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土廢絨栽培雙孢菇的培養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的培養料,特別涉及一種土廢絨栽培雙孢菇的培養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食用菌一般是利用棉材粉、鋸木屑、棉子皮或稻草為原料制作培養料進行栽培,這種方式適宜于林區、產棉區或農業區生產,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且成本較高,如何降低食用菌的生產成本,開辟食用菌生產的新途徑,是相關人員普遍關注的問題。目前,棉花加工的土廢絨,回收利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環境惡劣,回收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變廢為寶,利于環保的土廢絨栽培雙孢菇的培養料。
其技術方案是該培養料主要由以下組分的重量份組成土廢絨6000-8000份、尿素10-20份,酵素菌3-8份,磷肥40-60份,石灰60-90份,輕質碳酸鈣40-60份,石膏50-70份。
該培養料主要由以下組分的較佳的重量份組成土廢絨7000份、尿素15份,酵素菌5份,磷肥50份,石灰75份,輕質碳酸鈣50份,石膏60份。
所述的組分中還可以加入馬、牛糞和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解決了棉花加工的土廢絨的回收問題,不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直接將土廢絨變為雙孢菇的培養料的原料,不僅變廢為寶,而且還有利于環保。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其技術方案是該培養料主要由以下組分的重量份組成土廢絨8000斤、尿素20斤,酵素菌8斤,磷肥60斤,石灰90斤,輕質碳酸鈣60斤,石膏70斤,牛、馬糞4立方,適量水。
其中尿素、酵素菌、磷肥用于快速發酵,提高產量;石灰和輕質碳酸鈣是用于消毒。
實施例2,其技術方案是該培養料主要由以下組分的重量斤組成土廢絨6000、尿素10斤,酵素菌3斤,磷肥40斤,石灰60斤,輕質碳酸鈣40斤,石膏50斤,牛、馬糞2立方,適量水。
實施例3,其技術方案是該培養料主要由以下組分的較佳的重量斤組成土廢絨7000斤、尿素15斤,酵素菌5斤,磷肥50斤,石灰75斤,輕質碳酸鈣50斤,石膏60斤,牛、馬糞3立方,水160%。
上述配方組成的培養料經過攪拌均勻后,具體的堆積方法將拌好的培養料堆成底寬1.5米,上寬0.8-1米的梯形堆,長度不限,表面稍整平,從上面打通到料底的通孔,待溫度上升至65度后,保持48小時,然后進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時要把表層及邊緣料翻到中間,中間料翻到表面,再整平、打通孔,插入溫度計,再開到65度,反復操作5次。
權利要求
1.一種土廢絨栽培雙孢菇的培養料,其特征是該培養料主要由以下組分的重量份組成土廢絨6000-8000份、尿素10-20份,酵素菌3-8份,磷肥40-60份,石灰60-90份,輕質碳酸鈣40-60份,石膏50-7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廢絨栽培雙孢菇的培養料,其特征是該培養料主要由以下組分的較佳的重量份組成土廢絨7000份、尿素15份,酵素菌5份,磷肥50份,石灰75份,輕質碳酸鈣50份,石膏6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廢絨栽培雙孢菇的培養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組分中還可以加入馬、牛糞和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的培養料,特別涉及一種土廢絨栽培雙孢菇的培養料。其技術方案是該培養料主要由以下組分的重量份組成土廢絨6000-8000份、尿素10-20份,酵素菌3-8份,磷肥40-60份,石灰60-90份,輕質碳酸鈣40-60份,石膏50-70份。有益效果是一是解決了棉花加工的土廢絨的回收問題,不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直接將土廢絨變為雙孢菇的培養料的原料,不僅變廢為寶,而且還有利于環保。
文檔編號C05F11/10GK1918962SQ20061006849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30日
發明者王忠春 申請人:王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