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富鐵營養水稻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富鐵營養水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主要功能是與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結合形成紅血球,參與組織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轉運和交換。缺鐵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和不良懷孕等。WHO數據顯示,世界上有近37億人口缺鐵,缺鐵已成為影響世界上30 %人口的嚴重營養問題,尤其是那些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要食品的國家和地區。盡管通過食品添加劑和攝入片劑藥物可有效控制鐵的缺乏,但由于相關的費用過高難以在發展中國家實施。成人體內約有4-5克鐵,其中72%以血紅蛋白、35%以肌紅蛋白、0.2以其它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余為儲備鐵。儲備鐵約占25%,主要以鐵蛋白的形式儲存在肝、脾和骨髓中。成人攝取量是10-15mg。妊娠期婦女需要30mg。全球約有200萬人患有缺鐵性貧血,其中多數是婦女和兒童。缺鐵性貧血會使人發育遲緩,常有厭食、脹氣、惡心及便秘等胃腸道癥狀,少數嚴重者出現吞咽困難、口角炎和舌炎。造成如此嚴重的缺鐵性問題,與鐵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密切相關。
[0003]水稻是世界第二大糧食作物。長期以來,稻米一直是南亞、東南亞和我國人民營養和能量的主要來源,隨著稻米消費量的不斷增長,其營養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因此,提高鐵絕對含量及增加其生物有效性以培育富鐵稻米,是解決全球性缺鐵性營養危機的有效辦法,尤其對發展中國家低收入人群的意義重大。
【發明內容】
[0004]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富鐵營養水稻的培育方法。富鐵營養水稻的培育方法,有以下步驟:
[0005](1)收集水稻材料,浸種催芽,播于秧田;
[0006](2)于分蘗期、拔節期、抽穗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對水稻葉片和根部各噴施兩到三次鐵營養液,所說的鐵營養液由尼古丁胺合成酶和鐵酸鹽蛋白質兩種成分組成,這兩種成分能幫助水稻吸收土壤中的鐵質,并使鐵保存在稻米顆粒中。按常規方法管理,選留結實、飽滿的水稻材料;
[0007](3)取步驟(2)篩選的水稻材料,保留適量種子備用,加工制備成精米粉,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含量,選留鐵含量達4mg/100g以上的水稻材料;
[0008](4)繼續種植步驟(3)篩選的水稻材料,評價驗證水稻的穩定性,,獲得富鐵營養優質的水稻品種(代號為HRS-1)。
[0009]本發明所說的富鐵營養是指水稻精米中的微營養鐵的含量高于達4mg/100g。
[0010]所說的穩定性是指入選水稻的鐵含量和優質特性在不同年份間(2年以上)、季節間(2季以上)以及地點間(2個地點以上)的變化不顯著。
[0011]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0012]本發明培育的富鐵優質水稻,其鋅含量高達4mg/100g,解決全球性鐵缺乏的重要問題,以富鐵和優質為育種目標,培育有益于人類健康、無污染,安全綠色食品。
【主權項】
1.一種富鐵營養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有以下步驟: (1)收集水稻材料,浸種催芽,播于秧田; (2)于分蘗期、拔節期、抽穗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對水稻葉片和根部各噴施兩到三次鐵營養液,所說的鐵營養液由尼古丁胺合成酶和鐵酸鹽蛋白質兩種成分組成,這兩種成分能幫助水稻吸收土壤中的鐵質,并使鐵保存在稻米顆粒中。按常規方法管理,選留結實、飽滿的水稻材料; (3)取步驟(2)篩選的水稻材料,保留適量種子備用,加工制備成精米粉,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含量,選留鐵含量達4mg/100g以上的水稻材料; (4)繼續種植步驟(3)篩選的水稻材料,評價驗證水稻的穩定性,獲得富鐵營養優質的水稻品種(代號為HRS-1)。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富鐵營養水稻的培育方法,步驟如下:收集水稻材料催芽,播于秧田,噴施鐵營養液,按常規方法管理,選留結實、飽滿的水稻材料,選留鐵的含量高于達4mg/100g的稻米,繼續種植并繁殖,獲得富鐵營養優質的水稻。按本發明培育的水稻有益于人類健康、無污染,安全綠色食品。
【IPC分類】A01G16/00, A01G7/00
【公開號】CN105284508
【申請號】CN201410270279
【發明人】陳祖慶
【申請人】陳祖慶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