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式水田耕整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尤其是指能對水田進行耕整的設備。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中,水稻栽插前對田地的耕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其常用方
式有兩種 一種方式為分工序間斷作業,這種方式其具體工作過程為利用耕 牛或旋耕機進行犁田后,再放水漚田,經一定時間后,利用耕牛拉動平田橫 木由人工控制操作進行水田的平整作業,以適應于水稻的栽插及正常生長, 這種方式一方面由于釆用分工序作業,耗時過長,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易耽擱農時,影響水稻的產量;另一方面由于平田橫木由人工控制搡作,當 地塊高低落差較大時,橫木會隨地形的變化而跟著起伏,難于將田地在真正 意義上整平,從而使栽插后的秧苗在水平面內起伏過大,栽插質量不高,不 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長,影響水稻的產量。
另一種方式為釆用旋耕、平田一體化的機械作業,這種方式的工作流程 為,放水漚田后由機械進行旋耕、平田一體化作業。這種機械其常用結構為 在機架的前下側安裝有旋耕部件,在機架后下惻設置有平整器,該平整器由 主、付平整板組成,付平整板設置于主平整板內,在液壓缸的驅動下,付平 整板可沿主平整板的滑槽進行伸縮,這種方式由于釆用旋耕、平整一體化結 構,縮短了生產工序,節省了勞動時間,生產效率得以提高;但另一方面由 于采用由主、付平整板組成的平整器進行平田,因平整板為板式結構,其雖 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水田進行平整,但經其平整后的水田土壤質地松散,栽插 后的秧苗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易起根,不利于秧苗的固根,這樣就造成缺苗,影響水稻的產量;又一方面,在生產過程中人們總希望通過增加機器的幅寬 來提高單次耕整的面積,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但因交通及運輸環境的 影響,實際的機器制造幅寬總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就相應地制約了機器工
作效率的進一步提髙;再一方面這種機器的旋耕刀在軸線截平面內呈周向布
置,工作時旋耕刀整體入土,工作阻力大,且在工作過程中土壤中的雜草及 雜物易纏繞在旋耕刀上,使旋耕刀切入土壤深度變淺,影響旋耕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耕整效率高,平土效果好的 水田耕整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包括機架,在機
架上裝有傳動箱和旋耕軸,傳動箱和旋耕軸傳動連接,旋耕軸上裝有旋耕刀,
所述旋耕軸釆用折疊結構,在旋耕軸的后側裝有平整舟,該平整舟亦釆用折 疊結構且與所述旋耕軸平行設置。
釆用上述結構后,由于將旋耕軸和平整舟釆用折疊形式,則生產制造時 將水田耕整機旋耕軸和主平整舟制造成便于運輸的長度,可根據實際工作的 需要,增加左旋耕軸和右旋耕軸及相應側折疊平整舟長度,即滿足工作時所 需幅寬的要求,這樣一方面解決了原先的因受交通運輸環境的制約而無法增
加機器幅寬的瓶頸,極大地提高了水田耕整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因生產效率 的提高,減少了能源的消耗,節約成本,保護了環境。
又由于采用了平整舟,工作時一方面平整舟的工作側面將經旋耕刀旋耕 過的土壤推平即平田后,再由平整舟的底面通過平整舟自身重力及水的浮力 的合力作用給已被推平的土壤以適當的壓力進行滑移壓土,這樣經過耕整并 壓土的水田在秧苗栽插后根部牢固,易于生根,特別適宜于大規模的機械栽 插;另一方面因平整舟的幅寬得以增加,則同一地塊所需的操作次數少,則經平整后的水田凹凸程度小,平整度更好。
本實用新型的 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機架兩側對稱地設置有包含左側 伸縮平整舟的左伸縮架和包含右側伸縮平整舟的右伸縮架,左伸縮架及右伸 縮架與機架相鄰面分別設置有伸縮滑套,伸縮滑套可沿固定于機架兩側的伸 縮滑軸作相對滑動,左伸縮架上通過鉸鏈鉸接有包含左側折疊平整舟和左側 旋耕軸折疊架的左折疊架,右伸縮架上通過鉸鏈鉸接有包含右側折疊平整舟 和右側旋耕軸折疊架的右折疊架,在左伸縮架兩側安裝有左側后伸縮油缸及 左側前伸縮油缸,在右伸縮架兩側安裝有右側后伸縮油缸及右側前伸縮油 缸,在所述左折疊架及右折疊架內相應地安裝有左旋耕軸及右旋耕軸,左旋 耕軸及右旋耕軸與安裝于機架上的旋耕軸釆用滑鍵聯接。釆用這種結構既具 有簡單合理,便于維護的特點,又能可靠地保證對水田的耕整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機架任一側設置有包含相應側 伸縮平整舟的相應側伸縮架,相應側伸縮架與機架相應的相鄰面設置有伸縮 滑套,伸縮滑套可沿固定于機架相應一側的伸縮滑軸作相對滑動,在相應側 伸縮架上通過鉸鏈鉸接有包含相應側折疊平整舟和相應側旋耕軸折疊架的 相應側折疊架,在相應側伸縮架兩側安裝有相應側后伸縮油缸及相應側前伸 縮油缸,在所述相應側折疊架內安裝有相應側旋耕軸,該相應側旋耕軸與安 裝于機架上的旋耕軸釆用滑鍵聯接。釆用這種結構機器更加簡單,維護更加 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作進 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l所示結構的俯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l移去左折疊架27、右折疊架28、左伸縮架ll、右伸縮架4 的左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傳動箱,3-右折疊油缸,4-右伸縮架,5-右旋耕 軸折疊架,6-右旋耕軸,7-旋耕軸,8-旋耕刀,9-傳動傘齒輪,10-旋耕 軸傘齒輪,ll-左伸縮架,12-左旋耕軸,13-左旋耕軸折疊架,14-左折疊 油缸,15-右折疊平整舟,16-右側后伸縮油缸,17-伸縮滑套,18-伸縮 滑軸,19-右伸縮平整舟,20-平整舟,21-左側后伸縮油缸,22-左側伸縮 平整舟,23-左側折疊平整舟,24-左側前伸縮油缸,25-右側前伸縮油缸, 26-滑動懸掛點,27-左折疊架,28-右折疊架,29-鉸鏈,30-旋耕軸支承座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l、圖2所示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中,傳動箱2安裝于機架1上, 機架1前方設置有旋耕軸7,機架1后方設置有平整舟20,傳動傘齒輪9裝 配于傳動箱2下部,旋耕軸傘齒輪10安裝于旋耕軸7上,旋耕軸7兩端設 置為花鍵軸并于相應端設置為花鍵套的左旋耕軸12及右旋耕軸6相聯接, 旋耕軸7和左旋耕軸12及右旋耕軸6沿公共軸線方向設置有呈螺旋形布置 的若干旋耕刀8,該旋耕刀8為具有弧線曲面形狀的刀片,所述旋耕軸7通 過旋耕軸支承座30安裝于機架1上,左旋耕軸12及右旋耕軸6分別通過旋 耕軸支承座30安裝于左旋耕軸折疊架13及右旋耕軸折疊架5上,左旋耕軸 折疊架13包含于包含左側折疊平整舟23的左折疊架27內,右旋耕軸折疊 架5包含于包含右側折疊平整舟15的右折疊架28內,左旋耕軸折疊架13及 右旋耕軸折疊架5分別通過與之對應的鉸鏈29與設置有左側伸縮平整舟22 的左伸縮架11及設置有右側伸縮平整舟19的右伸縮架4相鉸接,左伸縮架 11及右伸縮架4上分別設置有伸縮滑套17,該伸縮滑套17與固接于機架1上的伸縮滑軸18滑動連接,左伸縮架11前后側分別鉸接有左側后伸縮油缸
21及左側前伸縮油缸24,右伸縮架4前后側分別鉸接有右側后伸縮油缸16 及右側前伸縮油缸25,左折疊油缸14 一端與機架1相鉸接另 一端與左折疊 架27相鉸接,右折疊油缸3 —端與機架1相鉸接另 一端與右折疊架28相鉸 接。
在圖3所示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中示出了用于與動力機械進行連接的滑 動懸掛點26,該滑動懸掛點26為一腰形長孔。
運輸前,將水田耕機通過滑動懸掛點26與拖拉機連接,啟動工作機械 上的液壓動力系統,由液壓油驅動左側前伸縮油缸24、左側后伸縮油缸21 及右側前伸縮油缸25、右側后伸縮油缸16使之動作,在各油缸的推力作用下 使機架兩側的伸縮架與固定于伸縮架上的伸縮滑套17和固定于機架1的伸 縮滑軸18組成的滑動副作相對滑動,從而使旋耕軸7和左旋耕軸12及右旋 耕軸6組成的花鍵滑套聯接處脫開;在旋耕軸7與左旋耕軸12及右旋耕軸6 脫開分離后,驅動左折疊油缸14及右折疊油缸3將左折疊架27和右折疊架 28拉至豎直位置,以便于運輸。
工作前,將左折疊油缸14及右折疊油缸3通過液壓系統進行復位即將 左折疊架27和右折疊架28放開至水平位置后,再通過液壓系統驅動各伸縮 油缸將各伸縮架復位,即將旋耕軸7與左旋耕軸12和右旋耕6軸通過花鍵 滑動副重新聯接起來,為機器的正常工作做好準備。
工作時,由拖拉機提供的動力帶動傳動箱2,并經由安裝于傳動箱2上 的傘齒輪9驅動安裝于旋耕軸7的旋耕軸傘齒輪10轉動,從而帶動與旋耕 軸7連接的右旋耕軸6及左旋耕軸12旋轉,利用呈螺線布置于其上的旋耕 刀8對土壤進行滑切式旋耕,由于旋耕刀8釆用螺線布置則隱埋于水田中的 雜物在旋耕過程中將會和泥土一起被埋入土壤,而不會纏繞在旋耕刀上。上述僅僅舉出了本實用折疊式水田耕機的一些優選實施方式,但并不限 于此。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基本原理的情況下,還可作若干變換和改進。例 如,傳動箱2和旋耕軸7的連接不僅為齒輪副,亦可以采用鏈輪鏈條副、帶
傳動等常見的傳遞機構;旋耕軸7和左旋耕軸12及右旋耕軸6和聯接也不 僅限于花鍵滑套聯接,也可釆用榫聯接等能起離合作用的機構;左折疊架27 及右折疊架28也不限于釆用整體結構,亦可將機架兩側折疊架的平整舟和 旋耕軸折疊架分開實施,如此等等。只要是機架上安裝有傳動箱和旋耕軸 及平整舟,且旋耕軸及平整舟釆用折疊結構的設置均視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包括機架(1),在機架(1)上裝有傳動箱(2)和旋耕軸(7),傳動箱(2)和旋耕軸(7)傳動連接,旋耕軸(7)上裝有旋耕刀(8),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軸(7)采用折疊結構,在旋耕軸(7)的后側裝有平整舟(20),該平整舟(20)亦采用折疊結構且與所述旋耕軸(7)平行設置。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 耕刀(8)為具有弧線曲面形狀的刀片且其沿旋耕軸(7)軸線方向呈螺旋線布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 架(1)兩側對稱地設置有包含左伸縮平整舟(22)的左伸縮架(11)和包含右 伸縮平整舟(19)的右伸縮架(4),左伸縮架(ll)及右伸縮架(4)與機架a)相鄰面分別設置有伸縮滑套(17),伸縮滑套(17)可沿固定于機架(1)兩側的 伸縮滑軸(18)作相對滑動,左伸縮架(ll)上通過鉸鏈(29)鉸接有包含左折 疊平整舟(23)和左旋耕軸折疊架(13)的左折疊架(27),右伸縮架(4)上通 過鉸鏈(29)鉸接有包含右折疊平整舟(15)和右旋耕軸折疊架(5)的右折疊 架(2S),在左伸縮架(11)兩側安裝有左側后伸縮油缸(21)及左側前伸縮油 缸(24),在右伸縮架(4)兩側安裝有右側后伸縮油缸(16)及右側前伸縮油 缸(25),在所述左旋耕軸折疊架(13)及右旋耕軸折疊架(5)內相應地安裝有 左旋耕軸(12)及右旋耕軸(6),左旋耕軸(12)及右旋耕軸(6)與安裝于機架 上的旋耕軸(7)滑鍵聯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耕軸(12)及右旋耕軸(6)與旋耕軸(7)之間均采用滑鍵聯接,旋耕軸(7) 兩端設置為花鍵軸,左旋耕軸(13)及右旋耕軸(6)與旋耕軸(7)聯接端設 置為花鍵套。
5、 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其特征在 于在機架a)左側連接有左折疊油缸(14),該左折疊油缸(14)的另一端與 左折疊架(27)相鉸接;在機架(1)右側連接有右折疊油缸(3),該右折疊油 缸(3)的另一端與右折疊架(28)相鉸接。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 架(1)兩側均設置有包含相應惻伸縮平整舟的相應惻伸縮架,相應側伸縮架 與機架(l)相應的相鄰面設置有伸縮滑套(17),伸縮滑套(17)可沿固定于 機架(1)相應一側的伸縮滑軸(18)作相對滑動,在相應側伸縮架上通過鉸鏈 (")鉸接有包含相應惻折疊平整舟和相應側旋耕軸折疊架的相應側折疊 架,在相應側伸縮架兩側安裝有相應側后伸縮油缸及相應側前伸縮油缸, 在所述相應惻折疊架內安裝有相應側旋耕軸,該相應惻旋耕軸與安裝于機 架(1)上的旋耕軸(7)滑鍵聯接。
7、 根據權利要求3或6所述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其特征在于所 述相應惻旋耕軸與旋耕軸(7)之間采用滑鍵聯接,旋耕軸(7)相應端設置為 花鍵軸,相應側旋耕軸與旋耕軸(7)聯接端設置為花鍵套。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其特征在于 在機架(l)相應惻連接有相應側折疊油缸,該折疊油缸的另一端與相應側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折疊式水田耕整機,它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裝有傳動箱和旋耕軸,傳動箱和旋耕軸傳動連接,旋耕軸上裝有旋耕刀,所述旋耕軸采用折疊結構,在旋耕軸的后側裝有平整舟,該平整舟亦采用折疊結構且與所述旋耕軸平行設置。所述旋耕刀為具有弧線曲面形狀的刀片且其沿旋耕軸軸線方向呈螺旋線布置。該折疊式水田耕整機使用方便、耕整效率高、平土效果好。
文檔編號A01B33/02GK201430753SQ200920036180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1日
發明者青 常, 常用旺, 楊樹榕 申請人:常用旺