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葡萄防雨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葡萄防雨裝置,
背景技術:
葡萄在生長過程中,尤其是快要成熟時如被雨水淋,則容易發生病蟲害,以至葡萄腐爛,嚴重影響葡萄的質量和產量。當前在種植葡萄時,為防止葡萄遭受雨水淋,通常的做法是在成片葡萄植株上方搭建一個塑料薄膜棚,這樣便增加葡萄的種植成本,而且塑料棚防風效果差,易遭到破壞,另外,塑料棚只能是一次性使用。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防雨效果好且可重復使用的葡萄防雨罩。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一個圓形葡萄防雨罩上有大、小兩個同心圓的環形加強筋,在兩個加強筋之間、沿半徑方向呈輻射狀分布若干條條形加強筋,條形加強筋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環形加強筋連接,在防雨罩的中央有一個圓孔,圓孔邊緣朝上形成突緣,防雨罩的周邊呈一定弧度向下彎,形成周緣,沿防雨罩的半徑方向開一個切口,切口由防雨罩的周緣直至中央圓孔,在防雨罩切口的兩側對應的有固定裝置。
在防雨罩切口的一側,沿半徑方向有一排扣柄,在切口另一側,沿半徑方向相對應有兩排扣眼。
以上所述扣柄最好為l一3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上防雨罩在使用時,從切口處打開防雨罩,卡在葡萄串上方,葡萄串枝穿過防雨罩中央圓孔,將防雨罩切口的兩側部分重疊并固定,形成一個傘狀的防雨罩,根據葡萄串技粗細,來調節切口兩側重疊部分的多少,以使中央圓孔上的突緣緊緊地將葡萄串枝"裹,,緊,較好地起到防雨效果。另外,由于防雨罩上有圓環形和條形加強筋,因此,防雨罩有一定的強度,使防雨罩能夠保
持傘狀。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l是本實用新型防雨罩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
圖1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中l、大圓環加強筋,2、條形加強筋,3、圓孔,4、小圓環加強筋,5、扣眼,6、扣柄,7、切線,8、周緣,9、突緣
具體實施例
根據圖l,圖2所示的葡萄防雨罩,在一個圓形半徑12.5厘米的防雨罩上,有大、小兩個環形加強筋(1、 4),大環加強筋(1)的半徑為10. 0厘米,小環加強筋(4)的半徑為2. 0厘米,兩環形加強筋
(1、 4)呈同心圓,在兩環形加強筋(1、 4)中間部分呈放射狀分部若干條條形加強筋(2),條形加強筋(2)的兩端分別與兩環形加強筋
(1、 4)連接。在防雨罩的中央有一個半徑2. 0-4. 0亳米的圓孔(3),最佳選擇為3. 0亳米,圓孔(3)邊緣垂直向上突起,形成突緣(9),突緣(9)高為2. 0-3. O亳米。防雨罩上沿半徑方向有一個切口 (7),切口 (7)由中央圓孔(3)直至防雨罩的周緣(8),在切口 (7) —側的防雨罩上,沿半徑方向上有兩個片狀扣柄(6),在切口 (7)另一側的防雨罩上,沿半徑方向上有兩排縫隙狀的扣眼(5),每排的扣眼(5)與扣柄(6)對應。防雨罩周邊呈一定弧度稍向下彎,形成周緣(8)
使用時,沿切口 (7)打開,中央圓孔(3)卡在葡萄串枝上,將切口邊線(10)交叉重疊,將片狀的扣柄(6)插入縫隙狀的扣眼(5)內,根據葡萄串枝的粗細調整扣柄(6)是插入靠近切口 (7)的扣眼
(5)還是遠離切口 (7)的扣眼(5),以使得中央圓孔(3)"裹"緊葡萄串枝,這樣葡萄防雨罩成傘狀固定在葡萄串技上方,很好地起到防雨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葡萄防雨罩采用防老化塑料作原料,通過一次壓塑成型。當然,本實用新型防雨罩除圓形外,也可以是方形或菱形。
權利要求1、一種葡萄防雨罩,其特征是在圓形防雨罩上有大、小兩個同心圓的環形加強筋(1、4),在兩個環形加強筋(1、4)之間、沿半徑方向呈輻射狀分布若干條條形加強筋(2),條形加強筋(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環形加強筋(1、4)連接,防雨罩的中央有一個圓孔(3),圓孔(3)邊緣垂直朝上形成突緣(9),防雨罩的周邊呈一定弧度向下彎,形成周緣(8),沿防雨罩半徑方向有一個切口(7),切口(7)由防雨罩的中央圓孔(3)直至周緣(8),在切口(7)兩側的防雨罩上對應的有固定裝置(5、6)。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防雨罩,其特征是在切口 (7)的一側,沿半徑方向有一排扣柄(6),在切口 (7)另一側,沿半徑方向、與扣柄(6)相對應有兩排扣眼(5)。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罩,其特征是扣柄(6)為1-3個。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防雨罩,其特征是中央圓孔(3)半徑為2毫米一4毫米。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防雨罩,其特征是突緣(9)高2毫米一3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葡萄防雨罩,主要是在圓形防雨罩有大、小兩個環形加強筋1、4和條形加強筋2,在防雨罩中央有一個圓孔3,沿防雨罩半徑方向有一個切口7,切口7的兩側有固定裝置5、6,使用時將防雨罩卡在葡萄串枝上,將切口7兩側的部分重疊固定,形成傘裝,葡萄串枝穿過防水罩的中央圓孔,有效防雨作用。本葡萄防雨罩操作簡單、成本低,還可以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A01G13/02GK201315779SQ200820176969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0日
發明者池仁松 申請人:池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