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球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石加工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球磨機。
技術背景目前,礦山行業對礦石的處理包括粗加工和精細加工,粗加工采用錘破機 將礦石破碎成一定大小的規格,然后采用球磨機對礦石進行精細加工,將礦石 加工成細粉,現在的球磨機,其結構包括電動機、傳動結構、滾筒和滾筒兩端 的進料口、出料口,滾筒內是一定數量的、大小不一的金屬球,通過滾筒的轉 動使金屬球不斷的運動碰撞,以此來對其內的礦石進行撞擊研磨破碎加工,在 長期的生產過程發現這種結構的球磨機加工效率太低,原因是金屬球與礦石之 間接觸面小,主要靠撞擊研磨破碎,延長了運行時間,耗能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球磨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是通過改變滾筒內的結構,增大金屬球的尺寸,減少金屬球的數量,使破碎過 程以碾、磋、壓、磨為主,提高加工質量和效率,降低能耗,本實用新型所采 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包括動力裝置、傳動裝置、滾筒,其中滾筒的 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由若干小塊金屬板組成的將內壁覆蓋的襯板,其特征在 于金屬板組成的襯板在滾筒的內壁上形成環形滾道,滾道內設一個金屬球,相 鄰兩滾道之間由隔墻形成通孔,隔墻的高度是金屬球直徑的40%,金屬球的直徑是滾筒直徑的30%,金屬球與滾道之間為無間隙配合,且滾道表面光潔度從進料口至出料口依次為粗糙面、微粗糙面和平滑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采用單球單軌結構,破碎過程可實 現碾、磋、壓、磨等幾種效應,可確保加工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1中的A—A視圖 附圖3是附圖1中的B—B視圖 附圖4襯板主視圖 附圖5襯板左視圖 附圖6襯板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滾筒筒體1和襯板2,以及金屬球3,襯板是拼裝成的,每 部分均由螺栓7固定在筒體上,形成滾道4,滾道的數量視滾筒的長度和金屬 球的直徑確定,金屬球的直徑為滾筒直徑的30%,每個滾道內只設一個金屬球, 相鄰兩滾道之間由隔墻5形成通孔6,隔墻的高度是金屬球直徑的40%,如對 于直徑1.8m,長6m的滾筒,可設6個滾道,金屬球的直徑為0.54m,相應的 隔墻的高度為0.216m;對于直徑1.5米、長度3米的滾筒,可設3個滾道,金 屬球的直徑為0.45m,相應的隔墻的高度為0.18m。
權利要求1、 一種球磨機,包括動力裝置、傳動裝置、滾筒,其中滾筒的內壁上通過螺栓 固定有由若干小塊金屬板組成的將內壁覆蓋的襯板,其特征在于金屬板組成的 襯板在滾筒的內壁上形成環形滾道,滾道內設一個金屬球,相鄰兩滾道之間由隔墻形成通孔,隔墻的高度是金屬球直徑的40%,金屬球的直徑是滾筒直徑的 30%,金屬球與滾道之間為無間隙配合,且滾道表面光潔度從進料口至出料口 依次為粗糙面、微粗糙面和平滑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球磨機,包括動力裝置、傳動裝置、滾筒,其中滾筒的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有由若干小塊金屬板組成的將內壁覆蓋的襯板,金屬板組成的襯板在滾筒的內壁上形成環形滾道,滾道內設一個金屬球,相鄰兩滾道之間由隔墻形成通孔,隔墻的高度是金屬球直徑的40%,金屬球的直徑是滾筒直徑的30%,金屬球與滾道之間為無間隙配合,且滾道表面光潔度從進料口至出料口依次為粗糙面、微粗糙面和平滑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采用單球單軌結構,破碎過程可實現碾、磋、壓、磨等幾種效應,可確保加工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
文檔編號B02C17/22GK201036752SQ200720101519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31日
發明者張金成 申請人:張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