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害蟲的生物防治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蜂的規模化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據報道世界范圍內危害煙草的病蟲種類上千種,由于長期施用化學農藥現已有600多種病蟲產生抗藥性,導致化學農藥用量越來越大,大量天敵昆蟲被殺死,生態平衡被破壞,次要病害上升為主要病蟲害,病蟲危害程度曰趨嚴重。玉溪優越的氣候環境條件,適宜優質煙葉的生產,同時也為病蟲害提供溫床,病蟲種類較多,其中煙蚜是危害烤煙的主要害蟲之一,年平均發生21代,無明顯的越冬滯育現象。長期以來,由于煙蚜的為害,影響煙株正常生長發育和誘發"煤煙病",直接影響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同時煙蚜還是多種病毒病的傳毒媒介,引起多種煙草病毒病及蟲傳煙草病害的流行,導致煙葉產量質量下降,對烤煙生產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對煙蚜的防治,常用的方法有農業防治、藥劑防治、物理防治和保護利用天敵。但在生產實際工作中,主要還是依靠化學農藥。由于生產上用藥盲目,不僅增加產成本、殺傷敵、煙蚜產生抗藥性,且嚴重染境,導致煙葉中農藥殘留量增加,嚴重影響了煙葉的安全性和吸煙者的健康。對煙蚜進行生物防治,是避免產生上述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煙岈繭蜂(AphidiusgifuensisAshmead)是煙蚜的重要寄生性天敵,在我國各煙區均普遍發生。在煙田煙蚜繭蜂對煙蚜的自然控制作用明顯,在煙岈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較為廣闊的利用前景。目前對煙蚜繭蜂的繁殖技術僅處于實驗室階段,繁殖效率低、載蟲量少、不易實現工廠化商品化生產。
發明內容為解決現有煙蚜繭蜂的繁殖技術效率低、載蟲量少、不易實現工廠化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其實施方案如下-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煙苗移栽選用抗病親蚜的煙苗品種于接蚜前90—80天進行播種,當煙株生長至團棵期時將其移栽至繁蜂棚中;(b)煙株接蚜待煙株長出9一12片真葉時進行煙株接蚜,每株煙苗接煙斷20—30頭,在溫度為22士5。C、濕度為70%、自然光照條件下繁殖煙蟲牙15—20天;(c)接蜂寄生當煙蚜達到2000—3000頭/株時進行人工接蜂,即從蜂種保存室中直接吸取群體交配過的煙蚜繭蜂成蜂按蜂蚜比1:30—1:50放入棚中尋找煙蚜寄生,棚內溫度為22士5t:、濕度溫度為50%—80%;接蜂后10—14天形成僵4牙,僵岈于一周后即發育成煙蚜繭蜂成蜂。本發明煙蚜繭蜂規模繁殖方法以煙草作為煙蚜寄主,葉片肥大,葉面平整便于收集,每株可收煙蚜繭蜂僵蚜8000多個,繁殖周期短,利用本發明提供的接蜂比例、繁殖時間、溫度、濕度等技術參數,能夠進行大規模生產,優質、高效、大批量地繁殖煙岈繭蜂。下表為本發明煙釾繭蜂規模繁殖方法繁殖情況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作為本發明的優先方案,上述步驟(b)中,煙株接蚜時做到人工挑蚜接種選擇個大無翅蚜,挑蚜前先用毛筆輕輕刺擊一下蚜蟲尾部,把蚜蟲挑取后,接在葉片中部偏葉基部的背面;人工撕片接岈,作為補助措施,撕取葉上具有5-6頭成岈,分別放在煙株下部三片葉正面的基部,即距莖桿1/3處;接蚜后7天,噴施"多菌靈"防止煙株蚜蟲被蚜霉菌侵染。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先方案,上述步驟(a)中,繁蜂棚為煙頓繭蜂繁殖飼養大棚,由連體棚架及覆蓋在棚架外圍的棚膜構成,包括兩個穹頂、兩個側面和兩個端面,棚架長50米、寬12米,肩高3米、拱高4.6米,棚架的立柱間距3米、跨距6米、拱距0.75米,拱頂上設有三根縱桿;棚架上有4套巻膜器,其中兩套安裝在棚架兩側,另外兩套安裝在棚頂,棚架內頂部設置有60目遮陽網,遮陽網下方有用于繁殖飼養煙岈繭蜂的繁蜂室,繁蜂室由繁蜂室框架和覆蓋在框架外圍的防蟲網構成,繁蜂室有兩排,分別沿棚架內兩側面排布,每排繁蜂室有17間,其中一排繁蜂室長6米、寬3米、高1.8米,另一排繁蜂室長4.5米、寬3米、高1.8米,兩排繁蜂室之間留1.5米寬的走道。這種繁殖飼養大棚在繁蜂過程中,可以開啟巻膜器將棚膜巻起一部分,使棚內空氣與外界空氣進行擴散,從而調節棚內溫濕度,創造有利于煙蚜繭蜂成長的環境;同時這種繁蜂棚由于空間大、體積大,因而可以對煙蚜繭蜂進行規模化、工場化繁殖飼養,繭蜂繁殖率高;這種繁蜂棚還有利于繁蜂員在棚內進行操作。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優先方案,上述步驟(a)中,繁蜂棚為煙蚜繭蜂繁殖飼養大棚,由可拆卸棚架和防蟲網組成,棚架長3米、寬3米、高2米,棚架下端有卡槽,防蟲網通過卡槽內的蛇形彈簧固定在棚架上。這種繁殖詞養小棚易拆卸、流動性好、成本低,有利于烤煙大田后期生產煙蚜繭蜂助增和交通不便煙區繁殖飼養煙蚜繭蜂技術的推廣應用。圖1為本發明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中采用的繁蜂棚為煙蚜繭蜂繁殖飼養大棚的示意圖2為本發明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中采用的繁蜂棚為煙蚜繭蜂繁殖飼養小棚的示意圖3為圖2中煙蚜繭蜂繁殖詞養小棚中的I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其繁蜂棚為如圖l所示的煙岈繭蜂繁殖飼養大棚,由連體大棚架1及覆蓋在大棚架1外圍的棚膜2構成,包括兩個穹頂、兩個側面和兩個端面,大棚架1長50米、寬12米,肩高3米、拱高4.6米,大棚架1的立柱9間距3米、跨距6米、拱距0.75米,拱頂上設有三根縱桿10;大棚架1上有4套巻膜器8,其中兩套安裝在大棚架l兩側,另外兩套安裝在大棚架l外頂部,大棚架1內頂部設置有60目遮陽網5,遮陽網5下方有用于繁殖飼養煙頓繭蜂的繁蜂室6,繁蜂室6由框架3和覆蓋在框架3外圍的防蟲網4構成,繁蜂室6有兩排,分別沿大棚架l內兩側面排布,每排繁蜂室6有17間,其中一排繁蜂室6長6米、寬3米、高1.8米,另一排繁蜂室6長4.5米、寬3米、高1.8米,兩排繁蜂室6之間留1.5米寬的走道7。一種采用上述煙蚜繭蜂繁殖飼養大棚進行規模繁殖工藝,其繁殖步驟如下(a)、煙苗移栽選用抗病親蚜的煙苗品種于接蚜前90—80天進行播種,當煙株生長至團棵期時將其移栽至繁蜂棚中;(b)煙株接蚜待煙株長出9一12片真葉時進行煙株接蚜,每株煙苗接煙蚜20—30頭,在溫度為22士5'C、濕度為70%、自然光照條件下繁殖煙釾15—20天;(c)接蜂寄生當煙岈達到3000頭/株時,即可從蜂種保存室中直接吸取成蜂放入棚中寄生煙蚜。此時保持棚內溫度為22士5。C、濕度50—80%;將采集自煙蚜繭蜂蜂種保存室的較大個體的煙蚜繭蜂僵蚜在試管內預先羽化,剔除重寄生蜂后進行群體交配24小時,以5%的蜂蜜水作為補充食物;或從蜂種保存室中直接吸取成蜂備用;將群體交配過的煙蚜繭蜂按蜂蚜比l:30—50放飛入接蜂室中,任其自然尋找煙蚜寄生;接蜂2—3天后,煙蚜繭蜂對煙岈的寄生率可達90%以上,在22士5。C條件下經過8—10天可形成大量僵蚜,僵蚜于一周后即發育成煙蚜繭蜂成蜂。權利要求1、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煙苗移栽選用抗病親蚜的煙苗品種于接蚜前90—110天進行播種,當煙株生長至團棵期時將其移栽至繁蜂棚中;(b)煙株接蚜待煙株長出9—12片真葉時進行煙株接蚜,每株煙苗接煙蚜20—30頭,在溫度為22±5℃、濕度為70%、自然光照條件下繁殖煙蚜15—20天;(c)接蜂寄生當煙蚜達到2000—3000頭/株時進行人工接蜂,即從蜂種保存室中直接吸取群體交配過的煙蚜繭蜂成蜂按蜂蚜比1:30—1:50放入棚中尋找煙蚜寄生,棚內溫度為22±5℃、濕度溫度為50%—80%;接蜂后10—14天形成僵蚜,僵蚜于一周后即發育成煙蚜繭蜂成蜂。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煙株接蚜時以人工挑蚜接種為主要手段,人工撕片接蚜為輔助手段,人工挑蚜接種選擇個大無翅蚜,挑蚜前先用毛筆輕輕刺擊一下岍蟲尾部,把蚜蟲挑取后,接在葉片中部偏葉基部的背面;人工撕片接蚜,作為補助措施,撕取葉上具有5-6頭成蚜,分別放在煙株下部三片葉正面的基部,即距莖桿l/3處;接蚜后7天,噴施"多菌靈"防止煙株蚜蟲被蚜霉菌侵染。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繁蜂棚為煙蚜繭蜂繁殖飼養大棚,由連體大棚架(1)及覆蓋在大棚架(1)外圍的棚膜(2)構成,包括兩個穹頂、兩個側面和兩個端面,大棚架(1)長50米、寬12米,肩高3米、拱高4.6米,大棚架(1)的立柱(9)間距3米、跨距6米、拱距0.75米,拱頂上設有三根縱桿(10);大棚架(1)上有4套巻膜器(8),其中兩套安裝在大棚架(1)兩側,另外兩套安裝在大棚架(1)外頂部,大棚架(1)內頂部設置有60目遮陽網(5),遮陽網(5)下方有用于繁殖飼養煙蚜繭蜂的繁蜂室(6),繁蜂室(6)由框架(3)和覆蓋在框架(3)外圍的防蟲網(4)構成,繁蜂室(6)有兩排,分別沿大棚架(1)內兩側面排布,每排繁蜂室(6)有17間,其中一排繁蜂室(6)長6米、寬3米、高1.8米,另一排繁蜂室(6)長4.5米、寬3米、高l.8米,兩排繁蜂室(6)之間留1.5米寬的走道(7)。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繁蜂棚為煙蚜繭蜂繁殖飼養小棚,由可拆卸小棚架(11)和防蟲網(12)組成,小棚架(11)長3米、寬3米、高2米,小棚架(11)下端安裝有卡槽(13),防蟲網(12)通過卡槽(13)內的蛇形彈簧(14)固定在小棚架(11)上。全文摘要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屬于農業害蟲生物防治
技術領域:
,為解決現有煙蚜繭蜂的繁殖技術效率低、不易實現工廠化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煙蚜繭蜂規模繁殖工藝,其實施方案包括以下步驟(a)煙苗移栽當煙株生長至團棵期時將其移栽至繁蜂棚中;(b)煙株接蚜待煙株長出9-12片真葉時進行煙株接蚜,每株煙苗接煙蚜20-30頭;(c)接蜂寄生當煙蚜達到2000-3000頭/株時進行人工接蜂,接蜂后10-14天形成僵蚜,僵蚜于一周后即發育成煙蚜繭蜂成蜂。本發明規模繁殖方法每株可收僵蚜8000多個,繁殖周期短,能夠進行大規模生產。文檔編號A01K67/00GK101455190SQ20081018779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0日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0日發明者傅光偉,張翠萍,李春明,躍楊,楊璧愫,楊碩媛,趙進龍,鄧小剛申請人:云南省煙草公司玉溪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