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七根腐病田土壤的快速生態修復組合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組合配方及其應用技術領域,專用于特種藥材經濟作物—三七的關鍵病害根腐病復合癥防治的特效農藥配方組合。具體就是一種用于三七根腐病田土壤的快速生態修復組合劑。
背景技術: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陰生草本中藥材,主產于云南省文山州。在3~5年的生長期中,三七受到多種病蟲害的侵襲,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根腐病(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一年生、二年生苗的發病率與損失率相近,重病田塊損失率可達80%以上。對于三七根腐病原生物學和根圍土壤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已有多種報道,包括真菌(Cylindrocarpon spp.、Fusarunm spp.、Phytophthora sp.、Rhizoctonia solani、Phoma sp.等)、細菌(Pseudomonas spp.)和線蟲(Meloidogyne spp.、Protylenchus spp.)等,顯示了根腐病的本質是多病原復合癥。在高肥力栽培條件下,寄主作物多年生特點為其寄生物充分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種群逐步積累并最終在土壤生態區系中占據主導地位,從而形成了“忌地”。長期以來,用單一殺真菌劑、殺細菌劑、殺線蟲劑或專一性更強的生物農藥防治這類多病原復合癥很難奏效。三七的抗病品種選育工作尚未取得突破,傳統解決辦法是開荒種新田或采用8~10年以上非寄主作物輪作或休閑后再種三七。由于土地資源有限,此法已不能適應參類藥材生產大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一套解決這類病原性連作障礙土壤治理行之有效、快速、簡便、經濟的藥物及其相關應用技術。針對上述三七生產重大問題我們進行了多方合作調研和實踐產生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特種藥材經濟作物—三七和其它人參屬植物的關鍵病害根腐病復合癥防治的特效農藥配方組合,具體就是一種用于三七根腐病復合癥田土壤的快速生態修復組合劑。
本發明的目的還提供一種專用于由毀壞柱孢(C.destructans)造成的黑根腐苗木衰竭病的果園、林場、花卉苗圃,由毀壞柱孢(C.destructans)侵染的蔬菜、煙草等經濟作物病原性連作障礙土壤生態修復劑的一個組合。
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三七根腐病田土壤快速生態修復組合劑的田間應用技術和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一套土壤快速生態修復的組合劑,包括一組土壤熏蒸劑、一組農作物益生菌劑、以及益生菌劑與化學殺真菌劑的復配劑。它們在田間應用按下面程序進行1)先用第一組藥對病原性連作障礙田塊進行耕作層土壤的熏蒸滅生性處理,以極大地降低有害生物類群的總量,使病田土壤得到凈化。
2)在熏蒸劑的殘效期過后使用第二組藥,即對該田土壤均勻施入一至數種對該農作物有防病促長作用并易于在該作物根圍定殖繁衍的益生菌劑,從而實現在15~20天時間內土壤微生物生態區系的快速變換,即由先前病土中有害生物種群占優勢或主導地位變為有益微生物占主導地位。在病土變為凈土和健康土后再用于連作三七的播種育苗和移栽。
3)在三七播種和苗移栽時,采用益生菌與化學殺真菌復配劑拌種、浸根帶藥移栽法,以及出苗后田間常規管理的防病用藥,以防治由于近犁底層土壤中熏蒸處理中可能殘存的少量或局部遺漏的病原和有害生物的卷土重來的危害。
上述組合藥物及其應用技術在我國三七主產區—云南省文山苗族壯族自治州幾個縣級三七種植基地的老病田進行的試驗,對根腐病、苗病和線蟲病表現出良好的綜合控制力。基本解決了三七連作田病害重,死苗損失大的難題。
發明具體內容描述1.本發明屬于農藥組合配方及其應用技術領域,專用于特種藥材經濟作物—三七的關鍵病害根腐病復合癥防治的特效農藥配方組合。
2.病田土壤生態治理的關鍵是建立以有益生物占主導地位的土壤環境。針對三七根腐病是多種病原復合癥的本質,以及田間以三七為寄主的有害生物尤其是病原真菌和線蟲經一茬(3年)的繁殖累積累,已在土壤微生物區系中占優勢的特點,首先必須對病土進行凈化處理,全面降低土壤有害生物總量。本發明中第一組采用大掃滅(Dazomet,Basmid,Mylon)、威百畝(Vapam,Sodium methan)、鉀威百(K-Vapam)等土壤熏蒸劑對細菌、真菌、線蟲、地下害蟲、雜草種苗均有強大滅殺作用(處理后比原密度降低90%~99%),施藥處理10天后一般即可達到高效、速效、無殘留的土壤凈化效果。與傳統方法相比較,水旱輪作法是實現病田土壤生態轉變最有效最快速的辦法,耗時至少也要150天以上;常規旱田輪作改土則需耗時數年以上。
3.對凈化后的土壤施入對作物有促生防病作用的益生菌劑,讓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圍土壤中迅速成為該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的優勢種群是鍵化土壤的重要步驟。也是改變和修復土壤微生物區系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在未作熏蒸凈化的土壤中也可施入該益生菌劑,但由于有害生物總量太大,往往益生菌難以形成優勢種群,試驗了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臘狀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假單胞細菌(Pseudomonas sp.)、鏈霉菌(Streptomyces sp.)、木霉(Trichoderma sp.)等微生物制劑、大都難以發揮其促生防病效能。而在凈化后的土中施入枯草芽孢桿菌,鏈霉菌菌劑都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防病促長效果。
益生菌劑使用方法A)單用200~300g/畝播種前撒施于畦面結合耕耙作業,由機械或人工耙混入土壤。
B)播種前用毒土法或兌水潑澆于畦面耙入土層。
C)移栽田菌劑撒施入苗行溝底土。
D)播種前用種子重量3%的菌劑拌種或一年生苗移栽前沾根處理。
E)三七生長期用生物菌劑稀釋每10~15天用300倍液澆根一次。
其中以播種和移苗前的拌種、浸根處理成本最低,浸根、苗期菌液澆根圍土壤防病效果較明顯。
4.生物菌劑與化學殺菌劑組配的原因1)發展生物農藥盡可能減少化學合成藥物用量,是減輕農產品和農田環境的化學污染的必由之路。
2)大田士壤熏蒸處讓對病原生物的滅生效果受多種條件因素限制,實際上不可能達100%。而遺漏下來的少量病原物在以后生長季中條件適合仍可迅速釀成大害。熏蒸后的病害防治仍須重視。
3)生防菌的生長繁殖適溫與病原菌的不一致,從而影響防病效果。根腐病主要病原菌毀壞柱孢在18~20℃侵染三七,而此溫度范圍不適于大多數生防菌包括芽孢桿菌的生長活動。
4)菌劑的生防效果還易受土壤生態環境的其它因素(濕度、通氣性、pH、營養物等)的影響而波動。實踐證明在冬季三七播種和移栽后一段低溫階段,單用G3等生防菌控病效果差,此時用選用合適的化學殺菌劑在三七低溫易感病階段進行防護是整個防治鏈條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經測試選擇幾個與芽孢桿菌相容性好,對毀壞柱孢有較強抑殺活性,對三七植株和環境安全性高且具內吸傳導功能的化學殺菌劑作為菌劑的復配材料作如下組合,復配材料和組合A)CG多菌靈carbendazim50%WP(為上海聯合化工廠產品)+G3菌劑重量比1∶1B)TG噻菌靈Thiabendazol(TBZ),25%wp,(江蘇銅山農藥廠產品)+G3菌劑重量比1∶1C)RG農利靈Ronilan 50%wp(BASF公司產品)+G3菌劑重量比1.0∶1.0D)IG撲海因Iprodione 50%WP(為上海聯合化工廠產品)+G3菌劑重量比1∶1E)HG惡霉靈hymexazol 98%原藥粉(吉林延邊農藥廠產品)+G3菌劑重量比0.2∶1.05.復配劑的應用方法復配劑可濕性粉拌根干粉用量為種苗(一年生越冬苗)重量3%,新挖出的一年生苗稱重后,清水噴霧使根稍潮濕,用紗布包定量藥粉邊拍撒邊翻動種苗使其均勻受藥并附著。混畢,立即移栽入土。
A)用復配劑可濕性粉200~00倍液浸播種前已催芽萌發的種子或用于新挖出的一年生苗浸根5~10分鐘,處理后,立即播種或移植入土。余液可澆入種植行的溝底土中。
B)三七生長期中用復配劑可濕性粉兌水300~500倍噴灑澆根防治根腐病等土傳真菌病害。
應用例證1文山州三研究所試驗場(硯山)1.1田間處理
A)土壤凈化處理8年以上重病田,土質多為粘重—粘壤性紅壤,微酸性,肥力中上等。提前7~10天對計劃進行土壤熏蒸處理的田塊進行清除前茬作物殘茬,施基肥,耕翻和灌水,使土壤濕度適于誘發雜草和病原物萌發為度(人工施藥和翻地的可在熏蒸前作畦和設蔽陰棚架)。12月上、中旬進行土壤熏蒸處理。每平方米耕作層土壤用98%大掃滅,用量25~40g。按面積準確稱藥,毒土法施藥,邊施藥邊耕耙邊,務必使藥劑混勻于整個耕作層土壤中。施藥后澆水,使土壤含水量達25%,蓋地膜以利藥物水解氣化藥效快速集中,蓋悶5~7天后揭膜,松土1~2次通氣排毒5~10天。
B)施用益生菌劑播種前和移栽前用菌劑枯草芽孢桿菌G3菌粉200g/畝,臘狀芽孢桿菌SD-20可濕性粉粒劑200g/畝,放線菌劑653和As242發酵濃縮液劑200g/畝,毒土法施混入畦面和種植行的土壤。
C)復配劑應用G3菌劑+化學殺真菌劑組成復配劑包括CG、TG、RG、HG(配方見上文),在播種和移栽前進行藥劑拌種,苗藥劑沾根處理,立苗后在大田三七生常規防病施藥時,仍用此復配劑取代其它化學殺菌劑,兌水300倍稀釋液灑澆植株和根圍土壤,其他農業管理措施操作一致。
1.2田間試驗結果播種田在出苗40天后查三七出苗成苗率、生長狀況有無藥害。以后每7~10d調查一次三七根腐病發病率。移栽田3個月后查成苗率,并開始根腐病發病率調查同上。三種藥物不同劑量熏蒸處理后對土壤四類主要有害生物的效果見表1。
表1 3種熏蒸劑土壤處理后四種有害生物殘存密度
A)移苗前處理效果播前Dazumet劑量40g/m2、30g/m2和15g/m2處理3個月后三七成苗率分別達86.02%、81.14%、和78.61%均高于空白對照(72.81%)。
表2 硯山三七試驗場2002年度大掃滅田間小區試驗結果
B)移栽前處理效果二年苗移植前15天Dazomet劑量40g/m2、30g/m2和15g/m2處理,處理田的線蟲和雜草比對照降低90%以上,三七成苗率分別達77.78%,73.75%和74.72%與對照(78.19%)差異不顯著。苗病發生率分別達3.04%,3.01%和2.79%比對照(5.30%)降低35~40%。處理田的線蟲和雜草比對照降低90%以上和地面雜草數量方面的效果比高劑量處理略差,差異不顯著,但與對照比效果極為顯著處理比對照的苗病發生率降低45~70%。
C)菌劑單用防病效果表3 病圃移栽前單菌劑和組合處理對三七根腐病的防效比較
(續表3)
D)復配劑防治效果越冬一年生苗移植前進行單用熏蒸以及熏蒸+菌劑+化學殺菌劑浸根復合處理,成苗率均達90%以上,熏蒸+菌劑+化學殺菌劑比單用熏蒸劑處理對根腐病控制效果有顯著提高。單熏蒸處理12個月累計病株數和發病率分別為74%和15.8%,而效果最突出的熏蒸+G3+T處理為37%和7.7%比單熏蒸對照降低50%,其次為G3+R約降低40%,而G3+I的效果最低。
表4 播前處理和移栽前處理根腐病發病情況(硯山三七試驗場2004年度)
8年重病病圃試驗田經過本發明三組藥物按程序處理后,徹底改變了以往該地立苗難,發病重,年底基本死光的狀況。
2.馬關白馬鎮2.1田間處理壤性土坡地、三七連作3年以上,播前每平方米耕作層土壤用Dazomet 20g/m2處理取得良好效果。
處理方法用人工毒土法或兌水潑澆法施藥,機械耕耙或人工翻耙。
2.2田間試驗效果移苗前處理效果成苗率達94.2%~82.61%顯著高于空白對照(69.12%);苗病發生率0.068~0.11%比對照(0.39%)下降82.5%~71.79%;土壤線蟲密度比對照下降96.9%~91.1%;地面雜草數量減少90.9%~95.1%。
3.文山縣古木鎮處理田的線蟲和雜草比對照降低90%以上,處理和對照成苗率均達80%以上,病苗率降低50%。處理方法同樣用人工毒土法或兌水潑澆法施藥,機械耕耙或人工翻耙。
應用和產業化前景本發明對人參屬作物(人參、西洋參、三七)種植業解除連作“忌地”有直接應用價值,對解除其他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種植場、園圃中病原性土壤連作障礙有廣泛實用性。
權利要求
1.本發明中第一組采用的高效、速效、無殘留土壤熏蒸劑包括大掃滅(Dazomet,Basmid,Mylon)、威百畝(Vapam,Sodium methan)、鉀威百(K-Vapam)、DD混劑(二氯丙烯和二氯丙烷混合物)、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disulfides,DMDS)、二烯丙基二硫醚(Diallyldisulfides,DADS)、氰氨化鈣(Perlka、正肥丹、有機肥伴侶)等。
2.本發明中第二組采用的作物益生菌劑包括A)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G3經深層液體發酵,固體培養物以及噴霧干燥的可濕性粉粒劑(含活芽孢2×1010/g)。B)臘狀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菌株SD-20(曾用名增產菌)經深層液體發酵濃縮液劑,固體培養物以及噴霧干燥的可濕性粉粒劑(含活芽孢1×1010/g)。C)鏈霉菌(Streptomyces)菌劑,鏈霉菌株653和As-242,固體發酵物含活菌孢子8×108cfu/g。該兩菌株產生細胞分裂素(Kinetin)和殺黑害星菌素(Venturicidin)對植物有促長防真菌病作用,制劑包括發酵濃縮液劑,固體培養物和菌肥堆制發酵物。
3.本發明中第三組采用的作物益生菌劑和化學殺菌劑的復配組合包括A)CG多菌靈carbendazim50%WP+G3菌劑重量比1∶1B)TG噻菌靈Thiabendazol(TBZ),25%wp+G3菌劑重量比1∶1C)RG農利靈Ronilan50%wp+G3菌劑重量比1.0∶1.0D)IG撲海因Iprodione50%WP+G3菌劑重量比1∶1E)HG惡霉靈hymexazol98%+G3菌劑重量比0.2∶1.0
4.權利要求書2中益生菌劑的三種用法為A)單菌劑混施入種植行土壤作土壤微生物區系的生物改良劑。B)單菌劑+增效附加物(甲殼素,麩皮等)混合后施入土壤。C)菌劑+化學殺真菌劑組成復配劑,在播種和移栽前進行藥劑拌種,種苗藥劑沾根處理和三七生長期中對植株進行兌水稀釋噴灑澆根作土傳真菌病害和葉部病害的防治處理。這些化學殺菌劑經測試與益生菌劑相容性好,對三七安全性高無副作用,在植物體有內吸傳導功能、對三七根腐病原真菌毀壞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有較強的抑菌力。
5.本發明中熏蒸劑、益生菌劑、益生菌劑和化學殺菌劑復配劑的施藥方法包括人工施藥、機械施藥、明暗渠灌溉系統施藥和設施化滴灌系統施藥。
6.本發明是作物病原性連作障礙土壤生態修復劑的一個組合,在應用時三組藥處理順序不可顛倒,三組藥不可缺失一組,每組藥有其不同性質功效和使用方法,單用其中一項(例如單用熏蒸劑,單用菌劑或單用化學復配劑)雖有局部或短時間防病作用,而不能達到土壤生態修復效果。
7.本發明中針對性靶標是毀壞柱孢(C.destructans)的復合癥為害,實際可應用范圍也包括了其它人參屬作物如人參和西洋參種植場,由毀壞柱孢(C.destructans)造成的黑根腐苗木衰竭病的果園、林場、花卉苗圃,由毀壞柱孢(C.destructans)侵染的蔬菜、煙草等經濟作物。
全文摘要
三七根腐病田土壤的快速生態修復組合劑。本發明屬于農藥組合配方及其應用技術領域,為專用于特種藥材經濟作物-三七的關鍵病害根腐病復合癥防治的特效農藥配方組合,是用于三七根腐病復合癥病田土壤和病原性連作障礙土壤生態修復的組合劑。具體就是一種用于三七根腐病田土壤的快速生態修復組合劑。本發明包括土壤熏蒸劑、植物益生菌劑、以及益生菌劑與化學殺真菌劑的復配劑,組合技術原理,田間使用方法和效果。
文檔編號A01N63/02GK1875719SQ20051007516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10日
發明者馬承鑄, 李世東, 陳昱君, 顧真榮, 王勇, 周薇, 繆作清, 夏振遠, 李榮華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