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齒爪式自吸粉碎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1518閱讀:84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齒爪式自吸粉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破碎原料的機械,特別涉及一種農村、工廠加工各類顆粒狀糧食、食品、化工原料的粉碎機。
背景技術
目前用來破碎顆粒類原料的一般齒爪式粉碎機,包括有進料斗、機體和出料斗,機體內設置有可以旋轉的動齒(一般為柱形齒)和固定的定齒,原料必須由進料斗喂入,經動齒與定齒粉碎后由出料斗出料。因此,原料輸送喂入,要么采用人工方式,要么采用輸送設備送料喂料。人工喂料存在喂料不均勻,容易堵塞機器,耗電量大的缺點;如果要連續作業,還要增加操作人員。用輸送設備送料喂料投資成本很高,一臺輸送設備,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或幾千元,而且輸送設備自身需要動力,消耗能量,成本就不得不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粉碎機存在的喂料不方便,采用人工喂料不均勻,易堵塞機器,不能連續作業;采用輸送設備喂料成本大、消耗能源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自動連續吸入原料、不額外增加動力、節約人力和成本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包括有機架和機架上固定安裝的機體,機體內設置有與皮帶輪同軸安裝的轉子盤,皮帶輪設置在機體外,轉子盤上安裝有與其軸線平行、均勻布置的柱齒,與柱齒對應的機體側面設置有可以開啟的活門,活門上固定安裝有固齒盤,固齒盤上設置有與柱齒相互錯位的定齒,轉子盤上均勻設置有葉片,活門和固齒盤的中部設置有與機體內腔連通的吸料管。葉片在轉子盤上均勻布置,不致影響轉子盤的動平衡,保持轉子盤旋轉工作時穩定、噪聲小、振動小。吸料管穿過活門和固齒盤的中部伸入機體內腔,在葉片隨轉子盤旋轉時,可產生吸力將原料自機體外吸入機體內進行粉碎。
上述葉片外沿距轉子盤的圓心距離比柱齒的軸線距轉子盤的圓心距離小。葉片的外邊沿距離轉子盤圓心距離小,相對集中布置于轉子盤中心部位,可在其中心部位產生較大的吸力,有利于自中心部位的吸料管吸入原料,然后在其離心作用下將原料甩到轉子盤外側,在其外側的高速旋轉的柱齒與定齒相互作用下將原料粉碎。
上述葉片在轉子盤上的位置與柱齒相互間隔錯位。這樣的設置,既保證了轉子盤的動平衡,也保證了葉片旋轉產生的吸力平衡。
上述葉片為“L”形,其短邊固定在轉子盤上。這種結構的葉片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其長邊的棱邊在旋轉時對原料還有打擊作用,也可起到粉碎效果。
上述轉子盤的邊沿與葉片同徑向位置上還安裝有扁齒。
上述扁齒位于固齒盤的外側。
上述吸料管向下彎曲,其吸口水平放置。
上述柱齒為圓柱形或棱柱形或棱錐形。
本實用新型在轉子盤上設置葉片,在轉子盤旋轉時,機體內腔產生渦流,形成負壓區,在外界大氣壓力作用下,可將顆粒狀的原料“吸入”機體內腔;吸料管的設置可以引導原料進入,并且不用再額外增加設備,就可以將位于粉碎機下方的原料“吸入”機體內腔進行粉碎。因此,采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不需要額外增加設備和動力,也不需要過多的人力,能夠自動連續吸入原料,而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喂料均勻,可廣泛適用于專業戶和工廠連續作業破碎顆粒原料處理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轉子盤的剖面示意圖;圖3是轉子盤的正視示意圖;圖4是葉片的橫剖示意圖;圖5是葉片的縱剖示意圖;圖中標號,1是機架,2是吸料管,3是出料斗,4是活門,5是篩子,6是固齒盤,61是定齒,7是轉子盤,71是葉片,72是扁齒,73是柱齒,8是機體,9是皮帶輪,10是主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所示,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包括有機架1,機架1上固定安裝有機體8,機體8為前面開口的扁圓柱形,開口處安裝有活門4,活門4的中部開口,活門4的內側固定安裝有固齒盤6,固齒盤6的中部開設有與活門4中部開口同軸同大小的開口。固齒盤6上設置有柱形的定齒61。活門4與固齒盤6的中部安裝有與機體8的內腔相通的吸料管2,吸料管2向下折彎,其吸口水平放置。
機體8的后側穿過其中部位置安裝有主軸10,主軸10的外側端上安裝有皮帶輪9,主軸10的內側端安裝有轉子盤7。如圖2和圖3所示,轉子盤7的外邊沿安裝有扁齒72,轉子盤7的盤面同心圓的圓周上均勻設置有四棱柱形的柱齒73,與扁齒72同徑向位置、比柱齒73更靠近轉子盤7的圓心處均勻設置有葉片71。如圖4和圖5所示,葉片71的截面為“L”形,短邊固定安裝在轉子盤7上,長邊與轉子盤7垂直,為豎立的扁平狀。如圖3所示,葉片71和柱齒73間隔錯位布置。葉片71和柱齒73各為四個。
機體8的下方設置有與其相通的出料斗3。
使用時,啟動粉碎機,皮帶輪9被電動機或其它動力設備帶動旋轉,轉子盤7隨之轉動,由于轉子盤7上設置有葉片71,高速旋轉的葉片71形成渦流,產生負壓區,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顆粒狀原料被自吸料管2“吸入”機體8的內腔里,實現了自動連續喂料。
實施例2基本結構如實施例1,葉片71和柱齒73的數量為六個。
權利要求1.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包括有機架(1)和機架(1)上固定安裝的機體(8),機體(8)內設置有與皮帶輪(9)同軸安裝的轉子盤(7),皮帶輪(9)設置在機體(8)外,轉子盤(7)上安裝有與其軸線平行、均勻布置的柱齒(73),與柱齒(73)對應的機體(8)的側面設置有可以開啟的活門(4),活門(4)上固定安裝有固齒盤(6),固齒盤(6)上設置有與柱齒(73)相互錯位的定齒(61),其特征在于轉子盤(7)上均勻設置有葉片(71),活門(4)和固齒盤(6)的中部設置有與機體(8)的內腔連通的吸料管(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71)外沿距轉子盤(7)的圓心距離比柱齒(73)的軸線距轉子盤(7)的圓心距離小。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其特征在于葉片(71)在轉子盤(7)上的位置與柱齒(73)相互間隔錯位。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其特征在于葉片(71)截面為“L”形,其短邊固定在轉子盤(7)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其特征在于轉子盤(7)的邊沿與葉片(71)同徑向位置上還安裝有扁齒(72)。
6.如權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扁齒(72)位于固齒盤(6)的外側。
7.如權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其特征在于吸料管(2)向下彎曲,其吸口水平放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齒爪式自吸粉碎機,其特征在于柱齒(73)的為圓柱形或棱柱形或棱錐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齒爪式自吸粉碎機,特別涉及一種農村、工廠加工各類顆粒類糧食、食品、化工原料的粉碎機。解決了現有的粉碎機存在的喂料不方便,采用人工喂料不均勻,易堵塞機器,不能連續作業;采用輸送設備喂料成本大、消耗能源的問題,該粉碎機在轉子盤上設置有均勻布置的截面呈“L”形的葉片,固齒盤和與之固定連接的活門中部開設有孔,與機體內腔相通的吸料管自該孔穿出,并向下折彎。本實用新型可連續自動吸入原料、不額外增加動力和設備、節約人力和成本,而且結構簡單。可適用于工廠、專業戶等需要連續作業粉碎顆粒狀原料的場合。
文檔編號B02C23/02GK2920395SQ20062003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日
發明者彭公學, 付正祿, 李建輝, 徐江河 申請人:簡陽富強制粉設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