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噻嗪酮和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蟲害的應用。
背景技術:
噻嗪酮,英文通用名buprofezin,化學名稱2-特-丁亞胺基-3-異丙基-5-苯基-3,4,5,6-四氫-2H-1,3,5-噻二嗪-4-酮。對水稻、果樹、茶樹、蔬菜上的鞘翅目、部分同翅目以及蜱螨目具有持效性殺幼蟲活性的殺蟲劑。可有效地防治水稻上的大葉蟬科、飛虱科馬鈴薯上的大葉蟬科;柑桔、棉花和蔬菜上的粉虱科;柑桔上的蚧科、盾蚧料和粉蚧科。
氟蟲雙酰胺,英文通用名flubendiamide,化學名稱為3-碘-N′-(2-甲磺酰基-1,1-二甲基乙烷基-N-{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O-甲苯基}鄰苯二酰胺,分子式為C23H22F7IN2O4S。屬新型鄰苯二甲酰胺類殺蟲劑,激活蘭尼堿受體細胞內鈣釋放通道,導致貯存鈣離子的失控性釋放。是目前為數不多的作用于昆蟲細胞蘭尼堿(Ryanodine)受體的化合物。對鱗翅目害蟲有廣譜防效,與現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產生,非常適宜于現有殺蟲劑產生抗性的害蟲的防治。對幼蟲有非常突出的防效,對成蟲防效有限,沒有殺卵作用。滲透植株體內后通過木質部略有傳導,耐雨水沖刷。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數量、質量及其安全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是,近十年來,由于水稻、蔬菜等作物的優質、高產和多樣化,以及氣候變暖和外來有害生物入侵,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為害總體呈大幅度上升態勢。水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區常暴發成災,化學農藥施用量增加,農藥殘留超標驚人。化學農藥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農田生態環境和水質污染,而且直接增加了農產品有毒化學物質的殘留量,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本發明組合物不含有二甲苯、甲苯等有機溶劑,有效避開了傳統劑型的不足之處,對環境友好,同時,利用兩種活性組分混配所產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減少有效成分的用量,節約用藥成本,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目前,噻嗪酮和氟蟲雙酰胺的復配及應用尚無人報道過。
發明內容
為了滿足農藥生產的需要,充分利用兩種活性組分混配所產生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效、降低污染、降低農用成本并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本發明提出了復配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劑以及填劑,有效活性成分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重量百比為5~80∶40~1。
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重量百分比為10~60∶30~5。
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重量百分比為20~40∶20~10。
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可制成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
組合物制成可濕性粉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噻嗪酮5~80%、氟蟲雙酰胺1~40%、分散劑3~10%、濕潤劑2~10%、填料8~95%。
將噻嗪酮、氟蟲雙酰胺、分散劑、濕潤劑、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再混合均勻,即可制成噻嗪酮·氟蟲雙酰胺可濕性粉劑。
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噻嗪酮5~80%、氟蟲雙酰胺1~40%、分散劑3~12%、濕潤劑1~8%、崩解劑1~10%、粘結劑1~8%、填料8~95%。
將噻嗪酮原藥、氟蟲雙酰胺原藥、分散劑、潤濕劑、崩解劑、填料等一起經氣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徑,再加入黏結劑等其它助劑,得到制粒用料。將料品定量送進流化床制粒干燥機內經過制粒及干燥后,制得噻嗪酮·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
組合物制成懸浮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噻嗪酮5~50%、氟蟲雙酰胺1~30%、分散劑2~10%、濕潤劑2~10%、消泡劑0.1~1%、增稠劑0.1~2%、抗凍劑0.1~8%、穩定劑0.05%~3%、去離子水加至100%。
將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劑、濕潤劑、消泡劑、增稠劑、抗凍劑經過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噻嗪酮原藥、氟蟲雙酰胺原藥,在球磨機中球磨2~3小時,使微粒粒徑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噻嗪酮·氟蟲雙酰胺懸浮劑。
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噻嗪酮和氟蟲雙酰胺復配后,對靶標害蟲的作用機制完全不同,兩者復配具有明顯增效和持效作用;(2)擴大了殺蟲譜,對水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均有較高活性;(3)減少了農藥的用藥量,降低了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了環境污染;(4)對人畜安全、環境相容性好、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中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發明實施例是采用室內毒力測定和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先通過室內毒力測定,明確兩種藥劑按一定比例復配后的共毒系數(CTC),CTC<80為拮抗作用,80≤CTC≤120為相加作用,CTC>120為增效作用,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田間試驗。
應用實施例一 供試昆蟲水稻稻縱卷葉螟。
試驗藥劑均由陜西湯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噻嗪酮原藥、氟蟲雙酰胺原藥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致死濃度范圍,每個藥劑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別設計五個梯度濃度處理,以不含原藥的空白處理做對照。
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不同配比對水稻稻縱卷葉螟的毒力測定
由表1可知,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以及復配產品對水稻稻飛虱室內毒力測定實驗發現,噻嗪酮的毒力低于氟蟲雙酰胺,當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配比為1∶4、1∶1、4∶1、8∶1、12∶1時共毒系數均大于120,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作用,所以說噻嗪酮∶氟蟲雙酰胺在1∶4至12∶1之間均具有協同增效作用,尤其當噻嗪酮∶氟蟲雙酰胺=4∶1時,共毒系數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
應用實例二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藥效試驗 噻嗪酮40%、氟蟲雙酰胺40%、烷基苯磺酸鈣鹽3%、木質素磺酸鈉2%、十二烷基硫酸鈉2%、皂角粉2%、白炭黑11%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制得80%噻嗪酮·氟蟲雙酰胺可濕性粉劑。該配方按10000倍稀釋噴霧,藥后72小時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效果為89.45%~92.21%。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和20%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按照同樣方法,分別稀釋1500倍和3000倍使用,藥后72小時防效分別為84.03%和85.13%。在實驗中,發明人未發現試驗藥劑對作物有不良影響,對益蟲安全。
應用實例三防治水稻二化螟藥效試驗 噻嗪酮25%、氟蟲雙酰胺5%、聚羧酸鹽4%、皂角粉4%、白炭黑10%、高嶺土52%,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制得30%噻嗪酮·氟蟲雙酰胺可濕性粉劑。該配方按3000倍稀釋噴霧,藥后72小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為91.94%~95.76%。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和20%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按照同樣方法,分別稀釋1500倍和3000倍使用,藥后72小時防效分別為78.75%和85.27%。在實驗中,發明人未發現試驗藥劑對作物有不良影響,對益蟲安全。
應用實例四防治水稻三化螟藥效試驗 噻嗪酮60%、氟蟲雙酰胺10%、十二烷基苯磺酸鈉4%、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2%、聚羧酸鹽4%、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2%、淀粉18%,混合制得70%噻嗪酮·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該配比按7000倍稀釋噴霧,藥后72小時防治水稻三化螟效果為93.02%~97.54%,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和20%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按照同樣方法,分別稀釋1500倍和3000倍使用,藥后72小時防效分別為80.20%和82.14%。在實驗中,發明人未發現試驗藥劑對作物有不良影響,對益蟲安全。
應用實例五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藥效試驗 噻嗪酮30%、氟蟲雙酰胺20%、十二烷基硫酸鈉4%、聚羧酸鹽4%、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2%、硫酸銨4%、尿素3%、淀粉20%、硅藻土13%,混合制得50%噻嗪酮·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該配比按5000倍稀釋噴霧,藥后72小時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效果為94.00%~95.53%,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和20%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按照同樣方法,分別稀釋1500倍和3000倍使用,藥后72小時防效分別為78.02%和82.91%。在實驗中,發明人未發現試驗藥劑對作物有不良影響,對益蟲安全。
應用實例六防治水稻二化螟藥效試驗 噻嗪酮30%、氟蟲雙酰胺10%、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鈉鹽6%、洗衣粉3%、硅油0.1%、黃原酸膠0.1%、硅酸鎂鋁0.8%,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噻嗪酮·氟蟲雙酰胺懸浮劑。該配比按4000倍稀釋噴霧,藥后72小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為95.92%~98.47%,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和20%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按照同樣方法,分別稀釋1500倍和3000倍使用,藥后72小時防效分別為78.13%和85.50%。在試驗中發現本發明組合物對靶標作物無不良影響,對益蟲安全。
應用實例七防治水稻三化螟藥效試驗 噻嗪酮7%、氟蟲雙酰胺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十二烷基硫酸鈉4%、硅酮類化合物0.1%、聚乙烯醇0.3%、丙二醇3%、去離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0%噻嗪酮·氟蟲雙酰胺懸浮劑。該配比按1000倍稀釋噴霧,藥后72小時防治效水稻三化螟果為95.99%~98.26%,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和20%氟蟲雙酰胺水分散粒劑按照同樣方法,分別稀釋1500倍和3000倍使用,藥后72小時防效分別為82.74%和81.15%。在實驗中,發明人未發現試驗藥劑對作物有不良影響,對益蟲安全。
權利要求
1.一種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劑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重量百分比為5~80∶4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重量百分比為10~60∶3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重量百分比為20~40∶20~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制成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在水稻害蟲上的防治。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的殺蟲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劑以及填料,其特點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重量百分比為5~80∶40~1。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噻嗪酮與氟蟲雙酰胺復配后,具有明顯增效和持續防治效果,并擴大了殺蟲譜,對蔬菜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有較高活性。
文檔編號A01N41/10GK101755767SQ20091021900
公開日2010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7日
發明者張秋芳, 常新紅, 曹巧利, 高超 申請人:陜西湯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