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物料的粉碎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8833閱讀:33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物料的粉碎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物料的粉碎系統。
背景技術
在工業應用的各種場合中,往往需要物料的粉碎作業。例如,在煤粉加工廠中,常 常利用帶式輸送機(如皮帶輸送機)將待粉碎的煤塊從一個位置輸送到粉碎裝置,以降煤 塊粉碎為所需的煤粉;在糧食加工廠中,常常利用各種輸送機輸送作為物料的糧食顆粒,如 玉米粒等,然后進行粉碎處理;再如,在利用木薯制備乙醇的系統中,常常利用皮帶輸送機 實現顆粒狀或塊狀的木薯物料的輸送作業,從而將塊狀木薯粉碎為較細的木薯粉末,以進 入隨后的工序中。然而,在這些應用場合中,所輸送的物料中不可避免地總是會摻雜有雜物,例如較 細小的砂土、較大的石塊或者碎條狀的塑料布或編織袋等塑料制品的殘留物。而且,物料在 進入加工處理工序之前也不能徹底地得到清潔處理,特別是當物料特別多的情況下。在物料中摻雜的雜物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雜物的密度比物料本身的密度要大 得多,例如,作為雜物的砂土相對于作為物料的木薯,作為雜物的石塊相對于作為物料的煤 塊等,對于這一部分雜物,可以利用二者密度的不同,通過離心或沉降等方法分離開;另一 部分雜物屬于比較輕質的材料,例如,相對于木薯物料的編織袋或塑料袋殘留物,這部分雜 物(尤其是條絮狀的輕質柔軟雜物)難以從物料中清除出去。如果摻雜有這種柔軟的輕質雜物(如編織袋或塑料袋殘留物)的物料進入隨后的 粉碎工序的話,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后,隨物料一同被粉碎的雜物容易在隨后的輸送過程 中產生積累,從而造成阻塞,工作人員不得不檢查發生阻塞的位置以進行清理作業,該作業 費時、費力且影響整個生產線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如果粉碎的雜物進入(如在利用木薯 制備乙醇的工藝中)隨后的如發酵或酶解工序,則會嚴重影響正常化學反應的進行,從而 導致獲得的產品品質下降。因此,在對物料進行粉碎之前,需要盡可能地將這種雜物從物料 中清除出去。然而,在現有技術中采取的方法通常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種雜物的產生,例如, 盡可能地減少編織袋的破損并防止編織袋殘留物混入木薯物料中,而不能在物料輸送過程 中主動地清除這種柔軟的輕質雜物。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新的物料粉碎系統,該粉碎系統能 夠將雜物從輸送的物料中清除出去,以確保進入粉碎處理的物料中不摻雜有雜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物料粉碎系統中不能有效地從物料中清除雜物的 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夠從物料中清除(柔軟輕質)雜物的物料粉碎系統。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物料的粉碎系統,該粉碎系統包括輸送裝置 和粉碎裝置,所述輸送裝置用于沿該輸送裝置的輸送線路將物料輸送到粉碎裝置,其中,所 述粉碎系統還包括除雜裝置,該除雜裝置位于物料在所述輸送線路中必經的位置。
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粉碎系統,由于物料在輸送裝置的輸送線路中輸送時,必然 會受到除雜裝置的除雜處理,因而可以利用該除雜裝置將物料中的雜物保留下來,從而起 到清除雜物的作用,該除雜裝置尤其適用于柔軟輕質的雜物(如編織袋殘留物或塑料袋殘 留物等)。這樣,經過除雜處理的物料在進入粉碎裝置時,基本上不再摻雜有各種雜物,避免 了粉碎的雜物對工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物料的粉碎系統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2為圖1中所示的粉碎系統的帶式輸送機和輸送管道以及粉碎裝置的連接關系 的示意圖;圖3至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除雜爪的多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7為根據本發明的除雜爪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示意圖;圖8為圖7所示除雜爪的側視圖;圖9為根據本發明的除雜爪的再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的輸送管道的一部分的立體示意圖;圖11為圖10中輸送管道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物料的粉碎系統包括輸送裝置和粉碎裝置50,所述輸送裝置用于沿 該輸送裝置的輸送線路將物料輸送到粉碎裝置50,其中,所述粉碎系統還包括除雜裝置,該 除雜裝置位于物料在所述輸送線路中必經的位置。這里所謂的輸送線路是指,物料在輸送過程中所經過的線路或路徑。例如,輸送裝 置可以包括帶式輸送機(如皮帶輸送機),則物料在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上經過的路徑為 物料經過該帶式輸送機的輸送線路。在該情況下,所述除雜裝置可包括除雜爪20,該除雜 爪20位于所述帶式輸送機10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除雜爪20可以安裝在帶式輸 送機10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的機架上(如圖2所示),也可以安裝在帶式輸送機10 的適當位置,只要在物料的輸送線路上能夠起到對物料的除雜作用即可。帶式輸送機10的輸送帶輸送的物料離開輸送帶時,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會向下或 斜向下移動。由于在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設置有用作除雜作用的除雜爪20,因而,物料 必然會經過除雜爪20,并受到該除雜爪20的除雜作用,從而將物料中摻雜的雜物保留在除 雜爪20上,實現清除雜物的目的。雖然圖1中所示的帶式輸送機10為水平方向設置,但帶 式輸送機10的設置方式不限于此,帶式輸送機10還可傾斜設置。再如,如圖2所示,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帶式輸送機和輸送管道40,該輸送管道40連 接所述帶式輸送機10和粉碎裝置50,所述除雜裝置包括除雜爪20,所述除雜爪20位于所 述輸送管道40中和/或該除雜爪20位于所述帶式輸送機10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 該輸送管道40與所述帶式輸送機10相配合,以接收來自所述帶式輸送機10的物料。輸送管道40可以任意設置,以能夠將帶式輸送機輸送來的物料傳遞至粉碎裝置 50為限。例如,輸送管道40位于比帶式輸送機10更低的位置,或者說,輸送管道40從輸送帶輸出物料處向下方或斜下方延伸,這樣,物料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較為容易地在輸送管 道40中輸送。如圖2中所示的輸送管道40,輸送管道40可以為抽吸式提升機,即輸送管 道40從輸送帶輸出物料處向上方或斜上方延伸。由于抽吸式提升機中通過大功率抽風機 使輸送管道40中形成較大的負壓,因而當物料經過輸送管道40的端口時,會被吸入輸送管 道40中,而在輸送管道40中進行輸送。在該情況下,摻雜在物料中的密度較大的雜物,如 石塊等,由于重力較大而一般不會吸入輸送管道40中。因此,該實施方式具有清除較重雜 物的功能。在該情況中,物料經過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后,經由輸送管道40而輸送到粉碎裝置 50中,以進行粉碎。所述除雜裝置包括除雜爪20,該除雜爪20可以為一個或多個,一個或 多個除雜爪可以位于帶式輸送機10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或者位于輸送管道40中, 或者在這個兩個位置(即帶式輸送機10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以及輸送管道40中) 均有設置,以獲得更好的除雜效果。除雜爪20可以為一個。當然,為了獲得較好的除雜效果,除雜爪20可以有多個。 例如,在所述除雜爪20位于帶式輸送機10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的情況中,可以設置 一個除雜爪20,也可以設置多個除雜爪20 ;在除雜爪20設置在輸送管道40中和帶式輸送 機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的情況中,該除雜爪20為多個,其中至少一個除雜爪20設置 在輸送管道40中,且至少一個除雜爪20設置在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通過以上描述可知,當物料經過除雜裝置的除雜爪20時,由該除雜裝置將摻雜在 物料中的雜物保留下來,從而實現物料與雜物的分離,實現清除雜物的目的,從而使進入粉 碎裝置50的物料不再摻雜有各種雜物,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物料經過輸送裝置輸送到粉碎裝置50后,由粉碎裝置50對物料進行粉碎處理。粉 碎裝置50可以為常用的各種粉碎裝置,如輥式破碎機、錘式破碎機、顎式破碎機等。這里所 述的物料可以是多種材料,如塊狀、片狀或顆粒狀的木薯、紅薯、馬鈴薯等。但輸送裝置不限于此。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實現自動化的輸送作業,優選地,輸 送裝置還包括第一輸送機80 (如刮板輸送機),該第一輸送機80用于將物料從倉庫輸送 到所需位置,例如可以將物料從地下倉庫輸送到較高的位置;分配料倉70,該分配料倉70 用于接收來自第一輸送機80輸送來的物料,并保持勻速地向隨后的震動分級篩60供應物 料;震動分級篩60,用于通過震動對物料顆粒分級,允許粒徑能夠通過篩孔的物料顆粒進 入隨后的料斗30,而粒徑不能通過篩孔的物料顆粒則另行處理,如可以重新進行預粉碎,以 使其粒徑能夠通過震動分級篩60 ;以及料斗30,料斗30用于儲存來自震動分級篩60的物 料,并向帶式輸送機10 (如皮帶輸送機)供應物料。最終物料被輸送至粉碎裝置50,以及進 行粉碎處理,從而獲得所需的粉末狀物料。由此可知,可以利用各種輸送裝置實現物料的輸送,但本發明所提供的物料的粉 碎系統中,在物料在輸送裝置的輸送線路上設置了除雜裝置,從而使物料在輸送過程中受 到除雜裝置的除雜作用而將雜物清除,使進入粉碎裝置的物料不摻雜有有害的雜物,以獲 得較為純凈的粉末狀物料。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物料的粉碎系統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下面參考圖3至圖9 對本發明的除雜爪20進行描述。如圖3至圖6所示,除雜爪20包括桿狀的基底件1和與該基底件1連接多個齒狀件2,該多個齒狀件2沿基底件1的徑向方向排列。當摻雜有柔軟的輕質雜物(如編織袋或 塑料袋殘留物)的物料經過該除雜爪20時,物料與除雜爪20的齒狀件2充分接觸,從而利 用齒狀件2將雜物保留下來,同時允許物料經過該裝置。通過該過程,能夠將物料中的雜物 從物料中清除出去,從而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基底件1主要是起到支撐作用,以便于齒狀件2安裝設置在基底件1上。但基底 件1也能夠發揮梳理的作用,并在雜物經過時保留部分的雜物。為了便于在該基底件1的徑向方向上設置齒狀件2,該基底件1為桿狀,其截面形 狀可以為矩形、正方形或圓形等。但基底件1也可以為任意合適的形狀,如平板狀。多個齒狀件2沿基底件1的徑向方向排列,從而由齒狀件2形成與摻雜有雜物的 物料相互作用的梳理區域。當摻雜有雜物的物料經過齒狀件2的梳理區域時,齒狀件2會 起到類似梳子的梳理作用,從而將物料中的雜物保留下來,并掛在齒狀件2上,以防止該雜 物繼續隨著物料向隨后的工序移動。齒狀件2具有多種形式,如圓桿狀或網格狀,只要能夠實現齒狀件2的梳理作用以 清除雜物即可。基底件1和齒狀件2可以由各種合適的材料制成,可以選擇金屬,如鋼、鑄鐵、不銹 鋼等;還可以選擇非金屬材料,如塑料、陶瓷等。關于基底件1和齒狀件2的材料可以根據 物料的種類進行選擇。如圖3至圖6所示,多個齒狀件2位于同一平面。根據該實施方式,在用于清除雜 物的裝置中,齒狀件2都位于同一個平面中。因而,該用于清除雜物的裝置與物料相互作用 的區域為所述齒狀件2所在的平面區域。根據該實施方式,當摻雜有雜物的物料經過齒狀件2的梳理區域時,物料會經過 齒狀件2之間的間隙,同時該齒狀件2對流經的物料起到梳理作用,將物料中摻雜的雜物保 留住,從而實現了物料與該物料中雜物的分離,將該雜物從物料中清除出去。對于該種實施方式,由于該裝置中與物料相互作用的梳理區域為平面的,因而對 流經該區域的物料的阻力較小,便于物料以較高速度經過所述齒狀件2的梳理區域,同時 能夠對物料中的雜物進行清除處理。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如圖3至圖5所示,所述多個齒狀件2彼此平行 地從基底件1沿該基底件1的徑向方向延伸。由于齒狀件2彼此平行,因而相鄰齒狀件2 之間的空間相對較大,便于物料以相對較高的速度流過。根據不同的實施方式,齒狀件2能夠以不同的形式設置在基底件1上。如圖3所 示,在該實施方式中,基底件1上設置有多個平行的齒狀件2且該多個齒狀件2位于基底件 1的同一側,形成類似梳子的形狀。在根據圖4所示的另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基底件1的兩個相對側對稱地分別分 布有多個平行的齒狀件2。因而,與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相比,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的齒 狀件2的作用區域更大,從而具有更強的清除雜物的能力。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優選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通過對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的齒 狀件2的安裝位置的調整,從而對齒狀件2的疏密程度進行調整,以適應不同作用區域的要 求。對于較為稀疏的區域,可以適用于雜物較大且較少的物料,而對于較為致密的區域,可 以適用于雜物較少且較大的物料。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優選實施方式,如圖6所示,所述多個齒狀件2中的至少一部分 相互交叉。該實施方式中,由于多個齒狀件2中不都是相互平行,而是一些齒狀件2相互交 叉,從而能夠在傾斜于基底件1的徑向方向的方向上起到梳理作用,以盡可能地將物料中 的雜物保留下來。對于圖6所示的實施方式而言,該實施方式中齒狀件2的作用區域大于 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因而具有更大的清除雜物的能力。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7和圖9所示,齒狀件2沿基底件1的軸 向方向分為多組,該多組齒狀件2沿所述基底件1的圓周方向等角度地間隔開。與圖3至圖6所示的實施方式不同,在圖7和圖9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多個齒狀件 不是位于同一平面,而是形成為圍繞基底件1的類似“狼牙棒”的立體結構,因而能夠起到 梳理作用的梳理區域為立體的。換句話說,齒狀件圍繞基底件1在該基底件1的四周空間 中延伸排列。當摻雜有雜物的物料經過該立體的多個齒狀件2時,多個齒狀件2能夠對物料進 行多次的清除作用,這與圖3至圖6中所示的除雜裝置中位于同一平面的齒狀件2顯然不 同。因而,圖7和圖9中所示的實施方式的裝置具有更強的清除雜物的能力。在圖7和圖9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多個齒狀件2的分組按照基底件1的縱向方向 (即軸向方向)劃分,可以分為多組(雖然圖7表示為3組,但并不限于此,可以為2組、3 組、5組、6組等)。而且該多組齒狀件2沿所述基底件1的圓周方向以等角度地間隔開,從 而使多個齒狀件2均勻地分布在基底件1的周圍空間,形成立體的梳理區域。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如圖7所示,所述多組齒狀件2中任意一組中的多個齒狀 件2位于同一平面內。在圖7所示的情形中,多個齒狀件2沿基底件1的軸向方向分別分 為三組,即第一組21、第二組22和第三組23。該三組齒狀件沿所述基底件1的圓周方向以 等角度地間隔開,也就是說,每相鄰的兩組齒狀件之間的夾角α為120°,如圖8所示。而 且,第一組21的三個齒狀件彼此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個平面內。第二組22和第三組23也 是如此。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優選實施方式,如圖9所示,多組齒狀件2中任意一組中的多個 齒狀件2沿基底件1的軸向方向呈螺旋形排列。也就是說,該實施方式與圖7和圖8所示 的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對于一組齒狀件而言,該組齒狀件中的多個齒狀件不在同一 個平面內,而是圍繞基底件1的軸向方向呈螺旋形排列。具體來說,在圖9所示的情形中,基底件1優選為圓柱體,齒狀件的第一組21、第 二組22和第三組23中的三個齒狀件分別按照三條不同的螺旋線排列在基底件1上。優選 地,為了便于設置這三組齒狀件2,這三條螺旋線的螺旋半徑均為基底件1的半徑,軸線為 基底件1的圓柱中軸線,導程也相同,旋向也相同,不同的是各自的起點。而且,各組齒狀件 21、22、23之間的夾角α相等,即120°。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多組齒狀件2的螺旋線也可以具有不同或相同 的螺旋半徑、圓柱中軸線或導程。雖然圖7和圖9中的齒狀件表示有三組21、22和23,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根據不 同的實施方式,也可以沿基底件1的軸向方向設置2組、4組、5組或6組齒狀件,則相鄰兩 組齒狀件之間的夾角α為180°、90°、72°或60°。優選地,所述齒狀件2的端部具有鉤形結構。當輕質柔軟的雜物受到齒狀件2的作用時,利用該鉤形結構能夠更為可靠且充分地將雜物保持在齒狀件2上。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除雜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篩網,所述篩網 位于所述輸送管道40內且所述篩網所在的平面與該輸送管道40的縱向方向垂直。因而, 當物料在輸送管道40中輸送時,可以通過所述篩網將物料中摻雜的雜物清除掉。篩網也可以設置一個,優選地設置有多個,從而充分發揮該篩網的清除雜物的作 用。篩網能夠以各種方式設置在輸送管道40內,例如篩網可以固定設置(如焊接、卡扣配 合等方式)在輸送管道40的側壁的內表面。但是,為了能夠及時地清理保留在篩網上的雜物,以保持輸送管道40的通暢性, 優選地,如圖10和圖11所示,在輸送管道40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開槽44,至少一個篩 網分別插入所述至少一個開槽44中。篩網插入開槽44中而進入輸送管道40內,從而對流經輸送管道40的雜物進行梳 理,以將雜物清除。優選地,篩網所在的平面與輸送管道40的縱向方向相垂直,從而能夠對 經過的物料充分進行梳理。篩網在開槽44中的支撐可以有多種方式,例如可以在輸送管道40內設置凸起 45 (如圖11所示),或者直接利用輸送管道40在開槽44處的壁支撐。在使用時,將篩網置入輸送管道40內(即將篩網插入開槽44中)。當需要對篩網 上的雜物清理時,可以將篩網從開槽44抽出,將篩網上的雜物清理干凈,然后再將篩網插 入開槽44中,以備下次使用。以上描述了本發明所提供的物料的粉碎系統,尤其對本發明的粉碎系統中所涉及 的除雜裝置做了詳細的描述。下面以圖1所示的粉碎系統為例,對根據本發明的物料的粉 碎系統的運行過程進行描述。首先,將物料經由第一輸送機80輸送至分配料倉70,再由分配料倉70以均勻的輸 送速度向震動分級篩60供應物料,震動分級篩60篩分出的物料供應至料斗30,由料斗30 向帶式輸送機供應物料,然后物料由帶式輸送機10的輸送帶在輸出位置上輸送出去,當物 料經過除雜爪20時,物料受到除雜爪20的梳理作用,從而將物料中摻雜的雜物保留下來, 并允許正常物料的經過,將物料與雜物分離開來。當物料隨即經過輸送管道40時,通過設置在輸送管道40內的至少一個篩網和/ 或除雜爪20,能夠將物料中的雜物進一步地清除出去。將雜物清除干凈的物料隨后輸送到 粉碎裝置50中,以進行粉碎。在利用輸送管道40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物料以及雜物的形式來選擇篩網 的篩孔的大小和形狀。例如,如果物料和雜物較小,則優選采用篩孔較小的篩網。優選地,為了充分利用除雜爪20和篩網的除雜作用,所述除雜爪20位于所述輸送 管道40內先與物料接觸的位置,所述篩網位于所述輸送管道40內后與物料接觸的位置。因 而,當物料經過輸送管道40的過程中,首先與除雜爪20相接觸,通過除雜爪20將物料中摻 雜的較大的雜物除去,然后再與篩網相接觸,從而通過篩網將物料中摻雜的較小的雜物除 去,以獲得更為純凈的物料。這樣,進入粉碎裝置50進行粉碎的物料中(基本上)不摻雜 有對粉碎和后續工序不利的雜物。以上描述了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物料的粉碎系統,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 在不脫離本發明范圍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做出任何改變、添加或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物料的粉碎系統,該粉碎系統包括輸送裝置和粉碎裝置(50),所述輸送裝置用 于沿該輸送裝置的輸送線路將物料輸送到所述粉碎裝置(50),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系統 還包括除雜裝置,該除雜裝置位于物料在所述輸送線路中必經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帶式輸送機,所述除雜裝 置包括除雜爪(20),該除雜爪00)位于所述帶式輸送機(10)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帶式輸送機和輸送管道 (40),該輸送管道00)連接所述帶式輸送機(10)和粉碎裝置(50),所述除雜裝置包括除雜 爪(20),所述除雜爪O0)位于所述輸送管道00)中和/或所述除雜爪O0)位于所述帶式 輸送機(10)的輸送帶輸出物料處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除雜爪O0)包括桿狀的基底件(1) 和與該基底件(1)連接的多個齒狀件O),該齒狀件( 沿所述基底件(1)的徑向方向排 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多個齒狀件(2)位于同一平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多個齒狀件( 相互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多個齒狀件(2)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交叉。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齒狀件( 沿所述基底件(1)的軸向方 向分為多組,該多組齒狀件(2)沿所述基底件(1)的圓周方向等角度地間隔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多組齒狀件( 中任意一組中的多個齒 狀件(2)位于同一平面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齒狀件( 為2、3、4、5或6組,所述 多組齒狀件O)中相鄰的任意兩組齒狀件(2)之間的夾角為180°、120°、90°、72°或 60°。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多組齒狀件O)中任意一組中的多個 齒狀件( 沿所述基底件(1)的軸向方向呈螺旋形排列。
12.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齒狀件O)的端部具有鉤形結構。
13.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除雜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篩網,所述 篩網位于所述輸送管道GO)內且所述篩網所在的平面與該輸送管道GO)的縱向方向垂 直。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粉碎系統,其中,所述除雜爪O0)位于所述輸送管道00) 內先與物料接觸的位置,所述篩網位于所述輸送管道G0)內后與物料接觸的位置。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物料的粉碎系統,該粉碎系統包括輸送裝置和粉碎裝置,所述輸送裝置用于沿該輸送裝置的輸送線路將物料輸送到粉碎裝置,其中,所述粉碎系統還包括除雜裝置,該除雜裝置位于物料在所述輸送線路中必經的位置。按照本發明所提供的粉碎系統,由于物料在輸送裝置的輸送線路中輸送時,必然會受到除雜裝置的除雜處理,因而可以利用該除雜裝置將物料中的雜物保留下來,從而起到清除雜物的作用,該除雜裝置尤其適用于柔軟輕質的雜物(如編織袋殘留物或塑料袋殘留物等)。這樣,經過除雜處理的物料在進入粉碎裝置時,基本上不再摻雜有各種雜物,避免了粉碎的雜物對工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文檔編號B02C23/02GK102049344SQ20091023688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4日
發明者于天楊, 姜勇, 岳國君, 柳樹海, 潘瑜 申請人: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