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穿心式液壓提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提升器,特別是涉及一種大型構件提升的穿心式液壓提升器。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在船舶制造、鋼鐵冶金、石油化工、建筑和道路交通等行業中,超大型、大跨度、大重量和安裝高度高的構件越來越多。
在這些大型構件的提升過程中,提高工作的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鎖緊鋼絞線是提高安全性的一項重要措施。中國專利ZL 93208984.4公開的“分離式液壓提升器”,其為桿式提升器,與傳統比較僅僅將上下卡塊外緣改為成球形,當吊物與卡塊偏心時(只能很小)部分減少了造成的設備故障。中國專利ZL 99243743.1“間歇式提升器”僅僅簡單解決了特長高度的物體提升問題。上述2項專利的缺點是起吊能力小,安全性能不高。而本實用新型技術是一種能起吊特大型物體的液壓提升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有顯著的技術進步。現有的鎖緊鋼絞線的方式特點為頂部的安全錨具機構采用手工鎖緊和松開方式。
每天在操作人員結束工作時,需要手工擰緊螺釘來將楔型夾片壓入具有一定錐度的錨環孔;主液壓油缸作帶載下降工作之前,需要手工松開螺釘,以便將楔型夾片拔出環孔。手工擰緊和松開螺釘的方式比較費時費力,操作人員需爬到液壓油缸頂部才能擰緊螺釘,同時由于擰緊的螺釘數量較多,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上、下錨具機構采用液壓壓力油鎖緊方式。
通過液壓壓力油將楔型夾片壓入錨環孔的方式,在液壓動力源停止工作時,因不能提供壓力油,使得鎖緊楔型夾片的能力降低。
總之,上述兩種方式都不具有自動鎖緊鋼絞線的能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穿心式液壓提升器,提高液壓提升器工作的安全性,解決現有液壓提升器自鎖能力較差問題,具有較好的自鎖能力和較高工作安全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穿心式液壓提升器,包括安全錨具機構、上錨具機構、主液壓油缸,下錨具機構,底部的應急錨環等組成。錨具液壓油缸位于錨環中間,并位于穿心式液壓提升器中心線上。以壓力油為動力源,安全錨具機構位于頂部,其下是上錨具機構,主液壓油缸位于中部,再下面是下錨具機構,底部是應急錨環。主液壓油缸采用穿心式中空結構,提升用的鋼絞線穿過液壓油缸的中部。當下錨具機構夾緊鋼絞線時,上錨具機構松開,主液壓油缸空載上升或下降,重物不動;當上錨具機構夾緊鋼絞線時,下錨具機構松開,主液壓油缸帶載上升或下降。經過這樣一個循環,重物便上升或下降一定的高度。重復上述循環,直至將重物提升或下降到預定的高度。
具體地,本實用新型的穿心式液壓提升器,包括,本體,其為一框架結構;安全錨具機構,固定于本體上端面;主液壓油缸,固定于本體框架內,包括缸體、套筒、中心套筒;缸體固定于本體框架內;該套筒活動設置于缸體中,其上端部伸出缸體,且,該上端部內側設有一臺階;中心套筒設置于套筒內,固定于缸體上;上錨具機構,設置于主液壓油缸套筒上端部,其包括油缸缸體、兩套筒、兩楔形夾片、上壓板、下頂板、上法蘭、下法蘭、活塞、鎖緊彈簧;缸體上開有中心通孔,其兩側還設有兩導孔,且,該兩導孔的上端部內壁為錐形結構;兩楔形夾片,分別設置于該兩導孔的上端部內壁錐形結構內;兩套筒,分別穿設于該兩導孔以及兩楔形夾片,其兩端分別伸出缸體;上壓板、下頂板分別連接于兩套筒,其中,活塞,設置于缸體中心通孔中,其中部向外突起形成止擋部;上法蘭、下法蘭,套設于活塞兩端,并固定于缸體中心通孔內上、下端部;下錨具機構,固定于本體框架結構下部;應急錨環,固定于本體框架結構下,下錨具機構下方;兩鋼絞線,分別穿過安全錨具機構、經過上錨具機構的上壓板、兩套筒、下頂板以及主液壓油缸的中心套筒,連接于下錨具機構以及應急錨環上。
進一步,上錨具機構中,上壓板與兩套筒間還設有彈簧。上法蘭與活塞中部的止擋部之間設鎖緊彈簧。
鎖緊彈簧對活塞施加一個向下的作用力,從而帶動上壓板向下,對楔型夾片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便鎖緊鋼絞線,大大提高工作的可靠性。要使鋼絞線處于松弛狀態時,可使液壓壓力油進入上錨具機構錨具液壓油缸的下腔,推動活塞向上運動,克服鎖緊彈簧等的作用力,從而帶動套筒向上運動,將楔型夾片頂出錨環孔。由于鎖緊彈簧的存在,進一步提高了鎖緊鋼絞線的能力。
在穿心式液壓提升器不工作時,在提升工作暫時結束時,為了鎖緊鋼絞線,現在可以通過安全錨具機構的鎖緊彈簧的作用力,始終對楔型夾片施加一個向下的作用力,以實現自動夾緊鋼絞線;在穿心式液壓提升器進行帶載下降工作之前,可自動地通過壓力油進入上錨具機構錨具液壓油缸的下腔,推動活塞向上運動,克服鎖緊彈簧等的作用力,從而帶動套筒向上運動,將楔型夾片頂出錨環孔。因此,安全錨具機構具有了自動鎖緊和松開鋼絞線的能力,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由于鎖緊彈簧的作用,不論是否存在液壓壓力油,鎖緊彈簧始終對活塞施加一個向下的作用力,從而帶動上壓板向下,對楔型夾片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便鎖緊鋼絞線,進一步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安全錨具機構具有自動鎖緊鋼絞線(通過鎖緊彈簧)和通過液壓壓力油松開鋼絞線的能力,避免了人工擰緊和松開鎖緊螺釘的繁重體力勞動。安全錨具機構內部安裝有錨具液壓油缸,通過鎖緊彈簧作用力,以自動鎖緊鋼絞線;通過液壓壓力油進入上錨具機構錨具液壓油缸的下腔,推動活塞向上運動,克服鎖緊彈簧等零部件的作用力,從而帶動套筒向上運動,將楔型夾片頂出錨環孔,以松開鋼絞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進一步提高了鎖緊鋼絞線的能力;2.不論動力源是否停止工作,在錨具液壓油缸內部的鎖緊彈簧作用下,楔型夾片始終受到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有助于將楔型夾片壓入錨環孔內,以鎖緊鋼絞線,提高了安全程度;3.安全錨具機構將手工鎖緊鋼和松開絞線方式變為自動鎖緊和松開鋼絞線方式,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使用起來更加安全可靠、簡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錨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上錨具機構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穿心式液壓提升器,包括,本體1,其為一框架結構11;安全錨具機構2,固定于本體1上端面;主液壓油缸3,固定于本體1框架11內;上錨具機構4,設置于主液壓油缸3上;下錨具機構5,固定于本體1框架結構11下部;應急錨環6,固定于本體1框架結構11下、下錨具機構5下方;兩鋼絞線7,分別穿過安全錨具機構2、經過上錨具機構4,連接于下錨具機構5以及應急錨環6上。
主液壓油缸3,固定于本體1框架11內,包括缸體31、套筒32、中心套筒33;缸體31固定于本體框架11內;該套筒32活動設置于缸體31中,其上端部伸出缸體31,且,該上端部內側設有一臺階321;中心套筒33設置于套筒32內,固定于缸體31上;上錨具機構4,設置于主液壓油缸套筒32上端部,其包括油缸體41、兩套筒42、42’、兩楔形夾片43、43’、上壓板44、下頂板45、上法蘭46、下法蘭46’、活塞47、鎖緊彈簧48;缸體41上開有中心通孔410,其兩側還設有兩導孔411、412,且,該兩導孔411、412的上端部內壁為錐形結構;兩楔形夾片43、43’,分別設置于該兩導孔411、412的上端部內壁錐形結構內;兩套筒42、42’,分別穿設于該兩導孔411、412以及兩楔形夾片43、43’,其兩端分別伸出缸體41;上壓板44、下頂板45分別連接于兩套筒42、42’,其中,上壓板44與兩套筒42、42’間還設有彈簧49;活塞47,設置于缸體41中心通孔410中,其中部向外突起形成止擋部471;上法蘭46、下法蘭46’,套設于活塞47兩端,并固定于缸體41中心通孔410內上、下端部,上法蘭46與活塞47中部的止擋部471之間設鎖緊彈簧48;
兩鋼絞線7,分別穿過安全錨具機構2、經過上錨具機構4的上壓板41、兩套筒42、42’、下頂板45以及主液壓油缸3的中心套筒33,連接于下錨具機構5以及應急錨環6上。
本實用新型穿心式液壓提升器以壓力油為動力源。安全錨具機構2位于頂部,其下面是上錨具機構4,主液壓油缸3位于穿心式液壓提升器中部,再下面是下錨具機構5,底部是應急錨環6。主液壓油缸采用穿心式中空結構,提升用的鋼絞線7穿過液壓油缸的中部。當下錨具機構5夾緊鋼絞線5時,上錨具機構4松開,主液壓油缸3空載上升或下降,重物不動;當上錨具機構4夾緊鋼絞線7時,下錨具機構5松開,主液壓油缸3帶載上升或下降。
經過這樣一個循環,重物便上升或下降一定的高度。重復上述循環,直至將重物提升或下降到預定的高度。
安全錨具機構、上錨具機構和下錨具機構的結構相似,都包括上壓板、錨具液壓油缸、下頂板、錨環、套筒、楔形夾片導向螺柱、楔形夾片、彈簧座、壓緊彈簧等。
通常情況下,鎖緊彈簧48對活塞47施加一個向下的作用力,從而帶動上壓板44向下,對楔型夾片43、4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便鎖緊鋼絞線7,大大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參見圖1、圖3,當不需要鎖緊鋼絞線7時,液壓壓力油進入上錨具機構液壓油缸的下腔B,推動活塞47向上運動,克服鎖緊彈簧48等的作用力,從而帶動套筒42、42’向上運動,將楔型夾片43、43’頂出錨環孔——缸體41兩側還設有兩導孔411、412上端部內壁錐形結構。
由于楔型夾片43、43’始終受到鎖緊彈簧48等的向下的作用力,不論動力源是否工作,增強了將楔型夾片43、43’壓入錨環孔的能力,從而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
在提升液壓油缸不工作時,為了鎖緊鋼絞線7,在操作人員下班時(即提升工作暫時結束時),現在可通過安全錨具機構2尤其是鎖緊彈簧48的作用力,始終對楔型夾片43、43’施加一個向下的作用力,從而將楔型夾片壓入錨環孔內,以自動鎖緊鋼絞線7;
參見圖1、圖3,在提升液壓油缸工作之前,為了松開鋼絞線7,通過液壓壓力油進入錨具液壓油缸的下腔B,推動活塞47向上運動,克服鎖緊彈簧48等的作用力,從而帶動套筒42、42’向上運動,將楔型夾片43、43’頂出錨環孔。因此,實現了安全錨具機構的自動鎖緊和松開,克服了傳統手工方式的缺點,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超大、超重、大跨度構件提升的液壓提升器。
權利要求1.穿心式液壓提升器,其特征是,包括,本體,其為一框架結構;安全錨具機構,固定于本體上端面;主液壓油缸,固定于本體框架內,包括缸體、套筒、中心套筒;缸體固定于本體框架內;該套筒活動設置于缸體中,其上端部伸出缸體,且,該上端部內側設有一臺階;中心套筒設置于套筒內,固定于缸體上;上錨具機構,設置于主液壓油缸套筒上端部,其包括油缸缸體、兩套筒、兩楔形夾片、上壓板、下頂板、上法蘭、下法蘭、活塞、鎖緊彈簧;缸體上開有中心通孔,其兩側還設有兩導孔,且,該兩導孔的上端部內壁為錐形結構;兩楔形夾片,分別設置于該兩導孔的上端部內壁錐形結構內;兩套筒,分別穿設于該兩導孔以及兩楔形夾片,其兩端分別伸出缸體;上壓板、下頂板分別連接于兩套筒,活塞,設置于缸體中心通孔中,其中部向外突起形成止擋部;上法蘭、下法蘭,套設于活塞兩端,并固定于缸體中心通孔內上、下端部;下錨具機構,固定于本體框架結構下部;應急錨環,固定于本體框架結構下、下錨具機構下方;兩鋼絞線,分別穿過安全錨具機構、經過上錨具機構的上壓板、兩套筒、下頂板以及主液壓油缸的中心套筒,連接于下錨具機構以及應急錨環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心式液壓提升器,其特征是,上錨具機構中,上壓板與兩套筒間還設有彈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心式液壓提升器,其特征是,上錨具機構中,上法蘭與活塞中部的止擋部之間設鎖緊彈簧。
專利摘要穿心式液壓提升器,包括安全錨具機構、上錨具機構、主液壓油缸,下錨具機構,底部的應急錨環等組成。以壓力油為動力源,安全錨具機構位于頂部,其下是上錨具機構,主液壓油缸位于中部,再下面是下錨具機構,底部是應急錨環。主液壓油缸采用穿心式中空結構,提升用的鋼絞線穿過液壓油缸的中部。當下錨具機構夾緊鋼絞線時,上錨具機構松開,主液壓油缸空載上升或下降,重物不動;當上錨具機構夾緊鋼絞線時,下錨具機構松開,主液壓油缸帶載上升或下降。經過這樣一個循環,重物便上升或下降一定的高度。重復上述循環,直至將重物提升或下降到預定的高度。
文檔編號B66F3/24GK2866450SQ200620039650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2日
發明者陳建榮, 彭程, 蕭子淵, 戴德明, 劉波, 陳建平 申請人: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同濟寶冶建設機器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