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低毒小麥種衣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效、低毒小麥種衣劑,屬于植物保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小麥生產中秸稈還田技術的普遍應用,麥類病蟲的發生出現了新問題。如平原地區麥類紋枯病、根腐病、赤霉病發生普遍,致使小麥減產嚴重。在丘陵和山區麥類黑穗病有所回升,某些品種對條銹病喪失抗性,苗期條銹、葉銹有流行趨勢。目前防治上述病蟲害主要采取藥劑拌種,出苗后藥劑噴霧等傳統的防治方法,這些方法藥效短、防治不及時,效果差,很容易給小麥生產造成損失。此外,這些藥劑多為含有高毒的殺蟲劑(如呋喃丹)和活性較低的殺菌劑,一些殺菌劑(如三唑酮)使用濃度不當還會對幼苗期的小麥生長產生抑制作用,起不到種衣劑應有的作用,且對非靶標生物和環境污染較重。為了減少農藥的污染,近年來在農業生產中開始推廣應用種衣劑技術。種衣劑是由農藥原藥(殺蟲劑、殺菌劑等)、微量元素、植物生長調節劑、成膜劑、滲透劑、乳化劑、分散劑、粘結劑、防沉降劑、防凍劑以及其他助劑,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可直接或經稀釋后通過包衣設備包覆在種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通透性保護層膜的農藥制劑。種衣劑用于良種包衣,不僅可以實現種子標準化、商品化和產業化,而且還可以綜合防治作物苗期病蟲害,促進種子健康生長發育,提高種子發芽率,并適于精量播種,減少用種量,提高產量。現有技術中公開的小麥種衣劑中的有效成分多為單一藥劑,存在的缺陷是藥效較短,而且藥效單一,因此限制了其在農業生產中的大面積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藥效持續時間長,具有廣譜殺蟲性能的高效、低毒小麥種衣劑。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是這樣的,在已有的殺蟲劑中吡蟲啉是一種新型高效、低毒并具有良好內吸作用的殺蟲劑,對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如蚜蟲等)有優良的控制作用。但生產中常用的劑型為乳油和可濕性粉劑,單獨用其對小麥種子進行拌種處理,吸附在種子表面的藥劑(尤其是可濕性粉劑)在運輸、播種過程中很容易脫落,在土壤中也很容易解離釋放,且在種子表面的吸附力有限,持效期較短,防治效果單一;苯醚甲環唑(=順,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環-2-基]苯基-4-氯苯醚)也是新型高效、低毒并具有良好內吸作用的殺菌劑,其對多種小麥病害(如小麥白粉病、銹病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但生產中常用的劑型為水分散粒劑或可濕性粉劑,單獨用其對小麥種子進行拌種處理,同樣也存在與吡蟲啉相似的不足。
為此,本發明以吡蟲啉和苯醚甲環唑(=順,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環-2-基]苯基-4-氯苯醚)為主要成分,將他們按適宜比例混和,添加其他輔助成分,制備成為高效、低毒小麥種衣劑。
具體地,本發明的高效、低毒小麥種衣劑的組成按質量比表示如下吡蟲啉∶苯醚甲環唑∶成膜劑∶乳化劑∶分散劑∶消泡劑∶增稠劑∶防凍劑∶警戒色=1~60∶0.01~10∶5~30∶2~7∶0.25~2∶0.1~2.0∶0.01~2∶4~8∶0.1~1.0。
本發明所述的小麥種衣劑,其最佳組成按質量比表示為吡蟲啉∶苯醚甲環唑∶成膜劑∶乳化劑∶分散劑∶消泡劑∶增稠劑∶防凍劑∶警戒色=20∶0.4∶10∶5∶1∶1∶0.03∶5∶0.4。
本發明中所說的成膜劑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聚醋酸乙烯酯、甲基纖維素中任意兩者或三者的混合物;本發明中,成膜劑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與聚醋酸乙烯酯三者的混合物,三種成分按5∶1∶4質量比混合最為適宜;本發明使用的乳化劑為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復合型乳化劑,具體使用時的配比按質量比表示為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1;此外,分散劑為β-萘磺酸甲醛縮合物(NNO);消泡劑為異辛醇;增稠劑為黃原膠;
防凍劑為乙二醇;警戒色為堿性玫瑰精。
本發明的小麥種衣劑可按常規種衣劑制備方法制備。
本發明的小麥種衣劑使用時,按照質量比1∶100~1∶1000(種衣劑∶種子),將種子與制劑充分混勻或機械化包衣,晾曬3~5min即可用于播種。
本發明與以往技術相比取得的技術進步是本發明具有成膜速度快、包衣均勻堅固、毒性低,對非靶標生物安全等特點,可有效防治麥類苗期的紋枯病、根腐病、赤霉病、條銹、葉銹、白粉病、蚜蟲、灰飛虱、金針蟲等多種小麥病、蟲害,對小麥苗期生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可促進小麥增產、改善小麥品質,藥效顯著,使用方便,由于包衣用藥隱蔽集中,靶標性強,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污染,降低農藥使用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的實施例用以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的種衣劑通過如下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并列于表一,但不限于此。實施例中所有份數均指質量。具體應用時,可以按實施例中的配比加工成不同規格的種衣劑。
表一
上述實施例中給出的小麥種衣劑,使用包衣機包衣或人工包衣,快速成膜,包膜均勻堅固,運輸和播種過程中不易脫落。使用本發明種衣劑對小麥種子包衣,用于防治小麥赤霉病、紋枯病等病害的方法用1份的種衣劑和小麥種子按1∶100~1∶1000的藥種比配合使用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低毒小麥種衣劑,其特征是其組成按質量比表示如下吡蟲啉∶苯醚甲環唑∶成膜劑∶乳化劑∶分散劑∶消泡劑∶增稠劑∶防凍劑∶警戒色=1~60∶0.01~10∶5~30∶2~7∶0.25~2∶0.1~2.0∶0.01~2∶4~8∶0.1~1.0;其中所說的成膜劑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聚醋酸乙烯酯、甲基纖維素中任意兩者或三者的混合物;乳化劑為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鈣復合型乳化劑,組成配比按質量比表示為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1;分散劑為萘磺酸甲醛縮合物(NNO);消泡劑為異辛醇;增稠劑為黃原膠;防凍劑為乙二醇;警戒色為堿性玫瑰精。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種衣劑,其特征是成膜劑是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及聚醋酸乙烯酯三者的混合物,其混合質量比為5∶1∶4。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種衣劑,其特征是其組成按質量比表示為吡蟲啉∶苯醚甲環唑∶成膜劑∶乳化劑∶分散劑∶消泡劑∶增稠劑∶防凍劑∶警戒色=20∶0.4∶10∶5∶1∶1∶0.03∶5∶0.4。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殺蟲劑吡蟲啉(imidacloprid)、殺菌劑苯醚甲環唑(=順,反-3-氯-4-[4-甲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環-2-基]苯基-4-氯苯醚)、成膜劑、分散劑、乳化劑等制成的高效、低毒小麥種衣劑組合物。其具有成膜速度快、包衣均勻堅固、毒性低,對非靶標生物安全等特點,可有效防治麥類苗期的紋枯病、根腐病、赤霉病、條銹、葉銹、白粉病、蚜蟲、灰飛虱、金針蟲等多種小麥病、蟲害,對小麥苗期生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可促進小麥增產、改善小麥品質,使用成本低,藥效顯著,使用方便,具有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C1/06GK1726781SQ20051001269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26日
發明者劉穎超, 馬峙英, 龐民好, 張金林, 張利輝, 赤國彤 申請人: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