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拖拉機液壓提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拖拉機上的提升器。
背景技術:
為了將拖掛在拖拉機后面的農具提起或放下,在拖拉機的后面都要設置提升器。這種提升器通常由提升臂和液壓油缸組成,液壓油缸控制提升臂升降。液壓油缸通常橫臥在變速箱的后蓋上,液壓油缸的頂桿通過連桿機構推動提升臂上升。這種提升器結構不合理,液壓油缸容易漏油,舉升力也小。中國專利200520108296.5公開了一種“輪式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將液壓油缸垂直安裝在變速箱的后蓋上,并通過轉軸實現液壓油缸與油缸支架的連接,可以實現強升強降、減少液壓油缸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但該“輪式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同時也存在后蓋強度低,提升器大負載工作時容易頂碎后蓋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舉升力大、液壓油缸使用壽命長、后蓋結構堅固的拖拉機液壓提升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包括后蓋殼體和安裝在后蓋殼體上的提升臂和液壓油缸,其特征在于后蓋殼體上帶有提升臂支架,提升臂支架與后蓋殼體垂直,兩提升臂分別鉸接在兩提升臂支架上,兩提升臂之間鉸接有連接支架;兩提升臂支架之間帶有加強筋,加強筋上設置有油缸支架,油缸支架位于加強筋的后側、與提升臂支架平行,液壓油缸的一端通過鉸軸鉸接在油缸支架上,另一端鉸接在連接支架上。
液壓油缸的底端偏心位置固定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上帶有鉸軸孔,鉸軸同時安裝在該鉸軸孔以及油缸支架中。
由于將液壓油缸垂直安裝,油封受力均勻,使用壽命長,舉升力大。加強筋在起到連接油缸支架的同時還加強了后蓋的強度;鉸軸位于液壓油缸底端的偏心位置又使其受力分散,有效地保護了后蓋。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2是圖1的仰視圖;圖3是后蓋的主視圖;圖4是圖3的仰視圖;圖5是圖3的右視圖;圖6是圖3的左視圖;圖7是圖3的俯視圖;圖8是液壓油缸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附圖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包括后蓋殼體1和安裝在后蓋殼體1上的提升臂2和液壓油缸3。后蓋殼體1上帶有提升臂支架11,提升臂支架11與后蓋殼體1垂直,兩提升臂2分別鉸接在兩提升臂支架11上,兩提升臂2之間鉸接有連接支架21;兩提升臂支架11之間帶有加強筋12,加強筋12上設置有油缸支架13。后蓋殼體1、提升臂支架11和加強筋12鑄造成為一體,加強筋12和油缸支架13也是通過鑄造成為一體。油缸支架13位于加強筋12的后側、與提升臂支架11平行,液壓油缸3的一端通過鉸軸4鉸接在油缸支架13上,另一端鉸接在連接支架21上。液壓油缸3的底端偏心位置焊接一個連接板31,連接板31上帶有鉸軸孔,鉸軸4同時安裝在該鉸軸孔以及油缸支架13中。
如圖3-圖7所示,后蓋殼體1的結構不再是一塊平板,與后蓋殼體1一體的提升臂支架11和加強筋12有效地提高了機械強度,增強了后蓋的抗壓能力。同時,將鉸軸4設置在液壓油缸3底部的偏心位置,可以使本應該垂直作用于后蓋殼體1上的壓力產生水平方向的分力,減少了對后蓋殼體1的破壞力,更有效地保護后蓋殼體1不被壓破。
使用時,液壓油缸3上的活塞桿推動連接支架21,連接支架21又帶動提升臂2運動,實現提升器的功能。提升器工作時,液壓油缸3的底部在鉸軸4上稍微擺動,補償提升臂2運動時產生的水平位移,可以避免液壓油缸3中的密封件過度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包括后蓋殼體(1)和安裝在后蓋殼體(1)上的提升臂(2)和液壓油缸(3),其特征在于后蓋殼體(1)上帶有提升臂支架(11),提升臂支架(11)與后蓋殼體(1)垂直,兩提升臂(2)分別鉸接在兩提升臂支架(11)上,兩提升臂(2)之間鉸接有連接支架(21);兩提升臂支架(11)之間帶有加強筋(12),加強筋(12)上設置有油缸支架(13),油缸支架(13)位于加強筋(12)的后側、與提升臂支架(11)平行,液壓油缸(3)的一端通過鉸軸(4)鉸接在油缸支架(13)上,另一端鉸接在連接支架(2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機液壓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液壓油缸(3)的底端偏心位置固定連接有連接板(31),連接板(31)上帶有鉸軸孔,鉸軸(4)同時安裝在該鉸軸孔以及油缸支架(13)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拖拉機上的提升器。包括后蓋殼體和安裝在后蓋殼體上的提升臂和液壓油缸,其特征在于后蓋殼體上帶有提升臂支架,提升臂支架與后蓋殼體垂直,兩提升臂分別鉸接在兩提升臂支架上,兩提升臂之間鉸接有連接支架;兩提升臂支架之間帶有加強筋,加強筋上設置有油缸支架,油缸支架位于加強筋的后側、與提升臂支架平行,液壓油缸的一端通過鉸軸鉸接在油缸支架上,另一端鉸接在連接支架上。由于將液壓油缸垂直安裝,油封受力均勻,使用壽命長,舉升力大,后蓋結構堅固、受力能力強,不容易破碎。
文檔編號A01B63/00GK101036428SQ20071001336
公開日2007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2日
發明者李玉吉 申請人:李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