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創傷護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7522閱讀:48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創傷護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創傷護理裝置,其可以在局部涂有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更具體地說,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涉及具有銀離子釋放機制的局部抗微生物整理劑,以及具有這些抗微生物整理劑的制品。將本發明的整理劑應用于基質可以得到基本保持其原色的抗微生物產品。這種極為合意的特性與當今的市售產品以及現有技術中可能描述的產品(這些產品是通常表現出深色基質的銀基抗微生物制品)形成鮮明對比。
本發明的整理劑可以涂覆在目標基質上,以提供單層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另外可選地,如本文所述,含銀層可以與目標基質的一個或多個其它層結合,以提供復合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
在一個可能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將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局部涂覆在由纖維組成的織物上。這種纖維基質提供了足夠大的可以粘附銀離子釋放抗微生物劑的表面積,從而在創傷護理裝置上得到有效量的表面可用銀,該量足以促進創傷愈合。
在另一個可能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公開了一種含有單向毛細作用力“泵”的創傷護理裝置,該“泵”能夠將流體如創傷滲出液從創傷部位轉移到創傷護理裝置的另一面,這起到分離流體儲器(segregatedfluid reservoir)的作用。這種流體轉移機制通常有助于通過除去過量的創傷流體并隨之除去創傷流體中所含的蛋白酶和感染細菌來減少創傷的浸漬。創傷護理裝置常常連續多日發揮這種作用,而不會損失創傷護理裝置的物理完整性。除提供單向流體轉移機制之外,創傷護理裝置可以在局部涂有為創傷提供一定水平抗微生物劑的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以減少來自創傷部位的感染并控制創傷護理敷料中的微生物生長。典型的局部抗微生物整理劑包括銀離子釋放化合物。
創傷護理裝置可以由針織結構構成,其特征在于聚酯纖維主要存在于創傷接觸表面,而尼龍纖維主要存在于流體儲器表面。還可以包括第三纖維,例如商品名為

的彈性聚氨酯,以便為創傷護理裝置提供一定程度的彈性。創傷護理裝置提供了從創傷到尼龍流體儲器的單向流動。而且,由于創傷護理裝置的結構,當用流體飽和時,至少部分裝置保持高度的物理完整性。
無論是哪種形式(即,單層或復合)及由哪種原料制成(天然或合成),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的獨特之處在于,與由以有效護理創傷所需水平存在的其它銀基化合物制成的類似制品相比,其在加工、照射和存儲過程中基本保持其原色。而且,制備能夠進行水份管理(moisture management)的基本白色的銀基抗微生物紡織品的這一能力,為提供大量之前不能實現的淺色銀基抗微生物基質提供了可能。

背景技術
含銀殺微生物劑已經結合到創傷護理裝置中,其作為一種安全有效地控制創傷灶中微生物生長和常常促進愈合的手段正在迅速地贏得醫學工業界的接受。人們已經知道,將表面有效銀置于與創傷相接觸,以使銀進入創傷并被在創傷部位上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并繁衍的有害細菌和真菌攝入。一旦發生攝入,銀離子殺滅細菌和真菌,從而獲得對感染創傷的治療或對高危創傷感染的預防。
但是,現有的具有活性銀成分的創傷護理裝置存在兩個主要缺點。第一,銀的存在往往會使結合有銀的基質發生變色。現有裝置的第二個問題是它們的結構不能使水份(例如創傷滲出液)從創傷部位充分移動或轉移走。本發明公開的裝置解決并克服了這些不足。
已知含有銀離子釋放化合物的基質會發生變色。銀離子釋放化合物如選自離子交換物質(如磷酸鋯和沸石)、銀顆粒(如銀金屬、納米銀、膠體銀)、銀鹽(如AgCl、Ag2CO3)、銀玻璃及其混合物者,通常易于變色,而且具有使它們所結合的基質變色的傾向。更具體地說,過量的銀離子與可用陰離子相結合,形成有色的沉淀鹽。許多這樣的銀鹽一旦暴露于光線便可以由于銀離子光致還原成銀金屬而變暗。當這些化合物以有效發揮性能所需的水平結合到之前的創傷護理裝置中時,基質的顏色由于銀化合物的存在而變深。
這種深色在醫學工業界中尤其成問題,特別是在創傷護理裝置中,其中創傷部位(以及覆蓋創傷的繃帶和敷料)的檢查能夠提供給予特定創傷的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這樣的話,創傷護理裝置上的變色跡象可以指示創傷部位的感染(例如,膿綠色排出物是假單胞菌(Pseudomonas)種屬細菌感染的指征)、不可控的流血(例如,紅色排出物)、或者清除的腐肉(例如,褐色腐肉),這種變色在白色或類似淺色的創傷護理裝置中更容易明顯。
但是,如果裝置在制造時由于創傷護理裝置自身內部或之上含有的銀抗微生物劑負載量高而呈現深色,則使用過程中的相關顏色(例如血液或感染滲出物的顏色)對護理者來說可能更難評價。因此,對于醫學工業界的人來說重要的是創傷護理裝置自身不會僅僅由于銀離子經受還原而變色,因為這種變色能夠導致對給予創傷的治療效果的混淆。因此,極其需要創傷護理裝置上的穩定且基本上保持裝置原色的含銀抗微生物整理劑。
其它人已經進行了多種嘗試以制備釋放銀離子的創傷護理裝置。在許多創傷護理裝置中,銀抗微生物劑遍及裝置的整個橫截面而存在。例如,銀抗微生物劑已適宜結合在熔紡合成纖維當中,以提供某些本身選擇性地表現出抗微生物特性的織物。市售的例子包括DAK公司的商品名為

的抗微生物聚酯纖維和Unifi公司的商品名為A.M.Y.的抗微生物尼龍纖維。在另一個例子中,銀抗微生物劑已經適宜結合在雙組分芯/鞘型纖維中,如美國專利第6,723,428號和第6,841,244號中所教導。
但是,由于提供足夠的抗微生物活性需要大量銀基化合物,特別是考慮到相對缺乏化合物從纖維自身內部至其表面的遷移,上述熔紡纖維的生產是造價昂貴的。因此,當這些含銀纖維結合形成創傷護理裝置時,在裝置的使用壽命中位于纖維內部的銀可能永遠無法抵達創傷部位以便為愈合過程提供任何有利條件。因此,該方法導致創傷護理裝置中銀的使用效率低并且昂貴,甚至有可能從纖維釋放出的銀量對于促進愈合過程來說不夠。
其它人已經嘗試提供復合多層創傷護理裝置。這種方法的一個例子是Smith and Nephew公司所售的商品名為

的產品。該創傷護理裝置由3層組成——聚乙烯薄膜層、人造絲°聚酯混紡無紡織物中間層和第二薄膜層。納米結晶銀顆粒沉積在薄膜層上,以提供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但是,這種技術通常無法實現銀從裝置中的理想釋放,而且裝置自身表現出金屬的藍顏色。該產品具有如下傾向最初從創傷護理裝置中釋放出大量通常為銀薄片形式的銀,其可以進入創傷灶并引發對創傷的刺激。
另一種消費者可以得到的產品是Johnson & Johnson公司提供的商品名為

的產品,其為高度多孔的、用銀浸漬的、夾在兩層尼龍無紡層之間的木炭布。該產品通常提供非常低的銀釋放,而且該裝置由于銀木炭活性成分的存在本身在最初就是黑色的。
另一個例子是Argentum公司制造的商品名為

的產品。使用硝酸銀溶液,將銀還原并沉積在敏化的聚合纖維(通常為尼龍)上。然后將負載有銀的聚酰胺結合在隨后的纖維層上。由于這一技術的本質,難以對沉積在纖維上的銀量加以控制,導致該產品也表現出黑色。
在所有通過向裝置中加入銀而使創傷護理裝置著色(例如,金屬藍、褐色、灰色、黑色)的情況中,存在這樣一種局面醫務人員和/或其使用者在護理創傷部位以及監控愈合過程時會更加困難。在這點上,制造具有有效的抗微生物性能及其原色(優選白色)的創傷護理裝置方面鮮有成功。
由于將銀抗微生物劑結合到纖維中的處理已經被發現無效,因此必須采用另一種方法。紡織品基質如織物的局部整理劑是合意的,因為它使得人們可以在編織、針織和類似處理之前或之后對織物的單根紗線進行處理,以便為目標紗線提供更好的功能性和提高創傷護理裝置效力的可能性。這種整理劑應當能夠從基質向創傷釋放出所需量的銀,該基質的顏色基本沒有因銀抗微生物劑的加入而改變。此外,在金屬銀的情形下,需要目標織物、纖維或紗線上的金屬化處理劑不導電。
共同轉讓的美國專利第6,584,668、6,821,936和6,946,433號,以及共同轉讓的美國專利申請第09/586,081、09/589,179、10/307,027和10/306,968中描述了向紡織品基質上局部涂覆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方法。以下將詳細描述這些方法的許多細節。
本發明的公開內容解決并克服了上述與含銀創傷護理裝置有關的變色問題。然而,歷史上在纖維或基質的形成之前已經將銀抗微生物劑結合在熔體或聚合物基質當中、或者將銀金屬沉積于表面,以制造用于創傷護理裝置的深色抗微生物層,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描述了一種實現具有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有效創傷護理裝置的方法,該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局部涂覆到目標基質上而基本不改變裝置的顏色。制得的創傷護理裝置為創傷部位提供所需的銀釋放,并且由于其顏色不改變,提供創傷監控和制造靈活性方面的優勢。
因此,L*值(織物亮度的指標,下文將會討論)至少為68.0的釋放銀的創傷護理裝置可用于監控創傷部位的治療,其中裝置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驟提供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將創傷護理裝置應用于創傷部位、以及監控創傷部位處的不同愈合階段(例如,通過創傷護理裝置上創傷流體類型和量的改變作為憑據)。
在醫學領域,特別是創傷護理領域,公認的是有許多因素(包括創傷部位處存在的水分量)影響著創傷將會愈合得多快。通常來說,創傷部位處存在的水分量過多時,特別是結合身體所提供的溫暖環境,導致創傷中有害細菌生長并產生蛋白酶。這種生長可以造成對健康細胞的進一步損傷,并延緩愈合過程。但是,創傷部位的水分不足可以導致焦痂(疤)的形成和瘢痕,并且可能導致創傷護理裝置或醫用敷料粘附在創傷上。如果敷料粘附在傷口上,則隨后去除敷料時會對患者造成過度不適,并且破壞新長出肉芽的組織。當除去醫用敷料且部分敷料保留在創傷本身后面時,特別是如果敷料上已經移殖有致病微生物時,還可能并發傷口感染。因此,重要的是,敷料在暴露于應力時(例如在從傷口上除去時)能保持其物理完整性,以便防止額外的并發癥和愈合延緩。
已經將吸收性物質,例如紗布、水凝膠、可溶脹纖維、泡沫、織造紡織品和類似物,結合到用于控制創傷水分含量的創傷護理裝置中。通常,流體被這些類型的物質通過可逆毛細作用或滲透作用吸收,而不是通過本發明的雙面創傷護理裝置產生的單向流動所吸收。
例如,Morgan等人的美國專利第5,009,652號公開了一種一次性層壓式醫用海綿,其含有流體和感染劑不能透過的薄膜。醫用海綿設計成防止體液從海綿的一側滲出到相反側,因為這種滲出提供了與患者直接接觸的健康護理工作者被感染的風險。
Rock等人的美國專利第6,194,332號公開了一種具有第一內織物層和第二外織物層的抗微生物復合織物。內織物層可以由通過例如機械或化學處理變成親水性的聚酯、丙烯酸或尼龍纖維組成。親水性內織物層能夠使汗液從內織物層轉移至外織物層。外織物層中的纖維可以混有抗微生物纖維,以減少該層中細菌的繁衍。該織物可以形成減少體味的服裝。Rock等人的美國專利第6,602,811號公開了類似的抗微生物復合織物,不同之處在于第二外織物層也可以用抗微生物糊劑處理。
Bowler等人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4/0001880號公開了可以結合在創傷敷料中的形成凝膠的纖維如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應用。通過在纖維形成之前將銀離子和纖維在溶液中用溶劑混合,可以將銀離子結合到纖維中。敷料可以用作更大的敷料的一部分,或者是多層敷料中的一層,不需要與創傷直接接觸。
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利用了獨特的紡織物結構,其有效地將流體從創傷分離走,這常常促進愈合。在裝置的創傷接觸面上具有疏水纖維且在裝置的流體儲器面上具有親水纖維的創傷護理裝置中的分化作用,產生了流體和污染物從創傷流走的獨特單向流動。
本發明的公開內容解決并克服了上述水分管理相關問題。然而,歷史上,至少一些目的在于吸收流體的紗布或泡沫醫用敷料已經應用于創傷,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描述了這樣一種創傷護理裝置其能夠產生流體和污染物從創傷的單向流動,不會有害地導致創傷過于干燥,并且使裝置基本粘附于創傷。創傷護理裝置可以額外地向創傷部位提供銀離子以實現抗微生物效力,由于其獨特的結構,當創傷護理裝置在常規使用過程中暴露于應力時保持其物理完整性。
因此,用于管理創傷流體從創傷部位移動至創傷護理裝置的創傷護理裝置可用于監控創傷部位的治療,上述創傷護理裝置具有創傷接觸表面和相對于該創傷接觸表面的創傷流體儲器表面,其中裝置的使用包括如下步驟提供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將創傷護理裝置應用于創傷部位,使得創傷接觸表面與創傷部位相鄰;以及監控創傷流體通過下述方式的移動創傷流體從該裝置的創傷接觸表面到該裝置的創傷流體儲器表面的單向流動。如果需要,可以將含有銀離子釋放化合物的整理劑進一步加入到創傷護理裝置中。
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任選包括可以有助于升壓增加吸收容量的額外的層,例如,一層或多層棉紗布、泡沫、藻酸鹽、羧甲基纖維素和類似物。這些額外的層可以含有或不含有抗微生物劑。
出于這些原因以及本文將要描述的其它原因,本發明的有效的銀創傷護理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提供了有益的優勢。



圖1是顯示實施例2A、3A、4A、5B和對比例A-E的反射率的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通常用于治療各種創傷,包括但不限于部分厚度燒傷(partial thickness burn)、切開、皮膚移植、供體部位、裂傷、擦傷、I-IV級褥瘡、血管靜脈郁積、以及糖尿病褥瘡。
定義和術語 “親水”定義為具有強親水性或吸水能力。
“疏水”定義為缺乏親水性或吸水能力。
“不導電”定義為根據AATCC測試方法76-1978測量時,每平方英寸織物上的電阻以歐姆計為大于約10,000歐姆,優選大于約100,000歐姆,最優選大于約1×109歐姆。
創傷護理基質 用于接受局部涂覆的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合適基質包括但不限于纖維、織物和藻酸鹽。織物可以由諸如合成纖維、天然纖維或其組合形成。合成纖維包括,例如,聚酯、丙烯酸纖維、聚酰胺、聚烯烴、聚芳酰胺、聚氨酯、再生纖維素(即人造絲)及其混合物。
術語“聚酰胺”用于描述任何具有重復的酰胺基團(-NH-CO-)作為聚合物鏈整體部分的長鏈聚合物。聚酰胺的例子包括尼龍6、尼龍6,6、尼龍1,1和尼龍6,10。
術語“聚酯”用于描述任何具有重復的酯基團(-C(O)-O-)的長鏈聚合物。聚酯的例子包括芳族聚酯,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對苯二甲酸苯并菲酯(polytriphenylene terephthalate);以及脂肪族聚酯,例如聚乳酸(PLA)。
“聚烯烴”包括,例如,聚丙烯、聚乙烯及其組合。“聚芳酰胺”包括,例如,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即

)、聚對苯二甲酰間苯二胺(即

)及其組合。天然纖維包括,例如,毛、棉、亞麻及其混合物。
織物可以由任何尺寸的纖維或紗線形成,包括微旦尼爾纖維和紗線(每單絲低于1旦尼爾的纖維或紗線)。纖維或紗線的纖度范圍在低于大約1旦尼爾/單絲至大約2000旦尼爾/單絲,或者更優選低于大約1旦尼爾/單絲至大約500旦尼爾/單絲,或者進一步優選低于大約1旦尼爾/單絲至大約300旦尼爾/單絲。
而且,織物可以部分或者全部由如下紗線組成可以通過化學或機械作用沿著其長度分裂或者已經部分或全部分裂的多組分或雙組分纖維或紗線。
織物可以是任何種類的,包括但不限于機織織物、針織織物、無紡織物或其組合。本發明的局部涂覆所實現的獨特、有趣的成就在于盡管存在有效量的銀基抗微生物劑,創傷護理裝置也能保持其原色。消除通常與含有銀基抗微生物劑相關的顏色是非常有益并且合意的。如本文將要描述,創傷護理裝置(優選為白色)使得其使用者及使用者的健康護理提供者可以監控來自創傷的滲出物。而且,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表現出長期的顏色穩定性(即,它們的顏色不會在制造、運輸或存儲過程中隨著時間發生顯著的變化)。最后,由于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不會通過加入銀基抗微生物劑而變色,可以采用許多種基質顏色,或者經整理的創傷護理裝置可以用任何類型的著色劑,例如顏料、染料、色彩(tint)和類似物,染色或著色至任意所需的色蔭或色調。
例如,可以通過多種染色技術,例如使用分散染料的高溫噴射染色、還原染色、熱溶染色、軋染、橡皮版印花(flexographic printing)、轉移印花、篩網印花、或者任何可比的紡織品產品領域常見的其它技術,任選地對用于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織物進行著色。如果采用當前發明的方法處理紗線或纖維,可以在織物形成之前通過適當的方法(例如,如通過卷裝染色或紡前染色)將其染色,或者如上文所述在織物形成之后將其染色,或者也可以不對其進行染色。
目標織物或紗線上或其內部也可以存在其它添加劑,包括抗靜電劑、光學增亮化合物、遮光劑(如二氧化鈦)、成核劑、抗氧化劑、UV穩定劑、填料、免燙整理劑、軟化劑、潤滑劑、固化促進劑、粘合劑、氣味控制劑、分子清除劑(如結合內毒素的化合物)及類似物。除用本發明的抗微生物組合物處理之外,本發明的織物還可以進行涂布、印花或其它美學修飾。
但是,應當注意到,例如光學增亮化合物、遮光劑、染料和顏料的化合物在目標基質之上或其中并不是實現白色創傷護理裝置所必需的。這些特定的添加劑可以是僅僅為了提高創傷護理裝置中已經表現的白度而添加。
來自商業來源的藻酸鹽是一種另外可選的基質,它可以代替織物使用。藻酸鹽的典型制造方法包括將原料(即海藻)粉碎并洗滌,并將提取出的藻酸鈉溶解在水中。將得到的粘稠溶液擠出到氯化鈣浴中。在此,鈉離子被鈣離子取代,沉淀出不溶性藻酸鈣。然后沖洗并脫水,制備纖維。通過將藻酸鹽從水溶液中擠出或紡絲,可以由藻酸鹽形成纖維。然后通常將纖維置于可結合到創傷護理裝置中的網墊上。
將含有藻酸鈣纖維的藻酸鹽網在干燥狀態下置于創傷上,開始吸收滲出物。這時,發生反相離子交換,其中藻酸鹽中存在的鈣離子逐漸交換成血液和創傷滲出物中存在的鈉離子。纖維吸收大量的分泌物,開始溶脹,在鈉離子的存在下,變成填充并安全覆蓋創傷的潮濕凝膠。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使用市售的無紡織物來形成創傷護理裝置。無紡織物作為傳統的機織或針織織物的替換品在紡織品工業中是已知。為了制備無紡織物,必須制備長絲纖維網,然后將其凝固(consolidate)。在一種方法中,短纖維通過梳理工藝形成纖維網,其可以在干或濕的條件下發生。另外可選地,在纖維網的形成中可以使用擠壓形成的復絲(continuous filament)。然后通過針刺、熱粘合、化學粘合或水力纏結將網凝固和/或粘合。還可以采用第二種凝固方法,例如熱粘合。
一種優選的用于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的創傷護理裝置用基質是擠壓成纖維網之后經過凝固的由可分裂復絲形成的無紡織物。美國專利第5,899,785號和第5,970,583號中描述了該無紡織物,二者均轉讓給德國Weinheim的Firma Carl Freudenberg。優選通過水力纏結將無紡纖維網凝固,更優選地,通過水力纏結之后再進行熱粘合或點粘合。通過可控紡絲工藝得到復合復絲,水力纏結工藝將復合絲的至少一些(如果不是大多數的話)機械分裂成它們的基元絲。分裂纖維的這種結構提供了更大的可以涂覆本發明銀基抗微生物化合物的表面積,因此可以有更多量的表面有效銀與創傷接觸。
適合制造包括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織物的針織圖案的一個具體例子是平針針織組織(jersey knit)。平針針織物是由平針線圈制成的圓筒形或平面針織織物,其中線圈僅在一個方向上相互交錯。因此,平針織物正面和背面的外觀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通過使用平針針織組織形成由聚酯、尼龍和彈性纖維組成的織物,可以構建在一側主要含有聚氨酯、而在織物的相對側主要含有尼龍的織物。彈性纖維為織物提供一定程度的拉伸性,這可以用于一些創傷,例如需要將敷料貼身地包在創傷部位周圍的創傷。除了為創傷護理裝置提供舒適性之外,彈性纖維還為裝置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柔軟性。可以用商品名

標示的斯潘德克斯彈性纖維(Spandex)是彈性纖維的一個非限定性例子,其可以獲自Wichita,Kansas的INVISTA。
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已知,針織聚酯織物往往是疏水性的,吸收液體很緩慢,通常表現出極低的水分芯吸或不表現出水分芯吸。由于聚酯本質上是疏水的,常規的知識會引導人們選擇親水性天然纖維如棉或親水性合成纖維如尼龍作為創傷護理裝置的接觸側。但是,出人意料地發現,通過將含有疏水性聚酯的表面正對著創傷部位放置,并將含有親水性尼龍的表面遠離創傷部位,可以實現液體從創傷部位流走的獨特的單向流動。
根據織物結構,創傷護理裝置可以具有任意厚度。但是,優選創傷護理裝置的厚度為約25密耳至約60密耳。更優選創傷護理裝置為約38密耳至約45密耳。應當理解,如本文中舉例說明,當創傷護理裝置在創傷護理裝置的一個或多個表面上還包括抗微生物整理劑時,其厚度測量值可以增大。
盡管描述了可能優選的織物,相信任何用銀基抗微生物化學品處理過的纖維或織物以及任何上述的基質材料均適合在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中使用。
抗微生物劑和其它試劑 本文所采用的具體處理劑包括至少一種選自銀離子交換物質(如磷酸鋯和沸石)、銀顆粒(如銀金屬、納米銀、膠體銀)、銀鹽(如AgCl、Ag2CO3)、銀玻璃及其混合物的銀離子釋放化合物。優選的含銀離子化合物是南卡羅來納州斯巴達堡的美利肯公司提供的商品名為

的抗微生物磷酸鋯氫銀鈉。除了上述優選物種之外或者作為上述優選物種的替代,可以采用其它可能優選的適用于本發明的含銀抗微生物劑,包括銀沸石,例如日本東京Sinanen Co.,Ltd.提供的商品名為

載有銀離子的沸石;以及銀玻璃,例如日本Ishizuka Glass Co.,Ltd.提供的商品名為

的銀玻璃。也可以使用其它含銀離子物質。如果需要調節銀隨時間的釋放速率,可以對這些含銀物質進行各種組合。
通常,銀基化合物的加入量為具體整理劑組合物總重的大約0.01%至大約60%,更優選大約0.05%至大約40%,最優選大約0.1%至大約30%。可以將抗微生物整理劑本身以裝置總重的至少大約0.01%的量加入到基質中,該抗微生物整理劑包括任何必要的粘合劑、潤濕劑、氣味吸收劑、勻染劑、粘附物、增稠劑和類似物。
已經發現粘合劑物質可用于防止抗微生物劑在創傷上形成薄片。優選該組分是聚氨酯基粘合劑,盡管也可以單獨使用或結合使用許多種陽離子、陰離子和非離子型粘合劑。優選粘合劑是生物相容的,這使得其不會在創傷中引起有害反應。大體上,這樣的樹脂通過在不會對銀離子向創傷中的釋放產生有害作用的情況下將抗微生物劑粘附在目標基質如纖維或織物上來提供耐久性。
銀在目標基質上的總添加水平可以是20ppm或者更高。更優選銀的總添加水平可以是200ppm或者更高。盡管尚未檢測出銀在目標基質上的總添加水平存在上限,但是考慮到制造經濟性以及可能對敏感的創傷部位產生刺激,應當避免銀水平的過量。
抗微生物劑和其它試劑在基質上的涂覆 優選將含銀離子化合物(例如




)與粘合劑在水分散體中混合以形成浸浴,將目標基質在其中浸漬。也可以采用任何相似類型的提供銀離子的化合物。
當使用特定的聚氨酯基粘合劑物質時,處理過的基質的抗微生物特性在被釋放以殺滅細菌的表面有效銀量這一方面非常有效,而且不會改變處理過的基質的顏色(即,同時基本保持其原始外觀)。盡管目前看來由于它們的銀釋放和生物中性的性質,優選使用聚氨酯基粘合劑樹脂,但是實際上基本可以使用任何對創傷沒有毒性的有效的陽離子、陰離子或非離子型粘合劑樹脂。
一種提供銀處理的耐用抗微生物織物表面的可接受的方法是從浸浴混合物中涂覆含銀離子化合物和聚氨酯基粘合劑樹脂。這種抗微生物化合物和粘合劑樹脂的混合物可以用任何本領域已知的技術涂覆,包括噴射、浸漬、浸軋、發泡、印花和類似方式。通過使用一種或多種這些涂覆技術,可以將織物僅僅在織物的一面(如創傷護理裝置的創傷接觸表面)用抗微生物劑和粘合劑樹脂進行處理,或者可以在織物的兩面均進行處理。
以下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了本發明的抗微生物裝置,但是不應理解成對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發明內容的限定。除非特別指出,所有這些實施例中給出的份數和百分數均是按重量計算的。
樣品的制備和評價 A.基質的說明 實施例1中使用的纖維是70旦尼爾/34單絲的DACRON

聚酯纖維。
實施例2A—2E和實施例2的對照物中使用的織物是由天然和合成纖維組成的無紡織物。織物重量約為68g/m2。該織物由Ahlstrom公司制造并銷售。
實施例3A—3B和實施例3的對照物中使用的織物是德國Weinheim的Firma Carl Freudenberg出售的商品名為

的點粘合無紡織物,其織物重量為130g/m2。聚酯纖維構成織物的大約65%,尼龍6,6纖維構成織物的大約35%。織物未染色。
實施例4A—4D和實施例4的對照物中使用的織物是由100%聚酯制成的無紡織物,其重量約為40g/m2。該織物由Polimeros y Derivados以商品名

銷售。購買時(添加抗微生物組合物之前),織物含有光學增亮劑以提高織物的亮度。
實施例5—8使用的織物是美利肯公司出售的平針針織物(圓筒針織物)——多聚合物織物。該織物是單層織物,其由約66%的復絲聚酯紗線、15%的復絲斯潘德克斯彈性纖維紗線組成。聚酰胺紗線由在針織之前進行變形處理的2股40旦尼爾/34單絲支數的尼龍6纖維組成。聚酯紗線由在針織之前進行變形處理的單股70旦尼爾/34單絲支數的纖維組成。斯潘德克斯彈性纖維紗線由55旦尼爾/3單絲支數的纖維組成。織物以產生明顯尼龍面和明顯聚酯面的方式編織。對織物的聚酯面進行被稱為磨砂的表面整理處理。
B.抗微生物涂層配方 各種抗微生物整理劑的水分散體包括以下成分的組合 ·抗微生物劑

RC2000銀基離子交換化合物,獲自南卡羅來納州斯巴達堡的美利肯公司 ·平均粒徑為20nm至80nm的納米銀顆粒水分散體,獲自明尼蘇達州圣保羅的CIMA Nanotech公司

聚氨酯粘合劑,獲自康涅狄格州米德伯理(Middlebury)鎮的Chemtura Corporation公司 ·LUBRIL QCJ,親水性聚合物分散體,獲自南卡羅來納州斯巴達堡的Roebuck Operations公司 ·FREECAT MX,由緩沖鎂鹽組成的水性白色液體,獲自俄亥俄州克里夫蘭的Noveon Chemicals公司 實施例1 實施例1使用70旦尼爾/34單絲的

聚酯纖維。根據表1中的配方制成溶液,將其使用Atlas Industries公司制造的Atlab整理劑涂布器涂布于聚酯纖維。在測試之前,將12根纖維用手捻成約5cm長的紗線。制備的纖維具有7.5%wt/wt含量的

RC 2000。

RC2000與粘合劑的比例為1:1。
表1
實施例2A—2E 使用下表2所示的配方對上述

無紡織物進行涂布。使用以下步驟制備實施例2A—2E (a)通過將下列成分在容器中攪拌約1小時,制備涂布溶液;和 (b)將織物浸在浸浴中,用軋輥擠壓,并在約350℉的烘箱中干燥2-3分鐘。
另外在僅含水的溶液中制備對照樣品(實施例2的對照物),對其進行條件與實施例2A—2E相同的處理。
表2 實施例2A—2E的配方
注意wt/.wt%的計算如下將通過分析方法測得的抗微生物劑的重量除以干燥涂層織物的重量。
實施例3A—3B 使用下表3所示配方對上述

無紡織物進行涂布。通過實施例2中制備整理織物的相同方法制備這些實施例。另外在僅含水的溶液中制備對照樣品(實施例3對照物),對其進行條件與實施例3A-3B相同的處理。
表2 實施例3A—3B的配方
備注wt/.wt%的計算如下將通過分析方法測得的抗微生物劑的重量除以干燥涂層織物的重量。
實施例4A—4D 使用下表4所示配方對上述

無紡織物進行涂布。通過實施例2中制備整理織物的相同方法制備這些實施例。另外在僅含水的溶液中制備對照樣品(實施例4對照物),對其進行條件相同的處理。用于制備實施例4A—4D和實施例4的對照物的織物包括光學增亮劑以提高其亮度。
表4 實施例4A—4D的配方
備注wt/.wt%的計算如下將通過分析方法測得的抗微生物劑的重量除以干燥涂層織物的重量。
實施例5A和5B 使用下表5所示配方對上述多聚合物織物進行涂布。通過實施例2中制備整理織物的相同方法制備這些實施例。在實施例5A中,包括光學增亮劑作為原料的一部分(在應用抗微生物劑組合物之前)。實施例5B不包括光學增亮劑。
另外在僅含水的溶液中制備兩個對照樣品(含有光學增亮劑的實施例5A對照物,以及不含光學增亮劑的實施例5B對照物),對其進行條件與實施例5A和5B相同的處理。
實施例織物和對照織物的測量對材料的尼龍面和材料的聚酯面都進行。
表5 實施例5A—5B的配方
備注wt/.wt%的計算如下將通過分析方法測得的抗微生物劑的重量除以干燥涂層織物的重量。
實施例6—納米顆粒銀 實施例6中所用的織物是實施例5的多聚合物織物。通過實施例2中制備整理織物的相同方法制備該實施例。該實施例的配方顯示于表6。納米顆粒銀與粘合劑的比例為0.66:1。
表6 納米顆粒銀配方
實施例7A—7F 實施例7中所用的織物是實施例5的多聚合物織物。將它們用以下顏色和濃度的淺色染料染色。
7A淺藍色;全染料濃度 7B淺藍色;半染料濃度 7C淺綠色;全染料濃度 7D淺綠色;半染料濃度 7E淺紫色;全染料濃度 7F淺紫色;半染料濃度 實施例7A—7F用相同的抗微生物整理劑涂布(配方顯示于表7)。另外制備與各染色樣品相對應并且染料顏色和量相同的對照樣品,并用相同的條件處理。

RC 2000與粘合劑的比例為3.33:1。
表7 實施例7A—7F所用配方
實施例8A 根據如下所示的配方制備溶液,并將其應用于實施例5的平針針織物(如前所述)。使織物通過含有抗微生物配方的浸浴,隨后通過擠壓輥,達到大約85%的纖維吸液率。然后將織物在拉幅機中干燥,除去多余液體。
溶液得到的活性

RC 2000的百分比含量為織物重量的16wt%,其通過本文所述的

RC 2000總含量測試而測定。

RC 2000與粘合劑的比例為1.8:1。
表8A 實施例8A所用配方
實施例8B 根據下示配方制備溶液,并將其應用于實施例5的平針針織物(之前所述)。使織物通過含有抗微生物配方的浸浴,隨后通過擠壓輥,達到大約85%的纖維吸液率。然后將織物在拉幅機中干燥,除去多余液體。
溶液得到的活性

RC 2000的百分比含量為織物重量的17wt%,其通過本文所述的

RC 2000總含量測試而測定。

RC 2000與粘合劑的比例為3.35:1。
表8B 實施例8B所用配方
實施例8A和8B各自應用于平針針織物時,制備包括大約16%聚酯纖維、53%尼龍纖維、12%斯潘德克斯彈性纖維、15%抗微生物劑和4%粘合劑的創傷護理裝置。
根據上文提供的示范性配方和下文提供的測試結果,預計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是具有不導電整理劑的基質,其中該整理劑包括至少一種銀離子釋放化合物和至少一種粘合劑物質,銀離子釋放化合物的存在量比粘合劑物質的量高至少35%。如上文所述,基質通常是纖維、織物或藻酸鹽,最優選為織物。
在對于水分管理用途來說是優選的備選實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構造為具有疏水側和親水側的織物(例如實施例5-8中),其中疏水側用作創傷接觸側,且親水側用作創傷流體儲器側。流體通過接觸側(從創傷處)被吸走,并保留在儲器側。在該情形下,盡管銀離子釋放化合物的存在對促進傷口愈合可能是有益的,但其并非必需。
C.比較樣品的說明 另外購得幾種市售的含銀創傷護理裝置進行評價。以下將這些基于紡織品的創傷護理裝置記作比較例A—M,其包括許多種創傷敷料的組合。
比較例A—

一種多組分無紡創傷護理裝置,其由夾在兩層尼龍無紡層之間的高度多孔的浸漬過銀的木炭布組成(含220mg銀/100g活性炭布);獲自新澤西州尚莫維爾(Somerville)的Johnson & Johnson公司。
比較例B—

一種三層創傷護理裝置—聚乙烯薄膜層、人造絲/聚酯混合無紡織物中間層和第二薄膜層;薄膜層上沉積有納米結晶銀;獲自佛羅里達州拉哥島(Lango)的Smith & Nephew公司。
比較例C—

一種五層創傷護理裝置,其由夾在兩層未經處理的人造絲織物之間的用納米結晶銀處理過的聚乙烯薄膜內片組成;該復合結構進一步夾在兩層經納米結晶銀處理過的聚乙烯薄膜之間;獲自佛羅里達州拉哥島(Lango)的Smith & Nephew公司。
比較例D—“Silverlon”,一種鍍銀尼龍織物;獲自佐治亞州Lakemont的Argentum Medical公司。
比較例E—

一種浸有銀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水纖維,其具有1.2%的銀;獲自Convatec,England的Bristol-Myers-Squibb Company。
比較例F—

一種水纖維敷料;獲自Convatec,England的Bristol-Myers-Squibb Company。
比較例G—

一種無菌、非粘附性的吸收性敷料;獲自Convatec,England的Bristol-Myers-Squibb Company。
比較例H—“Foam Dressing”,一種非粘附性泡沫;獲自明尼蘇達州圣保羅的3M公司。
比較例I—“Woven Gauze Pad”,一種為紐約州Orangeburg的Dynarex Corporation制造的醫用敷料。
比較例J—“MIRASORBTM Gauze”,一種無紡紗布;獲自新澤西州尚莫維爾的Johnson & Johnson公司的子公司Ethicon,Inc.。
比較例K—

一種由多組分纖維組成的無紡織物;多組分纖維由單獨的尼龍和聚酯纖維組成,其通過水力纏結縱向分裂成其各自組分;該織物描述于均轉讓給Weinheim,Germany的FirmaCarl Freudenberg的美國專利第5,899,785號和第5,970,583號,在此將其全部內容并入作為參考。這與實施例3中所用的織物相同。
比較例L—“VERSALONTM”,一種無紡醫用海綿;獲自Kendall,商品名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比較例M—Contreet F,一種在全部聚合物基質上具有

RC 2000銀的聚氨酯泡沫;獲自ColoplastA/S。
D.實施例測試和評價 如下文所述,對上述各實施例進行多種性能測試。而且,對一些市售產品(稱作比較例A—M,上文所述)也進行測試,以便與本發明的抗微生物創傷護理基質進行比較。測試方法將如下詳細說明。但是,以下是測試的清單。
測試1.

RC 2000總含量測試(灰燼(ashing)技術) 測試2.抑制區測試(Kirby-Bauer瓊脂擴散試驗) 測試3.定量對數降低測試(改良的AATCC方法100) 測試4.波長/反射率評價 測試5.白度/黃度評價 測試6.顏色評價亮度/暗度、黃/藍、紅/綠 測試7.樣品和參比塊(Reference Tile)之間色差量值的比較 測試8.顏色穩定性測試 測試9.流體轉移測試(內部開發的方法) 測試10.抗張強度測試(ASTM D5034) 測試11.導電性/電阻率測試(AATCC測試方法76) 測試12.厚度測試(ASTM D 1777-96) 測試1

總含量測試 制品之中和/或之上結合的

抗微生物劑量可以通過測量抗微生物化合物中特有的元素來測定。對于

抗微生物劑來說,豐度最高的兩種元素是銀或鋯。由于鋯在

抗微生物劑中的豐度更高且更容易測量,優選使用鋯作為測定制品中

抗微生物劑水平的信號元素。創傷護理裝置品之中和/或之上結合的

抗微生物劑量使用以下灰燼技術測定。
將織物樣品(重量近似為1克,但稱量至四位有效數字)置于潔凈干燥并經過稱重的陶瓷坩鍋中。將含有織物樣品的坩鍋置于其溫度以3℃/分鐘勻速升至750℃的馬弗爐中。然后將溫度在750℃下保持1小時。然后將體系冷卻,將坩鍋轉移到干燥器中,在其中使其達到平衡溫度。然后對坩鍋進行稱重。這樣提供了無機組分的固體百分含量。
接下來將織物樣品在陶瓷坩鍋中研磨,得到均勻的樣品。然后從陶瓷坩鍋中取出重量近似為0.05g(再次稱量至四位有效數字),并置于鉑坩鍋中。向坩鍋中加入數毫升50%HNO3,之后加入15—20滴48%HF。將鉑坩鍋在加熱板之上加熱,直至樣品完全溶解。然后將樣品溶液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
接下來用5%HNO3沖洗坩鍋,沖洗出的溶液加入到容量瓶中。用5%HNO3將樣品稀釋至100mL刻度線。將稀溶液轉移到聚乙烯存貯容器中。使用誘導耦合等離子體光學發射光譜裝置(如Perkin ElmerOptima 4300DV)對所需的活性成分(該情況下為鋯)進行分析。計算方法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創傷護理裝置品上存在的

RC2000的量表示成基于織物重量的重量百分比。結果顯示于表9。
表9 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

RC2000總含量

測試2抑制區測試(Kirby-Bauer瓊脂擴散試驗) 選擇數種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以及真菌(酵母)來說明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抗微生物效力。革蘭氏陽性細菌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產氣莢膜梭菌、屎腸球菌和蠟狀芽孢桿菌。革蘭氏陰性細菌包括例如但不限于,肺炎克雷白氏桿菌、大腸桿菌、鮑氏不動桿菌、陰溝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真菌如酵母包括,例如,白色念球菌和釀酒酵母。以下選擇多種這些有機體來證明實施例的抗微生物效力。但應當理解,針對其它細菌或真菌得到的類似結果也在本發明的范圍之內。
抑制區(ZOI)測試提供了對結合在創傷敷料中的抗微生物劑的定性(樣品下的生長水平)和定量(抑制區大小mm)的性能評價。可以將樣品下的生長水平鑒定為從連片的(無活性)、到多點或孤立的(抑菌的)、到零(殺菌的)。與未經處理的對照敷料相比,如果觀察到在特定的微生物樣品下生長降低,則認為該微生物是敏感的,抗微生物劑是有效的(即抑菌)。如果觀察得到,抑制區的量值是試劑本身效力和試劑在營養瓊脂基質中擴散的度量。通過使敷料在多天時間內經受高水平細菌的多次侵害,該抑制區測試可以用來測量模擬臨床應用中敷料的效力。為在此處討論起見,如果兩次連續暴露之后產生的針對細菌的ZOI為至少1mm,則認為基質具有“有效抗微生物”的性能。
使用基于Kirby-Bauer瓊脂擴散試驗的標準抑制區測試,對實施例1-5和比較例A-E進行針對一種或多種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測試。該方法描述于以下報道“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by aStandardized Single Disc Method”,作者A.W.Bauer、W.M.Kirby和M.Truck,發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1966;Volume 45,第493頁。
實施例1-5和比較例A-E根據以下方法進行測試。將含有診斷敏感性測試(DST)瓊脂的皮氏培養皿用0.5mL約5E+05細胞/mL的測試微生物在100mM Na/K磷酸鹽緩沖液中稀釋的過夜培養物通過鋪展進行接種。然后將大約1英寸×1英寸的實施例織物片置于各瓊脂板的中央。然后將瓊脂板在37℃下孵育24小時,之后測定效力水平。為了模擬敷料在微生物中的重復暴露,將敷料從接種的瓊脂板中取出,并放置于新接種的瓊脂板上,再孵育24小時。該過程重復至多7天。
在一些情形下,另外根據該方法對未經處理(即不含抗微生物整理劑)的織物進行測試。對照織物為不含抗微生物劑的基質,獲自Lendell公司的

聚氨酯泡沫。
進行抑制區測試,以測定實施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微生物活性。結果表示于圖10,代表了各樣品4次測量的平均值(每次測量取自正方形樣品4邊的每一個)。
表1A 抑制區法測定實施例1-5和比較例A-E對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抗微生物活性 備注“n/d”表示數值未測量。
結果表明,均含有

RC 2000的本發明實施例1-5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不含抗微生物劑的對照樣品并未表現出對任何細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使用改良版的Kirby-Bauer易感性測試,對實施例5B對照、實施例8B和比較例C和D針對數種微生物進行測試。以下包括了測試方法的簡要說明。該測試方法的完整說明可見于以下文件National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udies(NCCLS)M2-A8Performance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Disk Susceptibility Tests;Approved Standard-Eighth Edition;2003。
將測試微生物的過夜培養物在鹽水(0.85%NaCl)中稀釋至106細胞/ml。將含有診斷敏感性測試(DST)瓊脂的皮氏培養皿用0.25ml細胞懸液接種,并孵育1小時。將各創傷護理裝置樣品(直徑15mm的圓)置于瓊脂板中央。將瓊脂板在37℃下孵育24小時。測定抑制區范圍(mm)之后,將樣品轉移至新的接種有相同微生物的DST板。該過程重復(共計)3天。各個樣品的抑制區測試結果顯示于表11。
表11 本發明和比較的創傷護理裝置的抑制區

nd=未測定 表11中的測試結果表明,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實施例8B)針對數種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以及針對多種真菌(酵母)均表現出相當的效力。實施例5B對照(不經抗微生物處理)沒有表現出任何活性(數據未顯示)。
測試3定量對數降低測試(改良的AATCC方法100) 對實施例2、實施例3和比較例C和E進行抗微生物性能的測試。如下所述,使用改良的AATCC方法100-1999來評價對細菌的效力。
將數份各種織物或纖維樣品(約0.5g)置于玻璃試管中并在兩種細菌下暴露—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0.5ml 1.31E+06細胞/mL)或綠膿桿菌ATCC#12055(0.5ml 2.63E+05細胞/ml)—其每一個均在7℃下在0.85%NaCl中的2%牛血清白蛋白中懸浮18—22小時。孵育之后,洗滌樣品以除去附著的細胞。使用基于微量滴定板的“最大可能數量”檢測對洗滌溶液中活細胞的數量進行定量。結果顯示于表12。對照顯示的負值說明了細菌的生長。
表12 對數減少殺滅值測定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的效力 n/d=未測量 對實施例5B對照、實施例8B和比較例C和M進行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抗微生物效力的測試。使用改良的AATCC方法100-1999“Antibacterial Finishes on Textile MaterialsAssessment of.”來評價經處理的樣品和未經處理的織物暴露之后的定量細菌降低。測試方法描述如下。
將樣品(直徑約40mm)在無菌條件下置于玻璃瓶中,并暴露于懸浮在兩種流體中的細菌(0.4ml 105細胞/ml)—(a)模擬創傷流體(如上文所述制備)和2%牛血清白蛋白,以及(b)模擬創傷流體(如上文所述制備)和20%牛血清白蛋白。將小瓶蓋嚴,并在37℃下孵育22小時。量出0.4ml體積,以使創傷敷料樣品完全潤濕,并且使容器中沒有多余流體。將實施例3在創傷護理裝置的聚酯側上進行接種。在37℃下孵育24小時之后,將樣品用10ml具有表面活性劑和半胱氨酸的胰蛋白酶大豆肉湯覆蓋,以滅活任何殘余的銀,并進行旋渦以除去附著的細胞。使用基于微量滴定板的“最大可能數量”檢測對洗滌溶液中活細胞的數量進行定量。將從經處理的樣品中回收的活細胞水平與從未經處理的織物回收的細胞水平進行比較,計算降低百分比。結果顯示于表13。
表13 本發明和比較創傷護理裝置相對于未經處理的織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降低百分比
表13的結果表明,與未經抗微生物處理的類似織物(實施例5B對照)相比,在與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實施例8B)接觸24小時之后,活細菌減少了99%以上。對于該測試,選擇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為代表性細菌。但應當理解,實施例8B對其它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以及針對真菌例如白色念球菌均表現出類似的抗微生物效力,也在本發明的范圍之內。
顏色評價 本發明實施例裝置與比較樣品 如上文所討論,由于若干原因希望提供基本白色的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首先,裝置的抗微生物性能將會促進創傷的愈合。這一益處已經在本文中詳細討論。其次,通過提供基本白色的裝置,健康護理提供者和/或使用者能夠更好地監控可能預示問題的創傷滲出物的顏色變化跡象。
與競爭的含銀抗抗微生物裝置相比,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表現出非比尋常的白度。其原因部分在于本發明整理劑的特殊的銀離子釋放機制。如本文所討論,無論含銀抗微生物劑的添加水平,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白色基本一致,而且在其存儲壽命中都得到保持。使用各種量值對實施例2-7以及比較例A-E進行顏色評價,如本文所討論。
測試4波長/反射率評價 通過測量對應于可見光譜(即360nm—750nm)的給定波長范圍的反射率,對實施例2A-2E、3A-3B、4A-4D、5A-5B、6和7A-7F進行顏色評價。對本發明每個實施例的對照樣品(即不含抗微生物劑的織物)也進行了評價。該評價通過使用具有D-65光源和10°觀察角的GretagMacbeth Color Eye 70001分光光度計進行。比較實施例也使用相同的儀器進行評價。實施例2-5和比較例的反射率數據顯示于下表14-18。該數據用于計算白度的Stensby指數以及以下的其它比較參數。注意,反射率百分比越高表示顏色越淺/越白。
應當注意,盡管沒有顯示,反射率數據也在實施例6和7A-7F中產生,并用作以下這些實施例中其它顏色測量的基礎。
表14 實施例2A-2D和實施例2對照的反射率 表15 實施例3A-3B和實施例3對照的反射率 表16 實施例4A-4D和實施例4對照的反射率 表17A 實施例5A和實施例4對照的反射率
表18 比較例A-E的反射率
銀負載量最高的實施例(即實施例2A、3A、4A和5B)的反射率數據及比較例的反射率數據,均繪于圖1的線圖中。
從這些數據可以觀察到,與比較例相比,本發明的實施例在可見光譜范圍內表現出的反射率明顯更高。這些數值是本發明經處理的制品的白色(高反射性)性質的指征。
考察圖1表明,實施例2A、3A、4A和5B在線圖上相當密切地分成一組,均位于白色參比塊反射數據的圖上下,其中x軸為波長(nm),y軸為反射率。這表明已經建立了保證經處理的制品具有白色表面的處理條件,而無論所涂覆的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量如何。即使有相當大量的銀抗微生物整理劑,例如實施例2A為20.7%,實施例5B為20.1%,經處理的制品的顏色也不會受到負面影響。
實施例4A中,在波長400nm至500nm之間觀察到反射率值的峰,這是由于存在有光學增亮劑。已知這種增亮劑進一步提高了制品的反射率,但并不是產生本發明裝置白色所必需的。
測試5白度/黃度評價 使用白度Stensby指數來度量白度。數值越高,表示織物的白度越高。
相關的測量是ASTM E313-73(D1925),其測量樣品的黃度。數值越高,表示樣品的黃度越高;負值表示樣品的黃度較低。
如所描述,對實施例的織物(2-5)進行測量,并與白色參比塊進行比較。白色陶瓷塊經過校準,源于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Technology(NIST),在(NIST)報道中稱作標準參比材料2020c序列號27073,844/259504-98R,日期1999年5月14日。陶瓷標準品針對GRETAG

Virtual數據庫(STF19 Sphere)進行校準。顯示的校準值為CIELAB 1976,Illuminant D65,以及溫度控制在71℉至73℉的10°Observer。
測試使用GretagMacbeth Color Eye 7000A分光光度計進行,其包括氙氣閃光燈源,結果提供在表19A和19B中。
表19A 白度/黃度測量實施例2-4 表19B 白度/黃度測量實施例5A和5B 表19A和19B中的數據表明,通常,銀負載量不會對裝置的顏色產生顯著影響。換句話說,制造者可以為基質提供不同量的銀(具體為

抗微生物劑),并仍保持處理過的基質的白色。迄今,采用其它已知的銀化合物,也已經可以得到白色的處理過的基質,其具有對于治療創傷和預防感染所必需的有效銀含量。
測試6.顏色評價亮度/暗度、黃/藍、紅/綠 制品的表面顏色常常使用一系列量值(L*、a*和b*)來量化,這些量值通過用分光光度計測量樣品產生。用于該測試的儀器是GretagMacbeth Color Eye 7000A分光光度計。所用的軟件程序為“Colorimatch”。“L”是樣品中白色或黑色量的度量。“L”越高,表明樣品的顏色越淺。“A”是樣品中紅色或綠色量的度量,而“B”是樣品中藍色或黃色量的度量。
其它使用相同測試儀器產生的量值包括C*和h°。色度C*是制品顏色飽和度的度量。色蔭h°是制品暗度的度量。
表20A和20B顯示了不同樣品之間的比較,使用測試4中所述的白色參比塊作為標準通過GretagMacbeth Color Eye 7000A分光光度計進行測試。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得到的數值依賴于所用激發光源的種類(例如白熾光、熒光等)以及觀察的角度。在這些測試中,使用D65-10的設置(代表日光條件),相關色溫為6500°K,觀察角度為10°。
表20A 實施例2-4和比較例的顏色度量

表20B 實施例5和6的顏色度量
注意表20A和20B中實施例2-6的L*值,很明顯,當含銀抗微生物劑

的量降低時L*值略有降低。如所注,實施例4A-4D和6A含有光學增亮劑,這使得發射藍光,并且導致表20A和20B中的實施例h°值更高。
表20A表明,比較例均具有低于約66的L*值,這表明存在暗度更深的顏色。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L*值為至少68(例如,當使用納米顆粒銀時)和至少95(例如,當使用銀離子交換化合物時)。
加入銀抗微生物劑不會改變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的一個深遠的益處在于,創傷護理裝置可以染成許多種不同的顏色。例如,創傷護理裝置可以染色成代表不同的終端用途,或者代表不同的抗微生物劑水平。制備代表性的上述著色創傷護理基質。使用之前描述的顏色評價技術和儀器對實施例7A-7F和相應的對照樣品進行測量。結果顯示于表21A和21B。
表21A 顏色評價實施例7A-7F和相應的對照樣品(用D-65光源通過織物的尼龍側測量) 表21B 顏色評價實施例7A-7F和相應的對照樣品(用D-65光源通過織物的聚酯側測量) 表21A和21B所示的數據表明,涂覆本文所述的抗微生物整理劑不會有害地改變創傷護理裝置的整體顏色(即,各實施例及其對照之間的DE CMC值基本相同)。
而且,實施例的織物表現出至少74.0的L*值,亮度水平相對較高,這對于監控創傷流體的用途來說是合意的。
測試7.樣品和參比塊之間色差量值的比較 另一項樣品相關顏色的測試是DE CMC。DE CMC是均勻色彩空間整體色差的量值,其中DE CMC代表顏色和參比(該情形下為純白色標準品)之間的差異度量。DE CMC值越高,顏色差異越深。換句話說,DE CMC越小,代表顏色越接近于白色。
Gretag Macbeth Color Eye 7000A分光光度計基于各樣品的波長和反射率計算出DE CMC值。將實施例2A—2D、3A—3B、4A—4D和5A—5B與比較例進行比較。結果顯示于表22A和表22B。
表22A DE CMC色差量值的比較 表21A、21B和22A中所示的數據表明,涂覆本文所述的抗微生物整理劑不會有害地改變創傷護理裝置的整體顏色(即,實施例織物的DE CMC值約等于或小于各自的對照樣品的DE CMC值)。無論樣品經過染色(如表21A和21B中)還是未經染色(即白色)(如表22A中)均如此。
表22B DE CMC色差量值的比較 表22A和22B中所示的結果表明,盡管不含光學增亮劑,實驗的實施例也表現出不高于6.2的DE CMC值,而所有的比較例均表現出高于12的DE'CMC值。這一結果表明,與比較例相比,根據本文的教導制備的實施例表現出與白色標準物的差別更小。
測試8.顏色穩定性測試 合意的是,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的顏色不會隨著時間而發生顯著變化。對于常規的銀基抗微生物裝置,暴露于光會導致表現形式為變褐或變黃的顏色變化。本發明的裝置克服了這一缺點。
為了評價本發明裝置的顏色穩定性,在26天的時間內使用前述方法對經處理的實施例2E的織物和不經處理的實施例2的對照織物進行定期測量。兩種織物均進行連續24小時的冷白熒光暴露。每個樣品評價5處不同區域并加以平均。數據報道于下表23。
表23 使用黃度指數度量測試顏色穩定性 結果表明,在隨著時間而保持其原始顏色方面,實施例2的表現與未經處理的織物相仿。沒有出現暴露于環境中的含銀制品所常常發生的變褐或變黃的跡象。而且,實施例2E在整個評價期間均保持著其白色外觀。
測試9流體轉移測試 該項測試的目的是測量從創傷護理裝置的創傷接觸面(A側)轉移至裝置的非創傷接觸面(B側)的流體的量。該測試還試圖測量推回到裝置的創傷接觸面(A側)的流體的量。
通過向2L容量瓶中加入16.60g NaCl和0.56g CaCl2,制備模擬創傷流體(“SWF”)。然后用去離子水將燒瓶充滿至體積(共2000mL)。然后蓋上容量瓶,振蕩,直至所有的鹽完全溶解。模擬創傷流體由0.142M(142mM)NaCl(水溶液)和0.0025M(2.5mM)CaCl2(水溶液)組成。
將創傷護理裝置測試樣品(直徑5cm)放置于聚丙烯圓盤(直徑5cm)上。使用滴管將20滴模擬創傷流體加到測試樣品的A側。測試樣品在水平位置上靜置2分鐘。然后使用夾具將測試樣品在豎直位置上夾在兩張濾紙(Whitman filter paper 3,直徑=110mm)圓片之間—濾紙A與測試樣品的A側接觸,濾B與測試樣品的B側接觸。測試樣品在該位置上保持5秒鐘。測出夾具施加的壓力為340mmHg。
測試之間將濾紙A和濾紙B稱重。然后在測試之后再將其稱重,測得重量差。從這種重量差可以計算從創傷護理裝置轉移到濾紙A和/或B上的SWF的量。將SWF加在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聚酯側(“A側”)。將SWF加在產品手冊上指示的競爭敷料的創傷接觸側。
測試結果顯示于表24。數值提供為“%重量變化”。%重量變化代表所吸收流體相對于濾紙干重的重量。它的計算如下將濾紙的濕重(克)減去濾紙的干重,將該差值除以濾紙的干重。然后將該數值乘以100。
另外對每個實施例和比較例的A側和B側的平均%重量變化進行測定,也提供在表24中。例如,實施例5B對照、實施例8A和實施例8B的A側和B側的%重量變化一起加以平均。結果分別表示為4.8%和24.2%。還提供了平均值的標準偏差。
表24 本發明和比較創傷護理裝置的流體轉移性能(表示成%重量變化)

表24續 本發明和競爭創傷護理裝置的流體轉移性能(表示成%重量變化)

表24中所示的結果證明,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提供了流體從裝置的創傷接觸面(A側)到裝置儲器面(B側)的顯著移動。即使在從創傷護理裝置的兩面施加壓力的條件下,也會發生該方向上的流體移動。這些結果進一步表明,流體移動通常是單向的,儲器側(B側)收集并蓄積多數流體,并保持其不流回裝置的創傷接觸面(A側)。
無論裝置是否還含有抗微生物劑,本發明的裝置均表現出這些特征。
另外注意到,在該測試過程中兩個

創傷護理裝置均已破裂。在吸收SWF之后,它們不能在結構上保持在一起。
測試10抗張強度測試 使用ASTM D 5034測定不同創傷護理裝置的抗張強度(grab)。該項測試的目的在于測定濕和干創傷護理裝置的結構完整性。通過將裝置浸入模擬創傷流體(配方與之前所述相同)將其潤濕。測試結果提供在表25中。測量結果顯示成以磅為單位的力(Ibf)。數值越高,表明撕裂樣品所需的力越大。
表25 本發明和比較創傷護理裝置的抗張強度

測試11導電性/電阻率測試 該項測試的目的在于測定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導電性和電阻率(R)。測試根據AATCC測試方法76進行。
測試結果顯示于表26。每個數值都是4次測量的平均值。Log R也包括了標準偏差。
表26 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導電性和電阻率
對于Log R數值,測試儀器的檢測范圍是12—13。實施例5B的對照和實施例8A均在測試儀器的檢出限之下。因此,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是不導電的。
測試12厚度測試 該項測試的目的在于測量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厚度。測試根據ASTM D 1777-96進行。每個樣品的結果都表示成10次測量的平均值以及標準偏差。測試結果顯示于表27。
表27 本發明創傷護理裝置的厚度
如上文所述,本文所述的任何基質均可以單獨用作創傷護理裝置,包括織物和藻酸鹽。此外,可以以任何可能的結合方式將一種或多種這些基質連接在一起形成復合多層創傷護理裝置。各層可以通過多種技術連接在一起,例如超聲波焊接、熱層壓或加壓層壓、使用粘合劑、針刺法、液壓針刺、縫合或者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其它纖維和/或織物層層壓或結合方法。各層可以僅僅在間斷的部分連接在一起,也可以完全連接在一起。
本發明的局部抗微生物整理劑可以涂覆在任意一層或多層構成復合創傷護理裝置的基質層上。另外,復合創傷護理裝置的一層或多層上或者內部可以包含氣味吸收劑或層(如活性炭)。而且,在一些情況下,創傷護理裝置可以具有粘合劑層,以使得裝置可以保持在創傷部位之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一層可揭去的薄膜放置在創傷護理裝置面向創傷的一面,以對粘合劑層加以保護直至準備使用。另外可選地,也可以將長條的創傷敷料如紗布裹在創傷護理裝置上纏繞,將創傷護理裝置保持就位,并通過任何適當的工具如膠帶、粘合劑、別針、夾子或鉤子將自由端固定就位。
因此,以上描述和實施例表明可以將局部抗微生物整理劑涂覆在多種基質上,以實現抗微生物有效的含銀創傷護理裝置,其具有抗微生物效力、銀的功能釋放、沒有深顏色、以及流體轉移的所需特性。如本文所述,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具有優于競爭產品的顯著優勢,在于其表現出不是含銀抗微生物制品特征的白色,在于白色得到長期保持(即在制造、運輸和存儲中),并在于其具有獨特的流體轉移性能。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在不偏離本發明主旨和范圍的前體下對本發明進行這些以及其它的修改和變化。而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會認識到上文的描述僅僅作為舉例,并非要限定本發明在所附權利要求中所述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創傷護理裝置,其具有選自纖維、織物和藻酸鹽的基質,所述基質的至少一部分涂有不導電的整理劑,
其中所述整理劑包括至少一種銀離子釋放化合物和至少一種粘合劑物質;并且
其中所述銀離子釋放化合物的存在量比所述粘合劑物質的量高至少3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種銀離子釋放化合物選自銀離子交換物質、銀顆粒、銀納米顆粒、銀鹽、銀玻璃及其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銀離子釋放化合物是選自磷酸銀鋯、磷酸銀鈣、銀沸石及其混合物的銀離子交換物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銀離子交換物質是磷酸銀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涂有所述整理劑的所述基質是織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基質是機織織物。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基質是無紡織物。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基質是針織織物。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針織織物是由聚酯和尼龍組成的具有下述結構的圓筒形針織織物所述針織織物具有聚酯側和尼龍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針織織物進一步包括彈性紗線。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粘合劑物質是聚氨酯基物質。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裝置表現出有效的抗微生物性能,其定義是在兩次連續暴露之后對細菌的抑制區至少為1mm。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創傷護理裝置在使用前用D65光源和10°觀察角在360nm至750nm的波長下測量時,表現出L*值為至少68.0。
14.一種創傷護理裝置,其具有選自纖維、織物和藻酸鹽的基質,所述基質的至少一部分涂有不導電的整理劑,
其中所述整理劑基本由至少一種銀離子釋放化合物和至少一種粘合劑物質組成,
其中所述具涂層的創傷護理裝置表現出第一DE CMC值,并且
其中未涂有所述整理劑的無涂層基質表現出第二DE CMC值,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DE CMC值約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DE CMC值。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基質為織物。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具涂層的創傷護理裝置是染色的。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具涂層的創傷護理裝置是印花的。
18.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銀離子釋放化合物是磷酸銀鋯。
19.一種銀離子釋放創傷護理裝置用于監控創傷部位治療的應用,所述創傷護理裝置的L*值至少為68.0,所述應用包括以下步驟
(a)提供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
(b)將所述創傷護理裝置應用于創傷部位;和
(c)監控創傷部位處的不同愈合階段。
20.一種創傷護理裝置,其包括
具有創傷接觸表面和創傷流體儲器表面的織物,
其中所述創傷接觸表面主要由疏水性纖維組成,且所述創傷流體儲器表面主要由親水性纖維組成,所述疏水性纖維和親水性纖維互相結合在一起;并且
其中所述創傷護理裝置在暴露于創傷時,將創傷流體從所述創傷接觸表面單向轉移至所述創傷流體儲器表面。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至少所述創傷接觸表面涂有包括至少一種釋放銀離子的化合物的組合物。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裝置是不導電的。
23.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疏水性纖維和親水性纖維以針織織物結構互相結合在一起。
24.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針織織物結構是平針針織組織。
25.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疏水性纖維是聚酯纖維。
26.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親水性纖維是聚酰胺纖維。
27.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進一步包括彈性纖維。
28.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疏水性纖維和親水性纖維以機織結構互相結合在一起。
29.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疏水性纖維和親水性纖維以無紡結構互相結合在一起。
30.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種釋放銀離子的化合物選自銀離子交換物質、銀顆粒、銀鹽、銀玻璃及其混合物。
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銀離子交換物質選自磷酸銀鋯、磷酸銀鈣、銀沸石及其混合物。
32.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銀離子交換物質是磷酸銀鋯。
33.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組合物進一步包括選自聚氨酯粘合劑、丙烯酸粘合劑及其混合物的粘合劑。
34.根據權利要求33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粘合劑是聚氨酯基物質。
35.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流體儲器表面涂有包括至少一種遞送銀離子的化合物的組合物。
36.根據權利要求35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裝置表現出有效的抗微生物性能,其定義是在兩次連續暴露之后在診斷敏感性測試瓊脂上對細菌的抑制區至少為1mm。
37.根據權利要求35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其中所述裝置是不導電的。
38.一種創傷護理裝置用于管理創傷流體從創傷部位到所述創傷護理裝置的移動的應用,所述創傷護理裝置具有創傷接觸表面和創傷流體儲器表面,所述應用包括以下步驟
(a)提供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創傷護理裝置;
(b)將所述創傷護理裝置應用于創傷部位,使得所述創傷護理裝置的所述創傷接觸表面與所述創傷部位相鄰;和
(c)通過使所述創傷流體從所述創傷接觸表面到所述創傷流體儲器表面單向流動來管理所述創傷流體的移動。
全文摘要
提供了局部涂有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創傷護理裝置。該整理劑基本上由至少一種銀離子釋放化合物和至少一種粘合劑化合物組成。該整理劑可以涂覆在目標基質如纖維、織物或藻酸鹽上,以提供單層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其中原基質的顏色在涂覆抗微生物整理劑之后基本得以保持。另外可選地,含銀基質可以與一個或多個其它層結合,以提供復合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該創傷護理裝置優選構造為使流體從創傷部位單向轉移。
文檔編號A01N59/16GK101432029SQ200680006296
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8日
發明者M·E·考恩, T·A·卡納達, R·C·斯特姆, K·M·溫克, J·L·克賴德爾, R·L·許特 申請人:美利肯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