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紫薯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農作物的栽培方法,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紫薯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紫薯是一種新近引進的一種農作物,傳統的紅薯栽培方法為施肥、深耕,然后起壟,定植、澆水,封壟前進行中耕除草。這種栽培方法薯苗成活率比較低,結薯比較晚,而且苗情不均勻,薯塊大小差別很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新的栽培方法。利用本技術方法 栽培的紫薯,薯苗成活率高,苗情均勻,薯塊一致,而且產量高。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先畝施基肥2000公斤,基肥配方比例為腐熟的人畜糞便1000公斤、土雜肥950公斤、復合肥50公斤,充分攪拌,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進行翻耕,翻耕深度25厘米,并暴曬I一2天。起壟標準為壟距100厘米、壟高30厘米、壟寬40厘米,5月中旬定植為宜,栽培時保持不超過三個節段埋在土壤里,這樣可保證薯苗長勢一致,而且薯塊成型早、生長快、產量高,定植密度為株距30厘米。
具體實施例方式施肥。畝施基肥2000公斤,基肥配方比例為腐熟的人畜糞便1000公斤、土雜肥950公斤、復合肥50公斤,充分攪拌,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基肥以手握成團、無滲水為宜。翻耕。選晴好天氣對土壤進行翻耕,翻耕深度25厘米,并暴曬I一2天。起壟。起壟標準為壟距100厘米、壟高30厘米、壟寬40厘米。定植時間。選擇春季5月中旬定植為宜,此時氣溫穩定在15°C時左右。定植方法。采用帶水栽培方式,這樣成活率一般能達到98%以上。采用淺栽方法,即栽培時保持不超過三個節段埋在土壤里,這樣可保證薯苗長勢一致,而且薯塊成型早、生長快、產量高。定植密度為株距30厘米。管理。定植后要及時查看苗情,及時補栽死苗,并在補苗成活后勤澆水、多施肥,促進苗勻、苗壯。定植后10天根據墑情及時進行中耕,定植20天后,薯秧基本封壟時進行第二次中耕。中耕深度以不傷及根系為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紫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順序進行栽培施基肥、翻耕、起壟、定植、田間管理。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紫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畝施基肥2000公斤,基肥配方比例為腐熟的人畜糞便1000公斤、土雜肥950公斤、復合肥50公斤。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紫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翻耕深度為25厘米。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紫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起壟標準為壟距100厘米、壟高30厘米、壟寬40厘米。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紫薯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植采用帶水方式,栽培時保持不超過三個節段埋在土壤里,定植密度為株距30厘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紫薯栽培方法,先畝施基肥2000公斤,基肥配方比例為腐熟的人畜糞便1000公斤、土雜肥950公斤、復合肥50公斤,充分攪拌,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進行翻耕,翻耕深度25厘米,并暴曬1—2天。起壟標準為壟距100厘米、壟高30厘米、壟寬40厘米,5月中旬定植為宜,栽培時保持不超過三個節段埋在土壤里,這樣可保證薯苗長勢一致,而且薯塊成型早、生長快、產量高,定植密度為株距30厘米。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726180SQ20111009536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6日
發明者韋有照 申請人:韋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