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應用生物技術種植無公害富硒水稻的方法

文檔序號:310840閱讀:62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應用生物技術種植無公害富硒水稻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的種植方法,尤其是應用生物 技術種植無公害富硒水稻的方法。二背景技術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做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 大決策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是中心,增加農民收入是核心,國 家糧食安全是保障。始終把糧食問題擺在突出位置,加強農業基礎設施 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毫不松 懈地抓好糧食生產。糧食是我國的基礎產業。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產糧的 主業,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糧食是既有戰略意義又有經濟意義,糧食 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提供物質保證,同時對改善人們生活、提高 廣大農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建設小康社會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我國1/3以上的人品以大米為主食,國內外大米市場交易異常活 躍。雖然我國水稻育種和栽培技術位居世界先進之列,取得了一些科研 成果,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相距甚遠。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做 出有關農村、農業、農民的安民、富民政策,廣大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普 遍提高。隨著人們合理膳食、保健營養意識的逐漸增強,類似優質保健大米的銷售持續增長。目前,在一些地區雖然出現了不同質量的大米, 滿足了 一些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仍然滿足不了人們的特殊需要。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當前我國72%的地區都缺硒,專家研究表明缺硒易患病,補硒好處多,目前已發現40多 種疾病的發生都與缺硒有關。硒元素是過氧化物酶,能清除人們因長期 食用化肥、農藥高殘留食品而引起的人體自由基過多積累,是人體細胞 的一種保護因子,它具有抗癌、防衰老和保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被 醫學界和營養學界尊稱為"抗癌之王"、"生命火種"、"細胞保護神", 所以富硒大米將成為人們抗病、防病、延年益壽的最佳食品,將被人們 倍加青睞。富硒大米的問世,將為人類健康提供可靠的物資保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提高產量又提高質量 的應用生物技術種植無公害富硒水稻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 的,其生產方法是選地及整地一土壤活化劑美地那的施用一品種選擇 與種子處理一旱育稀植培育壯秧一適時插秧合理密植一肥料運籌--一 科學灌水一硒元素的補充轉換技術一綜合防治病蟲害一收獲脫粒一晾 曬入庫。對作物施硒是提高食物鏈硒水平的關鍵因素,應用生物制劑改 良土壤是提高作物體內硒含量和提高作物產量、品質的最經濟有效的途 徑,本發明所采用的美地那土壤活化劑在種植前噴施地表,進行土壤處 理。施用美地那土壤活化劑能夠迅速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種群量及生物 活性。使用兩周,可將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20倍。活躍的土壤生物過程使有機體高效消化土壤殘茬,并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養分的同時,有 效降解土壤中的有害化學污染,防止土壤有害化學離子及鹽份的累積, 并能分泌產生多醣、多酶,起到疏松土壤、增強土壤團粒結構的獨特功 效。通過激發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補充土壤所需的營養元素,增強作物 的抗逆性。通過激發各種自生、聯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活性,將無機硒 轉化為有機硒,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最終形成富硒大米。 工藝方案來源美地那生物制劑是美國科學家惡瑟 福蘭克等人基于有機農業理 念,利用多種天然有機原料,通過復雜的生物發酵而成,不含任何化學 刺激物和激素,是集養分供應、土壤改良、預防病害、減少蟲害、凈化 水體、殺菌除藻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純天然系列生物制品,可作 為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替代產品。作用機理在整個過程中,微生物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土壤中 的有益微生物能夠消化分解動植物殘體,降解有機污染和無機污染,并 分泌多醣,能夠形成更好的團粒結構。這些功能對于維持土壤正常的物 理結構及良好的酸堿平衡,防止土壤板結特別重要。美地那生物制劑從 激發微生物活性的角度出發,使微生物群落加速繁殖與活躍,加快土壤 中的有機物分解,從而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狀,使土壤疏松、變軟、 肥力提高,加快土壤中有害物質的轉化,遷移和降解,從而達到提高農 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目的。實際功效大田生產試驗表明,美地那生物制劑可使作物增產20%一40%,減少化肥用量25%—50%,鹽堿荒地出苗率提高40%—80%;能有 效克服重茬病害,消除土壤板結,優化溫室大棚等保護地力的土壤性狀。 生產工藝流程1. 選地及整地無公害富硒水稻地塊應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 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環境空氣質量、 灌溉水質要求、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等符合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食品水 稻產地環境條件》(NY5116—20002)的規定。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的土 壤條件要求較高。 一般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5%以上,氮、磷、鉀含量中 等以上,其他營養元素豐富、平衡。耕地時耕深15cm—20cm, 土壤細碎 松軟,田面平整,高低不超過3 cm。2. 美地那土壤活化劑的施用美地那土壤活化劑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減少化肥的使用、穩定和增加水稻產量、改善品質、防止土壤退化和 保護環境。 一般用作基肥,施用量600克/畝,在犁地前兌水噴灑于地 表,然后翻耕入土,也可用作追肥。3.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無公害富硒稻米以食用為主,應選擇米 質軟硬適中、口感好、風味佳,稻谷質量應符合《優質稻谷》(GB/T17891 一1999)的一、二級優質稻谷標準,且產量、抗性等綜合性狀較好的品 種。該品種需要通過國家或地方審定,且在當地示范成功,并達到部頒 一級優質米標準的抗蟲、抗病性強的高產水稻品種,種子質量要達到國家種用標準。同時,品種選擇也要考慮本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如 豫粳6號、黃金晴。4.旱育稀植培育壯秧旱育稀植是培育壯秧的有效措施,采用旱育稀植技術,培育壯秧,按照《水稻肥床旱育秧技術規程》(DB32/T079 一1994 )的規定進行。具體做法是1、做床與苗床處理。 一畝本田備 67nf秧床,秧田畦寬1.2--1.5米,床上深翻20cm,每平方米苗床施腐 熟有機肥10公斤、尿素20克、磷肥2GQ克、鉀肥40克、硫酸鋅、硫 酸亞鐵各10克,將肥料與1Gcm深床土拌勻,土壤活化劑100克,腐殖 酸5G克,移栽靈2G毫升兌水15公斤噴灑于苗床,用耙子撓勻、整平, 然后澆透水待播。2、種子處理與浸種催芽。播前曬種l一2天,用25% 使百克(施保克)乳油3GGG倍與402抗菌劑混合藥液浸種3天,殺菌 消毒,預防惡苗病等病害,然后用70度熱水沖一下,室內恒溫催芽。3、 適時播種。要在5月上旬播種結束,最遲不超過5月12日。4、控制播 量。堅持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種120-130克左右,每畝本田用種子3-4公 斤。播后輕壓,使種子三面入土,再覆蓋lcm厚營養土。待苗出齊后用 移栽靈10毫升、美地那營養液50克兌水15公斤噴灑苗床,預防立枯 病,15天后用氮肥適量促苗,同時葉面噴灑蚍蟲啉與三環唑防治灰飛虱, 預防條紋葉枯、稻瘟病。移栽前2-3天施出嫁藥提高移栽成活率和返苗 速度。5、加強秧田水分管理。 一般播后7天內不灌水,之后每隔4-5 天灌一次跑馬水。培育的壯秧達到秧齡35-40天,株高18-25厘米,帶蘗率80%以上,單株分蘗2個以上,白根8條以上,鮮重1克以上。
5. 適時插秧合理密植適時插秧,立夏插秧結束。擴行距,縮株
距,減少穴基本苗。行、穴距配置9寸(3寸一4寸),每穴插2—4苗, 畝基本苗5—7萬株,最高群體33—4G萬株/畝(5GQ—6G0株m2),成穗 26—28萬穗/畝,穗實粒數1Q5—12Q粒,應用低群體、壯個體、高光效、 高積累的策略。
6. 肥料運籌無公害富硒稻米生產要同時實現高產和優質的目標, 施肥上應以中等施肥水平為度,并堅持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施部分氮 磷鉀化肥(或專用肥)。本田施肥原則以生物有機肥為主的基礎上控
氮、增磷、補鉀、硅、鋅、硒肥,早施分蘗肥。(1)粘土地每畝用生
物有機肥25公斤,復合肥1Q公斤,自制生物肥5G公斤;聯合土每 畝生物有機肥3Q公斤,復合肥15公斤,自制生物肥6Q公斤;沙堿土 每畝用生物有機肥40公斤,復合肥20公斤,自制生物肥75公斤(含 硅);硫酸鋅2公斤。磷、鉀、硅、鋅肥一次性底施。本田移栽5—7天 每畝用尿素7. 5—10公斤作追肥。(2) 土壤處理每畝用美地那土壤活 化劑6GG克,腐殖酸2GG克,兌水適量噴灑地表,翻耕入土。 (3)根外 補肥措施分別在分蘗、拔節、灌漿期,每畝用美地那營養液100克兌 水15公斤葉面噴灑。(4)改善品質措施拔節、灌槳期,每畝用腐殖 酸1G0克配合根外補肥同時進行,在揚花期每畝葉面噴施硒液體肥400 克。7、 科學灌水堅持"淺水灌溉、濕潤生長"的原則。插秧后25—
30天群體達到500—60G株nf時,排水曬田,曬到拔節期,拔節后間歇 灌水,抽穗前后保持3—6 cm深水層,齊穗后干濕交替,以濕為主,濕 潤灌槳,收獲前7天排水落干。
8、 綜合防治病蟲害生產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防治,堅持預防為 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嚴格控制使用化學農藥,貫徹執行GB4285 、 GB/T8321 (所有部分)。富硒水稻病蟲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是指在水 稻病蟲發生危害過程中,嚴格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或具有"三 致"(致畸、致癌、致突變)毒性的農藥品種;限制使用高效、低毒、 安全的農藥品種;推廣使用無公害無污染生物、植物源農藥品種,降低 稻谷中有機磷、有機氮等農藥殘留。1、防治穗莖稻瘟穗莖稻瘟對稻米 的產量及品質有極大的影響,若在水稻破口期,天氣預報有低溫陰雨天 氣,必須立即施藥防治,每畝用402抗菌劑2G毫升和移栽靈2G毫升兌 水30公斤噴霧。2、稻螟蟲防治在卵孵盛期對每畝卵量50塊以上田 塊及時噴藥防治。防治時選用滅幼脲三號與愛諾蟲清三號復配施用,對 稻螟蟲、稻縱巻葉螟、稻飛虱均有很好防效,且有效期可達4G天左右。
3、 紋枯病防治在病叢率20%以上施藥,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 粉劑100克,兌水50公斤噴于水稻中下部,還可在犁地時每畝用20% 的井崗霉素200克兌水適量噴灑地表,翻耕入土,預防枯紋病效果甚佳。
4、 稻飛虱防治在每百叢水稻中有蟲1000頭以上時開始施展藥,用蚍蟲啉復配愛諾蟲清三號噴霧,或用敵敵畏熏蒸、拌藥土撒施均可。
9、收獲脫粒無公害富硒稻米收獲時間一般在稻谷含水量19%— 21%時,此時稻谷已充分成熟(黃熟期),總出米率和精米率都較高。90% 稻谷充分成熟時開始收獲,建議使用聯合收割機收割脫粒,杜絕石滾碾 壓脫粒。
本發明選擇生物制劑,配方先進、成分合理、施用安全,有較高的 實用價值,對環境無污染,產品成本低,有利于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生產工藝流程為1、選地及整地, 無公害富硒水稻地塊應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 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灌溉水質要求、土壤環 境質量要求等符合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食品水稻產地環境條件》
(NY5116—20002)的規定。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的土壤條件要求較高。 一般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 5%以上,氮、磷、鉀含量中等以上,其他營養 元素豐富、平衡。耕地時耕深15cm—20cm, 土壤細碎松軟,田面平整, 高低不超過3 cm。
2、 美地那土壤活化劑的施用美地那土壤活化劑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減少化肥的使用、穩定和增加水稻產量、改善品質、防止土壤退化和 保護環境。 一般用作基肥,施用量600克/畝,在犁地前兌水噴灑于地 表,然后翻耕入土,也可用作追肥。
3、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無公害富硒稻米以食用為主,應選擇米質軟硬適中、口感好、風味佳,稻谷質量應符合《優質稻谷》(GB/T17891 一1999)的一、二級優質稻谷標準,且產量、抗性等綜合性狀較好的品 種。該品種需要通過國家或地方審定,且在當地示范成功,并達到部頒 一級優質米標準的抗蟲、抗病性強的高產水稻品種,種子質量要達到國 家種用標準。同時,品種選擇也要考慮本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如 豫粳6號、黃金晴。
4、旱育稀植培育壯秧旱育稀植是培育壯秧的有效措施,采用旱 育稀植技術,培育壯秧,按照《水稻肥床旱育秧技術規程》(DB32/T079 一1994 )的規定進行。具體做法是1、做床與苗床處理。 一畝本田備 67itf秧床,秧田畦寬1.2--1.5米,床上深翻20cm,每平方米苗床施腐 熟有機肥10公斤、尿素20克、磷肥2GG克、鉀肥40克、硫酸鋅、硫 酸亞鐵各1G克,將肥料與lQcm深床土拌勻,土壤活化劑1GG克,腐殖 酸5Q克,移栽靈2G毫升兌水15公斤噴灑于苗床,用耙子撓勻、整平, 然后澆透水待播。2、種子處理與浸種催芽。播前曬種l一2天,用25% 使百克(施保克)乳油3G0Q倍與402抗菌劑混合藥液浸種3天,殺菌 消毒,預防惡苗病等病害,然后用70度熱水沖一下,室內恒溫催芽。3、 適時播種。要在5月上旬播種結束,最遲不超過5月12日。4、控制播 量。堅持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種120-130克左右,每畝本田用種子3-4公 斤。播后輕壓,使種子三面入土,再覆蓋lcm厚營養土。待苗出齊后用 移栽靈10毫升、美地那營養液5G克兌水15公斤噴灑苗床,預防立枯病,15天后用氮肥適量促苗,同時葉面噴灑蚍蟲啉與三環唑防治灰飛虱,
預防條紋葉枯、稻瘟病。移栽前2-3天施出嫁藥提高移栽成活率和返苗 速度。5、加強秧田水分管理。 一般播后7天內不灌水,之后每隔4-5 天灌一次跑馬水。培育的壯秧達到秧齡35-40天,株高18-25厘米, 帶蘗率80%以上,單株分蘗2個以上,白根8條以上,鮮重1克以上。
5、適時插秧合理密植適時插秧,立夏插秧結束。擴行距,縮株 距,減少穴基本苗。行、穴距配置9寸(3寸一4寸),每穴插2—4苗, 畝基本苗5—7萬株,最高群體33—4G萬株/畝(5QG—6G()株m2),成穗 26—28萬穗/畝,穗實粒數1G5—12G粒,應用低群體、壯個體、高光效、 高積累的策略。
'6、肥料運籌無公害富硒稻米生產要同時實現高產和優質的目標, 施肥上應以中等施肥水平為度,并堅持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施部分氮 磷鉀化肥(或專用肥)。本田施肥原則以生物有機肥為主的基礎上控
氮、增磷、補鉀、硅、鋅、硒肥,早施分蘗肥。(1)粘土地每畝用生
物有機肥25公斤,復合肥1G公斤,自制生物肥5G公斤;聯合土每 畝生物有機肥3G公斤,復合肥15公斤,自制生物肥6G公斤;沙堿土 每畝用生物有機肥4G公斤,復合肥20公斤,自制生物肥75公斤(含 硅);硫酸鋅2公斤。磷、鉀、硅、鋅肥一次性底施。本田移栽5—7天 每畝用尿素7. 5—1G公斤作追肥。(2) 土壤處理每畝用美地那土壤活 化劑6GQ克,腐殖酸2GG克,兌水適量噴灑地表,翻耕入土。 (3)根外補肥措施分別在分蘗、拔節、灌漿期,每畝用美地那營養液1GQ克兌 水15公斤葉面噴灑。(4)改善品質措施拔節、灌漿期,每畝用腐殖
酸1GQ克配合根外補肥同時進行,在揚花期每畝葉面噴施硒液體肥400克。
7、科學灌水堅持"淺水灌溉、濕潤生長"的原則。插秧后25— 30天群體達到500—600株llf時,排水曬田,曬到拔節期,拔節后間歇 灌水,抽穗前后保持3—6 cm深水層,齊穗后干濕交替,以濕為主,濕 潤灌漿,收獲前7天排水落干。
8、綜合防治病蟲害生產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防治,堅持預防為 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嚴格控制使用化學農藥,貫徹執行GB4285 、 GB/T8321 (所有部分)。富硒水稻病蟲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是指在水 稻病蟲發生危害過程中,嚴格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或具有"三 致"(致畸、致癌、致突變)毒性的農藥品種;限制使用高效、低毒、 安全的農藥品種;推廣使用無公害無污染生物、植物源農藥品種,降低 稻谷中有機磷、有機氮等農藥殘留。 一是防治穗莖稻瘟穗莖稻瘟對稻 米的產量及品質有極大的影響,若在水稻破口期,天氣預報有低溫陰雨 天氣,必須立即施藥防治,每畝用402抗菌劑2G毫升和移栽靈20毫升 兌水3G公斤噴霧。二是稻螟蟲防治在卵孵盛期對每畝卵量5Q塊以上 田塊及時噴藥防治。防治時選用滅幼脲三號與愛諾蟲清三號復配施用, 對稻螟蟲、稻縱巻葉螟、稻飛虱均有很好防效,且有效期可達40天左右。三是紋枯病防治在病叢率20。/。以上施藥,15%三唑酮(粉銹寧)可
濕性粉劑1GQ克,兌水50公斤噴于水稻中下部,還可在犁地時每畝用 20%的井崗霉素200克兌水適量噴灑地表,翻耕入土,預防枯紋病效果
甚佳。四是稻飛虱防治在每百叢水稻中有蟲1000頭以上時開始施展
藥,用蚍蟲啉復配愛諾蟲清三號噴霧,或用敵敵畏熏蒸、拌藥土撒施均 可。
9、收獲脫粒無公害富硒稻米收獲時間一般在稻谷含水量19%—21% 時,此時稻谷已充分成熟(黃熟期),總出米率和精米率都較高。90%稻 谷充分成熟時開始收獲,使用聯合收割機收割脫粒,杜絕石滾碾壓脫粒。
權利要求
1、應用生物技術種植無公害富硒水稻的方法,其特征是1、選地及整地無公害富硒水稻地塊應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灌溉水質要求、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等符合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的土壤條件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5%以上,氮、磷、鉀含量中等以上,其他營養元素豐富、平衡;耕地時耕深15cm-20cm,土壤細碎松軟,田面平整,高低不超過3cm;2、美地那土壤活化劑的施用美地那土壤活化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穩定和增加水稻產量、改善品質、防止土壤退化和保護環境;一般用作基肥,施用量600克/畝,在犁地前兌水噴灑于地表,然后翻耕入土,也可用作追肥;3、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無公害富硒稻米以食用為主,應選擇米質軟硬適中、口感好、風味佳,稻谷質量應符合一、二級優質稻谷標準,且產量、抗性等綜合性狀較好的品種;同時,品種選擇也要考慮本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4、旱育稀植培育壯秧旱育稀植是培育壯秧的有效措施,采用旱育稀植技術,培育壯秧,按照水稻肥床旱育秧技術規程的規定進行,具體做法是一是做床與苗床處理,一畝本田備67m2秧床,秧田畦寬1.2--1.5米,床上深翻20cm,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有機肥10公斤、尿素20克、磷肥200克、鉀肥40克、硫酸鋅、硫酸亞鐵各10克,將肥料與10cm深床土拌勻,土壤活化劑100克,腐殖酸50克,移栽靈20毫升兌水15公斤噴灑于苗床,用耙子撓勻、整平,然后澆透水待播;二是種子處理與浸種催芽,播前曬種1-2天,用25%施保克、乳油3000倍與402抗菌劑混合藥液浸種3天,殺菌消毒,預防惡苗病等病害,然后用70度熱水沖一下,室內恒溫催芽;三是適時播種,要在5月上旬播種結束,最遲不超過5月12日;四是控制播量,堅持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種120-130克左右,每畝本田用種子3-4公斤,播后輕壓,使種子三面入土,再覆蓋1cm厚營養土,待苗出齊后用移栽靈10毫升、美地那營養液50克兌水15公斤噴灑苗床,預防立枯病,15天后用氮肥適量促苗,同時葉面噴灑蚍蟲啉與三環唑防治灰飛虱,預防條紋葉枯、稻瘟病,移栽前2-3天施出嫁藥提高移栽成活率和返苗速度;五是加強秧田水分管理,一般播后7天內不灌水,之后每隔4-5天灌一次跑馬水;培育的壯秧達到秧齡35-40天,株高18-25厘米,帶蘗率80%以上,單株分蘗2個以上,白根8條以上,鮮重1克以上;5、適時插秧合理密植適時插秧,立夏插秧結束,擴行距,縮株距,減少穴基本苗,行、穴距配置9寸,3寸-4寸,每穴插2-4苗,畝基本苗5-7萬株,最高群體33-40萬株/畝500-600株m2,成穗26-28萬穗/畝,穗實粒數105-120粒,應用低群體、壯個體、高光效、高積累的策略;6、肥料運籌無公害富硒稻米生產要同時實現高產和優質的目標,施肥上應以中等施肥水平為度,并堅持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施部分氮磷鉀化肥或專用肥;本田施肥原則以生物有機肥為主的基礎上控氮、增磷、補鉀、硅、鋅、硒肥,早施分蘗肥;一是粘土地每畝用生物有機肥25公斤,復合肥10公斤,自制生物肥50公斤;聯合土每畝生物有機肥30公斤,復合肥15公斤,自制生物肥60公斤;沙堿土每畝用生物有機肥40公斤,復合肥20公斤,自制生物肥75公斤含硅;硫酸鋅2公斤;磷、鉀、硅、鋅肥一次性底施;本田移栽5-7天每畝用尿素7.5-10公斤作追肥;二是土壤處理每畝用美地那土壤活化劑600克,腐殖酸200克,兌水適量噴灑地表,翻耕入土;三是根外補肥措施分別在分蘗、拔節、灌漿期,每畝用美地那營養液100克兌水15公斤葉面噴灑;四是改善品質措施拔節、灌漿期,每畝用腐殖酸100克配合根外補肥同時進行,在揚花期每畝葉面噴施硒液體肥400克;7、科學灌水堅持“淺水灌溉、濕潤生長”的原則,插秧后25-30天群體達到500-600株m2時,排水曬田,曬到拔節期,拔節后間歇灌水,抽穗前后保持3-6cm深水層,齊穗后干濕交替,以濕為主,濕潤灌漿,收獲前7天排水落干;8、綜合防治病蟲害生產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嚴格控制使用化學農藥;富硒水稻病蟲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是指在水稻病蟲發生危害過程中,嚴格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或具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毒性的農藥品種;限制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農藥品種;推廣使用無公害無污染生物、植物源農藥品種,降低稻谷中有機磷、有機氮等農藥殘留;一是防治穗莖稻瘟穗莖稻瘟對稻米的產量及品質有極大的影響,若在水稻破口期,天氣預報有低溫陰雨天氣,必須立即施藥防治,每畝用402抗菌劑20毫升和移栽靈20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二是稻螟蟲防治在卵孵盛期對每畝卵量50塊以上田塊及時噴藥防治;防治時選用滅幼脲三號與愛諾蟲清三號復配施用,對稻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均有很好防效,且有效期可達40天左右;三是紋枯病防治在病叢率20%以上施藥,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50公斤噴于水稻中下部,還可在犁地時每畝用20%的井崗霉素200克兌水適量噴灑地表,翻耕入土,預防枯紋病效果甚佳;四是稻飛虱防治在每百叢水稻中有蟲1000頭以上時開始施展藥,用蚍蟲啉復配愛諾蟲清三號噴霧,或用敵敵畏熏蒸、拌藥土撒施均可;9、收獲脫粒無公害富硒稻米收獲時間一般在稻谷含水量19%-21%時,此時稻谷已充分成熟,黃熟期,總出米率和精米率都較高;90%稻谷充分成熟時開始收獲,使用聯合收割機收割脫粒,杜絕石滾碾壓脫粒。
全文摘要
應用生物技術種植無公害富硒水稻的方法是一種植物的種植方法,其生產方法是選地及整地、土壤活化劑美地那的施用、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旱育稀植培育壯秧、適時插秧合理密植、肥料運籌、科學灌水、硒元素的補充轉換技術、綜合防治病蟲害、收獲脫粒、晾曬入庫;此方法效果顯著,大田生產試驗表明,美地那生物制劑可使作物增產20%-40%,減少化肥用量25%-50%,鹽堿荒地出苗率提高40%-80%;能有效克服重茬病害,消除土壤板結,優化溫室大棚等保護地力的土壤性狀。
文檔編號A01C14/00GK101292615SQ200810050168
公開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7日
發明者翟喬森, 翟慶軍, 翟葵麗, 翟葵雨 申請人:翟慶軍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