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田地平整裝置的插秧機。
技術背景歷來,作為插秧機的一種方式,栽植部升降自如地連接在行走部 的后方,在該栽植部上安裝有田地平整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并且,所述的田地平整裝置,經由傳動機構部與設在行走部上的 原動機部聯動連接,該傳動機構部,在從原動機部向行走部上設有的 后車軸箱傳動動力的傳動主軸上,經由減速齒輪聯動連接輸出軸,將 該輸出軸聯動連接在田地平整裝置上。專利文獻l:特開平8 - 191614號公報發明內容然而,現有的插秧機,由于用于開關驅動田地平整裝置的操縱離 合器機構的動作機構是獨立存在的,所以為了平整田地,即使將田地 平整裝置向下移動到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時,也會忘記離合器機構是處 于"合"的狀態。忘記離合器機構是處于"合"的狀態,就無法驅動 田地平整裝置,以這種狀態進行栽植作業的情況和放下栽植部只是行 走的情況下,就會有發生劇烈壅泥的缺點。所以,在本發明中提供的插秧機具有以下的特征:栽植部升降自如 地連接在行走部的后方,對裝置有該栽植部裝備有船板的對于耕地表 面被相對升降自由地安裝的田地平整裝置的插秧機來說,設置有用于 開關驅動田地平整裝置的離合器機構,和使離合器機構進行"離"、"合,, 動作的動作機構,與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的升降動作部的升降動作聯動 起來使所述的動作機構能夠進行"離"、"合"動作。
此外,本發明在以下的結構中也具有特征。所述升降動作部,將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的水田輪升降置于與耕地 表面相接觸的田地平整作用位置,和不接觸的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 同時裝備有用于升降的升降操作器,通過該升降操作器能夠使離合器 機構進行"離"、"合",聯動連接升降操作器與離合器機構的動作機構。將所述升降操作器放置在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時,能使所述離合器 機構變成"合"的狀態,放置在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時,能使所述離 合器機構變成"離"的狀態,聯動連接升降操作器與離合器機構的動 作機構。所述升降動作部的升降操作器裝置在栽植部上。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經由傳動機構部與設在行走部上的原動機部聯動連接,同時傳動機構部具備有;從原動機部輸入動力的輸入軸, 和從該輸入軸向田地平整裝置輸出動力的輸出軸,和介設在該輸出軸 和上述輸入軸之間的中間軸,在此中間軸上,配設有所述離合器機構。所述傳動機構部,設置在比行走部上設有的后車軸箱下面高的位 置上,對該傳動機構部的離合器機構進行"離"、"合,,動作的動作臂, 配置在比傳動機構部最下端部高的位置上。在權利要求l記載的發明中,栽植部升降自如地連接在行走部的 后方,對裝置有該栽植部裝備有船板的對于耕地表面被相對升降自由 地安裝的田地平整裝置的插秧機來說,設置有用于開關驅動田地平整 裝置的離合器機構,和使離合器機構進行"離"、"合"動作的動作機 構,與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的升降動作部的升降動作聯動起來使所述的動作機構能夠進行"離"、"合"動作。用于開關驅動田地平整裝置的操縱離合器機構的動作機構,象現 有的獨立存在的情況下,為進行田地平整,即使操作者使田地平整裝 置處于工作狀態,忘記離合器機構是處于"合"的狀態時,就無法驅 動田地平整裝置。讓未驅動的田地平整裝置處于田地平整狀態進行插 秧作業的情況下和放下栽植部只是行走的情況下,就會有發生劇烈壅 泥的缺點。在這點上,根據本發明,因為離合器機構的動作機構的"離"、 "合"動作和升降田地平整裝置的升降動作部的動作被聯動升降,所 以田地平整裝置被降底到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時離合器就會處于"合"。 因此,可以防止忘記將離合器置于"合",確實能夠驅動田地平整裝置 處于田地平整作用狀態。在權利要求2記載的本發明中,所述升降動作部,將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的水田輪升降置于與耕地表面相接觸的田地平整作用位置,和不接觸的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并且裝備有用于升降的升降操作器、通過該升降操作器能夠使離合器機構進行"離"、"合",聯動連接升降 操作器與離合器機構的動作機構。這樣,通過操作升降操作器能夠簡單地使田地平整裝置位置于田 地平整作用位置,并且能夠使離合器機構處于"合,,的狀態,確實防 止忘記將離合器機構處于"合"的狀態。在權利要求3記載的本發明中,操作升降操作器使田地平整裝置 的水田輪置于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時,離合器就會變成"合,,的狀態, 操作升降操作器使田地平整裝置的水田輪置于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 時,離合器就會變成"離"的狀態,由于升降操作器與離合器機構的 動作機構聯動連接,所以,只靠操作升降操作器,就能使水田輪置于 田地平整作用的位置,同時使離合器處于"合,,的狀態,此外,能夠 使水田輪置于非田地平整作用的位置,同時使離合器處于"離"的狀 態。因此,田地平整裝置處于田地平整作用狀態時,使離合器機構處 在"合"的狀態,確實能防止忘記(將離合器機構置于"合,,的狀態), 田地平整裝置在處于非田地平整作用狀態時,使離合器機構處在"離,, 的狀態,確實能防止忘記(將離合器機構置于"離"的狀態)。當田地 平整裝置被移動上升到非田地平整作用狀態時,如果離合器沒有變成 "離"的話,就會有轉動的水田輪巻進某種東西而使操作中斷的缺點, 或者會發生由于水田輪的空轉浪費燃料的缺點,根據本發明可以確實 防止這些缺點。在權利要求4記載的本發明中,所述的升降動作部的升降操作器 安裝在栽植部上。如果升降機構的操作器設置在插秧機的本體側上,
在檢修等情況下,分離本體和栽植部時,就必須要分解連接部等使作 業變得繁雜。在這一點上,像本發明那樣,如果升降機構的操作器被 安裝在栽植部上,就能夠簡單且迅速地分離插秧機的本體和栽植部, 對檢修等的作業具有優越性。在權利要求5記載的本發明中,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經由傳動機 構部與設在行走部上的原動機部聯動連接,同時傳動機構部具備有; 從原動機部輸入動力的輸入軸,和從該輸入軸向田地平整裝置輸出動 力的輸出軸,和介設在該輸出軸和上述輸入軸之間的中間軸,在此中 間軸上,配設有所述離合器機構。這樣,由于離合器機構被設置在與輸出軸相比轉矩作用比較小的 中間軸上,所以可以用較小的操作力就能夠進行該離合器機構的"離,,、 "合"操作。在權利要求6記載的本發明中,所述傳動機構部,設置在比行走 部上設有的后車軸箱下面高的位置上,對該傳動機構部的離合器機構 進行"離"、"合"動作的動作臂,配置在比傳動機構部最下端部高的 位置上。這樣,根據耕地的土質行走部有時會有陷進很深的情況,至少由 于離合器機構的動作臂,配置在設在后車軸箱下面的上方位置上的傳 動機構部最下端部還高的位置上,所以可以回避該動作臂被埋沒在耕 地中,根據該動作臂能夠良好地確保離合器機構的離合器動作性能。此外,因為動作臂被配設在比較高的位置,所以使飛賊泥土等很 難附著在動作臂上,同樣從這一點來看,根據本動作臂也能夠良好地 確保離合器機構的離合器動作性能。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插秧機的側視圖。圖2是表示該插秧機的田地平整裝置的側視說明圖。圖3是表示升降操作桿的動作的側視說明圖。圖4(a)是表示該田地平整裝置的俯視說明圖,(b)是表示其主要部
位的》文大俯禍L說明圖。圖5是表示傳動機構部的側視說明圖。圖6是表示該傳動機構部的俯視說明圖。圖7是表示該傳動機構部的主視圖。圖8是表示圖6的I-I線剖面圖。圖9是表示傳動機構部的剖面底面說明圖。符號說明A插秧機1行走部2栽植部3升降機構4田地平整裝置35田地平整本體36傳動一幾構部37田地平整傳動軸38升降支撐機框39水田輪轉動軸40水田輪41傳動箱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A,是本發明的插秧機,該插秧機A,在行走部1的 后方經由升降機構3升降自如地連接栽植部2,在該栽植部2上安裝 有田地平整裝置4。如圖1所示,行走部1,在機架10的前部配設有原動機部11,在 該原動機部11的后方上配設有駕駛部12,同時在機架10的前部下方 上經由前車軸箱(圖未表示)安裝左右一對的前車輪13、 13,另一方面, 在機架10的后部上經由后車軸箱14安裝左右一對的后車輪15、 15。 16是設在駕駛部12上的方向盤,17是設在駕駛部12上的駕駛座。 并且,在機架10上,位于原動機11的后下方且前車軸箱的上方 位置上配設有變速部20,該變速部20,經由傳動帶(圖未表示)聯動連 接在原動機部ll上,另一方面,聯動連設在前車軸箱上,經由傳動主 軸21在該變速部20上聯動連接所述后車軸箱14。這樣,從原動機部11傳遞的動力,按著以下順序傳遞:傳動帶— 變速部20 —前車軸箱及變速部20 —傳動主軸21 —后車軸箱14,以此 來驅動前.后車輪13、 13、 15、 15四個輪。如圖1及圖2所示,栽植部2,在栽植傳動箱25的前部的上方設 立栽植架26,在該栽植架26上將秧箱27(載苗臺)以可左右反復自由 移動形式安裝在栽植傳動箱25的上方,通過設置在插秧傳動箱25的 后部的栽植臂28,可以從秧箱27(載苗臺)上載置的秧片切取秧苗栽植 在耕地中。并且,符號「29」表示栽植部2的船板。如圖1、圖2及圖5所示,升降機構3,介設于設置在行走部1 的機架10的后部上的立起框架形成體30,和栽植部2的栽植架26之 間,具備有上部拉桿31和底連接桿32,和能夠升降本底連接桿32的 升降油缸33。 31a是上部拉桿的前端部支軸,32a是底連接桿的前端 部支軸,33a、 33b是油缸連接銷。這樣,通過升降油缸經由底連接桿32和上部拉桿31,可以升降 栽植部2。如圖l一圖4所示,田地平整裝置4具備:配置在栽植部2的正前 方的田地平整本體35,和安裝在行走部1的后車軸箱14的前臂上的 傳動機構部36,和介設在該傳動構部36和上述田地平整本體35之間 的田地平整傳動主軸37。下面,首先說明本發明的主要部分傳動機構部36的構成,其次說 明田地平整本體35和田地平整傳動主軸37的各自構成。 [傳動機構部36的說明]如圖5—圖9所示,傳動機構部36,經由安裝體98安裝在后車軸 箱14的前臂的右側部,箱體99內配設有,從原動機構部ll輸入動力 的輸入軸102,和從該輸入軸102向田地平整裝置4輸出動力的輸出 軸103,和介設在該輸出軸103和所述輸入軸102之間的中間軸104, 和配設在該中間軸104上的離合器機構105。如圖8及圖9也所示,箱體99,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扁平狀箱形, 同時在前臂100的右側中央部連設向前方向隆出的離合器箱形成體 106。如圖8及圖9也所示,輸入軸102,在前后方向上面向軸線形成 筒狀,貫通在箱主體99的前 后臂100、 IOI的上部之間,同時經由 前后一對的軸支架片107、 107轉動自如地橫架在其軸線周圍。108是 密封材料。并且,在輸入軸102上,從前方嵌入所述的傳動軸21的后端部 21a,同時從后方嵌入后輸入軸110的前端部111,經由輸入軸102以 同軸聯動連接傳動軸21和后輸入軸110。此外,在輸入軸102的外周面中央部上,安裝有輸出齒輪112。 如圖8及圖9也所示,輸出軸103,在前后方向上面向軸線形成, 在箱主體99的前.后臂100、 IOI的下部之間,前半部115經由前后 一對的軸承113、 114轉動自如地橫架在其軸線周圍,同時后半部116 向后方突出。117是密封材料。并且,在輸出軸103的前半部115上,安裝有輸入齒輪118。 如圖8及圖9也所示,中間軸104,在前后方向上面向軸線形成, 在所述離合器箱形成體106的前臂109,和箱主體99的后臂101的右 側中央部之間,經由前后一對的軸承120、 121轉動自如地橫架在其軸 線周圍。并且,在中間軸104的中途部上設置后述離合器機構105,同時 在該中間軸104的后部安裝中間輸出齒輪122,所述輸入齒輪118嚙 合在該中間輸出齒輪122上。在這里,離合器機構105具備:被嚙合體123,和嚙合.解除該被 嚙合體123的嚙合體124,和能夠嚙合 解除該嚙合體124的凸輪軸 125,和能操縱該凸輪軸125的動作臂126,和使嚙合體124向嚙合方 向發生彈性作用力的推壓彈簧127。
被嚙合體123,在中間軸104的中途部,使筒狀的嵌合片130轉 動自如地嵌合在其軸線周圍,同時使其不能向該中間軸104的軸線方 向滑動,在該嵌合片130的前端緣部形成有凸緣狀的被嚙合片131。并且,在嵌合片130的外周面上安裝中間輸入齒輪129,所述輸 出齒輪112嚙合在該中間輸入齒輪129上。嚙合體124,在中間軸104的中途部上使筒狀的嵌合片132滑動 自如地嵌合在其軸線方向,同時能與該中間軸104—體轉動,在該嵌 合片130的后端緣部形成有凸緣狀的嚙合片133,另一方面,在嵌合 片130的前端緣部形成有凸緣狀的凸輪接合片134。并且,嚙合片133,向被嚙合片131方向滑動來嚙合(離合器為"合" 的狀態),另一方面,從該被嚙合片131向離開的方向滑動來解除嚙合 (離合器為"離"的狀態)。如圖9所示,凸輪軸125,具備有在左右方向上面向軸線形成的 軸主片135,和在該軸主片135的右側端部上形成的凸輪片136,在從 離合器箱形成體106的周面左側部向左側外方向面向軸線聯通連接的 軸套部139內,延著軸線轉動自如地插通上述軸主片135,同時上述 凸輪片136被接合在上述嵌合片130的凸輪接合片134上。并且,通過將凸輪軸125沿其軸線轉動,凸輪片136經由凸輪接 合片134使嚙合體124抵抗后述的按壓彈簧127的彈性作用力向前方 滑動,可以使其處于嚙合解除狀態,另一方面,通過將凸輪軸125向 相反方向轉動復原,通過后述的按壓彈簧127的彈性作用力,嚙合體 124向后方滑動,可以使其與被嚙合體123處于嚙合狀態。如圖6及圖7所示,動作臂126,在上述凸輪軸125的左側端部(外 側端部)上聯動連設基端部(下端部),同時向上方延伸前端部(上端部), 向著該前端部右側方突設連接銷137。按壓彈簧127,巻繞在中間軸104的前部外周面,同時介設在前 部的軸承120的后端面和凸輪接合片134的前端面之間。這樣,根據按壓彈簧127的彈性作用力,使嚙合體124與被嚙合 體123向嚙合方向施加彈性作用力。
在這里,如圖7所示,傳動機構部36,設置在比行走部l上設有 的后車軸箱14的下面14a高的位置上,對該傳動機構部36的離合器 機構105進行"離"、"合"動作的動作臂126,配置在比傳動機構部 36最下端部138高的位置上。這樣,由于離合器機構105被設置在與輸出軸103相比轉矩作用 比較小的中間軸104上,所以可以用較小的操作力就能夠進行本離合 器機構105的"離"、"合"操作。即,例如特開平8-191614號公報中記載的傳動機構部,因為在 輸入軸上經由減速齒輪聯動連接輸出軸,因此有比較大的轉矩作用在 該輸出軸上,因為在需要較大轉矩作用的輸出軸上設有離合器機構, 因此在對離合器進行"離"、"合"操作時,就需要大的操作力。另一方面,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插秧機的傳動機構部,離合器機構 105的"離"、"合"操作能夠輕松地進行,所以離合器操作性能夠被提南o可是,因為對于離合器機構105的"離"、"合"操作所需的操作 力比較少,所以可以減輕操作鋼絲繩162、基端側連接片146、鋼絲繩 連接片48b、先端部48c、前端側連接片166、連接銷137、動作臂126 等用于操作離合器機構105所需部材的負荷。此外,根據耕地的土質行走部l有時會有陷進很深的情況,至少 由于離合器機構105的動作臂126,配置在設在后車軸箱14下面14a 的上方位置上的傳動機構部36最下端部138還高的位置上,所以可以 回避該動作臂126被埋沒在耕地中,根據該動作臂126能夠良好地確 保離合器機構105的離合器動作性能。此外,因為動作臂126被配設在比較高的位置,所以使飛濺泥土 等很難附著在動作臂126上,同樣從這一點來看,根據該動作臂126 也能夠良好地確保離合器機構105的離合器動作性能。此外,如圖5及圖6所示,作為對在上述傳動機構部36上設置的 離合器機構105(參照圖8)進行"離"、"合"動作的動作機構的動作臂 126的動作,與栽植部2的升降動作聯動。 即,在對栽植部2進行升降的升降機構3的底連接桿32的下面前 端部上,設置有鋼絲繩連接片141,該鋼絲繩連接片141由底連接桿 32的下面向下方延伸,同時使前端部142向左側外方向彎曲形成鉤狀。并且,上述鋼絲繩連接片141的前端部142,和所述動作臂126 的連接銷137之間,介設聯動鋼絲繩143,作為該聯動鋼絲繩143,使 用的是在內鋼絲繩144的外周用外鋼絲繩145覆蓋的滑動鋼絲繩。內鋼絲繩144,在基端上連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基端側連接片 146,且在該基端側連接片146上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基端側長孔 147,在鋼絲繩連接片141的前端部142上經由基端側長孔147裝卸自 如地連接基端側連接片146。此外,內鋼絲繩144,在前端上連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端側連 接片148,且在該前端側連接片148上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端側 長孔149,在動作臂126的連接銷137上經由前端側長孔149裝卸自 如地連接前端側連接片148。外鋼絲繩145,在后車軸箱14的上部上設置的基端側外承受片150 上,經由螺母152、 153將基端部151在鋼絲繩延伸方向上(本實施方 式是前后方向)使安裝位置能夠以調節自如的形式來安裝,另一方面, 在機架10的后部上設有的前端側外承受片154上,經由螺母將前端部 在鋼絲繩延伸方向上(本實施方式是前后方向)使安裝位置能夠以調節 自如的形式來安裝。并且,由于在外鋼絲繩145的前端部的前端側外 承受片154的安裝部,與后述的外鋼絲繩164的前端側的外承受片154 的安裝部的構造相同,在這里省略其說明。這樣,外鋼絲繩145的端部固定位置和內鋼絲繩144的相對的位 置關系可以自由地調節,可以對顯示離合器分離狀態的從耕地表面G 的栽植部2的設定高度進行任意設定。并且,能夠使栽植部2上升到最上面位置附近的上升動作與離合 器機構105的分離動作相聯動,另一方面,使栽植部2從最上面位置 附近的下降動作與離合器機構105的接合動作相聯動。并且,如圖2所示,在動作臂126上,將升降田地平整裝置4的 水田輪40的后述的升降操作桿48聯動連接,根據操縱升降操作桿48, 能夠使動作臂126動作來進行離合器的"離"、"合"。即,在轉動支軸43上,后述的桿支撐體49以能夠一體回轉形式 被安裝,同時鋼絲繩連接片48b也以能夠一體回轉形式被安裝,鋼絲 繩連接片48b的前端部48c向左側外方向彎曲形成鉤狀。并且,鋼絲 繩連接片48b的前端部48c,和動作臂126的連接銷137之間,介設 操作鋼絲繩162。作為此操作鋼絲繩162,使用的是在內鋼絲繩163 的外周用外鋼絲繩164覆蓋的滑動鋼絲繩。在內鋼絲繩163的升降操作桿48側的端部上,連接向前后方向延 伸的基端側連接片146。并且,在基端側連接片146上,形成向前后 方向延伸的基端側長孔147,鋼絲繩連接片48b的前端部48c經由基 端側長孔147裝卸自如地連接在基端側連接片146上。此外,在內鋼絲繩163的動作臂126側的端部上,連接向前后方 向延伸的前端側連接片148。并且,在前端側連接片148上,形成向 前后方向延伸的前端側長孔149,動作臂126的連接銷137經由前端 側長孔149裝卸自如地連接在前端側連接片148上。外鋼絲繩164的升降臂44側的端部,經由螺母52、 53以安裝位 置調節自如的狀態被安裝在設置在栽植架26的上部的后述的支撐板 51上。另一方面,外鋼絲繩164的動作臂126側的端部,經由螺母173、 174以安裝位置調節自如的狀態被安裝在設置在機架10的后部的前端 側外承受片154上。并且,能夠使田地平整裝置4的水田輪40降到接地位置附近的下 降動作與離合器機構105的接合動作相聯動,另一方面,使田地平整 裝置4的水田輪40從接地位置附近上升的上升動作與離合器機構105 的分離動作相聯動。并且,在動作臂126的連接銷137上,各自以左右并列狀態配置 著能裝卸自如地被連接的聯動鋼絲繩143的前端側連接片148,和操 作鋼絲繩162的前端側前端片166。并且,把聯動鋼絲繩143的前端 側連接片148配置在比操作鋼絲繩162的前端側連接片166還超前的
連接銷137的前端部側(自由端部側)上。因為是這種構成,與栽植部2的升降動作相聯動,可以使離合器 機構105自動地進行"離"、"合"動作,并且,通過升降操作桿48 與田地平整裝置4的升降動作相聯動,也可以使離合器機構105自動 地進行"離"、"合,,動作。因此,例如,如果不通過田地平整裝置4 進行田地平整作業,只是進行栽植作業的情況下,使栽植部2處于下 降狀態的狀態下,通過升降操作桿48只是移動田地平整裝置4使之上 升即可。如果使田地平整裝置4移動上升,離合器機構105自動地處 于"離,,的狀態,可以停止田地平整裝置4。并且,因為把聯動鋼絲繩143的前端側連接片148配置在比操作 鋼絲繩162的前端側連接片166還超前的連接銷137的前端部側(自由 端部側)上,所以可以簡單地僅對聯動鋼絲繩143的前端側連接片148 進行裝卸作業。因此,想使栽植部2在上升狀態下使田地平整裝置4進行動作的 情況下,例如,洗車時、點檢時及展覽會的模擬表演時等,可以迅速 地進行對應。進一步、根據操作者的嗜好栽植部2上升到所定的高度時,因為 能夠使離合器機構105成為"離,,的狀態,所以提高了操作性。此外,因為使栽植部2上升到最上面位置附近的上升動作與離合 器機構105的分離動作相聯動,對于因為土地柔軟使前后車輪13、 13、 15、 15深陷的耕地來說,即使將栽植部2處于上升狀態進行平整田地 作業的情況下,在耕地里離合器105不會自動地動作使離合器處于 "離",能夠良好地確保其作業性。可是,由于栽植部2的從最上面位置附近的下降動作與離合器機 構105的接合動作相聯動,所以能夠減少對離合器機構105進行"離"、 "合"動作的動作臂126的動作行程,同時能夠確實地使本動作臂126 進行動作,可以良好地確保離合器性能。田地平整主體35的說明如圖2至圖4所示,田地平整主體35的構成如下;安裝在栽植部
2的栽植架26上的升降支撐機框38,和橫架在升降支撐機框38的下 端部之間的左.右側水田輪轉動軸39、 39,和以同一軸安裝在各水田 輪轉動軸39、 39外周上的多數(本實施形態中各5個)的水田輪40,和 從設置在行走部1上的原動機部11傳出的動力向各水田輪轉動軸39、 39傳動的配置在水田輪40、 40間的略中央位置上的傳動箱41。升降支撐機框38,裝備有轉動自如地被橫架在設置在栽植架26 上的左右一對的軸支托架42、 42上的轉動支軸43。轉動支軸43,以 左右方向延伸存在,在此轉動支軸43的左右兩端部上,設置有向下方 延伸的左右一對的升降臂44、 44。并且,在各升降臂44、 44的前端 部上,與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連桿45、 45的上端相連接,在連桿45、 45的下端,與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對滑動桿46、 46的上端部相 連接。左右一對滑動桿46、 46,通過安裝在栽植架26上的左右一對滑 動體47、 47,使此中途部上下滑動自如地滑動,在下端部上軸支左右 側水田輪轉動軸39、 39的各中途部。此外,在轉動支軸43的中央部上,經由桿支撐體49安裝有向前 方向延伸的升降操作桿48的基端部。因此,通過沿上下方向轉動升降 操作桿48,經由升降臂44、 44、連桿45、 45以及左右一對滑動桿46、 46使田地平整裝置4的水田輪40,能夠被升降于與耕地面相接的田地 平整作用位置(使用位置),和不相接的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從耕地面 G被隔離的不使用位置)。并且,如圖2及圖3所示,在升降操作桿48的側部上,安裝有被 接合在后述的切口 55上的接合片48a。此外,如圖4所示,升降操作桿48,在轉動支軸43上沿直角方 向延伸的搖動軸49a軸周圍以能搖動的狀態,被軸支在桿支撐體49 上。因此,通過沿搖動軸49a周圍轉動升降操作桿48,可以使升降操 作桿的接合片48a接脫自如地接合在后述的切口 55上。并且,圖3 中,[49b是,在后述的滑動板54側上使升降操作桿48付與彈性體的 彈簧體。 并且,如前面所述,在轉動支軸43上,安裝有鋼絲繩連接片48b。 此鋼絲繩連接片48b的前端部48c,向左側外方向彎曲形成鉤狀,裝 卸自如地被連接在形成于內鋼絲繩163的基端側連接片146上的基端 側長孔147上。并且,在支撐板51上,經由螺母52、 53以安裝位置 調節自如的狀態安裝有外鋼絲繩164的升降臂44側的端部。因此,具備有升降操作桿48、接合片48a、鋼絲繩連接片48b、 前端部48c、桿支撐體49、轉動支軸43等的升降操作工具放置在田地 平整作用位置時,所述離合器機構105變成"合"的狀態,而放置在 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時,所述離合器機構105變成"離,,的狀態。即,升降操作桿48轉動到如圖3(a)及(b)所示的位置時,加在內 鋼絲繩163上的拉伸力變小,離合器變成"合"的狀態。此外,升降 操作桿48轉動到如圖3(c)所示的位置時,由于內鋼絲繩163的拉伸力 用于離合器"合"、"離"的動作臂126被動作,離合器變成"離"的 狀態。此外,在栽植架26上,經由支撐板51被安裝有用于保持升降操 作桿48位置的滑動板54。滑動板54,在升降操作桿48的左右兩側中 安裝有接合片48a側(本實施例中是插秧機進行方向右側)上,與升降 操作桿48呈鄰接狀態,而且從側面看(參照圖2)被配置在與升降操作 桿48以相交差的位置上。在滑動板54的升降操作桿48側的側邊上,形成有多數的切口 55。 各切口 55,具有能接合升降操作桿48的接合片48a的切口寬度。因 此,通過在切口 55上接合接合片48a,能夠將在上下方向上轉動自如 的升降操作桿48固定在所定的轉動位置上。升降操作桿48的位置是,能夠將接合片48a接合在切口 55上的 范圍的情況下,離合器是"合"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將接合片48a 接合在某一切口 55上來固定升降操作桿48,田地平整裝置4的水田 輪40是動作狀態。因此,沿上下方向轉動升降操作桿48變更接合片 48a的接合處切口 55時,可以調節動作中的水田輪40的升降位置。此外,在滑動板54的升降操作桿側的側邊上的切口 55的前方側
上,形成接合凹部56。接合凹部56,以可以接合此升降操作桿的尺寸 而形成。也就是說,通過使升降操作桿48接合在接合凹部56上,能 夠將升降操作桿48固定在接合凹部56的位置上。并且,在升降操作桿48被接合在接合凹部56的狀態時,離合器 變成"離"的狀態,田地平整裝置4的水田輪40變成停止狀態。也就是說,從接合凹部56的位置向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 往上轉動升降操作桿48的途中,離合器從"離"的狀態變成"合,,的 狀態,相反,從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向接合凹部56的位置往 下轉動升降操作桿48的途中,離合器從"合"的狀態變成"離"的狀 態。具有像這樣構造的升降動作部的插秧機,使用田地平整裝置4的 情況時,如圖3(a)和(b)所示,通過使升降操作桿48的接合片48a接 合在某一切口 55上來固定升降操作桿48。離合器,因為從接合凹部 56的位置向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往上轉動升降操作桿48的途 中變成"合"的狀態,因此水田輪40是轉動狀態(田地平整作用狀態)。 因此,可以將動作狀態的水田輪40固定在所定的高度位置。至于接合 片48a接合在那一個切口 55上,可以根據耕地G的狀況來決定。此外,如圖3(c)所示,不使用田地平整裝置的情況時,使升降操 作桿48接合在接合凹部56上。這樣的話,田地平整裝置4的水田輪 40被固定在最上方位置上。離合器,因為從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 位置向接合凹部56的位置往下轉動升降操作桿48的途中變成"離,, 的狀態,因此水田輪40是停止狀態(非田地平整作用狀態)。因此,可 以將停止狀態的水田輪40固定在最上方的位置上。這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插秧機,往上轉動接合在接合凹部56 上的升降操作桿48,使接合片48a轉動到可以接合在切口 55的位置, 向下移動田地平整裝置4的水田輪40可以使其與耕地G接處。并且, 在升降操作桿48從接合凹部56的位置向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 往上轉動途中離合器從"離"的狀態變成"合"的狀態,同時,可以 使與耕地G接處的田地平整裝置4的水田輪40處于動作狀態(田地平 整作用狀態)。相反,往下轉動在接合片切口 55上被接合的接合片48a的升降操 作桿48,接合在接合凹部56時,可以使田地平整裝置4的水田輪40 向上移動到最高位置。并且,在升降操作桿48從最前方位置的切口 55的位置向接合凹部56的位置往下轉動途中離合器從"離"的狀態 變成"合"的狀態,同時,可以使位置于最上方位置的水田輪40處于 停止狀態(非田地平整作用狀態)。也就是說,只靠操作升降操作桿48,就可以同時進行田地平整裝 置4的水田輪40的升降,和向水田輪40傳動動力的離合器的"離"、 "合"操作,可以簡單地進行田地平整裝置4的操作。此外,像這樣,如果水田輪40的升降操作,和離合器的"離"、 "合"操作能夠一次實施,確實可以防止忘記離合器的"離"、"合" 操作。例如,裝置水田輪40使其處于田地平整作用狀態時,忘記離合器 是處于"合"的狀態進行栽植作業的情況和放下栽植部只是行走的情 況下,就會有發生劇烈壅泥的缺點。此外,與其相反,使水田輪40 上升到非田地平整作用狀態時,忘記將離合器是處于"離,,的狀態, 使水田輪40處于空轉狀態,就有可能發生類似巻進某種東西的缺點。 在這一點上,如本實施方式,如果能同時進行水田輪40的升降和離合 器的"離"、"合"操作,就可以確實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田地平整傳動軸37的iJL明]田地平整傳動軸37,經由萬向節91聯動連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 前半部形成軸89的后端部,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半部形成軸90的 前端部,前半部形成軸89,在所述田地平整輸出軸88的突出端部上 與前端部聯動連接,同時在后車軸箱14的下面裝置的軸支撐片92上 支撐著中途部大約以水平狀態來配置,另一方面,后半部形成軸90, 經由萬向節85聯動連接在其下方配置的轉動箱41的傳動輸入軸81 上。工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是可以利用裝備有平整耕地表面的田地平整裝置的插秧機。
權利要求
1. 一種插秧機,栽植部升降自如地連接在行走部的后方,并且,該插秧機具有田地平整裝置,所述田地平整裝置以相對于該栽植部所裝備的船板的耕地接地面可自由升降的方式進行安裝,其特征在于設置有用于對田地平整裝置的驅動進行開關的離合器機構,和使離合器機構進行“離”、“合”動作的動作機構,與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的升降動作部的升降動作聯動地使所述動作機構能夠進行“離”、“合”動作。
2. 如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動作部,將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的水田輪升降置于與耕地表面相接觸的田地平整作用位置、和不接觸的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 并且裝備有用于升降的升降操作器,以通過該升降操作器能夠使離合 器機構進行"離"、"合"的方式、聯動連接升降操作器與離合器機構 的動作;f幾構。
3. 如權利要求2所記載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以在將所述升降操作器放置在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時、能使所述離合器機構變成"合,,的狀態,在放置在非田地平整作用位置時、能使 所述離合器機構變成"離"的狀態的方式,聯動連接升降操作器與離 合器機構的動作機構。
4. 如權利要求2或權利要求3所記載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動作部的升降操作器安裝在栽植部上。
5. 如權利要求1~4的任意一項所記載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田地平整裝置,經由傳動機構部與設在行走部上的原動機部聯動連接,并且傳動機構部具備有輸入來自原動機部的動力的輸入 軸,和向田地平整裝置輸出來自該輸入軸的動力的輸出軸,和介設在 該輸出軸和上述輸入軸之間的中間軸,在此中間軸上,配設有所述離 合器機構。
6. 如權利要求5所記載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部,設置在比設于行走部上的后車軸箱的下面更上 方的位置上,對該傳動機構部的離合器機構進行"離"、"合"動作的 動作臂,配置在比傳動機構部的最下端部更上方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可以確實防止忘記田地平整裝置的離合器是置于“合”或“離”的狀態的插秧機。栽植部(2)升降自如地連接在行走部(1)的后方,對裝置有該栽植部(2)裝備有船板(29)的對于耕地表面被相對升降自由地安裝的田地平整裝置(4)的插秧機來說,設置有用于開關驅動田地平整裝置(4)的離合器機構,和使離合器機構進行“離”、“合”動作的動作臂(126),與所述田地平整裝置(4)的升降操作桿(48)的升降動作聯動起來使所述的動作臂(126)能夠進行“離”、“合”動作。
文檔編號A01C11/02GK101400250SQ20078000877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0日
發明者加藤祐一 申請人:洋馬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