中心軸則通過軸座25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驅動機構與環形模后盤傳動連接。
上述飼料擠塊機,所述長、短扇形塊的長度之比為0.5-0.85之間。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1.環形模上的壓模孔由間隔排列的扇形塊構成,扇形塊可采用雙層結構,易于在不增加環形模直徑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壓模孔數量,獲取較大的生產能力,并不會出現體積龐大、耗能高的弊病;2.扇形塊采用長短不等間隔排列的結構,在保證有效擠壓長度前提下可減少摩擦阻力,減少耗能;3.采用扇形塊形成壓模孔結構后,環形模前、后盤為光滑盤面,無加工凹凸溝槽及裝配麻煩,扇形塊加工方便、易于定位安裝,壓模孔精度高,成形性好;4.擠壓輥采用多輥結構,有利于提高填料頻率,擠壓輥分布合理,受力均勻,擠壓輥與環形模的間隙可方便地通過偏心軸進行調節控制,有利于纖維狀原料的均勻擠壓成形;5.喂料機構采用簡易輕便的撥片設計,撥片借助摩擦輪與環形模的摩擦實現旋轉撥料,無需單獨配置動力,可進一步降低整機功率配置,使整機結構得到簡化,與擠壓成型操作的同步配合性也較好;綜上,本實用新型在同等體積及能耗下可獲得較高的生產能力,部件加工性好,擠壓成形均勻、摩擦阻力小,有利于秸稈的深加工及商品化生產,變廢為寶,解決焚燒秸稈污染環境的問題,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本實用新型適宜在各種環模式擠壓機上采用。
圖3是


圖1中的K向視圖;圖4是雙層扇形塊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B-B剖面圖;圖6、7是長、短扇形塊視圖。
參閱
圖1、2、4、5,本實用新型中扇形塊排列層數可為1-2層,為2層時,2層之間的環形隔板10將原1個壓模孔5分割成2個壓模孔5,使同直徑環形模上的壓模孔數量翻了一番,可大幅度地增加壓模孔數量。
參閱
圖1、2、6、7,本實用新型中,每層扇形塊分為長、短兩組,長、短扇形塊9a、9b相間排列,即每一長扇形塊9a與一短扇形塊9b相鄰,長、短扇形塊的相鄰邊相互平行,形成的壓模孔5為等截面孔;長、短扇形塊的前、后端可設計成收縮狀,收縮角α為5-10°,使每一壓模孔的入口和出口形成向外擴展的形狀,有利于纖維原料的導入和成型塊的導出,長、短扇形塊的長度之比為0.5-0.85之間。
仍參閱
圖1、2,本實用新型中,擠壓輥3的數量可為3個,三個擠壓輥呈三角形均布在環形模的內環中,各擠壓輥的輥軸11安裝在前、后支承板12、13上,并與前、后支承板形成整體結構的擠壓輥裝置。前、后支承板為三角爪形狀,每一擠壓輥安裝在一個爪上,擠壓輥的輥軸11為偏心軸,擠壓輥11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偏心軸中間部位,偏心軸的兩端支承在前、后支承板上,調節裝置中的定位板15位于前支承板上,其一端與偏心軸連接、另一端位于兩個調節螺釘16限定的位置中,螺母17則通過螺母座18固定在前支承板12上,通過調節螺釘可驅動定位板帶動偏心軸轉動,改變擠壓輥的位置,可實現擠壓輥與壓模孔之間間隙的調整。圖示實施例中,定位板與偏心軸之間的固定連接采用棘齒孔軸的連接方式,當然也可采用定位鍵等其它方式。工作時,偏心軸受定位板的制約不旋轉,當環形模在驅動機構帶動下旋轉時,壓模孔與擠壓輥之間的摩擦力帶動擠壓輥隨之轉動實施擠壓。
仍參閱
圖1,圖示實施例中,環形模的后盤8通過滾動軸承與中心軸14旋轉連接,擠壓輥裝置的后支承板13通過定位鍵24與中心軸固定連接,中心軸安裝在軸座25中,并通過固定環28、鎖母29鎖固在軸座上,軸座25固定在機架1上,驅動機構中的大皮帶輪26直接與環形模的后盤8固定連接,大皮帶輪通過皮帶與小皮帶輪及動力源等傳動連接,環形模的轉速按使用需求確定。
參閱
圖1、2、3,本實用新型的喂料機構是非常簡單的。喂料機構包括進料斗19、撥片21、摩擦輪22及轉軸23,進料斗固定于成型腔室4的前端,進料斗上方為進料口27,下方側面的出料口20對應環形模內環,撥片數量為兩個或多個,間隔固定在轉軸上,兩個撥片一個朝上、一個朝下,方向相反。摩擦輪22固定在轉軸一端,其橡膠材質的輪面與環形模前盤7的盤面摩擦接觸,環形模轉動時帶動摩擦輪旋轉,轉軸23及兩撥片亦同步旋轉,使撥料器無需再配置另外動力。轉軸23的軸承座固定在進料斗出料口端的筒壁上。
權利要求1.一種飼料擠塊機,它包括機架[1]、環形模[2]、擠壓輥[3]、喂料機構和驅動機構,環形模位于機架上成型腔室[4]中,環形模上間隔設有壓模孔,擠壓輥位于環形模內環中,擠壓輥的輥面緊鄰壓模孔,環形模和擠壓輥通過中心軸[14]安裝在機架上,驅動機構與環形模或擠壓輥傳動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環形模由前盤[7]、后盤[8]及扇形塊組成,扇形塊在前、后盤之間間隔排列、并與前、后盤固定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環形模,前后盤和相鄰扇形塊之間的空間形成壓模孔[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飼料擠塊機,其特征是,所述扇形塊的排列層數為兩層,兩層之間設有環形隔板[10],前后盤、環形隔板和四個相鄰的扇形塊組成兩個壓模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飼料擠塊機,其特征是,每層扇形塊分為長、短兩組,長、短扇形塊9a、9b相間排列,相鄰扇形塊的鄰邊相互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飼料擠塊機,其特征是,所述扇形塊的前、后端呈收縮狀,收縮角α為5-1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飼料擠塊機,其特征是,所述喂料機構包括進料斗[19]、撥片[21]、摩擦輪[22]及轉軸[23],進料斗固定于成型腔室[4]的前端,其出料口[20]對應環形模,撥片數量為2個,間隔固定在轉軸上,兩撥片的方向相反,摩擦輪固定在轉軸一端,其輪面與所述環形模的前盤摩擦接觸,轉軸安裝在進料斗的出料口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飼料擠塊機,其特征是,所述擠壓輥[3]的數量為3個,三個擠壓輥均布在環形模內環中,各擠壓輥的輥軸[11]安裝在前、后支承板[12]、[13]上,與前、后支承板形成整體結構擠壓輥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飼料擠塊機,其特征是,所述擠壓輥的輥軸[11]為偏心軸、并配置調節裝置,調節裝置包括定位板[15],調節螺釘[16]及螺母[17],定位板的一端與偏心軸連接,另一端位于兩個調節螺釘限定的位置中,調節螺釘的螺母則通過螺母座[18]固定在前支承板[12]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飼料擠塊機,其特征是,所述環形模的后盤[8]通過滾動軸承與中心軸[14]旋轉連接,所述擠壓輥裝置的后支承板[13]通過定位鍵[24]與中心軸固定連接,所述中心軸通過軸座[25]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驅動機構與環形模后盤傳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飼料擠塊機,其特征是,所述長、短扇形塊的長度之比為0.5-0.85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飼料擠塊機,屬飼料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易于方便地改變環形模孔數量,且機體結構合理、緊湊,耗能低,易于成形的環模式擠壓機。其構成包括機架、環形模、擠壓輥、喂料及驅動機構,主要改進為,環形模由前、后盤及扇形塊組成,扇形塊間隔排列在前、后盤之間,前后盤與相鄰扇形塊之間形成壓模孔。扇形塊排列層數為1-2層,每層扇形塊長短相間排布。本實用新型可在同等體積及能耗下獲取較高生產能力,主要部件可加工性好,擠壓成形均勻、摩擦阻力小;本實用新型有利于秸稈的深加工及商品化生產,變廢為寶,解決焚燒秸稈污染環境的問題,適宜在各種環模式擠壓機上采用。
文檔編號A23N17/00GK2530460SQ0221299
公開日2003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2日
發明者劉獻有, 郭振池 申請人:南皮縣玉皇村大地農機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