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淡水蘆葦非愈傷組織培養方法
淡水蘆葦非愈傷組織培養方法
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
二背景技術:
蘆葦(P/ ragw"ey"MWmfe)自然種群多發生在淺水性濕地,常見于池沼、河流沿岸、灘 涂、河溪邊多水地區。蘆葦作為經濟作物,葦稈可用于造紙和人造絲、編制蘆席、草墊;生 長期的蘆葦含大量的蛋白質和糖分,為優良飼料;蘆葦的葉、花、莖、根、筍均可入藥。同 時,蘆葦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保土固堤,消浪緩流,促淤防蝕等;近年來,蘆葦耐污、去 污,改善富營養化水質的能力備受重視,在湖濱帶、河流坡岸與沼澤濕地恢復與重建中,蘆 葦成為了必選植物,被大面積種植。隨著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濕地恢復工 程的大量實施,蘆葦的種苗與種源需求會愈來愈緊迫,而當前的技術將難以滿足日益高漲的 市場需要;因此,發明一種能夠快速提供優質蘆葦種苗的方法是必然的需要。
經中國專利網與相關論文網站檢索,發現目前已有一些關于盧葦組織培養的報道,如吳 國良等在《蘆葦胚性愈傷組織的形成及植株的再生》中用種子通過愈傷培養獲得完整植株, 但愈傷的周期較長,過程較復雜;王希友在《戸蘋胚性愈傷組織生長的研究》中只研究了愈 傷組織的生長,并未長出完整植株;郭睿在《耐鹽蘆葦莖節組織體細胞胚發生及植株再生的 研究》中也是通過愈傷組織培養來獲得植株,同樣存在周期較長的問題;另外,在楊印根等 的專利《耐鹽蘆葦的無性繁殖方法》中,也描述了通過愈傷組織培養獲得完整植株的過程, 同樣存在周期較長的問題。
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發明一種快速離體繁殖蘆葦的方法,使得短期內可以獲得大 量優質同規格蘆葦苗,滿足濕地恢復與重建工程中的需要,促進環境的恢復。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1) 野外選種,選擇駱馬湖長勢高大的蘆葦;
(2) 消毒,將從野外取回的蘆葦莖剪成小段,每段2-3 cm長,在蒸餾水下洗凈,然后 在超凈臺上用70%乙醇浸泡30 s,用蒸餾水涮洗2-3次,其后用0.1 %HgCl2水溶液消毒5 min, 再用無菌蒸餾水洗滌4-5次;
3(3) 將消毒后的蘆葦的帶芽原基的莖段接種到誘導培養基上誘導不定芽,誘導培養基中 添加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6-芐基腺嘌呤(BA)和萘乙酸(NAA);溫度為25土2。C、 光強為20001x、每日光照14h;培養7-23d,多數莖段的芽在兩周左右可長到3 cm;
(4) 將產生的不定芽轉移到繼代培養基上進行繼代培養,繼代培養基中添加了PVP、 BA 和NAA;溫度為25土2。C、光強為20001x、每日光照14 h條件下培養11-24 d;
(5) 當芽長到4-5 cm時移到生根培養基上誘根,誘根培養基中添加了 PVP、 IBA和NAA; 溫度為25 土 2'C 、光強為2000 lx、每日光照14 h;
(6) 當試管苗根長至約2 cm時,打開瓶口并加少量蒸餾水煉苗2-3 d,然后將根部瓊脂 洗凈,移入珍珠巖中過渡,3-5d后移入土壤。
各培養階段的培養基配方(激素配比)如下表
各階段的培養基配方
組培階段培養基組成成分
不定芽誘導MS培養基+3%蔗糖+0.43%瓊脂+ BA 6 mg/L+NAA 0.2 mg/L+PVP 50 mg/L
不定芽繼代MS培養基+30/。蔗糖+0.43%瓊脂+ BA 5 mg/L+NAA 0.2 mg/L+PVP 50 mg/L
植株生根1/2MS培養基+3%蔗糖+0.43%瓊脂+ IB A 1.0 mg/L+NAA 1.0 mg/L+PVP 50 mg/L
注由亍培養基滅菌后pH會略有下降,所以培養基的pH配制時調至6.1;所有培養基在高壓滅 菌鍋中12rC滅菌20 min,滅菌后的培養基放在超凈臺上1 d后再用,以晾干水膜。
本發明建立了一個快速離體繁殖蘆葦的完整體系,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 通過非愈傷組織培養方法來獲得完整蘆葦組培苗,其過程簡單、周期短,通過外植體長出 完整試管苗只需約35-65 d; (2)誘導率高達92.3%,生根率也高達95.8%; (3)移栽成活 率高,為90.2%; (4)通過添加50 mg/L PVP消除了褐化現象,阻止了褐化對培養過程的 影響;(5)本發明中所用材料取于駱馬湖,植株高大,平均約6 m,可廣泛用于河道濱岸 與湖濱帶恢復。
具體實施例方式
1.外植體消毒
將從野外取回的戸葦莖剪成小段,每段2-3cm長,在蒸餾水下洗凈,然后在超凈臺上用 70%乙醇浸泡30 s,用蒸餾水涮洗2-3次,其后用0.1 %HgCl2水溶液消毒5 min,再用無菌蒸 餾水洗滌4-5次;2. 不定芽的誘導
在超凈臺上,將消毒后的莖段接種到誘導培養基上,即MS培養基+3%蔗糖+0.43%瓊脂 +BA6 mg/L+NAAO.2 mg/L+PVP 50 mg/L,在溫度為25 土 2°C 、光強為2000 lx、每日光照14 h 的條件下培養。培養7-23 d,多數莖段的芽在兩周左右可長到3 cm; BA為6 mg/1時最好, 誘導率高達92.3%。
3. 繼代培養
將誘導出的芽轉移到繼代培養基上,即MS培養基+3。/。蔗糖+0.43。/。瓊脂+BA5 mg/L+NAAO.2 mg/L+PVP 50 mg/L,在溫度為25 土 2°C 、光強為2000 lx、每日光照14 h的條 件下培養11-24 d。
4. 生根培養
將叢狀不定芽分離成單個芽,移到生根培養基上,即1/2MS培養基+3%蔗糖+0.43%瓊脂 +IBA1.0 mg/L+NAA1.0 mg/L+PVP50 mg/L,溫度為25 土 2°C 、光強為2000 lx、每日光照14 h 的條件下,培養出完整的再生植株,試管苗生根率達95.8%。
5. 移栽
當試管苗根長至2 cm左右時,打開瓶口并加少量蒸餾水煉苗2-3 d,然后將根部瓊脂洗 凈,移入珍珠巖中過渡,3-5d后移入土壤,存活率達90.2%。
權利要求
1、一種淡水蘆葦非愈傷組織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生長高大的蘆葦的莖段進行非愈傷組織培養,快速繁殖出完整蘆葦苗,由以下步驟構成(1)將采自野外的蘆葦莖段剪成小段,每段2-3cm長,在蒸餾水下洗凈,然后在超凈臺上用70%乙醇浸泡30s,用蒸餾水涮洗2-3次后用0.1%HgCl2水溶液消毒5min,再用無菌蒸餾水洗滌4-5次;(2)將消毒后的蘆葦莖段接種到誘導培養基上誘導不定芽;誘導培養基為MS培養基+3%蔗糖+0.43%瓊脂+BA6mg/L+NAA0.2mg/L+PVP 50mg/L;溫度為25土2℃、光強為2000lx、每日光照14h;(3)將產生的不定芽轉移到繼代培養基上進行繼代培養;繼代培養基為MS培養基+3%蔗糖+0.43%瓊脂+BA5mg/L+NAA0.2mg/L+PVP 50mg/L;溫度為25土2℃、光強為2000lx、每日光照14h;(4)在生根培養基上誘根,產生完整組培苗;生根培養基為1/2MS培養基+3%蔗糖+0.43%瓊脂+IBA1.0mg/L+NAA1.0mg/L+PVP50mg/L;溫度為25土2℃、光強為2000lx、每日光照14h;(5)當試管苗根長約2cm時,打開瓶口并加少量蒸餾水煉苗2-3d,然后將根部瓊脂洗凈,移入珍珠巖中過渡,3-5d后移入土壤。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淡水蘆葦非愈傷組織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培養基的pH配制時 調至6.1;所有培養基在高壓滅菌鍋中12rC滅菌20 min,滅菌后的培養基放在超凈臺上1 d 后再用,以晾干水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運用蘆葦的莖段,建立一種通過非愈傷組織培養的快速離體繁殖方法,獲得完整優質蘆葦植株。其過程簡單、繁殖周期短,并且誘導率高達92.3%,移栽成活率也很高,達90.2%。通過此方法能夠快速提供優質蘆葦種苗,滿足日益高漲的市場需要,發揮其在生態環境建設、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濕地恢復工程方面的作用。
文檔編號A01H4/00GK101491213SQ20091002566
公開日2009年7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5日
發明者孫一香, 孫利芳, 安樹青, 瑤 莊, 華 清, 陸霞梅 申請人: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